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01-2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材料中最适合做无人机框架的是(   )
    A、铝合金 B、生铁 C、纯铝 D、黄铜
  • 2. 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氦气 B、氢气 C、氧气 D、氮气
  • 3. 下列气体不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是(   )
    A、二氧化碳 B、甲烷 C、二氧化硫 D、臭氧
  • 4. 下列物质应投放到贴有“有害垃圾”标志垃圾桶内的是(   )
    A、火锅底料 B、易拉罐 C、手机电池 D、湿纸巾
  • 5. 如图所示,为防止燃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食堂或家庭中安装报警器。下列燃气的性质中,能确定安装报警器位置的是(   )

    A、毒性 B、密度 C、气味 D、溶解性
  • 6. 常温下为黄色固体的是(   )
    A、 B、 C、 D、
  • 7. 下列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书写确的是(   )
    A、石墨——C60 B、酒精——C2H4OH C、干冰——H2O D、铁锈——Fe2O3·xH2O
  • 8. 下列各组数据比较,其中正确的是(   )
    A、熔点:焊锡>锡 B、地壳中元素含量:铝<铁 C、导电性:银>铝 D、目前世界年产量:铝>铁
  • 9. 2021年4月19日《中国科学报》报道: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首次合成新型铀-214,铀-238与铀-214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铀-238的中子数为146 B、铀-214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92 C、铀-238与铀-214属于同种元素 D、铀-238原子与铀-214原子的质量几乎相等
  • 10. 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关于O3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臭氧由O3分子构成 B、臭氧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8g C、臭氧和氧气属于同种物质 D、臭氧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 11.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氦很不活泼,镁比较活泼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B

    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

    构成两种气体的分子不同

    C

    金刚石硬度很大,石墨却很软

    两种物质中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氯化亚铁溶液与氯化铜溶液的颜色不同

    两种溶液中所含的金属离子不同

    A、A B、B C、C D、D
  • 12. 下列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家庭小实验”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
    A、用冷瓷碟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制炭黑 B、将铅笔芯粉末放入锁芯,使锁开启更灵活 C、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制二氧化碳 D、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蓬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 13.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解释,错误的是(   )
    A、“釜底抽薪”—— 清除可燃物,使燃烧停止 B、“杯水车薪”—— 用少量的水难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钻木取火”—— 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使之燃烧 D、“煽风点火”—— 促进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使之燃烧
  • 14.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CO2(CO)——点燃 B、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 C、Cu(NO3)2溶液(AgNO3)——加入少量铜粉,过滤 D、银粉(Zn)——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15. 某气体中可能含有CO2、O2、N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该气体依次通过:①炽热的焦炭;②足量灼热的氧化铜;③足量的碱石灰(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可吸收二氧化碳)。每一步均充分反应,最终得到的气体为纯净物。气体的分子数目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a点气体可能为N2和O2

    ②b点气体中CO和N2的质量比为2:1

    ③c点气体中O、N原子的个数比为2:1

    ④该过程中发生了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

    A、4种 B、3种 C、2种 D、1种

二、综合题

  • 16.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①
    (2)、实验室用C、D装置制取CO2时,加入的液体药品液面高度应该在(填C装置中的“a”或“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可用F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4)、工业上,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制得生石灰和二氧化碳。若要制取2.2t二氧化碳,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的质量是多少(假设杂质不分解)?(写出计算过程)
  • 17. 铁、铜是人类使用广泛的金属。
    (1)、Ⅰ、铁、铜的冾炼

    工业炼铁大多采用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而不采用黄铁矿(FeS2)、黄铜矿( CuFeS2),可能的原因是:①黄铁矿、黄铜矿含铁量相对低;②

    (2)、以黄铜矿为原料,采用生物炼铜是现代炼铜的新工艺,原理为:4CuFeS2+17O2+2H2SO4__4CuSO4+2Fe2(SO)3+2H2O , 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Fe粉,得到FeSO4溶液和Cu。

    ①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Fe2(SO)3=3FeSO4

    ②FeSO4溶液经蒸发浓缩、、过滤等操作得到FeSO4·7H2O晶体。

    (3)、Ⅱ、黄铜矿中铁、铜含量的测定

    在科研人员指导下,兴趣小组称取25.00g黄铜矿(含少量Fe2O3和其它不含金属元素的杂质)模拟生物炼铜,使其全部转化为CuSO4、Fe2(SO4)3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得到Cu(OH)2、Fe(OH)3固体。用下图装置对固体进行热分解实验。

    (资料)在68℃时,Cu(OH)2分解为CuO和H2O;在500℃时,Fe(OH)3分解为Fe2O3和H2O。

    ②在1400℃时,CuO分解为Cu2O和O2 , Fe2O3分解为复杂的铁的氧化物和O2

    ③浓硫酸能够吸收水,可作干燥剂。

    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

    (4)、停止加热后仍需继续通N2 , 目的是:①;②
    (5)、控制不同的温度对A中固体加热,测得装置B和C中铜网的质量变化如下表:

    温度/℃

    室温

    100

    550

    1400

    B装置/g

    210.00

    211.80

    215.04

    215.04

    C中铜网/g

    110.00

    110.00

    110.00

    111.28

    ①C中的玻璃管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此黄铜矿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③Fe2O3分解生成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三、综合题

  • 18. 研究溶液对于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1)、水是常用溶剂,某同学进行图甲实验。

    ①倾斜a试管,沿内壁缓缓加入乙醇,不振荡,现象是

    ②由实验可知,溶质状态可以是

    ③实验结束后,用洗涤剂洗净b试管,原理是

    (2)、图乙是A、B、C三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①P点的含义是

    ②将t2℃时90g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A的质量为

    ③t2℃时,若从A和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蒸发掉较多水的是(填“A”或“B”)物质的饱和溶液。

    (3)、按图丙所示装置,将液体x注入装有固体y的试管中,会导致U形管中a端液面低于b端液面,则试剂x、y的组合可能是____。
    A、水、硝酸铵 B、水、氢氧化钠 C、水、氧化钙 D、稀盐酸、镁
  • 19. 下图为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图,图中箭头指向表示产生(排放)或消耗CO2的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途径①需要消耗空气中的
    (2)、途径⑤中,有些城市的部分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作燃料,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途径⑥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海水温度升高一点,释放到大气中的CO2的量是巨大的,其主要原因是
    (5)、为达成“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
    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大力植树造林 C、用新能源电动车逐渐取代传统燃油车 D、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 20. 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1)、燃烧条件的探究

    ①图1所示实验现象,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②图2烧杯中蜡烛渐渐熄灭,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③图3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2)、锌、铜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

    如图4所示,在A处放入锌片,B处放入铜片,向A、B处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观察到现象,得出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 如图中的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E是氧化物,F、G、H、I、J是单质。A是煤气的主要成分之一,E为红棕色粉末,G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J在地球上有单质形式存在。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F的名称是
    (2)、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G→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