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宽城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01-2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面有4个汽车标志图案,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2. 下列各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3. 计算 的结果是( )A、 B、 C、1 D、4. 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 B、 C、 D、5. 如图,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是0,点B对应的数是1,BC⊥AB,垂足为B,且BC=2,以A为圆心,AC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D,则点D表示的数为( )A、 B、 C、 D、6. 如图,AC⊥BE于点C,DF⊥BE于点F,BC=EF,如果添加一个条件后,可以直接利用“HL”来证明△ABC≌△DEF,则这个条件应该是( )A、AC=DE B、∠D=∠A C、AB=DE D、∠B=∠E7. 若 ,则下列分式化简正确的是( )A、 B、 C、 D、8. 计算的结果是( )A、 B、 C、 D、9. 如图1,已知 ,用尺规作它的角平分线.
如图2,步骤如下,
第一步:以B为圆心,以a为半径画弧,分别交射线 BA , BC 于点D,E;
第二步:分别以D,E为圆心,以b为半径画弧,两弧在 内部交于点P;
第三步:画射线 BP .射线 BP 即为所求.
下列正确的是( )
A、a,b均无限制 B、 , 的长 C、a有最小限制,b无限制 D、 , 的长10. 对于二次根式的性质中,关于a、b的取值正确的说法是( )A、a≥0,b≥0 B、a≥0,b>0 C、a≤0,b≤0 D、a≤0,b<011. 如图,长为的橡皮筋放置在数轴上,固定两端A和B,然后把中点C垂直向上拉升到D点,则橡皮筋被拉长了( )A、 B、 C、 D、12. 某化肥厂计划在规定日期内生产化肥120吨,由于采用了新技术,每天多生产化肥3吨,实际生产180吨与原计划生产120吨的时间相等.设原计划每天生产x吨化肥,那么适合x的方程是( )A、= B、 C、 D、13. 满足下列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的是( )A、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B、有一腰和底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C、三边都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D、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14. 关于x的分式方程 有解,则字母a的取值范围是( )A、 或 B、 C、 D、 且15. 数轴上表示1, 的对应点分别为A,B,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则点C所表示的数是( )A、 B、 C、 D、16. 如图,在RtABC中,∠B=90°,AB=3,BC=4,将ABC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边AC上,与点重合,AE为折痕,则E长为( )A、3cm B、2.5cm C、1.5cm D、1cm二、填空题
-
17. 若- ,则 的取值范围是.18. 如图,在中, , 一条线段 , P,Q两点分别在线段和的垂线上移动,若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全等,则的长为 .19. 如图,在 中, , 平分 ,点P,D分别是 和 上的任意一点,连接 ,设 的面积为 , .(1)、当点P,H重合时, .(2)、连接 交 于点E,则m (填“ ”,“ ”,“ ”,“ ”或“ ”);
三、解答题
-
20. 先化简,再求值: , 其中 .21. 王涵想复习分式方程,由于印刷问题,有一个数“?”看不清楚:(1)、她把这个数“”猜成 , 请你帮王涵解这个分式方程;(2)、王涵的妈妈说:“我看到标准答案是:是方程的增根,原分式方程无解”,请你求出原分式方程中“?”代表的数是多少?22. 如图,已知 , .(1)、用尺规作 边的垂直平分线;(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若 边的垂直平分线交 于D、交 于E;
①连接 ,求 的周长;
②若 ,求 的度数.
23.(1)、计算: ;(2)、计算: ;(3)、下面是甜甜同学进行实数运算的过程,认真阅读并完成相应的任务:……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任务一:以上化简步骤中第一步化简的依据是:;
任务二:第步开始出现错误,请写出错误的原因 , 该试运算正确结果是 .
24. 如图,已知在和中, , , 与交于点 , 过点作于点.(1)、求证:;(2)、求证:垂直平分;(3)、若 , 求的度数.25. 某单位在疫情期间用6000元购进A、B两种口罩1100包,购买A种口罩与购买B种口罩的费用相同,且一包A种口罩的单价是一包B种口罩单价的1.2倍.(1)、求A,B两种口罩一包的单价各是多少元?(2)、若计划用不超过11000元的资金再次购进A、B两种口罩共2000包,已知A、B两种口罩的进价不变,求A种口罩最多能购进多少包?26. 在中, , 点M从点B出发沿射线移动,同时点N从点C出发沿线段的延长线移动,点M,N移动的速度相同,与相交于点D.(1)、如图1,过点M作 , 交于点E;①图中与相等的线段 ▲ 、 ▲ ;
②求证:;
(2)、如图2,若 , 当点M移动到的中点时,求的长度;(3)、如图3,过点M作于点F,在点M从点B向点A(点M不与点A,B重合)移动的过程中,线段与的和是否保持不变?若保持不变,请直接写出与的长度和;若改变,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