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廉江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02-2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对甲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B、极难溶于水 C、相同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D、具有可燃性
  • 2. 含有两种原子团的物质是(   )
    A、KOH B、NH4Cl C、NaNO3 D、(NH4)2SO4
  • 3.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点燃酒精灯 C、过滤 D、倾倒液体
  • 4. 2021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均为氧化物 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D、该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
  • 5. 化学反应中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对下面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铜粉在空气中灼烧时,有黑色固体生成 C、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D、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 6. 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十月金桂花飘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C、液态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膨胀——升高温度,分子体积变大 D、红热的铁丝在空气中不易燃烧,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单位体积内氧分子的数目不同
  • 7.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原理是通过“化学方法”消耗氧气,从而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实验结束后要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否则测得的实验结果偏小 C、若硬质玻璃管的体积是40mL,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是20mL,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体积是12mL,则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是20% D、装置二设计优于装置一,它能让空气更易流通且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完全耗尽
  • 8. 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并测得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9.7

    8.7

    21.6

    0.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7.4

    0

    3.6

    A、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甲的质量为19.7g B、反应过程中,物质乙和物质丁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C、丙一定是化合物,物质丁可能是单质 D、若物质甲与物质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4:216,则反应中甲和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 9. 实验室对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后的剩余固体进行了如下实验:(每步均充分完成,氯酸钾、氯化钾均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I是溶解,为了使固体混合物充分溶解,水的量越多越好 B、蒸发时,需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铁架台 C、实验中玻璃棒用了多次,但作用各不相同 D、操作Ⅳ称量所得的固体为1.49g,该固体是氯化钾
  • 10.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某市在一次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一批盗版光盘,并将其进行“绿色销毁”。请你选出符合“绿色销毁”的建议(   )
    A、倒入附近河流 B、泼上汽油就地焚烧 C、挖坑深埋在地下 D、碾压粉碎后回收利用
  • 11. 下图是X、Y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y不是金属元素 B、Y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C、X和Y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y2 D、X、Y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很相似
  • 12. 下列装置或操作肯定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燃烧的条件 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 13. 回收废弃塑料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白色污染”,下列表示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
    A、 B、 C、 D、
  • 14.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汽水和蔗糖水都属于溶液 B、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通过改变条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相互转化 D、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
  • 15. R为金属,发生如下反应:R+CuSO4=Cu+RS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R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 C、该金属可以是Al D、若R为Fe,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会减小

二、填空题

  • 16. 下图中①、②为氧元素、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氧元素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铝元素的质子数是
    (2)、C粒子属于(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若D为原子,则ⅹ=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序号).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序号).

三、实验题

  • 17.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填空

    (1)、除CO外,还有可以还原Fe2O3
    (2)、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作用是
    (4)、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CO的目的是
  • 18.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要求组装好仪器后,应先再添加药品。
    (2)、实验室中可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反应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填装置字母序号,下同)。用图E所示的方法收集氧气,主要是因为氧气。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移出水面后应(选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3)、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中常用加热固体氯化铵(NH4Cl)和固体熟石灰(Ca(OH)2)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NH3),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4)、实验室选择气体收集装置的依据是
    (5)、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下列因素中不需要考虑的是____(选填字母序号)。
    A、药品容易获得,能生成所要制取的气体 B、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速率适中 C、所要制取气体的颜色和气味 D、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四、综合题

  • 19. 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进行探究。

    (1)、图1装置 (填“能”或“不能”)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如果能,写岀能证明该结论的实验现象(如果不能,说明可能猜想):

    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岀疑问。

    (2)、(査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变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解释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

    ;②

    (3)、(反思与评价)

    ①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相比,优点是

    ②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4)、(拓展与迁移)

    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及白磷量不足,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

    甲:接近试管容积的 15

    乙:距试管容积的 15 相差很大。

    你赞同的预测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

  • 20. 分离空气可以获得稀有气体、纯度较高的氮气和液氧。分离空气的简易流程如下:

    请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的净化装置除了除去空气中的一些污染物外还除去了空气组成中的(填序号)。

    ①氮气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⑤水

    (2)、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使灯泡经久耐用的原因是
    (3)、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
    (4)、分离液态空气的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填“熔点”或“沸点”)不同,发生(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五、计算题

  • 21. “控制变量法”是科学实验最常用的实验方法。化学兴趣小组对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测定,取m g块状和1g粉末状的贝壳样品,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进行对比实验。实验装置如1图所示,倾斜锥形瓶,使稀盐酸与固体充分接触,并分别测绘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坐标图。

    (1)、m=
    (2)、实验结束后共收集到165mL的气体,二氧化碳常温下的密度为1.997g/L,即收集到CO2的质量为g(精确到0.01g)。
    (3)、试计算出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4)、请在2图中画出粉末状贝壳样品与稀盐酸反应的“时间-气压”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