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2022年初三 光学一轮复习练习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02-27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汉代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下,则见四邻矣。”如图所示的装置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潜望镜,其中涉及的光学知水盆识分析正确的是(   )

    A、高悬的大镜是凸透镜 B、插秧人在大镜中成倒立的像 C、从水盆中看到四邻利用了光的反射 D、大镜悬挂得越高所成的像越小
  • 2. 电磁波的频率与波长的大致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紫外线属于可见光 B、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的短 C、X射线的频率比无线电波的低 D、可见光与γ射线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等
  • 3. 下列对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如图,开凿隧道时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引导掘进机前进的 B、 如图,荷花在水中的倒影是实像 C、 如图,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反射产生的现象 D、 如图,照相时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 4. 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选项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成像,透过玻璃版看到的像是蜡烛的虚像 B、小孔成像透过小孔只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发生漫反射时,有些光线不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光的色散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 5. 我市滨河景区湿地公园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大量珍稀水禽在此迁徙繁殖,如图所示,一只白鹭正在平静的水面上展翅起飞。关于白鹭在水中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白鹭飞得越高,水中的像越小 C、河水越深,水中的像离水面越远 D、水中的像与白鹭关于水面对称
  • 6.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流传着许多朗朗上口、生动形象的诗句.我们在鉴赏这些优美诗句的同时,常常能体会出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对下列几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 B、“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C、“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 D、“满架蔷薇一院香”——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
  • 7. 图为投影式电子白板,它利用投影机将画面投影到屏幕上,投影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投影机的镜头与近视眼镜为同一种透镜 B、光经投影机的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 C、画面经投影机镜头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屏幕上的丰富色彩由红、白、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 8. 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 9.

    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  )

    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 10. 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色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二信焦距 B、白色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色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色墙上的像,是因为墙对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 11. 小明同学在第二届农博会上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下了同一盒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 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 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
  • 1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大 B、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在刻度线45cm处,适当移动光屏,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C、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则光屏应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D、图中此时成像原理与显微镜物镜的成像原理相同
  • 13. 一位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实像,接下来他想改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则(   )

    A、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将光屏适当左移,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适当右移,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D、将光屏适当右移,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 1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蜡烛移至a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正立的实像 B、将蜡烛移至b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缩小、倒立的实像 C、将蜡烛移至c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倒立的实像 D、将蜡烛移至d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正立的虚像
  • 1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成像规律中,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调节光屏位置得到凊晰的像。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如图所示,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的位置,适当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又可以得到清晰的像,则该镜片(   )

    A、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 B、是凹透镜,属远视民镜 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 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
  • 16. 小花用水凸透镜模拟人眼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视网膜(如图)。当用注射器向胶膜内注水,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增加,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蜡烛靠近水凸透镜,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过程模拟的眼睛及该眼睛的矫正方法是(   )

    A、近视眼  用凸透镜矫正 B、远视眼  用凸透镜矫正 C、近视眼  用凹透镜矫正 D、远视眼  用凹透镜矫正
  • 17.

    2014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于8月11日凌晨,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 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 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 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

二、填空题

  • 18. 小明给弟弟变了个魔术,他将装有一枚硬币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如图所示,弟弟在A处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沿传播.小明向杯中缓缓注水后,弟弟能看到硬币了,这是由光的产生的现象。弟弟看到的是硬币的(选填“实”或“虚”)像.

  • 19. 如图是根据初中物理光学内容绘制的知识结构图,线条表示知识间的逻辑联系。

    (1)、A、B两处应分别填写的物理原理是 (填“直线传播”或“光路可逆”)。
    (2)、C、D两处应分别填写的光学元件是 (填“平面镜”或“透镜”)。
    (3)、图中表示光沿直线传播的物理模型是
  • 20.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禾下乘凉梦,其中水稻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现象;收获的季节,三亚南繁基地飘来阵阵稻香,这是现象。
  • 21. 小康到湖边游玩,他看到平静的湖面波光粼粼,是由于光的(选填 “镜面”或“漫”)反射形成的。他听到悠扬的马头琴曲,根据(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分辨出乐器的种类。一会儿,湖上进行划船比赛,如图,该船桨属于(选填 “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 22. 如图所示,三条互相平行的光线入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三条反射光线(选填“会”或“不会”)平行射出,这种反射(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23. 如图所示,一只天鹅在水深为1.5m的水面上方水平飞行,它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形成的。若此时的天鹅距水面2m,它在水中的倒影离天鹅m。若以水中的倒影为参照物,水面上方飞行的天鹅是(填“运动”或“静止”)的。

  • 24. 如图甲所示,是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的司南,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 . 在我国的《史记》和《梦溪笔谈》中都有关于海市蜃楼的记录,如图乙所示,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产生的现象.

  • 25. “导弹灭火”技术可解决高楼灭火难题,如图所示,探测器上有两只眼:“红外线”和“激光”。当高楼内火源不明时,可用发现火源,再用精确测量到火源距离(选填“激光”或“红外线”)。

  • 26.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作用。拍照时,镜头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应大于。某次小明去博物馆参观,想把石碑上的文字拍得更大些,可将照相机的镜头(选填“远离”或“靠近”)石碑。
  • 27. 2021年5月15日,中国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屈原在《天问》诗句中所表达的美好愿望成为现实,如图甲,“祝融号“火星车驶离平台的过程中,其后置照相机对着平台先后拍摄得到乙、丙、丁3张照片,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 透镜,拍摄过程中相机镜头逐步 (向外伸/向内缩)。观看三张照片感觉平台是运动的,这是以 为参照物。

  • 28.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蜡烛和凸透镜置于光具座上图示位置,凸透镜焦距为10cm,调节光屏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据此规律可制成

    ②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将凸透镜逐渐向移动,光屏上能成清晰缩小的像。

  • 29. 如图所示,近视眼成因原理是图,近视眼矫正原理是图。

  • 30. 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这时水滴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 镜.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这个镜子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

三、作图题

  • 31. 甲图是渔民叉鱼的场景,请在乙图中完成渔民看到鱼在水中的像的光路图,同时标出入射角i;其中B代表渔民看到的鱼,A代表鱼的实际位置。


  • 32. 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

  • 33. 请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画出经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再画出折射光线经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

  • 34. 如图所示,MN 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蜡烛,A′为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及其焦点,并将它们画出来.

四、实验探究题

  • 35. 如图所示,是陈涛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

    (1)、如图甲,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 O 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上用笔描出入射光 EO 和反射光 OF 的径迹。改变光来的入射角度,多做几次,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 ON 两侧的 ir ,得到的结论是反射角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如图乙,纸板 ENF 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半面纸板 NOF 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 NOF 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同一平面内(选填‘在’或‘不在’);
    (3)、使入射光线逐渐靠近法线 ON ,可观察到反射光线(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4)、如果让光线逆着 OF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 OE 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5)、陈涛同学还想用图丙和图丁模拟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照图丙那样,把几根细针垂直入一张硬纸板中,表示法线,当入射光线平行射到各入射点时,反射光线将平行射出随后将纸板随意弯折,如图丁所示,这时会看到“法线”不再平行,当入射光线平行射到各入射点上时,反射光线(选填‘平行’或‘不平行’),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漫反射(选填‘遵循’‘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36.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把一张大纸铺在桌面上,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OO1 , 代表平面镜的位置。

    (1)、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的适当位置,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的后面移动,当移动到某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点燃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_______(选填序号);
    A、是虚像 B、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C、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和物体连线与镜面垂直
    (2)、移动点燃的蜡烛分别到A、B、C点,重复(1)中的操作,记录与点燃蜡烛的像重合的A1、B1、C1点,用直线将A、B、C和A1、B1、C1分别连接成三角形,将纸沿OO1对折,发现两个三角形几乎重合。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_______(选填序号);
    A、是虚像 B、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C、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和物体连线与镜面垂直
    (3)、有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点燃蜡烛的像好像总是“悬浮”在纸面上方。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_______(选填序号)。
    A、玻璃板太厚 B、玻璃板未垂直桌面,且偏离点燃蜡烛一侧 C、玻璃板未垂直桌面,且偏向点燃蜡烛一侧
  • 37.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颖同学依次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小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蜡烛、凸透镜、光屏,然后点燃蜡烛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
    (2)、如图所示,小颖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观察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成像原理和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接着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仅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
    (3)、上述实验完成后,小颖借用物理老师的眼镜继绒探究,他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像变模糊了,接着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动,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后又能观察到清晰的像,则可判断物理老师的眼镜是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 3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如图甲所示,将A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A凸透镜成像中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画出图像如图乙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

    (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是cm,凸透镜A的焦距凸透镜B的焦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在甲图中,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右移动5cm,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选填“左”、“右”)移动一段距离,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若将远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应使蜡烛(选填“靠近”、“远离”)凸透镜,则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