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03-0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工作过程中,涉及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过程的是( )    A.氧炔焰切割金属 B.硅太阳能电池发电 C.热电厂火力发电 D.电动汽车行驶 A、A B、B C、C D、D2.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质的应用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用热溶液清洗油污 B、用溶液处理锅炉水垢中的 C、用溶液除去焊接金属接头的铁锈 D、用明矾净水3. 下列化学反应速率的调控措施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会造成不利影响的是( )A、在钢铁表面喷涂油漆 B、将吃剩下的饭菜放入冰箱储存 C、水坝铁闸门连接直流电源正极 D、合成氨工业中采用铁触媒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都是自发进行的反应 B、催化剂一定会加快反应的速率 C、化学反应一定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 D、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可以发生化学反应5.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是弱电解质的是( )A、溶液可使石蕊溶液变红 B、等浓度溶液的导电能力比盐酸弱 C、等浓度溶液和盐酸分别与锌粉反应,前者的速率慢 D、相同体积和值的溶液和盐酸与足量锌粉反应,前者产生的多6. 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下列措施不能提高测定结果准确性的是( ) A、内筒与外壳之间填充隔热材料 B、将盐酸分多次加入到溶液中 C、溶液稍过量 D、用玻璃搅拌器而不用铜制搅拌器7. 为了除去酸性溶液中的 , 适宜选择的试剂为( )A、 B、 C、 D、8. 已知反应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 A、内筒与外壳之间填充隔热材料 B、将盐酸分多次加入到溶液中 C、溶液稍过量 D、用玻璃搅拌器而不用铜制搅拌器7. 为了除去酸性溶液中的 , 适宜选择的试剂为( )A、 B、 C、 D、8. 已知反应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①v(A)=0.1 mol·L-1·min-1 ②v(B)=0.15 mol·L-1·min-1 ③ ④v(D=0.1 mol·L-1·min-1 则该反应进行速率快慢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9.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新制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 B、由、、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C、对于 , 及时分离出钾蒸气 D、对于 , 选择稀盐酸代替蒸馏水洗涤沉淀10. 下列说法不一定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总数,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B、增大压强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加入合适催化剂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增大11. 是少数可以实现由弱酸制备强酸的复分解反应(已知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①向的溶液中通入足量 , 生成黑色悬浊液 ②向的溶液中加入适量固体,白色固体变为黑色 关于上述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溶液的值约等于4 B、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C、实验①黑色悬浊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D、实验②现象可以证明12. 1,3-丁二烯在环己烷溶液中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时,会生成两种产物,其反应机理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种加成产物相比,1,4加成产物更稳定 B、两种反应历程相比,1,2加成反应速率更快 C、增大溴的浓度,可提高1,3-丁二烯的转化率 D、升高温度,1,4加成正反应速率的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13. 二甲醚()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以该电池为电源电解处理含镍废水并回收单质的原理如图所示(反应中Ⅱ室溶液浓度变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为燃料电池的负极 B、m为阴离子交换膜 C、电解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当有2.24L二甲醚参与反应时,理论上镍棒质量增加70.8g1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5℃时, , 则1 L饱和BaSO4溶液中Ba2+数目为10-5NA B、25℃时,1 L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数目为0.1NA C、25℃时,1 L0.1 mol/L的NH4Cl溶液中数目为0.1NA D、H2和N2充分反应生成0.2 mol NH3时,转移电子数为0.6NA15.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设计、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A、b为燃料电池的负极 B、m为阴离子交换膜 C、电解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当有2.24L二甲醚参与反应时,理论上镍棒质量增加70.8g1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5℃时, , 则1 L饱和BaSO4溶液中Ba2+数目为10-5NA B、25℃时,1 L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数目为0.1NA C、25℃时,1 L0.1 mol/L的NH4Cl溶液中数目为0.1NA D、H2和N2充分反应生成0.2 mol NH3时,转移电子数为0.6NA15.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设计、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设计 现象 结论 A 向的溶液中加水稀释,并测定 溶液增大 是弱酸 B 加热滴有酚酞的醋酸钠溶液 溶液红色加深 的水解是吸热过程 C 向与稀硫酸反应体系中加少许溶液 产生气泡的速率加快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向盛有溶液中滴加2滴溶液,再滴加2滴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产生蓝色沉淀 : A、A B、B C、C D、D16. 常温下,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的溶液,混合溶液的随所加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点溶液中: B、c点溶液中: C、水的电离程度: D、用标准液滴定待测液应选择酚酞作指示剂 A、b点溶液中: B、c点溶液中: C、水的电离程度: D、用标准液滴定待测液应选择酚酞作指示剂二、综合题- 
                            17. 工业制硫酸的关键步骤为: 。(1)、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 0(填“>”或“<”);加入催化剂后,反应历程为图中的路线(选填“Ⅰ”或“Ⅱ”)。 ②催化剂 的催化机理为: 首先氧化 , 自身转化为四价钒化合物,然后四价钒化合物再被 氧化。该催化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依次为和 。 (2)、℃时,向2L密闭固定容积容器中充入 和 发生反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下列可以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序号)。 A.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B.容器内混合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C. D. 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②10min时改变了一个条件,该条件可能为(填序号)。 A.加催化剂 B.缩小容器容积 C.升高温度 D.加入一定量 ③0~7.5min内,用 表示的平均速率 ;15min时, 的转化率为。若反应在15~20min对应温度和容积下,向该容器中充入 、 和 的瞬间 (填“>”“<”或“=”)。 18. 电化学装置可实现化学能与电能的直接转化,是助力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一种重要路径。回答下列问题:(1)、①盐桥是电池发展史上一项重要技术突破,极大地提高了化学能→电能的转化效率,同时使电流更加稳定。图1装置中盐桥中装的是含有琼脂的饱和溶液,电池工作时,移向(填“左”或“右”)池,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将图1右池中的电极材料换成 , 电解质溶液换成 , 可实现中能量直接转化为电能。若起始时两电极质量相等,当电路中通过电子时,左右两侧电极质量差为。 (2)、电解池在工业及生产中广泛应用,其原理如图2所示。①电镀时,a电极应为(选填“待镀金属”或“镀层金属”);精炼铜时,在电解质溶液中由(填“a”或“b”,下同)电极移向电极。 ②氯碱工业中,b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3)、钢铁的腐蚀过程中会产生腐蚀电流。可采用图3所示装置对进行保护。请设计实验探究该装置是否能有效防止发生腐蚀:。19. 甲醇是一种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工、塑料、医药等行业,可由多种方法合成。回答下列问题:(1)、Ⅰ加氢法。反应原理为:已知:、、的燃烧热分别为-283.0、-285.8、-890.31;。则。 Ⅱ.加氢法。主要涉及如下反应: i. ii. iii. (2)、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一定温度区间内,的产率出现了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如图1所示,推测其原因为。 (3)、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只发生反应i,图2表示某一条件(L)一定时,的平衡转化率随另一条件(X)的变化关系,其中和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 (3)、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只发生反应i,图2表示某一条件(L)一定时,的平衡转化率随另一条件(X)的变化关系,其中和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①(填“>”或“<”);a、b、c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为。 ②若a点对应容器体积为2L,恒温反应5min后达到平衡,则0~5min内,。 (4)、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和只发生上述反应ii和iii,达到平衡时,容器中为 , 为 , 此时的浓度为 , 反应ii的平衡常数为。20. 钙元素在人体内参与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肌肉的收缩过程等。人体缺钙时上述过程会受阻,特别是儿童缺钙会发生夜惊、烦躁、失眠,严重的导致大脑发育障碍。某实验小组查阅资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测定某血清样本中的含量。 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①“滴定”实验中,将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字母),夹在滴定管夹上备用。a.装入标准溶液至0刻度以上;b.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c.排尽尖嘴部分气泡;d.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e.用蒸馏水清洗2~3次;f.将液面调节至0刻度或以下。 ②已知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未配平),则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实验小组做了3组平行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 盛装溶液的滴定管刻度/mL 滴定前 滴定后 1 0.60 12.55 2 0.20 14.20 3 1.50 13.55 则血液样品中的含量=。 (4)、下列操作可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填选项字母)。A.酸式滴定管未用溶液润洗A、读取溶液体积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B、盛放血清样本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 C、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5)、实验小组成员在做滴定实验时发现,在刚开始滴入每一滴溶液后,锥形瓶中溶液立刻变为紫红色,经振荡数秒后溶液才褪为无色,待滴入少量溶液后,锥形瓶中溶液的褪色速度明显加快。实验编号 试剂 4 4mL A+2mL (填试剂的标号) 5 (填试剂的标号,涉及用量的需标出) ①猜测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为。 ②他们选用了一些试剂对上述猜测进行了实验验证。横线处分别为、 , 观察现象发现实验5溶液褪色速度比实验4快,证明了猜测正确。 可供选择的试剂有: A.溶液 B.溶液 C.溶液 D.溶液 E.1粒黄豆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