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专题34物态变化》
试卷更新日期:2022-03-19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 )A、玻璃 B、海波 C、食盐 D、雪花2. 目前,新冠疫情仍在印度、俄罗斯、日本等国肆虐,经世界卫生组织批准的新冠疫苗陆续面世。不同国家的各种疫苗储存温度要求各不相同,中国克尔来福疫苗储存温度为2~8℃,远高于莫德纳(-20℃)和辉瑞(-70℃),同时我国正在逐步推进新冠疫苗全人群免费接种,让人民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关于新冠疫苗储存和接种过程中的一些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冠疫苗储存温度越低,疫苗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B、社区卫生中心接种点弥漫着消毒水味道,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注射疫苗前用酒精消毒,人手臂会感觉凉爽是因为酒精升华吸热 D、戴口罩的护士的护目镜容易起“雾”,是水的汽化现象3. “生活处处有物理”,以下对生活中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酒精蒸发时放热 B、寒冷的北方室外多选用酒精温度计测温——酒精的凝固点低 C、被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的温度比开水的温度高 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4. 下列做法能减慢蒸发的是( )A、将蔬菜用保鲜袋封好放入冰箱内 B、用风筒吹干湿头发 C、用扫帚摊开篮球场地的积水 D、在通风处晾衣服5. 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能反映晶体熔化特点的是( )A、 B、 C、 D、6. 如图所示是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已知海波的凝固温度是48℃,则( )A、海波在AB段处于固态 B、海波在BC段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C、海波在BC段温度逐渐降低 D、海波在CD段放出热量7. 下列自然现象中,主要由于凝华形成的是( )A、冰雪正消融 B、枝上挂露珠 C、地上铺白霜 D、冰雹从天降8. 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并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关于烧瓶内的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停止沸腾 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再次沸腾 C、因没有继续加热,浇上冷水时,水的温度降低,不会沸腾 D、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减小,水会再次沸腾9. 寒冷的冬天,小明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一些现象,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走路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B、屋檐下悬挂的冰柱是液化形成的 C、进入温暖的房间时眼镜变模糊是升华现象 D、教室内窗户玻璃上的霜是凝华形成的10. 如图甲所示,是小坤“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采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使物质受热更快 B、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2℃ C、图丙中物质在AB段处于固态,该物质是晶体 D、图丙中物质在BC段吸收热量、温度不变11. 医生在发烧病人身上擦酒精溶液,可以降低病人体温,如图所示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 )A、蒸笼冒“白气” B、冰雪消融 C、樟脑丸变小 D、露珠变小12. 如图所示,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凝固成晶体的图象是( )A、 B、 C、 D、13. 关于物态变化,下列正确的是( )A、北方的冬天,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听出“白气”——汽化 B、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 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凝华14. 海波的熔点为48℃,如果海波的温度正好是48℃,则海波处于( )A、固态 B、液态 C、固液混合态 D、三种状态都有可能15. 把一盆0℃的水放到-5℃的房间里,在水完全结成冰之前,这盆冰水的温度( )A、等于-5℃ B、等于0℃ C、介于0~-5℃之间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
16. 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特征可判断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加热到第10min时,该物质的状态为(选填“液态”、“固态”或“固液共存”)。17. 如图是屋檐下的冰锥,它是屋顶上的雪在阳光的照射下 , 雪水在下流的过程中又成冰,就形成了冰锥。(两空都填物态变化名称)18. 端午节时很多人家会煮粽子。煮粽子的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打开锅盖取粽子时要注意防烫伤,因为水蒸气液化热。19. 春节期间,你常会看到民间艺人在制作“糖画”。他先让白糖颗粒成糖浆,然后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制出各种精美的图案,糖浆成了图所示的栩栩如生的“糖画”。(以上均填写物态变化名称)20. 如图所示是一位坚守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为了阻断病毒传播,医护人员需要穿戴护衣、口罩、护目镜。护目镜内侧常常会出现起(选填“雾”或“霜”)的现象,这是由于医生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形成的。21.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以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过一段时间小水珠消失了,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先是 , 后是。22. 如图中(选填“甲”或“乙”)是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23. 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在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4. 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是一种现象,此过程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25. 把0℃的冰放在0℃的水里,冰(选填“会”或“不会”)熔化。用扇子扇干燥的温度计的玻璃泡一会儿,其示数将。(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6. 随着气温的降低,备战体育中考的同学在早训时嘴里会呼出“白气”,这是现象,这种物态变化会热。27. 炎热的夏天,小狗常常张开嘴,伸出长长的舌头。小狗这样做是为了使舌头上的水分蒸发并向舌头热,从而加快散热。晶体物质跟非晶体物质的本质区别是有或者没有(选填:“熔点”、“凝固点”或者“熔点或凝固点”)。28. 如图所示,清晨菊花瓣上挂着晶莹的露珠,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太阳出来后露珠因而消失不见了(两空均填写物态变化名称)。29. 勤洗手是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防护措施。洗完手后,将手放在如图所示的热风干手机下吹热风,手上的水很快就干了,这是通过增大水的 和 来加快水的蒸发。30. 寒冷的冬天,小华一家人驾车出去旅行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出现了一层水雾,这是现象,水雾出现在前窗玻璃的表面(选填“内”或“外”);打开除雾开关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水雾就消失了。
三、实验探究题
-
31. 如图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及状态变化的规律”的实验装置。(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填“自上而下”或 “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将装冰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并搅拌,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目的是使试管内的冰。(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可判断:冰在第6 min时处于状态。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t/℃
-4
-3
-2
-1
0
0
0
0
0.5
1
1.5
32.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第4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是℃;(2)、根据表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水的温度;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t/℃
89
91
93
95
99
99
99
(3)、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选填“寻找普遍规律”或“减小实验误差”);(4)、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在刚拿走酒精灯时,烧杯中的水依然在沸腾。小明经过思考后觉得原因是此时铁圈b和石棉网的温度水的沸点(选填“高于”或“低于”);(5)、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水沸腾时水中产生气泡的现象应该是如图所示(选填“乙”或“丙”);(6)、如图丁所示,小明根据自己的记录数据,画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a,小华实验时,仅烧水质量比小明的少,则她画出的图像是(填“a”、“b”或“c”)。33. 小明期末复习“冰熔化”和“水沸腾”两个实验,装置图如下:(1)、其中探究“水沸腾规律”的装置是图。“冰熔化”过程和“水沸腾”过程的相同之处是。(2)、小明在探究“水沸腾”实验过程中,测量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表:由表中数据可知本次实验水的沸点为℃。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3)、小明在探究“冰熔化”过程中,发现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长时间持续沸腾过程中试管中的水(填“会”或“不会”)沸腾,这说明水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是。34. 如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2)、该实验应选用(选填“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3)、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 ,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的熔点是℃,第7分钟处于状态,熔化共用时间min。(4)、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选填“A”或“B”)A、寻找普遍规律 B、减小实验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