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净月高新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1-2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 1.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四周有10幅汉白玉浮雕。其中既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决心,又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坚强意志的是(    )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天京陷落 D、武昌起义
  • 2. “它(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北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段文字描述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 3. 历史学家范文澜说:“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范文澜分析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    )
    A、爆发背景 B、性质 C、影响 D、失败原因
  • 4.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超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洋务派把这一主张落实到行动中创办了(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汉阳铁厂 D、湖北织布局
  • 5. “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应该出现在(    )
    A、《南京条约》后 B、《北京条约》后 C、《马关条约》后 D、《辛丑条约》后
  • 6. 下图所示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公车上书 D、武昌起义
  • 7. “其勇锐之气,殊不可挡,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这里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义和团运动 C、二次革命 D、护国运动
  • 8. 1905年10月20日一份报纸的发刊词上写道:“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日民族,日民权,曰民生。”下列关于这一报纸表述正确的是(    )
    A、创办于戊戌变法期间 B、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C、创办于新文化运动期间 D、宣传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 9. “民国”取代自秦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10. 《讨袁檄文》称:“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暂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此后发生的“戮此民贼”的事件被称为(    )
    A、武昌起义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北伐战争
  • 11.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一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序。但都属兔)”。“三只兔子”因高举哪两面大旗面闻名(    )
    A、自强与求富 B、维新与变法 C、自由与平等 D、民主与科学
  • 12. 对联“实指望,除国贼,还我青岛;为国家,今罢市,挽救学生”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爱国运动 C、国民革命 D、一二•九运动
  • 13. 周恩来参与的重大历史活动主要有(    )

    ①出席中共一大

    ②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③领导南昌起义

    ④参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4. 鉴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在某次会议的发言中提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次会议是指(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
  • 15. “古田,是新型人民军队定型的地方。”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    )
    A、确立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C、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起义 D、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 16.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标志着“行军”胜利结束的事件是(    )
    A、突破湘江 B、四渡赤水 C、吴起镇会师 D、会宁会师
  • 17. 东北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民谣所说的“苦难十四年”始于哪一历史事件(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 18. 史料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下图是川军战士王建堂在出川抗战前由其父王者诚赠送的“死”字旗,这份史料属于(    )

    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刘随身。伤时状血,死后裹身。勇佳直前,勿忘本分。

    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

    A、口述史料 B、实物史料 C、文献史料 D、图像史料
  • 19. 李宗仁回忆道:“我军人数虽少,装备虽差,但是我们是保国卫民与侵略者作殊死战的哀兵……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故有台儿庄的辉煌战果。”这个“辉煌战果”是(    )
    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C、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 20. 一位抗战老兵回忆道:“1940年秋天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在正太铁路附近,到底拔了多少电杆,拆毁了多少铁路,拔掉多少个据点,现在都已经记清……该老兵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A、武汉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 21. 1945年,中共新党章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的思想一一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哪次会议的决议(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
  • 22.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揭开“全国性反攻”序幕的事件是(    )
    A、转战陕北 B、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 23. 大生纱厂《厂约》中说:“通州之设厂,为通州民生计,亦为中国利源计。”此厂创办目的是为了(    )
    A、师夷长技 B、抵御外侮 C、自强求富 D、实业救国
  • 24.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其应纳入的学习线索是(    )
    A、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C、中国近代教育、传媒业的发展 D、中国近代文学艺术的成就
  • 25.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励志故事。近代用中西画法和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对此故事再阐释的艺术家是(    )
    A、聂耳 B、冼星海 C、齐白石 D、徐悲鸿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35分)

  • 26. “镰刀斧头”打造的坚强队伍,高擎永远飘扬的党旗,100 年伟大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次次书写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历史让人回味,未来令人神往。

    [诞生革命舵手]

    [革命重来新面貌]

    材料一:一轮红日照东方,辉映神州广宇疆,中共宣言泛波起,南湖画舫启航扬。提纲挈领明方向,辟地开天有主张。革命重来新面貌,风雷激荡遍城乡。

    ——《七律》中共“一大”会议

    [出台正确决策]

    材料二:为扭转 当时革命的局面、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毛泽东曾提议“上山”……“上山”意味着毛泽东主张将革命方向和革命力量向边界偏远农村地区转移。

    ——《精准理解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

    材料三:长征出发前,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我们党表现出无所畏惧的伟大实践精神,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一一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依靠人民力量]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在抗日根据地实行①的土地政策,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1947年中共颁布②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厂重要的保障

    [担当民族大义]

    材料四:“事变发生后,南京的一切注意力都集中在捉蒋介石问题上,动员一切力量来对付西安,把张杨一切抗日主张都置而不问,更动员所有部队‘讨伐’张杨,这对于抗日是不利的。目前问题主要是抗日问题,不是对蒋个人的问题。我们应以抗日为中心,我们应尽量争取时间,进行和平调解。

    ——毛泽东

    材料五:用协定的方法来避免内战,因为这符合于中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于中国当权政党的利益。目前,中国只需要和平建国一项方针,不需要其它方针,因此中国内战必须坚决避免就是我来重庆的目的。

    一一毛泽东

    [红色精神流传]

    材料六: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 了伟大的红色精神,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拓荒牛精神……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1)、综合图一到图四信息,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2)、材料一中“革命重来新面貌”,你认为它“新”在哪里(三例即可) ?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怎样正确的决策?材料三中我们党开始“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事件是什么?
    (4)、上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请补充完成表格内容。
    (5)、依据材料说出材料四、材料五各自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请结合史实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智慧应对的?
    (6)、请选择材料六中一例红色精神,谈谈其具体内涵,并说说你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继承发扬这一红色精神?
  • 27. 南京是座有故事的城市,市内的历史遗迹则是故事的载体,请结合以下提示,写一篇小短文。

    要求:

    ①题目自拟;

    ②短文中需写出各个历史遗迹背后的重大事件名称及影响(各一点即可),并概述南京在中国近代史的地位及你在回顾这段历史后的感受,表述清晰,史实准确,不少于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