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1-2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世纪40年代末,民主人士张元济重游中南海勤政殿,不胜感慨地说:“与这个勤政殿一别已52年了,想不到(我)以衰老之年,能够亲眼看到新中国的诞生自己能够参加这个人民的协商会议,真是荣誉极了,高兴极了。”材料中“这个人民的协商会议”(    )
    A、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B、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C、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充分准备 D、召开的背景是抗日战争的胜利
  • 2. 1949年某日《人民日报》刊载的文章写道:“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正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评述的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 C、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3.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3个30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和197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 C、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觉醒 D、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振兴
  • 4. 1950年10月1日,美军越过“三八线”,企图迅速占领整个朝鲜,并公然声称:“在历史上,鸭绿江并不是中朝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同时,美军飞机多次入侵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是( )
    A、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B、挑战美国霸权的战争  C、以抗美之名控制朝鲜 D、以援朝之名扩充领土
  • 5. 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表(单位:万吨),其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

    种类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粮食

    13213

    14369

    16392

    棉花

    69.2

    103.1

    130.4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6. 中国共产党一向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1950年,农村大规模土地改革运动开展的标志是(   )
    A、解放区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在农村镇压地主、反革命 D、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 7. 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奠定新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的是(    )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 8. 如图所反映的会议通过的文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各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该“文献”是(    )

    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9. 下面是1953年12月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漫画《小农经济好比“看鸭船”,一碰就翻》。该漫画意在说明开展下列哪一运动的必要性(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经济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运动 D、工业化建设运动
  • 10. 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5%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导致这些数据的直接原因是(    )

    A、新中国建立 B、召开一届人大 C、实施三大改造 D、掀起大跃进运动
  • 11. 标语口号体现了时代特色。在有些旧墙上我们还能看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以钢为纲”“以粮为纲”等标语口号。其中“以阶级斗争为纲”反映的是(    )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 12. 小说《平凡的世界》写道:孙少平的姐夫王满银,从一个河南手艺人那里买了些老鼠药,在集市上倒卖了其中的十几包,每包赚了五分钱,总共得利不到一元。人家说他走资本主义道路,他和那些扩大了几尺自留地或犯了点其他“资本主义”禁忌的老百姓等,都被强制“劳教”。该故事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
    A、土地改革的开展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文化大革命”的进行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13.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部署;邓小平南方谈话后,中共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这说明(   )
    A、我国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C、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D、计划和市场相结合有利于发展经济
  • 14.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的话意在强调(   )
    A、公私合营,势在必行 B、市场经济,充满生机 C、经济建设,压倒一切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15. “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就大政方针作出了正确的决断和抉择,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材料中的“决断和抉择”是指(   )
    A、开始实行土地改革 B、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16. 20世纪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而“下海创市场”则成为很多中国人日常话题的重要内容。为顺应这一发展,中共十四大(   )
    A、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B、作出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C、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17. 《平凡的世界》中写道:当年搞合作化时,田福堂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散伙”后的农村政策与之前相比(   )
    A、土地所有制改变 B、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不变 D、农民生活水平下降
  • 18. 当今的中国,正在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依托,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融入世界的发 展道路,如果要追溯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必须要铭记,那 一扇“窗”是(   )
    A、经济特区 B、沿海经济开发区 C、沿海经济开放城市 D、自由贸易区
  • 19.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20.   1980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小子给家乡一位关心他的中学老师写信说:“我工作的地方是新中国以来广东主动建立的最早的开放地区,这里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去的城市是(    )
    A、深圳 B、上海 C、厦门 D、广州
  • 21.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材料中的“这条道路”是指(    )
    A、 改革开放道路 B、和平发展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社会主义道路
  • 22. “这次会议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 23. 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发表了将近25分钟的讲话,共9次提及“中国梦”,同时获得了10余次掌声。他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习近平把“中国梦”定义为(   )
    A、实现共产主义 B、实现“四个现代化”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24.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
    A、“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B、“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C、“三步走”战略部署 D、“一带一路”建设
  • 25.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独立梦、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世博梦等。中国的这些梦想得以成真的根本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一国两制”政策的实行 C、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D、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表

    报纸名称

    论坛摘要

    《人民日报》

    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巨册。

    《人民论坛报》

    这在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阵线上又打开了一个缺口;中国(波兰)人民的胜利,乃是本世纪继苏联十月革命和消灭希特勒法西斯主义之后的伟大事件。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材料三: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抗美援朝战争的主要目的,并说说中国政府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归纳土地改革胜利结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土地改革对国家政权所起的作用。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现在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材料二: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行业变化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材料三: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兴建了156个核心项目,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

    有1万多个,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起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2)、从材料二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3)、材料三概述了我国为改变落后面貌所采取的措施所取得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的大桥及形成的工业基地的名称。
  •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84年,改革开放的大潮也触动了永修。我在县供销社率先要求试行承包经营,得到了县长的支持。县供销社作为试点,把城郊供销社的新城门市部、永丰门市部、西二路门市部和桥头门市部,交由我全权管理。在经营方式、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上做一些整顿不到一年,商店扭亏为盈。是年,永丰供销社被评为全国供销系统先进单位。

    ——摘编自龚有良《走出双塘村》

    材料二:这次代表大会以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为指导,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阶段,具有承前启后的伟大意义。明确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全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

    (1)、材料一记述的是哪一方面的改革?归纳材料中“商店扭亏为盈”的几个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城市改革创新的特点和改革的成效。
  •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魄的逃亡史。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在他们(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逃到香港)情况后,邓小平却出奇地沉默他平静地对大家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材料二: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材料三:邓小平很现实地认识到,全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因此没有任何两个地区之间能同步发展。他愿意让一些地区和人民先富裕起来,为其他的地区和人民树立榜样。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

    ——《邓小平年谱》(1975—1997)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逃港问题”产生的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总结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着重强调了哪些内容。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邓小平的改革着眼点发生了什么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改革开放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