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过关训练 第九章 压强
试卷更新日期:2022-01-21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书包要用宽的肩带 B、在鞋底上做上凹凸不平的花纹 C、菜刀经常要磨一磨 D、篆刻刀的刀口做得很锋利2. 若你将正在做的这一张试卷展开平铺在桌子中央,则它对桌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A、100帕 B、1帕 C、0.1帕 D、0.01帕3. 下列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密度计 B、吸尘器 C、洒水壶 D、潜水艇4. 如图所示,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A、用刀切苹果 B、斧刃磨得很锋利 C、滑雪板较宽 D、针头做得尖5. 以下装置中,没有利用了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 洗手池的下方管道 B、 自动喂水器 C、 用吸管喝饮料 D、 茶壶6. 同样规格的砖块,其长、宽、高为20cm、10cm、5cm,分别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方式摆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7. 甲、乙两个均匀正方体( )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在两正方体的右侧,按图所示方式沿竖直方向各截去相同的体积,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两个正方体原来对地面的压力 、 的关系是( )A、 一定小于 B、 可能等于 C、 一定大于 D、 可能小于8. 如图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 2: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F1 , 压强为 P1 , 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2 和压强p2分别为( )A、F1=F2;P1= P2 B、F1<F2;P1= P2 C、F1=F2;P1>P2 D、F1<F2;P1<P29. 如图所示,将一根玻璃管制成粗细不同的两段,管的下方与一个装有部分水的连通器相通。当从管的一端吹气时,连通器两端A、B液面高度变化情况应该是( )A、A液面下降 B、B液面下降 C、A,B液面高度均不变 D、以上都有可能10. 如图所示,利用海绵、小桌、砝码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通过对比能够解释“骆驼为什么会有宽大的脚掌”这一现象的是:( )A、甲与乙 B、乙与丙 C、甲与丙 D、甲、乙、丙都需要11. 如图所示,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盐水、清水和酒精,三个容器中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pC , 则(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无法确定12. 有A、B两个密度分别为ρA、ρB的实心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2,如图所示,将它们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时,A对B的压强等于B对桌面的压强,则ρA:ρB为( )A、8:1 B、8:3 C、2:1 D、2:313. 如图所示,桌面上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平底容器, 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液体,A、B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则液体对A、B两点的压强pA、pB的大小关系是(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确定14. 中国传统武术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成为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如图是一位武术爱好者的两个经典动作,关于这两个动作对比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力大 B、①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力小 C、①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强大 D、两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强相等15. 一块长方体合金块,重1.2N,侧放于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上,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10-3m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合金块对桌面的压强是1.2Pa
②合金块对桌面的压强是1200Pa
③若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④若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二、填空题
-
16. 为建立全民免疫,国家给18﹣59岁居民免费注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医护人员用注射器吸取药液是利用把药液吸取上来的;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是为了增大使用时的 , 以便容易刺入人体。17. 如图所示,甲瓶中的水不从小孔A、B流出,说明有存在。乙瓶中的水从小孔A、B流出,说明液体对容器有;水的落地点不同,说明液体的压强随的增加而增大。18. 飞机落地后,其制动方式通常有三种:其一是增大刹车片对轮毂的压力来增大 力,从而使轮子减速;其二,通过向前喷气来减速,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其三,机翼上竖起的扰流板,在增大阻力的同时改变了机翼的上表面形状,飞机受到的升力 (选填“增大”或“减小”),轮胎对地面的压力增大,从而增强制动效果。19. 如图所示的仪器是 , 它可以用来探究 , 通过观察比较来反映金属盒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20. 如图所示,瓶中装有一定量的水,竖直放置时如图a所示,若将它竖直倒置如图b所示,则瓶子对桌面的压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a中水对瓶底的压力b中水对瓶盖的压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1. 装满液体的轻质密闭圆台形容器如图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将该容器倒置放置,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将 ,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将 ,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将。(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
-
22. 一木箱静止于斜面,请作出木箱所受重力及木箱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23. 如图,自来水管中的水正在流淌,请大致画出B管中水面的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
-
24. 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强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由甲、丙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的关系;(4)、对比甲、丁两图,小强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25. 如图所示是探究“液体的压强”的实验,选用的器材有液体压强计和透明圆柱形容器,容器内分别盛有适量的水和盐水。(1)、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已存在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A、拆除橡皮管重新安装 B、直接从U形管右侧倒出适量的液体(2)、实验装置安装好后,进行实验。分析图乙、丙两个实验,初步得出的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因此,在建造拦河大坝时,大坝要建成(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的形状。(3)、保持图丙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小玲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变大了(如图丁所示)。于是她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也越大”的结论。小明认为她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原因是加入浓盐水后液面位置改变了,接下来的做法是将探头适当(选填“上移”或“下移”)。(4)、另一小组比较图丙、戊两个实验得出: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有关。小强认为这样比较得出的结论也不正确,他的理由是:。(5)、结合液体压强的知识,小叶设计了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如图已所示),请你帮他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细线把橡皮膜紧绑在玻璃管下端并与管口平面相平(如图已A所示),向管内倒入适量的水后情形如图已B所示(玻璃管下端突出的橡皮膜内水可忽略不计),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下管口的距离为h2;
②如图已C所示,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将玻璃管下管口缓慢浸入盐水中,直至 , 用刻度尺测出盐水面到玻璃管下管口的距离为h2;
③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用符号ρ水、h1、h2来表示)。
26. 如图小明做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1)、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是通过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来显示的,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该选择液体密度的装入U形管中;(2)、比较图甲、乙得出液体压强和有关;(3)、比较图乙、丙得出液体压强和有关;(4)、实验后,小明自制了如图丁所示的装置继续探究,小明向隔板左侧倒水,再向隔板右侧倒入另一种液体,当加到一定程度时,橡皮膜变平,如图丁所示,则容器底部A点和B点受到液体压强关系是pApB。27.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甲图中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中在桌面上放一个砝码,丙图中桌面朝下,并在其上放一个同样的砝码。(1)、在三次实验中,均用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来显示小桌对的压力作用效果;(2)、比较两图可以初步得出实验结论: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明显。若想通过比较甲、丙两图也得出相同的实验结论,可以采取的措施是。下列事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填序号)。
①有些课桌的边缘设计成园弧形状
②水壶的壶嘴和壶身设计成相同的高度
③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
五、计算题
-
28. 在2020东京奥运会女子49公斤级举重比赛中,中国运动员侯志慧以总成绩210千克为中国队夺得了第二金。已知侯志慧体重为49千克,若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 。求:当她挺举起109千克的杠铃时,她对地面的压强p。29. 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80cm2质量为100g的薄壁杯子中盛有0.5kg的水,水的深度为6cm将杯子静置于面积为500cm2的水平桌面上。求:(1)、水对杯底的压力;(2)、杯子对桌面的压强。30. 将重为5N、底面积为100cm²容器(不计容器厚度)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容器内盛有重为45N、深为40cm的水。求:(1)、在距容器底10cm处的A点受到水的压强;(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3)、水对容器底的压力。31. 冬季长春南湖结了一层冰,已知该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 。小明的质量为50kg,站立在水平冰面上时鞋与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 。(g取10N/kg)求:(1)、小明的重力;(2)、小明站立在水平冰面上时,对水平冰面的压强;(3)、小明走在水平冰面上时,是否会出现危险,通过计算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