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下2.2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2-01-2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新切的马铃薯片与固体碘、碘溶液和碘蒸气接触,都会变蓝色,这一实验现象说明(   )
    A、同种分子的质量相同 B、同种分子的体积相同 C、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同种分子运动速率相同
  • 2. 十九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的分子概念认为:①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②分子由原子构成;③原子不能独立存在;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⑤分子的质量等于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之和;⑥分子在不停的运动。通过你的学习,你认为上述观点中存在明显不足的是(   )
    A、①②⑤ B、①③ C、④⑤⑥ D、③⑤
  • 3. “○”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 B、 C、 D、
  • 4.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 B、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时,其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C、同一元素的两种粒子,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 D、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离子也是不断运动的
  • 5. 分子与原子的相似点是(    )

    ①质量很小 ②体积很小 ③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 ④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⑤微粒间有空隙 ⑥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⑥
  • 6. 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空隙减小 D、水分子聚合在一起后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 7.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大 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C、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 D、分子、原子能构成物质,离子不能
  • 8. 在学习分子和原子的知识后,四位同学对它们的区别作了如下发言:小倩说“区别在于是否在不停地运动”;小丹说“区别在于是否能够构成物质”;小鑫说“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小娜说“区别在于分子和原子的大小和质量都不同”。你赞同(   )
    A、小倩 B、小丹 C、小鑫 D、小娜
  • 9. 为了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如下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电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微粒的是(    )
    A、 B、 C、 D、
  • 10.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C、分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 11. 下图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示意图,关于对该图理解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 12.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和碳原子,但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完全不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同 B、构成分子的原子大小不同 C、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相同但数目不同 D、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不同
  • 13. 对于下列说法,有关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B、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 C、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 D、花香四溢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 14. 美国曾发射“嗅碳”卫星,用于探测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如果每个小球表示一个原子 ,则下列可以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模型的是 (     )
    A、 B、 C、 D、
  • 15. 下图为甲烷燃烧的过程示意图,图中出现的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分别为( )

    A、3和3 B、2和3 C、3和4 D、4和3
  • 16. 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氧元素 B、氧原子 C、氧离子 D、氧分子
  • 17. 1999 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化学” 的新领域,他发明的激光光谱技术,使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   )
    A、  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形成 D、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二、填空题

  • 18. 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将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提示:酚酞遇氨水变红色),观察到(选填“A”或“F”)点先变红色,这一实验说明,所用两种试剂中具有挥发性。

  • 19. 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请回答:

    (1)、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写序号).
    A、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B、分子变小了 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2)、从变化I的微观过程可分析出,该变化的实质是
  • 20.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甲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用尺测量,结果会更精确。用该尺测量可得木块的长度为cm。
    (2)、乙图中,能形象地描述球形容器内气体分子排列方式的是。(选填序号“①”、“②”或“③”)
    (3)、一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先后4次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5.46厘米、25.45厘米、25.66厘米、25.44厘米,则课本长度的测量值应取厘米。
  • 21.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图1和图2回答问题。

    图1.水的电解

    图2.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

    (1)、图1是电解水的实验,试管1中产生的气体是 , 试管1、2中的气体体积比约 , 这个实验说明水是由 , 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
    (2)、请在图2中用“   ”、“    ”表示反应后的生成物。
  • 22. 写出下列现象对应的分子性质:
    (1)、湿衣服晒一段时间会变干,主要是因为。 
    (2)、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气体受压时体积缩小,主要是因为。       
    (3)、将墨汁滴入一杯清水中,清水很快变黑了,主要是因为。             
    (4)、一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分子,说明。           
    (5)、夏天,自行车易爆胎,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 分子间隙变
  • 23. 已知在一密闭容器中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图示中共有3种原子 B、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2)、该化学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填序号)。
    A、原子种类 B、原子个数 C、分子种类
  • 24.  请你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问题:

    (1)吸烟者常给周围的人带来被动吸烟的危害,原因是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3)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

    (4)水通电分解的过程中一定不变的微粒是

  • 25.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图1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 (填“1”或“2”).

    (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

    (3)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图2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①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②利用该装置将一定量的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6.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鸡蛋“散黄”是现象,为什么夏天的鸡蛋比冬天的鸡蛋容易“散黄”?是因为

  • 27. 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①物质是由组成的;

    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

    ③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和。

  • 28.

    如图所示是液态水与气态水的状态模型。

    (1)、改变水的 , 可以使水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间相互转变;

    (2)、在这三种状态的变化中,水分子之间的发生了变化,构成水这种物质的分子(填“会”或“不会”)变成其他分子。

  • 29.

    在同温同压的条件下,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与分子的质量大小有关,分子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慢。在如图容器中(器壁允许气体分子通过),里面充满了空气,当烧杯中连续不断地通入氢气(氢分子是质量最小的分子)时,导管乙处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三、实验探究题

  • 30. 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非金属,某同学利用碘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①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蓝色;

    ②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水中,用馒头去蘸取碘液,发现馒头也会变蓝色。(提示:碘分子能使馒头中的淀粉变蓝色)则:

    (1)、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变蓝色(选填“会”或“不会”)。
    (2)、把碘溶解在酒精中,可以得到用来消毒用的碘酒,用馒头去沾取少量的碘酒,馒头(选填“会”或“不会”)变蓝色。
    (3)、请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实验中的现象
    (4)、现在市场上买来的食盐都是加碘盐,用馒头沾取少量的食盐水,馒头不变蓝色,由此可知,食盐中(存在或不存在)碘分子。
  • 31. 利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事实:

    (1)、把糖块放在水里,糖块逐渐消失,而水却有甜味:

    (2)、气体容易压缩,而液体、固态难以压缩:

    (3)、液氧和氧气状态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4)、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四、解答题

  • 32. “○”代表氢原子,“ ”代表氧原子。由氢氧两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如下“

    (1)、比较A、B、D可知:
    (2)、比较C、E可知:
    (3)、比较B、D可知:
  • 3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分子中有种原子;甲醛分子中有种原子;1个甲烷分子中有个原子,1个甲醛分子中有个原子;1个水分子中有个原子。

    (2)、比较氢分子(或氧分子)与水分子,可得出什么结论?

    (3)、比较过氧化氢和水分子、乙炔分子和甲烷分子,可得出什么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