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过关训练 第九章 压强
试卷更新日期:2022-01-21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书包要用宽的肩带 B、在鞋底上做上凹凸不平的花纹 C、菜刀经常要磨一磨 D、篆刻刀的刀口做得很锋利2. 若你将正在做的这一张试卷展开平铺在桌子中央,则它对桌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A、100帕 B、1帕 C、0.1帕 D、0.01帕3. 下列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密度计 B、吸尘器 C、洒水壶 D、潜水艇4. 如图所示,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A、
用刀切苹果 B、
斧刃磨得很锋利 C、
滑雪板较宽 D、
针头做得尖
5. 以下装置中,没有利用了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洗手池的下方管道 B、
自动喂水器 C、
用吸管喝饮料 D、
茶壶
6. 同样规格的砖块,其长、宽、高为20cm、10cm、5cm,分别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方式摆在水平地面上,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7. 甲、乙两个均匀正方体( )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在两正方体的右侧,按图所示方式沿竖直方向各截去相同的体积,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两个正方体原来对地面的压力 、 的关系是( )A、 一定小于 B、 可能等于 C、 一定大于 D、 可能小于8. 如图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 2: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F1 , 压强为 P1 , 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2 和压强p2分别为( )A、F1=F2;P1= P2 B、F1<F2;P1= P2 C、F1=F2;P1>P2 D、F1<F2;P1<P29. 如图所示,将一根玻璃管制成粗细不同的两段,管的下方与一个装有部分水的连通器相通。当从管的一端吹气时,连通器两端A、B液面高度变化情况应该是( )A、A液面下降 B、B液面下降 C、A,B液面高度均不变 D、以上都有可能10. 如图所示,利用海绵、小桌、砝码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通过对比能够解释“骆驼为什么会有宽大的脚掌”这一现象的是:( )A、甲与乙 B、乙与丙 C、甲与丙 D、甲、乙、丙都需要11. 如图所示,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盐水、清水和酒精,三个容器中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pC , 则(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无法确定12. 有A、B两个密度分别为ρA、ρB的实心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2,如图所示,将它们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时,A对B的压强等于B对桌面的压强,则ρA:ρB为( )A、8:1 B、8:3 C、2:1 D、2:313. 如图所示,桌面上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平底容器, 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液体,A、B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则液体对A、B两点的压强pA、pB的大小关系是(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确定14. 中国传统武术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成为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如图是一位武术爱好者的两个经典动作,关于这两个动作对比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力大 B、①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力小 C、①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强大 D、两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强相等15. 一块长方体合金块,重1.2N,侧放于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上,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10-3m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合金块对桌面的压强是1.2Pa
②合金块对桌面的压强是1200Pa
③若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④若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二、填空题
-
16. 为建立全民免疫,国家给18﹣59岁居民免费注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医护人员用注射器吸取药液是利用把药液吸取上来的;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是为了增大使用时的 , 以便容易刺入人体。17. 如图所示,甲瓶中的水不从小孔A、B流出,说明有存在。乙瓶中的水从小孔A、B流出,说明液体对容器有;水的落地点不同,说明液体的压强随的增加而增大。18. 飞机落地后,其制动方式通常有三种:其一是增大刹车片对轮毂的压力来增大 力,从而使轮子减速;其二,通过向前喷气来减速,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其三,机翼上竖起的扰流板,在增大阻力的同时改变了机翼的上表面形状,飞机受到的升力 (选填“增大”或“减小”),轮胎对地面的压力增大,从而增强制动效果。19. 如图所示的仪器是 , 它可以用来探究 , 通过观察比较来反映金属盒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20. 如图所示,瓶中装有一定量的水,竖直放置时如图a所示,若将它竖直倒置如图b所示,则瓶子对桌面的压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a中水对瓶底的压力b中水对瓶盖的压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1. 装满液体的轻质密闭圆台形容器如图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将该容器倒置放置,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将 ,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将 ,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将。(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作图题
-
22. 一木箱静止于斜面,请作出木箱所受重力及木箱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23. 如图,自来水管中的水正在流淌,请大致画出B管中水面的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
-
24. 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强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由甲、丙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的关系;(4)、对比甲、丁两图,小强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25. 如图所示是探究“液体的压强”的实验,选用的器材有液体压强计和透明圆柱形容器,容器内分别盛有适量的水和盐水。(1)、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已存在高度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A、拆除橡皮管重新安装 B、直接从U形管右侧倒出适量的液体(2)、实验装置安装好后,进行实验。分析图乙、丙两个实验,初步得出的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因此,在建造拦河大坝时,大坝要建成(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的形状。(3)、保持图丙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小玲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变大了(如图丁所示)。于是她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也越大”的结论。小明认为她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原因是加入浓盐水后液面位置改变了,接下来的做法是将探头适当(选填“上移”或“下移”)。(4)、另一小组比较图丙、戊两个实验得出: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有关。小强认为这样比较得出的结论也不正确,他的理由是:。(5)、结合液体压强的知识,小叶设计了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如图已所示),请你帮他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细线把橡皮膜紧绑在玻璃管下端并与管口平面相平(如图已A所示),向管内倒入适量的水后情形如图已B所示(玻璃管下端突出的橡皮膜内水可忽略不计),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下管口的距离为h2;
②如图已C所示,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将玻璃管下管口缓慢浸入盐水中,直至 , 用刻度尺测出盐水面到玻璃管下管口的距离为h2;
③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用符号ρ水、h1、h2来表示)。
26. 如图小明做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1)、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是通过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来显示的,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该选择液体密度的装入U形管中;(2)、比较图甲、乙得出液体压强和有关;(3)、比较图乙、丙得出液体压强和有关;(4)、实验后,小明自制了如图丁所示的装置继续探究,小明向隔板左侧倒水,再向隔板右侧倒入另一种液体,当加到一定程度时,橡皮膜变平,如图丁所示,则容器底部A点和B点受到液体压强关系是pApB。27.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甲图中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中在桌面上放一个砝码,丙图中桌面朝下,并在其上放一个同样的砝码。(1)、在三次实验中,均用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来显示小桌对的压力作用效果;(2)、比较两图可以初步得出实验结论: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明显。若想通过比较甲、丙两图也得出相同的实验结论,可以采取的措施是。下列事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填序号)。
①有些课桌的边缘设计成园弧形状
②水壶的壶嘴和壶身设计成相同的高度
③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
五、计算题
-
28. 在2020东京奥运会女子49公斤级举重比赛中,中国运动员侯志慧以总成绩210千克为中国队夺得了第二金。已知侯志慧体重为49千克,若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 。求:当她挺举起109千克的杠铃时,她对地面的压强p。29. 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80cm2质量为100g的薄壁杯子中盛有0.5kg的水,水的深度为6cm将杯子静置于面积为500cm2的水平桌面上。求:(1)、水对杯底的压力;(2)、杯子对桌面的压强。30. 将重为5N、底面积为100cm²容器(不计容器厚度)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容器内盛有重为45N、深为40cm的水。求:(1)、在距容器底10cm处的A点受到水的压强;(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3)、水对容器底的压力。31. 冬季长春南湖结了一层冰,已知该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 。小明的质量为50kg,站立在水平冰面上时鞋与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 。(g取10N/kg)求:(1)、小明的重力;(2)、小明站立在水平冰面上时,对水平冰面的压强;(3)、小明走在水平冰面上时,是否会出现危险,通过计算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