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州二高北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政治(理)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3-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

    ①2020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②6月12日,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西主场城市活动暨首届广西非遗河池活动在巴马瑶族自治县寿乡广场举办

    ③《外商投资法》《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以及《外商投资法司法解释》,自2020年1月1日施行

    ④2020年6月23日,我国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
  • 2. 近年来,“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金融”等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不仅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和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说明(   )
    A、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 B、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 C、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 3. 2020年11月,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该剧以湖南湘西十八洞村为原型,从多个维度全面反映了湖南精准扶贫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实践,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画卷,给观众带来强烈的震撼。这说明(   )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④自觉接受文化的熏陶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 扶贫者在扶智,一要引智,通过政策引导,把外地人才吸引到贫困地区扎根;二要留智,引得凤凰,还得让凤凰留得住;三要育智,政府加企业模式就地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基地,既解决本地人才就业,一个人脱贫带动一家人脱贫,形成脱贫的扩大效应。扶贫首在扶智体现的文化生活的道理是(   )

    ①文化影响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②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非完全同步

    ③文化是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人的全面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唯一标准。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 5. 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方方面面,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深远持久的。下列能表现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是(   )

    ①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 2020年12月2日,新疆阿勒泰市镶文化产业园正式开园。该产业园是当地首家集南、北疆馕产业特色加工、特色产品展示销售、馕文化休闲旅游体验于一体的馕文化产业园,采用了新颖的博物馆、体验馆展陈方式,使游客以新的视觉体验感受传统馕文化。材料表明(   )

    ①文化离不开特定的物质活动和物质载体    
    ②经济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向前发展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深远持久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7. 赣南采茶戏主要发源于信丰、安远一带,明朝,赣南茶区每逢谷雨季节,劳动妇女上山,一边采茶一边唱山歌以鼓舞劳动热情,这种在茶区流传的山歌,当时被人称为“采茶歌”。采茶戏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   )

    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③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④纯粹“自然”的东西是原生态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 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这表明( )

    ①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通过实践活动能透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追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9. “全国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总能使人们的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得到净化。这说明(   )
    A、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10. 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化服务专题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健全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体系,致力于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高端化、融合化、集约化、国际化发展。文化赋能小康,创意点亮生活。材料说明(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文化消费更加丰富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④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亟待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文艺创作的根本问题。文艺创作,要跳出“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可见,文艺创作必须(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②把经济效益放首位

    ③坚持源于社会实践    ④加强传统文化传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2. 2020年11月20日,以“大变局、大考验、大合作中国现代化征程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广州开幕。600余位来自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政治家、战略家、学者、企业家嘉宾出席会议。举办“读懂中国”国际会议(   )

    ①是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是集中展示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情感的主要方式

    ③是传承中华传统和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表现

    ④是传递中国价值,展现中华文化优越性的有益尝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疫情爆发后,中国向世界发布了包括清肺排毒汤等有效方剂在内的中医药诊疗方案,向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捐赠了包括中成药、饮片、针灸针等在内的中医药物资,还组建中医药抗疫专家组,远赴国外开展中医诊疗活动。这表明(   )

    ①中医药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医药文化在传播中惠及世界人民

    ③中医药只有“走出去”才具有价值      ④中医药文化已获得各国的普遍认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 “北京8分钟”最让人惊艳的是高科技和人工智能在大型表演中的完美结合,不论是首次应用在奥运赛场上的“冰屏”机器人,还是轮滑演员身上所穿着的石墨烯防寒服装,以及完美操控整场演出的控制系统,都是代表了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一些成果。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   )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C、思想运动 D、教育
  • 15. 下列关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B、继承与发展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过程 C、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D、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 16.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大同云冈石窟,实地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情况。他强调,“云冈石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这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要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这告诉我们(   )

    ①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   ④保护文化遗产才能更好延续民族文化根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 下列对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有(   )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教育决定着文化发展方向

    ③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④教育是人类特有的文化传承的能动性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8. “年轻人喜欢什么,我们就给他们献上什么”,故宫负责人这样分享“故宫正青春”的理念。但服务年轻人,绝不只是“老爷爷卖萌”。更深入研究他们的特点和需求,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社交互动功能,吸引青年一代参与到内容产业的生产中来,文博、文创事业才有了新的源头活水。这启示我们(   )

    ①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③文化的传承必须与流行文化深度融合

    ④文化创新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19. 2019年10月1日上午,20余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祖国70华诞。中央电视台采用“5G+4K/8K+AI”全新战略格局为海内外观众进行全景武、立体化直播,用极致的视听盛宴,呈现“盛址华诞”。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   )

    ①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②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的传媒

    ③超越时空局限,促进文化传播    
    ④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 20.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将一个个“大国重器”浓缩在了五分钟的视频里,穿越古今王朝、探访先贤今人,讲述国宝背后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同时,该片又用“卖萌”的表达方式把古老文物拍出了新鲜萌感。这表明(    )

    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实践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文化创新

    ③创断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                 ④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1. 刚过去的五年被称为我国科技跃进的黄金五年。天眼墨子悟空翱翔宇宙,国产大飞机C919下线,复兴号高速驰骋。一件件大国重器,让国人自豪,令世界聚焦。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   )
    A、创造精神 B、梦想精神 C、团结精神 D、爱国主义
  • 22. 探寻中国人民历磨难而不屈、中华民族经考验而不衰的内在密码,伟大民族精神熠熠生辉。“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生动诠释、深情礼赞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   )

    ①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②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③具有鲜明时代性和先进性,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④为抗“疫”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3. 菜鸭是中华民族很常见的美食原料。但中国各地对菜鸭的加工方法多种多样。如福建的熏鸭、板鸭;南京的盐水鸭、桂花鸭;武汉的周黑鸭;北京烤鸭等历经几代人的传承,已成为游客打卡的美食。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   )
    A、稳定性 B、包容性 C、区域性 D、民族性
  • 24.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   )
    A、发挥“主心骨”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 B、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C、立足于社会实践,人人都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 D、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 25. “千里同好,坚于金石”、“青山一道,同担风雨”、“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一句句古诗词使疫情期间中国的捐赠品更有温度,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跨越了国界,将中华民族睦邻友好、守望相助的精神传递给世界各国人民,引起世界人民的共鸣。中国文化能够被世界人民认可接受的原因是(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世界人民有着独特的吸引力

    ②利用捐赠物品这一传播手段,使世界人民真切地感受中华文化

    ③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④世界各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包容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6.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修正,继续飞向月球。中国航天人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也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他们身上折射出(   )

    ①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②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和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③深厚的爱国情怀,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推动人全面发展

    ④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始终是一致的,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27. 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   )

    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②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抵制外来思想文化的迫切要求

    ④建设文化强国的路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 28. 《二十四史》记述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明朝崇祯17年(公元1644年)四千多年的历史,是研究中国历史最主要的文献资料。这说明史学典籍是(   )
    A、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C、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传承着中华文明 D、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
  • 29. 2020年4月20日,中国(鲁山)第四届世界汉字节开幕式在鲁山县仓头乡仓颉广场举行。本届汉字节按照“现场无观众、规格不降、影响力不降”的原则,采取线上线下互动的形式进行。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举办世界汉字节是基于(   )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②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见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汉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④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为传承中华文化发挥巨大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30.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杨昌浚《恭诵左公西行甘棠》)清末爱国志士的诗作,说明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淬炼出的民族精神,早就嵌人国人心灵深处,走向未来。民族精神能嵌入国人心灵深处是基于(   )

    ①中华民族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

    ②中华民族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全过程

    ③中华民族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

    ④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民族精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主观题(共40分)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截至2020年9月,累计票房已经突破了28亿元,票座和口峰获得胜丰收,《八佰》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八佰》取自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段,讲述了八百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个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四天四夜的故事。《八佰》里的每一个小人物都很真实,导演管虎说过,这个戏最好看的是人物。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意义重大,正是这样一群人的浴血奋战才体现出了中国人的民族气节。《八佰》的故事可能不算完美,但在技术上几乎无可挑剔。《八佰》是亚洲第一部全程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商业电影,而在世界范围内,此前也只有《复仇者联盟》第三、第四部使用过这样的拍摄方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八佰》电影获得票房和口碑双丰收的原因。

  •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两弹一星”的伟大创举,到“天宫”揽胜、“嫦娥”奔月.,再到“北斗”指路、“长五”飞天……几代航天人在探索浩瀚宇宙的征程中,孕育形成了航天精神。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航天精神的坚定支撑。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航天人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和协同攻坚的大局意识;离不开航天人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和进取意识。

    随着时代发展和认识深化,航天精神要一以贯之、历久弥新。在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征程中,要始终大力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坚持改革,不断激发创新机制活力,使大国重器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新时代的中国航天人要紧盯最先进水平发力前行,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去探寻未知世界的奥秘,谱写中国航天事业新篇章。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新时代中国航天人应如何弘扬和培育航天精神。
    (2)、某学校开展以“弘扬航天精神”为主题的板报设计比赛,请拟定两个板报主题。

    要求:紧扣主题,朗朗上口,每条在2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