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01-2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措施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鼓励民众植树造林 B、加大煤和石油的使用 C、提倡公民绿色出行 D、推动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2. 下列语句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③伐薪烧炭南山中 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⑤胡粉投火中,色坏还为铅 ⑥白玉为床金作马
A、①②④⑤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 D、②③⑤3.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铝合金 B、浓盐酸 C、矿泉水 D、铁水4. 将“嫦娥”飞船送上月球的运载火箭工作时发生的反应为C2H8N2+2X=3N2+4H2O+2CO2 , 其中X的化学式是( )A、N2O4 B、NO C、N2O3 D、N2O55. 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A、水 B、二氧化碳 C、液态空气 D、高锰酸钾6. 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时电珠变亮,烧杯中的液体是( )A、蒸馏水 B、酒精溶液 C、蔗糖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7.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放出热量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塞紧胶塞 B、
贮存氢气 C、
装入锌粒 D、
吹灭酒精灯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B、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C、随着铁制品的不断锈蚀,自然界中铁元素的含量不断减少 D、活泼金属和酸反应能生成气体,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10. 从《中国成语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中国诗词文化大放异彩,很多成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百炼成钢”与“沙里淘金”所涉及的变化相同 B、"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D、"釜底抽薪”与“钻木取火”都体现了燃烧的条件11. 固体碘受热升华,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碘分子质量变大 B、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碘分子体积变小 D、碘分子运动速率不变12. 芯片是中美经贸摩擦的焦点之一、如图所示为制造芯片主要材料高纯硅的生产流程(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反应③是置换反应 B、SiCl4中Si的化合价为+4 C、Si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 D、该过程的尾气可直接排放到环境中13. 如图是某同学探究燃烧条件的改装装置,往烧杯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蔗糖 D、食盐14.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2Au:表示2个金原子 B、SO2:表示二氧化硫中含有2个氧原子 C、 :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D、S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15. 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图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16.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 B、丁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为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17. 当调整、改变有关反应物的相对用量时,下列反应的产物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酒精在氧气中燃烧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D、甲烷在氧气中燃烧18. 食醋的主要成分中含有醋酸(C2H4O2), 下列关于醋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醋酸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B、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 C、醋酸中碳、氢、氧3种元素的质量为1:2:1 D、醋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9.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其操作错误的是( )A、CO2(CO)….将混合气体点燃 B、FeSO4(CuSO4)…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C、Cu粉(Fe粉)…用磁铁吸引 D、NaCl固体(泥沙)…将混合物溶解于水、过滤、蒸发20. 一种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炭黑的物质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Ⅰ发生后,固体物质所含铁元素质量分数变大 B、反应Ⅱ发生后,碳元素化合价降低 C、反应Ⅱ中,FeO与C的质量比为18:1 D、整个循环过程可将CO2转化为C和O2二、填空题
-
21. 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中的表现得到世界的高度肯定。“战疫情”中,也涉及到许多化学知识。(1)、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人们釆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①口罩是防疫必备品,其中医务工作者所戴的一种特殊口罩中含有活性炭,这利用了活性炭性。
②测量体温是防控的重要环节。家庭常备体温计中的液态金属是(填化学式)。
③利用过氧乙酸溶液消毒。过氧乙酸溶液中通常含有过氧化氢、醋酸(与稀盐酸化学性质类似)等物质,向其中加入下列物质,能产生气体的是。
A.C B.Fe C.NaCl D.MnO2
(2)、“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要成分的含氯消毒剂,可有效灭活新冠病毒。“84消毒液”禁止与洁厕灵(有效成分盐酸)混合使用,原因是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一种有毒的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75%的酒精能有效灭活新冠病毒,但酒精不适合大面积喷洒消毒,原因是。(4)、新冠肺炎病人因肺功能损害,急需吸氧,正常情况下,供氧为5L/min,但危重症病人往往需要50L/min,这会造成医院氧气供给严重短缺,以氧气钢瓶、杜瓦瓶、液氧槽车三种方式为医院运送医用氧。通常情况下,氧气钢瓶中盛放的是态氧(填(“液”或“固”);一个常温150大气压40L的氧气钢瓶充满氧气时,相当于常温1大气压下氧气L,这些氧气只够一个危重症病人使用小时。(5)、钢铁厂制氧气的方法是将空气在低温下液化,利用空气各组分沸点的差别,进行分馏而得氧,则分馏时首先得到(填氮气或氧气,填化学式),钢铁厂的氧气主要用于炼钢,其作用是。(6)、检测新冠病毒的重要方法是核酸检测。核酸(DNA或RNA)是病毒的遗传物质,任何物种都有独一无二的核酸序列。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过程如下图所示,检测步骤主要包含提取基因片段,逆转录为DNA,扩增放大,从目前技术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来看,第二代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相对是最佳的。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病毒将在灭活后提取基因片段 B、核酸检测结果百分之百准确 C、新冠病毒的RNA中有特征遗传物质22. 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1)、某同学进行下图1实验。①由以上实验可知,溶质状态可以是。
②实验结束后,用洗涤剂洗净B试管,原理是。
(2)、某工厂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现氧气的产量略小于理论值,且所得氧气中有淡淡的鱼腥气味(每个具有鱼腥气味的气体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从元素守恒角度分析,该鱼腥气味的气体是(填化学式)。(3)、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可增强导电性。某兴趣小组把4.0g硫酸钠固体加入86.8g水中,充分溶解后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在试管A中收集到1.2g气体(装置如图2)。则B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填化学式),其质量是g。(4)、生活中的水Ⅰ.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标出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写出质子数与水相同的一种分子的化学式(只填一个分子)。
Ⅱ.将浑浊的河水净化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操作①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和烧杯。
若液体b为硬水,则操作③可以是。
A.过滤 B.蒸馏 C.加明矾、搅拌、静置
Ⅲ.若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该质量分数为10%稀硫酸490g时,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mL(精确到0.1);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t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乙(填“>”、“<”或“=”)。
②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获得较多的晶体,宜采用的结晶方法是结晶。
③t1℃,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较少的是(填“甲”或“乙”)。
23. 中国科技的发展让世界见证“中国创造”!(1)、中国高铁在一路领跑中不断提速升级,修建铁路需消耗大量的钢铁,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2)、蛟龙号潜水器创造了同类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蛟龙号供人活动的耐压球壳使用了钛合金材料,钛合金用于深海装备主要利用了下列性能中的是____(填字母)。A、熔点低 B、抗腐蚀性好 C、抗压强度大(3)、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①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②铷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个电子层,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1731g月球土壤成功着落。①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填“活泼”或“稳定”),故被用于保存月球土壤。
②从铁生锈的条件来分析,月球上铁制品(填“易”或“不易”)生锈。
24. 反应条件是影响化学反应的重要因素。石墨相氮化碳/碳量子点的纳米复合物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光催化剂,它可以利用太阳光实现高效分解水,其原理如图1所示。
(1)、该反应原理实现了能向化学能的转化,反应Ⅱ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2)、反应中的纳米复合物经烘干后可以直接反复使用,其原因是。(3)、该反应原理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氮化碳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之比为9:14,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反应Ⅱ的原理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以图2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室温为20℃,氧气浓度传感器初始读数为A,水浴时间均为5分钟)实验编号
具支试管内的试剂
水浴温度
试管内现象
传感器读数
I
10mL蒸馏水1mL2%H2SO4溶液
20℃
无气泡
A
40℃
极少量气泡
A
Ⅱ
10mL30%H2O2溶液1mL2%H2SO4溶液
20℃
无气泡
A
40℃
少量气泡
B
Ⅲ
10mL30%H2O2溶液1mL2%CuSO4溶液
20℃
少量气泡
C
40℃
大量气泡
D
①实验I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是溶解在水中的空气,说明气体的溶解性受影响。
②实验I的目的是。
③实验中氧气浓度传感器的读数大小为:A
分析对比实验Ⅰ、实验Ⅱ,由A(填“能”或“不能”)得出H2SO4能加快H2O2溶液的分解速率的结论。
分析对比实验Ⅱ、实验Ⅲ,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由C可知。
三、综合题
-
25. 某化学兴趣小组选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2)、选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 , 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3)、小红同学利用装置F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若装置B与装置G连接,则装置G中出现的现象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已知: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硫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实验室常用固体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实验室制取SO2可选用的装置组合为(填字母)
四、计算题
-
26.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8g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
稀盐酸的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
第一次加入10g
5.5g
第二次加入10g
M
第三次加入10g
1.2g
第四次加入10g
1.2g
(1)、从以上数据可知,这四次实验中,第次实验后石灰石样品中的碳酸钙已完全反应?(2)、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上表中M的数值应为?(4)、第一次加入稀盐酸后能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是g(写出解题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