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1-27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事实表明文化(    )

    ①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与经济是相互决定的

    ③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④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 2.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暴发,来自日本的援华物资上印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等隽永诗句,不仅准确传达了友谊,也传递出携手战胜疫情的力量。由此可见(    )

    ①域外文化可以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文化不仅属于本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④精神产品与物质载体能够相互制约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3. 文博会自2004年举办以来,历届累计总成交额超过1.5万亿元,出口成交额累计超过1300亿元。文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这说明(    )
    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B、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C、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治国理政、道德建设提供有益迪。这一论断的文化依据是(    )

    ①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               

    ②文化是不可忽视的精神力量

    ③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④优秀文化能够满足人的物质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5.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五中全会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的同时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这表明(    )
    A、  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B、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C、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D、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取决于其文化软实力
  • 6.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直到今天,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仍在影响着我们的认识我们的情感。这表明(    )

    ①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   

    ④文化发展同社会发展一致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7.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指出:要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让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形成深刻的人文情怀。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

    ①文化是国际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②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③文化对政治文明的发展会产生深刻影响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 8. 2020年12月2日,经过约19小时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动采样,并成功将携带样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嫦娥五号探月工程的实施(    )

    ①改变了世界航天格局   

    ②有利于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③有助于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④表明中国科技水平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9.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中国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表明(    )

    ①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②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③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④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 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任性,不奋斗,世界哪么大,你靠什么去看...这让人震撼,激励了无数的人。这说明(    )
    A、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C、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用者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 11.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是一个受书香熏陶的民族。浙江某市为建设书香社会,图书馆免费向市民开放,日前24小时免费“自助书香驿站”正式启用,市民可以自由畅游在书的海洋,成为市民的好去处。材料说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人接受先进文化影响是自然而然的

    ③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④人的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2. 王阳明从政时,有父子二人对簿公堂,王阳明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直接上来审案、打板子,而是试图触发他们内心的良知,他的话还没说完,两人萌生悔意,抱头痛哭相拥而去,王阳明的聪明之处体现在(    )
    A、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B、利用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产生的深远持久的影响 C、明白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强制的,是无影无踪的 D、懂得思维方式是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形成后具有相对稳定性
  • 13. 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们在交往中采取的方式往往不同。藏族同胞为尊贵的客人献哈达,泰国人会见客人行“合十礼”,而拥抱则是欧美常见的见面礼节。这说明了( )
    A、文化影响着人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B、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影响 C、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D、文化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
  • 14. “读书,绝不只是为了混一张文凭,而是为了让你成为一个有深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是为了让你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拥有处变不惊的内心。”这句话说明(    )

    ①读书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   

    ②没有文化的繁荣就不能实现国家复兴

    ③文化具有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④读书能够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 一部影片,导演和作曲家往往会从艺术需要出发,用几段风格迥异的音乐穿插在跌宕起伏的情节间,使人们在情不自禁中随主人公的心情而变化,增强故事的感染力,成就影片的同时,也使音乐深入人心。若干年后,即使人们慢慢淡忘了电影情节,电影中的音乐依旧耳熟能详,难以忘怀。导演和作曲家的做法是基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往往取决于价值观念   

    ②文化对人影响是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

    ③文化多样性会赋予文化特有的影响力   

    ④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使人震撼给人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6. 中国著名作家铁凝说,文化是人的灵魂的灯塔,常听说有即将离开人世的人身边放着某个作家的作品,但没听说哪个生命临终的人在感悟人生时,身边摆一个钱包。这句话使人们体会到(    )

    ①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文化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③文化可以离开人而独立发展   
    ④优秀文化是人们心灵的火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 中国云南省的丽江古城智利瓦尔帕莱索区以西太平洋复活节岛,上的巨石人像、埃及东南部阿布辛拜勒至菲莱的努比亚遗址,令无数中外游客着迷,得到了中外游客的由衷赞叹。这些不同地区的景观能引发游客的共鸣,这说明(    )
    A、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B、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C、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人文情怀 D、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 18. 2021年成都将迎来一场独具魅力的世界青春盛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届时成都将向全世界展现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名运动员及来宾也可共享成都文化盛宴。这表明(    )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中华文化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④世界各国人民都认同中华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其中能集中展示民族文化和集中表达民族情感的是(    )
    A、语言文字 B、民族习惯 C、民族遗产 D、民族节日
  • 20.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但地球不会因成为“地球村”而拥有完全一致的价值观。这主要说明(    )
    A、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点 C、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性 D、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越演越烈
  • 21. 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围绕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的主题,举办开幕式、六场平行分论坛、亚洲文化嘉年华、亚洲文明、亚洲美食节等活动。我国举行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是基于(    )

    ①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坚持洋为中用,提升文化竞争力

    ②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③增强对亚洲各国文明的认同感,续写亚洲文明新华章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2. 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俄青年大学生研修活动座谈会上,俄罗斯学生用中文唱起中国歌曲《大中国》,中国学生用中国传统乐器笛子演奏俄罗斯歌曲《山楂树》,将座谈会气氛推向了高潮,也展现了两国文化的魅力。这告诉我们(    )

    ①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②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各民族的文化不能相容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23. 2016年9月,中国大使馆向赴斯里兰卡旅游的中国公民发布安全提醒,:应了解并遵守斯里兰卡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和宗教礼仪。引导出境公民做中华文明传播的使者。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③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个性差异   

    ④尊重其他民族优秀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24. 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在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

    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

    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③在继承优良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在观众的审美需求

    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5. 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乐器,迄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它那金声玉振的小小笙簧和刚直劲节的紫竹笙苗、那“直而不居,曲而不兆”的独特音色,承载了“和”“德”“清”“正”的美学精神,成为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材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    )
    A、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B、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 C、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 D、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 26. 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    )

    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②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特点和价值观

    ③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27. 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现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与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华阴老腔”焕发新的生机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②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8. 蒙古族的“安代舞”被誉为蒙古舞蹈活化石,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田野调查、原生态保护区建设等措施加强对安代舞的传承和保护。其目的是 (    )

    ①集中展现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②维护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③挖掘传统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   
    ④发挥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9. 2018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山区孩子演唱《苔》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著名歌手演唱的《墨梅》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

    ①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

    ②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

    ③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

    ④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0. 中国的木雕技艺有着千余年的发展历史。影片《匠心》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木雕为题材,除表达匠心精神之外,还致力于展现我国经由千年历史保留下来的作品历久弥新、亘古不衰,在如今商业片充斥的电影市场中,《匠心》给人们更多的期待。材料告诉我们(    )

    ①工匠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②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要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

    ④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 3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就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为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精神,连日来,全国各地学校广泛开展“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的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学生的节约习惯,在校园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节约粮食的坚定践行者。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全国各地学校广泛开展“节约粮食,杜绝浪费”教育活动的依据。

  • 3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

    中国铁路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亚,中国企业近年来为当地培训了1.5万名铁路员工,满足了亚吉铁路建设运营需要。在肯尼亚,7年内将有超过3000名蒙内铁路的员工在当地和中国接受技术培训。中国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要完成铁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设,更注重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软件的完整移交,实现“中国标准”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出去”的文化意义。

  • 33. 材料:习近平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情结,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使其成为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老根”,为世界上所有华人提供了“精神家园”,使之找到了自己的“基因”所在,有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且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1)、运用传统文化的特征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2)、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让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