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同步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2-2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德国史学家格尔德.克鲁梅赫说:在纳粹的宣传中,没有比拒绝《凡尔赛条约》、拒绝承认该条约更能蛊惑人心的了。”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凡尔赛条约》是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的根源  B、纳粹党利用了《凡尔赛条约》埋下的复仇心理 C、拒绝《凡尔赛条约》是纳粹进行宣传的目的 D、德国拒绝签订《凡尔赛条约》
  • 2.  1918年,美国驻北京公使芮恩施指出:“中国在威胁下被迫加强和扩充了日本在满洲和蒙古的特权地位,并且预先同意他们在山东建立类似满洲的特权制度……现在当压力终于解除的时候,美国同欧洲各国一样必须面对这个已经造成的局面”。这表明美国(   )
    A、对战后东亚和平深表关切 B、倾向于联合日本制衡欧洲 C、意欲借中国问题遏制日本 D、对日本在华现状表示不满
  • 3. 某班同学开展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容的学习,右侧史实属于战争爆发的(  )

    A、背景 B、经过 C、性质 D、影响
  • 4. 2021年3月7日,王毅外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三出: “说到种族灭绝’,大多数人想到的是16世纪的北美印第安人,19世纪的非洲黑奴,20世纪的犹太人,以及至今仍在坚持抗争的澳洲原住民。”20世纪,对犹太人实施“种族灭绝”这种反人类暴行的国家是(   )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法国
  • 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纳粹德国吞并的国家有(   )
    A、奥地利   荷兰 B、捷克斯洛伐克   比利时 C、波兰     丹麦 D、奥地利   捷克斯洛伐克
  • 6. 下列关于德国和日本法西斯政权的共同点,正确的是(    )
    A、都是由纳粹党 B、都是受经济大危机的打击建立起来的 C、都是通过国会选举产生 D、都是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形成
  • 7. 下列为1929-1933年美、德、英、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为此,德国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是(    )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46.2%

    40.6%

    28.4%

    16.5%

    8.4%

    A、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 B、实行国家经济非军事化 C、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D、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 8. 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1928—1937年,苏联开展工业化运动和农业集体化运动

    1920—1930年,印度的甘地发起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建立法西斯政权

    1936年,日本建立法西斯政权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C、两次工业革命之间的世界 D、德意日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 9. 苏联“一五计划”(1928-1932年)实施时期正是西方经济一团糟的时期,面对这种糟糕的状况,美国借鉴了苏联的一些做法,顺利的渡过了难关。一些国家则走上了疯狂扩军备战的道路。下列对此材料的理解中最恰当的是(    )
    A、苏联建设成就显著,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 B、德国和日本为摆脱经济大危机,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对外侵略扩张 C、美国罗斯福新政借鉴苏联做法,彻底消除了危机根源 D、西方国家为应对经济大危机而团结一致
  • 10. 观察下表,我们能够直接得到的历史结论是(    )

    1929-1932年德国失业人数和纳粹党人数变化情况(单位:万人)

    年份

    1929年

    1930年

    1931年

    1932年

    失业人数

    130

    300

    435

    600

    纳粹党人数

    15

    30

    100

    140

    A、二战欧洲策源地已经形成 B、德国纳粹党势力的扩大与经济大危机有关 C、的粹党得到了德国全体国民支持 D、纳粹党的宣传具有欺骗性和盘惑性

二、材料分析题

  • 11. 中学历史课程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空观念】

    材料一 元朝疆域图(见下图)

    【历史解释】

    材料二 战争策源地是指战争策动、起源的地方。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欧洲和亚洲,对德国和日本的打击尤为严重,两国民族主义、反共产主义的极端势力上台,逐渐掌握国家大权,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对世界的和平和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下卷

    【史料实证】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谨以极大的热忱向我全国父老兄弟诸姑姊妹宣言,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现在民族团结的基础已经定下了,我们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前提也已创设了,中共中央特为我们民族的光明灿烂的前途庆贺。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唯物史观】

    材料四 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乃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这一部宪法。

    ——《1787年美国宪法·序言》

    【家国情怀】

    材料五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澳门》

    (1)、图中山东、山西、河北等地被称为“腹里”,请问元朝时期管辖“腹里”的行政机构是什么?宣政院辖地的设立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2)、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列举德国为发动战争而进行的扩军备战的一项史实。
    (3)、材料三中“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指的是哪一事件的发生?“宣言”发表有何历史意义?
    (4)、1787年美国宪法运用怎样的政治原则来确保“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2020年5月底美国黑人乔治·弗洛伊德因警察滥用暴力致死事件引发民众强烈抗议,该事件的发生反映出美国宪法有何局限性?
    (5)、材料五中“三百年来梦寐不忘”是从哪一年算起的?材料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 12. 伴随着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交往与冲突并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7、18世纪,欧洲奴隶贩子把枪支、铁器等商品运到非洲换取黑奴,再把黑奴运往美洲卖掉,又将美洲生产的原棉、烟草等商品运抵欧洲。英国是大西洋贸易的主角,巨额的财富和海外市场刺激了英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

    ——岳麓版高中教材《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整体世界形成后,少数大国的殖民地和经济利益遍布世界各地,成为拥有全球性利益的大国,这是以前所没有的现象。由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局部地区的利益会牵涉到全球性利益,因此,少数大国的争夺具有了全球性,局部地区的冲突容易转化为全面对抗,使得战争具备了转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

    (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转折点事件发生的根源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描述的现象,画出这一贸易路线的简单示意图,并简述其对美洲和非洲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两次世界大战的具体史实,说明“少数大国的争夺具有了全球性局部地区的冲突容易转化为全面对抗”。
  •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8 年 11 月 9 日深夜,纳粹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迫害犹太人的活动,无数商店被劫,橱窗被砸,碎玻璃满地,故名“水晶之夜”,共有 91 名犹太人被打死,20000 余名犹太人被关进集中营。此后又有大批犹太人被驱逐出境。1942 年 1 月开始对犹太人进行灭绝人种的屠杀,据不完全统计,约有 600 万犹太人惨死在纳粹的屠刀下。

    ——金重远等著《世界现当代史》

        材料二:到 1945 年,1/2 的德国工业生产能力已被战火所毁,国民生产总值已退到 1938 年的 40% 左右……死亡 650 万人。

    ——金重远等著《世界现当代史》

        材料三:1979 年 12 月 7 日,西德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下跪,代表德国人民向纳粹的受害者们谢罪。有媒体评论说;“这一跪,使德国真正地站了起来。”

    (1)、归纳材料一中纳粹迫害犹太人的暴行。请你举出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的一例暴行。
    (2)、材料二说明战争给德国造成了哪些后果?请谈谈你对德国发动战争的看法。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现代德国与纳粹德国对待犹太人的问题上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