部编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2-03-24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面漫画说明了( )

    A、社会主义阵营基本瓦解 B、两极格局局面基本形成 C、苏联经济改革取得重大成效 D、苏联模式的推广具有强制性
  • 2. 苏联为了增强社会主义力量,同时为了与美国对抗,采取了下列哪些具体措施 ( )

    ①建立经互会    
    ②加强对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控制

    ③与中国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④接受马歇尔计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3.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与苏联哪位国家领导人的改革有着直接的关系 ( )

    A、列宁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 4. “赫鲁晓夫迈着笨拙的步子急急忙忙地去追赶美国,结果以出丑告终。”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以出丑告终”的根本原因是( )
    A、个人崇拜风气依然盛行 B、改变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C、改革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D、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的弊端
  • 5. “到这个时期,我国社会在斯大林专制的艰难年代中保存下来的向前发展的潜力看来已经耗尽。……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甚至不想去使国内政策恢复活力。经济方面的改革也是短命的……”材料中“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是( )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 6. 1989年,社会主义阵营内出人意料地发生了一场“□□□□”,绝大多数原先由共产党执政的东欧及中欧国家都相继放弃了苏联模式的一党体制,转而实行西方式的议会民主制度。“□□□□”应是( )
    A、苏联解体 B、东欧剧变 C、美苏冷战 D、欧盟成立
  • 7. 一位德国人叙述自己的生活经历:“小时候,每天经过一个广场上学,可以看到马克思与列宁的铜像,后来铜像拆了,国歌换了,就连使用的钱也改了。原本哪里都不可以去,现在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与此人叙述的经历没有直接关联的事件是( )
    A、德国统一 B、东欧剧变 C、欧盟成立 D、苏联解体
  • 8. 有观点认为:“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
    A、对苏联模式的小修小补 B、没有突破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 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D、改革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9. 下面漫画中的人物为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普京和梅德韦杰夫。下列与图片反映的主题相符的是 ( )

    A、沉重脚步——俄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探索历程 B、八位领袖——苏联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 C、大国兴衰——从冷战到苏联解体 D、体制弊端——高度集中的体制阻碍苏联发展
  • 10.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这样说:“谁要是不为苏联解体而感到遗憾,他就是没有心肝;谁要是想恢复原来模样的苏联,他就是没头脑。”对此话理解准确的是 ( )
    A、总结苏联历史只能用理性思考,不能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B、为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失败感到遗憾,但认为苏联解体是必然的 C、统一的苏联的解体是遗憾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失败是必然的 D、俄国的历史只能向前发展,苏联的解体是历史的进步
  • 11. 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年到2000年的世界》中说:“(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最终 ( )
    A、延缓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B、壮大了国际共产主义的力量 C、实现了世界政治文明的统一 D、改变了世界政治的两极格局
  • 12. 九年级某班同学搜集了“镰刀斧锤星旗”(苏联国旗)与“白蓝红三色旗”(俄罗斯国旗)的图片,对苏联解体这一历史事件开展探究性学习,其最重要的探究价值在于(   )

       

    A、了解苏联的历史发展演变 B、剖析美苏争霸的形成原因 C、理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D、认识社会主义发展曲折性

二、非选择题

  •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俄国面临灾难,我们将尽力给俄国和俄国人民提供一切援助……俄国人民为保卫家园而战的事业就是世界各地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业。”

    --丘吉尔在1941年6月22日的广播讲话

    材料二: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在演说中,他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讲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上都出现严重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各国开始实行政治多元化,全盘否定自身历史。此后,东欧政局剧烈动荡。1991年苏联解体。

    (1)、材料一中“俄国的灾难”是指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世界各地自由人民和自由民族的事业”苏英两国做出的共同努力。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杜鲁门在国会演讲中提出的政策及其影响。
    (3)、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外部因素。
  • 14. 斯大林去世时,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根据下列材料,探究斯大林的继任者们所进行的改革。

    【改之“乱”——赫鲁晓夫改革】

    材料一 

    【改之“垮”——戈尔巴乔夫改革】

    材料二

    【改之“思”——中苏改革不同结果】

    (1)、根据图一、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主要从哪些方面展开。
    (2)、赫鲁晓夫的墓碑由黑白两色的花岗岩交叉在一起,“黑白相间的墓碑,毁誉参半的一生”是对他最好的写照。从改革的角度谈谈你对他的认识。
    (3)、根据图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之前苏联经济的形势。戈尔巴乔夫改革与图四中的“某大国解体”有什么关系?
    (4)、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然而,中、苏的改革却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