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州二高北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政治(文)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3-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2*35=70分)
-
1. 2020年5月8日,“战疫2020——浙江抗击新冠肺炎影像展”开幕式在杭州西湖艺创小镇举行。影像展分为“守护生命、科学防控、我的担当、温情定格、春回大地”等5个板块,通过这些影像,回顾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广大干部群众及前线白衣战士在战疫过程中的感人瞬间。举办这一展览说明( )
①要立足于优秀文化,发挥其积极影响
②优秀文化能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③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④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为人所创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 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发展的见证,已经成为世界农耕文明的代表。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我国利用数字化平台,推进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村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的建设( )①使传统文化在保护方式创新中彰显魅力
②有利于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③发挥了大众传媒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④有利于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3.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国家重视中国提出的文物返还要求。在中意两国的共同努力下,迄今意大利已返还中国796件(套)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红陶罐、汉代茧形壶等,这些都是承载民族记忆的宝贵遗产。流失文物返还中国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 )①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世界各国都相互尊重彼此的国家文化③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各民族文化
④提升包括文化软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理想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从文化角度看,这是基于( )①理想信念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制高点
②理想信念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
③理想指导人生方向,信念影响事业成败
④理想信念作为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影响深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 2020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从此全世界拥有了一个属于爱茶人的节日。茶起源于中国,通过茶马古道等路线传播,盛行于世界。全球超20亿人有饮茶习惯。其中,中国人喜爱原叶茶英国人偏爱英式红茶,而德国人钟爱花草茶。材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各国茶文化在交流中走向同一③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④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享用文化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 杭州西湖传媒中心为充分发挥先发优势,相继建立了美丽西湖APP、美丽西湖微信公众号、美丽家乡拼抖音号等新媒体,加上原有的官网、视频等媒体,融合成了强大的融媒共同体,做到了引导舆论反映民情。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①新的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旧的传媒已经无法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 西安“网红”景区大唐不夜城,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以唐风元素为主线,以体验消费为特征,着力打造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旅游、商务为一体的开放式消费场所,带动了西安夜经济,已成为西安最具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地标之一。这表明( )①经济决定文化,城市文化传承以经济为前提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作用突出
③城市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影响力是同步增强的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 中国汉字拼写大赛在CCTV﹣10热播,活动旨在通过汉字拼写大赛,让大家重视汉字、重视我们中华民族最基本、最传统的东西,将中国的汉字文化很好地传承下去。这是因为(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②汉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③汉字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汉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其意义在于能( )①引领社会思潮,消除文化间的差异
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性文化需求③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为提高文化软实力凝魂聚气、强基固本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 《天问》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长诗。此诗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顽和治乱兴衰等历史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我国执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探测器被命名为“天问一号”,于2020年7月发射启程。这意味着( )①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实践转化为巨大精神力量
②中华民族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
③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激发时代奋进的动力
④文化自信来自于对人类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 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飞天”,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中华文化奇葩。那曼妙的舞姿、空灵的飘带跃动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蕴、审美情趣和风土人情,给人以无穷的精神享受。据此可知,敦煌飞天( )①既是民族文化,又是外来文化
②既是传统文化,又是当代文化
③是融汇多种文化的新文化
④是滋养心灵的重要食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这一论断强调的是( )①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
②只要深入社会实践就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
③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
④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 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4. 与各国一道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努力,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选项体现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文化主张的是( )A、”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B、“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C、“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15.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曾是远隔两地的人们沟通信息、交流情感的主要方式。如今人们越来越习惯于运用手机短信、微信、QQ等进行日常沟通交流,而书信离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文化传播方式的这种变化表明( )①科技对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②现代传媒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社会交往的需求
③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传统传媒的消失
④文化传播手段的不同导致人们文化需求的差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北京拥有故宫、国家博物馆等综合性博物馆,自然、天文等专门博物馆,钱币、戏曲等内容专精的博物馆以及众多的名人故居。依托丰富的博物馆资源,北京市提出要建设布局合理、展陈丰富、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之城”。打造“博物馆之城”( )①旨在恢复传统文化,增加文化的积累
②可推动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互通,实现文化趋同
③能为人们创造有意义的文化体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④有利于发挥北京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助力文化中心建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 越来越多的国产综艺节目以更流行通俗的表达,将文化自信融入一茶一饭、一物一景,在平实的细节里、显见的差异中呈现文化的深度与内涵,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这有利于( )①展现民族文化的优越性 ②增强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
③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④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8. 汉字,蕴含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风俗礼仪、伦理道德、哲学思考、审美意识等文化基因由此可见,汉字( )①内涵丰富,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是凝固的艺术,对展示中华文化有独特作用
③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④书写中华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说,“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新时代发扬抗美援朝精神有利于( )①引领文化方向,谱写爱国主义的精彩乐章
②继承革命文化,促使其基本内涵因时而变
③培养时代新人,锻造反抗强权的民族血性
④增强民族情感,凝聚克敌制胜的磅礴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 文化是社会的风向标、晴雨表,它记录着百姓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也反映了时代的微观切面与宏大气象。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扶持下,“农家书屋”用书香打造出乡村的靓丽“风景线”,这里不仅成了信息资源的集散地,更是村里大人、孩子探求知识的精神家园,更为当地脱贫攻坚、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书香满屋,硕果累累。“农家书屋”的建立有利于( )①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
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③优化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提高村民素养
④提供多样化文化产品,满足人们各种文化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1.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有所拾头。针对这种情况,某地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婚事新办、丧事俭办,文明、节俭、和谐、健康的新风尚日渐形成。这表明( )①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各种落后文化
②文化生活越繁荣,越需要加强正确引导
③民间习俗不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能够增强抵御落后文化的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 由文化部门组织的2019年戏曲“百戏盛典”活动,使观众欣赏到多剧种、多剧目、高水准的戏曲艺术表演,网络直播观看量超过300万人次,网络平台播放量超过1.3亿次,掀起了一股赏戏曲、话传承、谋发展的热潮。材料说明( )①传播手段创新是繁荣文化的重要途径 ②文化市场的发展能满足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③文化的传承必须坚持现代化发展方向 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要协调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3. 某居民委员会并把家风家训教育有作为道德建设的切入点,组织居民讲家训、晒家风、评家教,把尊老爱动、守望相助、勤俭持家等传统家庭美德融入居民生活、院落文化、社区治理、主题活动,受居民喜爱,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这启示我们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应该( )①全面传承和弘扬传统道德规范
②善于监管人们日益多样的文化生活
③广泛开展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
④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又立足现实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4.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周期性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利用文字、语言图片、影像等媒介形式传播英雄事迹和精神,民众在视觉和听觉的震撼中、真善美的体悟中产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这说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②接受健康文化影响的过程往往是被动的
③价值观是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④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5. 登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游西湖,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 B、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 C、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 D、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6. 鲁班凳、微缩版世博会中国馆、一座横跨于溪水之上的木拱桥……不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仅靠神奇的棒卯技术就能完成一个个作品。最近,阿木爷爷”将木工创作的过程拍成视频上传网络,在海内外迅速圈粉。“阿木爷爷”在海内外走红是因为( )①博采众长,促进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和统一
②吸收外来文化,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③继承优秀传统,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新文化表现方式,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7. 2020年3月9日,一堂以“疫情防控”为主题的“现象级”思政大课圈粉无数。四位教授在线“云”开讲,与各层次学校居家学子分享疫情大考的启示。据统计,当天5027.8万人次观看了在线直播,人民网等平台总访问量达1.25亿次。有不少学子表示心头始终萦绕着“此生无悔入华夏”的幸福感和自豪感。这堂思政大课的成功( )①取决于形式的新颖、手段的高超 ②展现了教育的意义、文化的力量
③显示着继承的必要、文化的多样 ④增强了爱国的情感、担当的意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8. “天涯共此时,同寄一缕哀。”清明节作为一个承续了上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时间的累积给了它厚度,历史的行进赋予它内涵。还原和挖掘清明节背后的文化底蕴和社会心理,对催生新的社会风尚具有特殊的意义。材料体现了( )①传统习俗对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②良好社会风尚的培育需要全面汲取传统文化
③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有助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9. 2020年5月21日是首个以“茶和世界•共品共享”为主题的“国际茶日”。早在唐代,第一部世界茶学专著《茶经》就反映了我国先民最早发现茶的功用并开发饮用的事实。现在,中国茶已形成不同的茶品类型、饮用方式和衍生文化,如“人在草木间”隐喻着天人合一的境界,“茶禅一味”阐释了人生品悟。这说明( )①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国茶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中国茶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④传播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交流的主要手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0. 2020年4月8日,M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组织警力在城区各路段集申开展行动,查处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行人和非机动车阳红灯和非机动车逆行等违法行为。该行动的意义在于( )①强化市民科学文化素养,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②传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增强市民文化自信
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树立良好社会风尚
④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增强市民的社会责任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1.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已经连续举办多年,通过多种投票方式选取年度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令人感动的人物和团队。“感动中国人物”为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获得了重大荣誉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道德启示是( )①青少年应该有坚定共同的理想信念
②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建设是民族发展的基础
③必须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不尚空谈、重在行动
④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32. 我国是文化古国、文化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强国。要大力实施文化兴国战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必须( )①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吸收借鉴外来文化,改造落后文化
③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守人民立场
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33. 文化部确定了宋刻《三国志》《春秋经传集解》等4478部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以及甘肃拉卜楞寺、浙江瑞安玉海楼等62家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这是推动我国古籍保护深入开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国家重视保护古籍,这是因为( )①古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古籍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民族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
③古籍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
④保护古籍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34. 钟扬一生追寻高原种子,只求守护祖国植物基因宝库:黄大年把自己变成“科研疯子”,只愿“中国由大国变成强国”;南仁东仰望星空,脚踏实地,20年做件事,只为打造世界最大单口径巨型射电望远镜。这表明( )①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
③爱国主义鞭策着中华儿女奋发有为、奋斗不止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5.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深情回望过去一年极不平凡的追梦之旅,热情礼赞每一位奋斗者的艰辛付出,满怀信心寄语亿万人民勇敢踏上追寻梦想的新征程,激励每一个人发扬梦想精神,在奔跑中拥抱梦想、成就梦想。这启示我们,弘扬梦想精神( )①是凝聚民族力量、推动民族振兴的必然要求
②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精神品质
③能够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
④能够为不断夺取中国建设和改革新胜利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主观题(30分)
-
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织丝的国家。提到丝绸,自然不能不提吴江盛泽,盛泽作为丝绸生产和贸易重镇,创造了“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辉煌,跻身于中国四大绸都之列。丝绸业的辉煌,带动了盛泽经济的繁荣,也为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提供重要动能。
盛泽丝绸业的发展凝聚了几代人毕生的心血,有殚精竭虑、苦心经营的企业家,有潜心研究、屡克技术难关的科技人员,有不辞辛劳、日夜奔波在机台旁的普通工人。丝绸工业的发展也有生产工艺的进步。建国初期,全镇只有电动的铁木织机,到六十年代起,K611型全铁丝织机逐渐上升为主导型设备。1985年引进了第一批喷水织机,2000年引进无梭织机,基本实现了织造无梭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丝绸工业一度沉寂,改革开放的政策为盛泽丝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在政府引领下,盛泽丝绸产业发展再次迎来辉煌。为进一步强化盛泽丝绸时尚名片、帮助盛泽向国内最大,世界著名的丝绸纺织生产基地稳步迈进,为长三角丝绸行业各位从业者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长三角时尚产业联盟丝绸时尚发展高峰论坛应运而生,并于2020年6月17日在苏州吴江盛泽顺利举办。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请为盛泽丝绸再创辉煌出谋划策。(2)、请就“盛泽丝绸更好的融入世界”提出两条思路。3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中央宣传文化部门和全国各地有关部门广泛开展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全国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组织小分队近1.2万支,在各地开展慰问演出、文艺辅导非遗展示、送戏下乡、书画展览等一系列文化文艺活动。一支支“红色文艺轻骑兵”用心演出、倾情奉献,将欢乐和文明送到千家万户,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热烈的浓厚文化氛围,凝聚起团结进取、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力量,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的声音和关怀传递到百姓心间。文化进万家活动不但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还弘扬了特色民族文化。社火、木偶戏、秧歌、舞狮等传统民俗表演和面花、泥塑、剪纸、皮影等民间艺术展演、展览,千余场丰富多彩的活动全面展示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该活动的举办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