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2022年中考二轮复习专题:10化学与曲线

试卷更新日期:2022-03-24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下图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的pH随时间变化曲线,有关分析错误的( )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氢 C、b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D、a点到b点的曲线变化证明该反应放热
  • 2. 向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有2种阳离子 B、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 C、若取b~c段溶液,滴加稀盐酸,会产生白色沉淀 D、若取d点固体,有反应生成的铜与银,加入稀盐酸则无气泡产生
  • 3. 烧杯中盛有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加入过量 10%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有关 图像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 4. 在5.6g铁粉中,先逐滴加入一定量的Cu(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AgNO3溶液,剩余固体质量与所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加溶液质量为Mg时,生成Cu的质量为m1g B、bc段发生的是Cu和AgNO3溶液的反应 C、m3的值为21.6 D、e点溶液中不含Cu(NO3)2
  • 5. 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过程中,测得混合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铁粉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时,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B、c点时,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C、d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Fe(NO3)2和Cu(NO3)2 D、e点时,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
  • 6. 兴趣小组在探究稀盐酸的性质时,将足量的稀盐酸逐渐滴入装有少量下列物质的试管中,产生气体的量符合如图所示曲线的是(    )

    A、铝片 B、表面被氧化的铝片 C、铜片 D、表面被氧化的铜片
  • 7. 碱性洗涤剂去除油烟机的油污效果较好,如图是四种常见洗涤剂的pH值,其中最适合去除油烟机油污的是( )

    A、 B、 C、 D、
  • 8. 实验室有一瓶水垢样品,其成分为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已知: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 __ MgO+H2O;碳酸钙高温下分解。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取15.8g水垢样品加热,加热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关于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d三点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逐渐减小 B、图中ab间任一点(不含a、b两点)的剩余固体成分为CaCO3、MgO和Mg(OH)2 C、若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0%,则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aCO3、MgO D、若向c点的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15.8-x)g
  • 9. 小军用一定量石灰石与足量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并试着与同学一起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反应变化过程曲线,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10. 在锥形瓶甲中放入10 g纯净的块状碳酸钙,在锥形瓶乙中放入10 g纯净的粉末状碳酸钙,分别同时加入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下列图中对该实验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描述合理的是( )
    A、 B、 C、 D、
  • 11. 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 12. 如图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充分反应后,乙+丙=甲的质量 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该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
  • 13. 木炭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内含足量空气)密封加热,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中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A、 B、 C、 D、
  • 14. 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中MnO2的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 15. 下列图像符合描述情况的是( )

    A、①表示:用KMnO4制取氧气时,随着反应进行,MnO2质量发生的变化 B、②表示:a、b两试管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双氧水,并向a试管中放入催化剂后,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生成情况 C、③表示:用KMnO4制取氧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中剩余的固体质量变化情况 D、④表示: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生成的氧气质量的变化情况

二、填空题

  • 16. 某一废水中含有一定质量CaCl2和HCl,往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反应中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关系如下图。已知OE段发生化学反应时产生气体,请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完全反应后G点溶液的pH7( 选“大于、 小于、等于”)

  • 17.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查阅资料可知合金的熔点低于其中任何一种金属的熔点。下表是几种金属熔点的数据。

    金属

    熔点/℃

    232

    327

    630

    (1)、铅锡合金具有导电性,该性质属于合金的性质。
    (2)、右图表示铅锡合金的熔点随其中一种金属的质量分数变化的图像,则该图中横坐标表示金属的质量分数。
    (3)、一般家用保险丝大都是用铅(不少于98%)和锑(0.3~1.5%)制成的合金,根据以上信息及生活经验判断该合金的熔点可能为________。
    A、20~40℃ B、232~300℃ C、327~600℃ D、630~900℃
  • 18. 在化学实验中,有时药品的滴加顺序不同会导致实验现象不同。某同学使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广口瓶内气球的体积变化与滴加药品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 A 点表示开始滴加某种药品,B点表示开始滴加另一种药品(不考虑由于滴入液体的体积及反应导致的温度变化对集气瓶内气压的影响)。据图回答:

    (1)、实验中首先加入的试剂是
    (2)、BC段气球体积不变的原因是
  • 19. 一定质量的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四氧化三铁,其固体质 量随时间的变化可用如图表示,则M2-M1可以表示元素 的质量。若用氢气与四氧化三铁反应制取铁,则该反应中四氧化三铁。(填“被氧化”或“被还原”)

  • 20. 下面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是180℃,滤纸碎片的着火点是245℃)

    (1)、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
    (3)、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84%
  • 21. 人类对金属活动性规律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如图甲

    1625年,格劳贝尔发现将金属放入稀盐酸中会“消失”

    1766年,卡文迪许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了一种“可燃空气”

    1865年,贝开托夫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了金属活动性规律

    (1)、用金、银、镁三种金属重温格劳贝尔实验,会“消失”的金属有
    (2)、卡文迪许制取的“可燃空气”是
    (3)、运用贝开托夫得出的规律开展实验,向硝酸钠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质量变化如图乙所示,则B点时溶液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有(用离子符号表示)。
  • 22. 右图为 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结合图形回答下列 问题。

    (1)、交点C表示的意义是:在℃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50℃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3)、如果在大量的A中含有少量杂质B,要提纯A,可先将样品配制成溶液,再采取(选填“蒸发溶剂”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获得更高纯度的A。
  • 23.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Na₂CO3、Na₂SO4、KCl、Ba(NO3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I.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甲所示:

    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

    III.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
    (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3)、D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 24. 向100 gMg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情况如图所示。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N点时所得溶液的pH7;通过计算,确定M点的值为
  • 25.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

    Ⅱ.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滤液和沉淀;

    Ⅲ.向沉淀中滴加盐酸,沉淀质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1)、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 (填化学式)。
    (2)、写出图中A点正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步骤Ⅱ的滤液中存在的溶质组合不可能是

    ①NaCl②NaCl、NaOH③NaOH、BaCl2 ④Na2CO3、NaCl ⑤NaCl、BaCl2、Na2CO3

三、实验探究题

  • 26. 电导率和pH 传感器可辅助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某兴趣小组运用电导率和 pH 传感器探究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数据如图乙所示。注: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的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单位以微西门子每厘米(μS/cm)表示。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溶液电导率较高的原因是溶液含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离子(写离子符号)。
    (2)、如图乙,C点电导率最低的原因是
    (3)、将恒压滴液漏斗中液体换成以下哪种溶液,测得电导率图像与图乙相似      
    A、HCl B、CuSO C、MgSO4 D、NaNO3
  • 27.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碳酸钾、硫酸钾、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质量的变化如图 1 所示; Ⅱ.取少量 B 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

    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如图 2 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填化学式)。
    (2)、图 2 中 BC 段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3)、D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种类有种(填“一”、 “二”或“三”)。
  • 28. 以下是兴趣小组研究的课题——“金属和酸反应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1)、其他条件相同,同种金属与不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反应的快慢不同。取质量相等的铝片,分别放入 5%、20%的足量稀盐酸中。实验表明盐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下图 I、II、Ш 是三位同学记录的实验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其中正确的是。 

    (2)、其他条件相同,不同金属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反应的快慢不同。取质量相等的镁片、锌片、铁片中的两种金属, 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则曲线 A 对应的金属是。 
    (3)、请再提出一个影响金属与盐酸反应快慢的合理因素
  • 29. 小乐查阅资料发现: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一些实验中,得到的固体产物是铜和氧化亚铜(Cu2O)组成的混合物。于是她对反应产物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如下探究:利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称取若干份质量均为0.6000g的氧化铜,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氢气还原不同时间并检测固体中氧化亚铜的质量。
    (1)、实验装置中通入氢气的导管末端应位于试管(选填“①”“②”或“③”)处;在加热氧化铜前,需要先通一段时间的氢气,其目的是
    (2)、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氢气还原不同时间(t),检测所得固体中氧化亚铜的质量(m),结果如图乙所示。为确保反应所得固体中氧化亚铜尽可能少,可采取的措施是
    (3)、小乐对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过程提出如下假设:经历2CuO+H2 __ Cu2O+H2O,H2+Cu2O==2Cu+H2O两个反应,且在同一条件下两个反应同时进行。试根据图乙所示的探究结果计算分析,假设中“在同一条件下两个反应能同时进行”合理的依据

四、解答题

  • 30. 为探究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称取已部分被H2还原的氧化铜粉末(含Cu和CuO)7.2g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再向烧杯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烧杯内固体物质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分析计算:

    (1)、7.2克固体混合物中含有CuO克;
    (2)、加完50克稀硫酸后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出化学式);
    (3)、计算a的值;
  • 31. 某环保小组监测到一工厂向河水中排放的酸性废液中含有CuSO4
    (1)、实验室实验时,我们观察到的CuSO4溶液的颜色为
    (2)、为了测定废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该小组取了50g废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测得生成Cu(OH)2沉淀(无其它1.96g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的OA段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与废液中的酸性物质发生反应,没有沉淀产生。AB段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与CuSO4发生反应,反应结束后生成沉淀质量是  ▲  克。

    ②计算50g废液中CuSO4的质量?

  • 32. 向含CuCl2和HCl的100克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200克,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Cu(OH)2质量关系如图,据图回答:

    (1)、P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2)、N点所得溶液的pH值为(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7。
    (3)、m1为多少克?(列式计算)
  • 33. 已知食用级碳酸钙中往往会含有少量杂质,且杂质不与酸反应。小金为测定某品牌食用级碳酸钙中碳酸钙的的含量,利用气密性良好的图甲装置进行实验:①称取样品6克,加入锥形瓶中,塞紧瓶塞,从左侧持续缓慢鼓入空气;②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缓慢注入足量的稀盐酸,并开始计时:③待装置D总质量不再增加时停止鼓入空气。实验过程中测得装置D增加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1)、根据图乙,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下列情况中,会导致测得的碳酸钙质量分数偏大的是(可多选)

    ①去掉装置A,将空气直接鼓入装置B

    ②去掉装置C,将B与D装置直接相连

    ③当气泡停止产生时立即停止鼓入空气

    ④将稀盐酸快速注入锥形瓶中与样品反应

  • 34. 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含有氯化钠杂质)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10.0 g样品放在烧杯中并滴入稀盐酸,当稀盐酸滴加至36.5g时,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44.3 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A点产生气体的质量m=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3)、B点时,烧杯内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
  • 35. 大理石是含杂质的碳酸钙,实验室我们经常用小块的大理石来制取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小科同学 想测出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1)、取一定量的大理石样品置于图甲的发生装置中,用  分液漏斗向下滴加盐酸(杂质不参加反应),产生的 气体用装有氢氧化钠的吸收装置充分吸收。分液漏斗 中所加液体一般不选用硫酸,理由是
    (2)、反应前,测得图甲中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和吸收 装置的总质量都为 m 克。实验后,根据实验数据绘 制了图乙,曲线 a 、b 分别表示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和吸收装置的总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请分析曲线b ,计算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3)、请综合分析曲线a、b,计算出实验中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4)、计算后,小科对上述实验进行了反思。他认为分液漏斗中的盐酸浓度(填“偏大”或“偏 小”),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