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同步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1-2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在七年级历史专题复习课上,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了“文成公主入藏”“安西都护府”“唐蕃会盟碑”“宣政院”等史料和信息。这一专题复习的主题应是(    )
    A、经济发展史 B、科技成就史 C、民族关系史 D、文学艺术史
  • 2. 下面两幅图是唐朝出现的新型工具。它们用于( )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交通
  • 3. 盛唐气象主要体现在如下哪些方面(    )

    ①经济繁荣     ②民族交往与交融   ③开放的社会风气  ④多彩的文学艺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4. 唐朝政府同以前历代统治者“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不同,采取“抚九族以仁”的政策,说明唐朝( )
    A、对外政策比较开放 B、需要依靠少数民族保卫边疆 C、民族政策比较开明 D、反对少数民族建立自己的政权
  • 5. “这个城市的人口大约一百万,外国人可能占了三分之一。城内围隔成一百多个坊,除了皇城、中央官署外,还有东、西两个市场。在胡商开设的酒肆中,胡姬当街卖酒,顾客盈门。城内有拜火教、景教寺庙”。文中描述的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唐朝长安 B、北宋开封 C、南宋临安 D、清朝北京
  • 6. 曲辕犁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是农业生产进步的重要表现。曲辕犁出现于(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 7. 中国古代制瓷水平高超。陆羽在《茶经》中记载的“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的现象出现在(   )
    A、商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
  • 8. 唐朝时,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它可随水流自行转动,把水从低处汲到高处,你知道这种灌溉工具是什么吗?(    )
    A、曲辕犁 B、筒车 C、翻车 D、水排
  • 9.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外交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体现“开明的民族政策”的事件是( )
    A、日本遣唐使来华 B、文成公主入藏 C、玄奘西行 D、鉴真东渡
  • 10. 唐朝的诗歌非常的繁荣,至今流传下来的还有5万多首,在众多的诗人中,被称为诗圣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
  • 11. 唐朝民族友好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吐蕃位于下图中的(   )

    A、 B、 C、 D、
  • 12. 唐朝时,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的是(     )
    A、洛阳 B、长安 C、南京 D、开封
  • 13.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这位被西北地区各族首领称为“天可汗”的皇帝是(    )?
    A、唐太宗 B、成吉思汗 C、武则天 D、忽必烈
  • 14. 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者作。100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    )
    A、对边疆统治加强 B、民族交融成为主流 C、经济文化的繁荣 D、开元盛世成就辉煌
  • 15. 下图是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唐三彩骑驼乐舞俑。高大雄伟的骆驼,四肢强劲有力,驼首上扬,仰望长空。四个人俑中,两人为汉人乐俑,另两人为胡人乐俑,左侧前乐俑左手托琵琶,后乐俑双手作吹笛状,下侧前乐俑着圆领长衣,中间的胡人乐舞俑正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这件乐舞俑折射出唐朝(    )

    A、边疆巩固 B、国力强盛 C、兼容并包 D、重文轻武
  • 16. 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事件意义重大。唐王朝在妥善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方式不包括(    )
    A、设置地方机构有效管辖 B、和亲 C、任命或是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D、在中央设立专门机构掌管少数民族事务
  • 17. 唐朝时,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 18. 作为唐朝主要文学表达形式的唐诗,反映了唐朝历史的全景。下列诗句中反映唐朝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精神风貌的是(    )
    A、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B、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19. 下列图片中,不能表现“盛唐气象”这个主题的是(   )
    A、 B、 C、 D、
  • 20. 下图为“唐三彩骑驼乐舞俑”,高大的骆驼上四个人俑分坐两侧,其中两人为汉人乐俑,另两人为胡人(注:中国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人的泛称)乐俑。左侧前乐俑手托琵琶,后乐俑做吹笛状,右侧前乐俑着圆领长衣,中国胡人俑正翩翩起舞。这件乐舞俑饱含浓郁的异域情调。从图片和材料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唐朝陶瓷业发达

    ②唐朝民族交融的盛况

    ③唐人服饰的特点

    ④唐朝和日本交往频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 21. 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尊奉为“天可汗”的大唐皇帝
  • 22. 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和推广的生产工具中,最重要的是耕作用的和灌溉用的
  • 23. 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在西突厥地区,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它们分别是
  • 24. 唐朝手工业发达,陶瓷业有重要发展,越窑的瓷、邢窑的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三、材料分析题

  • 25. 材料一: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都是从我们国家学过去的。

    材料二: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讲述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正式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举出唐朝可以体现这种政策的一个例子。
    (3)、材料三体现了唐太宗的什么执政理念?请举一例史实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
  • 26.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

    材料三: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是?分别有何用途?
    (3)、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4)、材料四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求知”的最高佛学学府和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