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下3.4二氧化碳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2-03-2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二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物质,下列各项应用与二氧化碳无关的是( )A、人工降雨 B、用作燃料 C、灭火 D、制碳酸饮料2. 实验室欲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A、 B、 C、 D、3. 小松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 尝试直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你认为小松( )A、选择A、B装置,导管a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CO2 B、选择B、C装置,导管d接导管b可收集到一瓶CO2 C、选择B、C装置,导管d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CO2 D、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 , 因为CO2可溶于水4. 用盐酸作原料制取二氧化碳时,制得的气体中常混有的杂质是( )A、氯气和稀有气体 B、空气和氯化氢 C、水蒸气和氯化氢 D、氧气和水蒸气5. 小军用一定量石灰石与足量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并试着与同学一起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反应变化过程曲线,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6. 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干燥CO2 B、收集O2 C、验证CO2性质 D、监控气体流速7. 在锥形瓶甲中放入10 g纯净的块状碳酸钙,在锥形瓶乙中放入10 g纯净的粉末状碳酸钙,分别同时加入足量同浓度的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下列图中对该实验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描述合理的是( )A、 B、 C、 D、8. 实验室制取CO2和制取O2相比,一定相同的是( )A、发生装置 B、收集方法 C、验满方法 D、集满气体的集气瓶放置方法9. 小兵同学在参考书上发现,镁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将镁条用砂纸擦亮,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集气瓶变热,产生一种白色粉末(MgO)和一种黑色粉末(C)。你认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某些金属的燃烧不能用CO2灭火 B、该反应放出热量 C、该反应的实质是Mg与CO2中混有的O2反应 D、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很快10. 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11. 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物质一定是( )A、碳单质 B、含碳、氧元素的化合物 C、含碳元素的物质 D、含碳元素的化合物12. 如图所示,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②试管内溶液变红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④试管内溶液变蓝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⑤13. 把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CO2中,石蕊试纸不变色。将CO2通入滴有石蕊指示剂的水中,溶液变红色,将该溶液敞口加热一段时间,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冷却到原温度后,再次通入CO2 , 溶液又变红色。上述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A、CO2能和水发生化学反应 B、CO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 C、加热能使二氧化碳水溶液的酸性减弱 D、CO2具有酸性14. 下列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④CO2不支持燃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5. 证明汽水中含有CO2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汽水中,观察是否熄灭 B、振荡汽水瓶,观察瓶子是否变扁 C、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闻有无刺激性气味 D、振荡汽水瓶,将喷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是否变浑浊二、填空题
-
16.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如图所示,所需仪器为、、、等。用法收集,原因是 。17. 从宏观角度看,二氧化碳由和组成;从微观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构成的,每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和构成的。18. 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在通常状态下,二氧化碳是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2)、化学性质:通常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能跟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可以跟水反应生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 碳酸不稳定,加热易)。
相关实验如表:
相关实验
实验现象
反应原理
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加热上述溶液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19. 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微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则a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移开挡板后发现低处蜡烛先熄灭,由此可推出CO2的性质为 。20. 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室制法:选取的药品为、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 小聪和小明受到老师的启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家庭小实验,并推测了实验现象。两位同学都认为蜡烛会熄灭,因为。但他们对图中“两支蜡烛哪支先熄灭?”的问题却有不同的看法。小明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 ;小聪认为(填“高”或“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蜡烛燃烧使高处的氧气量减少并耗尽,同时放出的热使CO2向上扩散,浓度增大。
22. 按如图连接好的装置图,在Ⅰ试管中加入几块石灰石和适量稀盐酸,在Ⅱ试管中装入一定量澄清石灰水.(1)、打开止水夹,则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2)、反应片刻后夹紧止水夹,出现的现象是 , 写出Ⅱ试管中发生的一个反应:。(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3. 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研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1)、实验室中,二氧化碳通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而不用浓盐酸,原因是。(2)、向漏斗中倾倒二氧化碳,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由此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24. 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历程中的部分资料。资料一: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洞穴处,有一种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后来被证实是CO2。
资料二:1766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
资料三:1823年,迈克尔·法拉第(M.Faraday)发现,加压可以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1835年,M.Thilorier制得固态二氧化碳(干冰)。
(1)、根据海尔蒙特的发现,可推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如图,在室温下将容积为250毫升的广口瓶注满蒸馏水,通过导管a缓慢通入300毫升CO2。如果卡文迪许的结论是正确的,则在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约为毫升。25. 如图所示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装置。(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活塞,往长颈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 若观察到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选填“a”或“b”)管进。三、实验探究题
-
26.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填字母),
该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3)、若用(2)中所选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还需要的装置为(填字母)。(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A、G、H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的现象是 , 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7. 某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二氧化碳气体能否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已知: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猜想]
(1)、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你认为其理由是。(2)、能够用排水法收集。你认为其理由可能是。(3)、[实验]实验一:制取二氧化碳。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分别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气体并分别标注为①和②。实验二:将两瓶气体分别倒立于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水槽中,一段时间后,集气瓶①中的溶液体积约为集气瓶容积的 ,集气瓶②中的溶液几乎全充满。
[结论]由实验一得出的结论是猜想正确;由实验二得出的结论是 。
28. 某科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有关实验。(1)、甲同学将收集满CO2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见装置A),并轻轻振荡试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同学挤压装置B中滴管的胶头,使其中的NaOH溶液滴入烧瓶,并轻轻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2NaOH十CO2=Na2CO3+H2O),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29.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一种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收集二氧化碳的 8s大理石方法是。(2)、为什么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必须浸没在液面以下?(3)、怎样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30. 小李学习了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后,进行了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的探究。①用大号针筒抽取200毫升二氧化碳气体。
②向试剂瓶中加入200毫升水(恰好加满),塞紧双孔橡皮塞。
③连接大号针筒和试剂瓶,缓慢推动活塞,将二氧化碳注人水中。
(1)、试剂瓶中加入的水应是 (填字母)。A、蒸馏水 B、自来水(2)、推动活塞时应尽量缓慢,其目的是。(3)、当向水中注入CO2气体体积达到120毫升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实验表明在该条件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体积的二氧化碳。四、解答题
-
31. 大理石是含杂质的碳酸钙,实验室我们经常用小块的大理石来制取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小科同学 想测出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1)、取一定量的大理石样品置于图甲的发生装置中,用 分液漏斗向下滴加盐酸(杂质不参加反应),产生的 气体用装有氢氧化钠的吸收装置充分吸收。分液漏斗 中所加液体一般不选用硫酸,理由是。(2)、反应前,测得图甲中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和吸收 装置的总质量都为 m 克。实验后,根据实验数据绘 制了图乙,曲线 a 、b 分别表示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和吸收装置的总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请分析曲线b ,计算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3)、请综合分析曲线a、b,计算出实验中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4)、计算后,小科对上述实验进行了反思。他认为分液漏斗中的盐酸浓度(填“偏大”或“偏 小”),会对实验结果造成较大影响。32. 小科向6g石灰石(含杂质且杂质不和酸反应)中加入6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与加入的稀盐酸的关系如图所示。(1)、小科对制取的CO2进行收集之后,将燃烧着的木条(选填“伸至集气瓶口”或“伸入集气瓶”),发现木条熄灭,证明CO2已集满。(2)、加入盐酸质量为60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填化学式)。(3)、小科使用的稀盐酸由36.5%的浓盐酸配制,则配制60g稀盐酸需蒸馏水 g。(4)、求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33. 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案,实验步骤如下:
⑴如甲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三瓶250 mL的烧瓶内收集满CO2气体,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90 mL的液体(分别是水、40%的氢氧化钠溶液、饱和澄清石灰水)。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
⑵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90 mL的液体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
⑶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观察传感器定量实时地传回烧瓶内气压变化形
成的图像情况如乙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1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曲线1与曲线2差异较大的原因是。(2)、导致曲线3中CD段气压急速减小的操作是。不改变装置和药品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E点的方法是。(3)、对比曲线1、2、3,不能得出的结论是(填序号,多选)。①CO2能与水发生反应 ②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③检验CO2用饱和澄清石灰水较适 ④吸收CO2用NaOH溶液较合适
34. 小嘉发现:向碳酸钠溶液中倾倒稀盐酸,很快就产生了气泡;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滴加一定量后才有气泡产生。查阅资料: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先发生的反应是Na2CO3+HCl==NaCl+NaHCO3;当Na2CO3全部转化成NaHCO3后,再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为此他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1)、步骤二中,观察到烧杯中澄清石灰水。(2)、上述实验中,加入稀盐酸多少克后,才开始产生二氧化碳?(3)、向一定量碳酸钠溶液中无论是倾倒还是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质量是相同的,其本质原因是什么?35. 在2.0g的大理石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假设杂质不与酸反应),用数字检测仪分别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甲曲线表示粉末状大理石与10%的盐酸反应过程,乙曲线表示块状大理石与10%的盐酸反应过程。已知:①该条件下,二氧化碳密度为1.98g/L。②一般来说,其他条件相同,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1)、根据图中信息,反应速率快的是(选填“甲”或“乙”)。(2)、求大理石中碳酸钙的百分含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3)、请你在图中画出:用块状大理石与6%的盐酸反应的大致曲线。五、综合说理题
-
36. 小郑和小程同学看到了西湖美丽的音乐喷泉后,他们向,能否借助实验室的仪器,设计一个喷泉的实验呢?如图1,图2是他们设计的喷泉的实验,期中一些夹持装置略去。他们按照图1、图2进行实验,均观察到了美丽的喷泉,请根据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别说明两图实验的具体操作并解释两图实验中喷泉产生的原因。37. 不可能的任务:“在一个平底浅盘里有浅浅的一层氢氧化钠溶液,盘底有一枚硬币浸在溶液中,要求不接触溶液且浅盘不做任何改变,用手拿出硬币。可用器材有:蜡烛(主要含碳、氢化合物)、火柴、大玻璃杯。”爱挑战的小柯设计了一种办法,如图所示,请用科学知识解释其原理。38. 几千年前,人类就用木炭作为还原剂进行金属冶炼。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科学小组同学认为,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气体产物有三种可能,分别是:①一氧化碳;②二氧化碳;③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
科学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对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气体产物进行探究。通过合理的操作、观察现象,就能确定气体产物的成分是哪一种。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比较准确的进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