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下册6.4.2 因地制宜谋发展 同步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2-2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武义县物宝天华,萤石蕴藏量约4000万吨,居全国各县之首。以前萤石仅作为价值不高的工业原料使用,现在这些晶莹剔透、色泽鲜艳的晶体被匠人们巧手雕刻,制成了精美的珠宝、工艺品,大大提高了萤石的附加值,从按吨计算走向“克拉时代”,武义也从“萤石之乡”迈向“中国萤石文化之都”。如今,武义萤石工艺品已热销韩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1)、武义要打造“中国萤石文化之都”,要求我们(   )
    A、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 B、加强资源立法的力度 C、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 D、加大获取资源的速度
    (2)、武义萤石工艺品热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体现了(   )

    ①立足自身的自然特点和优势,寻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方式是一条可行的出路

    ②资源问题的解决需要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

    ③当今世界具有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④发展经济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 2016 年,治黄水利专家潘季驯(1521—1595)的家乡湖州市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实现国 家生态县区全覆盖的国家生态市。2017 年 3 月 19 日,湖州市三夺浙江省治水最高奖“大 禹鼎”。据此回答以下问 题。
    (1)、潘季驯的一生不.可.能.经历的是(   )
    A、苦读八股,参加科举考试 B、治水有功,授予少保一职 C、谨言慎行,严防厂卫调查 D、列强横行,率兵英勇抵抗
    (2)、湖州市获得的这一系列成就,得益于坚持(   )

    ①保护环境   ②对外开放   ③一国两制   ④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 绍兴发展依托于绿水青山。2018年绍兴市共淘汰落后产能企业348家,关停热电企业7家,推广新能源汽车5026辆,打响了蓝天保卫战。这样做(   )

    ①是因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②表明解决环境问题是绍兴当前的工作中心

    ③体现了绍兴努力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

    ④体现了绍兴着力追求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 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是区域发展的思想方法。下列不符合此重要思想方法的是(   )
    A、上海宝山设钢厂 B、西北地区种牧草 C、黄河湿地建别墅 D、台州三门核电站
  • 5. 东北地区周围山地环绕,著名的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因地制宜考虑这一地区的自然条件,可相应发展(   )
    A、耕作农业 B、畜牧业 C、林业和特产区 D、种植茶树、竹子等经济作物
  • 6. 绍兴市各地树立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名片:新昌县做透了“旅游文化”,绍兴县做强了“民营文化”,诸暨市做深了“西施文化”,嵊州市抓好了”越剧文化”。这启示我们在发展区域经济中首先应当(   )
    A、因地制宜 B、优势互补 C、交流合作 D、共同发展
  • 7. 我国重点跨区域调配工程,如“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符合发展区域经济的原则是(   )
    A、因地制宜 B、优势互补 C、公平性 D、共同富裕
  • 8. 下列下列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
    A、东北林区伐木种粮 B、洞庭湖沿岸围湖造田 C、云贵高原陡坡开荒 D、西北牧区退耕种草
  • 9. 2015年我国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建设以首都为核心世界级城市群”,这一战略的实施将有利于(    )

    ①更好地发挥区域优势,促进区域发展  ②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加快推进一体化

    ③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嬴    ④首先要因地制宜地考虑不同地区特点和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 2018年绍兴举行首届发展大会,1000余位越商、乡贤和海内外知名人士,怀着家书的浓情邀约,汇聚故里,为拥抱大湾区、发展大绍兴出谋划策,形成了发展黄酒、珍珠历史经典产业等多个共识,并签约16个项目,引资687.7亿元。这一盛会(   )

    ①发扬了基层民主的自治精神              ②见证了中华文化凝心聚力的力量

    ③彰显了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              ④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 某林场原来靠大量砍伐树木赚钱,每年的经济效益很低,后来林场领导改变思路,通过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来寻求发展。两年下来,一棵树没砍,却实现综合经济效益近千万元。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该林场的举措体现了(    )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法律意识增强 C、资源人均意识增强 D、科教兴国战略
    (2)、该林场没有砍树,综合效益反而更高。这说明(   )
    A、经济发展无须开发利用资源 B、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将更加促进经济发展 C、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棵树也不能砍 D、其他林场都应全部模仿这个林场的做法
  • 12. 同学们学了PRED问题后。对四者关系,都有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有(    )

    ①小红:四者关系错综复杂,相互作用    ②小华:四者关系是统一整体

    ③小丽:优先保护环境,再发展经济      ④小龙:要实现PRED相协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 爱斯基摩人住在北极地区,他们以肉为食,毛皮做衣物,这是(    )
    A、他们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 B、为了体现他们的生活特色 C、因为爱斯基摩人特别耐寒 D、因为他们喜欢与众不同
  • 14. 2019年2月12日,美国宇航局NASA公布了2000至2017年全球各地区植被面积的增长率(如题25表),消息一出,全世界都在为中印两国点赞。来自NASA地球的卫星资料显示,过去20年间,地球三分之一的新增植被是中印两国贡献的,面积相当于一个亚马孙雨林。上述材料表明(    )

    A、全球的生态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B、除了中印两国外其它国家人民环保意识低下 C、中印两国积极应对全球的生态问题 D、环境危机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经济问题
  • 15. 下图为小西同学针对环境问题梳理的知识框架,“……”处内容应该是(    ) 

    ①建设人工林场

    ②合理利用水资源

    ③大力发展旅游业

    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12月25日杭州到黄山最美高铁正式开通,串起了西湖、西溪、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黄山等世界级旅游胜地。

    (1)、该区域位于我国的(地理区域),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2)、根据材料,结合自然环境特点,分析高铁建设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3)、简述杭黄高铁对沿途旅游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
  •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Z省和L市部分经济数据对比表

    地区

    GDP总值(亿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Z省

    46485

    38529

    47237

    22866

    L市

    1200.2

    26757

    35968

    16459

    材料二:L市委市政府指出,L地区发展要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加快推进“绿色发展、科学赶超、生态惠民”,着力打造美丽幸福新L市。

    (1)、概括材料一的经济数据及相互联系。
    (2)、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两者之间的关系。
    (3)、从国情教育的角度,分析L市委市政府提出“生态惠民”的依据。
  • 18. 1978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启动实施,40年来,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建设成就,发挥出日益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以前,三北地区森林植被稀少,沙漠化土地面积以每年15.6万公顷的速度扩展。水土流失严重,最严重地区每年每平方千米侵蚀模数达数万吨,土地生产力极低,每公顷农田粮食产量仅为2000会斤左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材料二:40年来,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三北工程重视依靠科学技术,推广有关“干旱地带封山育林育草”等技术,累计治理沙化土地30多万平方公里,保护和恢复沙化草原1000多万公顷,结束了“沙逼人退”的历史。40年来,三北工程统筹生态治理与民生改善协调发展,有1500万人依靠特色林果业实现了稳定脱贫。

    材料三:三北工程建设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王有德,20多年坚持治沙播绿,和工人干在一起,没处做饭,他们干粮就水,将麦草往沙地上一铺和衣而睡;石光银,沙海里摸爬滚打40年,创造出“公司+农户+基地”的治沙模式,大办沙产业,把治沙与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在他们的带领下,三北工程创造了全民植树造林种草,全社会植绿护绿的成功范例,铸就了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为核心的“三北精神”。

    (1)、三北地区曾面临着哪一类环境问题困扰?结合材料一说说造成该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各一项。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三北防护林工程取得令人瞩目的建设成就的原因。
    (3)、40年来,三北工程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下图显示,洞庭湖发生了怎样的变迁?这种变迁给长江防洪工作带来什么不利影响?

    (2)、针对洞庭湖的变迁,有人说:“在目前我国人口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围湖造田可以弥补耕地资源的不足,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结合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认识。
  • 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一中A、B、C、D四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各不相同:

    A.地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B.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

    C.地降水较少,但是牧草生长良好;D.地河湖较多。

    材料二:图二中的E、F、G三地,E为城市中心区,F为城市郊区,G为远离城市的地区。

    (1)、材料一中的A、B、C、D四个地区分别安排哪种农业生产部门最为合理?
    (2)、如果材料二中居住F、G两地的农民面临如下两种选择: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禽、蛋生产。F地应选择哪一项?G地应选择哪一项?请你给他们出出主意,并说一说你的理由。
    (3)、通过以上分析,在农业生产发展方面对我们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