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科版初中数学《中考一轮复习》 专题四 图形的认识 4.2 三角形

试卷更新日期:2022-01-18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能够组成三角形的是(  )
    A、3,5,10 B、5,7,12 C、4,4,8 D、8,8,10
  • 2. 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3:3:4,则这个三角形是(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 3. 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c,且满足a2-2ab+b2+ac-bc =0,则这个三角形是( )
    A、直角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 4. 在计算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时,由于粗心少算了1个内角,其和等于1180°,则少算的这个角的度数是(  )
    A、60 B、70 C、80 D、90
  • 5. 如图,把圆分成六等分,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图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六边形, O 的半径是R,它的外切正六边形的边长为(   )

    A、23R3 B、3R C、23R D、6R
  • 6. 如图,BM是△ABC的角平分线,D是BC边上的一点,连接AD,使AD=DC,且∠BAD=120°,则∠AMB=(    )

    A、30° B、25° C、22.5° D、20°
  • 7. 如图,∠MON=90°,矩形ABCD的顶点A、B分别在边OM,ON上,当B在边ON上运动时,A随之在边OM上运动,矩形ABCD的形状保持不变,其中AB=2,BC=1,运动过程中,点D到点O的最大距离为(   )

    A、2+1 B、5 C、1455 5 D、52
  • 8. 如图,在 RtΔABC 中,  ∠ACB=90°, AC=8 cm, BC=3 cm. DBC 边上的一个动点,连接 AD ,过点 CCEADE ,连接 BE ,在点 D 变化的过程中,线段 BE 的最小值是(   )

    A、1 B、3 C、2 D、5
  • 9. 如图,AB=AD=6,∠A=60°,点C在∠DAB内部且∠C=120°,则CB+CD的最大值(   )

    A、4 3 B、8 C、10 D、6 3
  • 10. 如图,一个适当大的正六边形,它的一个顶点与一个边长为定值的小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O重合,且与边AB、CD相交于G、H.将多边形OGBCH的面积记为S,三条线段GB、BC、CH的长度之和记为l,在大正六边形绕点O旋转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变化,l不变 B、S不变,l变化 C、S变化,l变化 D、S与l均不变

二、填空题

  • 11. 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AB、AC边的中点,若BC=6cm.刚线段DE=cm.

  • 12. 如图,直线mn.若1=40°2=30° , 则3的大小为度.

  • 13. 如图,在△ABC中,∠B = 60°,∠C = 40°,AE平分∠BAC,AD⊥BC,垂足为点D,那么∠DAE =度.

  • 14. 如图,在△ABC中,∠ACB为钝角,把边AC绕点A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AD,把边BC绕点B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BE,作DM⊥AB于点M,EN⊥AB于点N,若AB=5,EN=2,则DM=.

  • 15. 如图,点 DE 分别是等边三角形 ABC 的边 ABAC 的点,且 AD=CEBECD 相交于点 O .则 BOD 的度数为

  • 16. 如图,G为正方形ABCD的边AD上的一个动点,AE⊥BG,CF⊥BG,垂足分别为点E、F,已知AD=4,则AE2+CF2

  • 17. 如图,在△ABC中,已知D,E,F分别为BC,AD,CE的中点,且S△ABC=8cm2 , 则图中阴影部分△BEF的面积等于cm2

  • 18. 如图, EFΔABCBC 边上的点、且 BEEFFC=123 ,中线 BDAEAF 截得的三线段为 xyz ,则 xyz=

三、综合题

  • 19. 如图,AD、BF相交于点O,点E、C在BF上,BE=FC,AC=DE,AB=DF,求证:四边形ABDF是平行四边形。

  • 20. 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在AC上,且AF=CE.

    求证:BE=DF.

  • 21. 如图,在等腰 ABC中,AB=AC=6cm,∠B=30°,点DBC边上由点C向点B匀速运动(点D不与点BC重合),速度为2cm/s,连接AD , 作∠ADE=30°,DE交线段AC于点E

    (1)、在此运动过程中,∠BDA逐渐变(填“大”或“小”);D点运动到图1位置时,∠BDA=75°,则∠BAD=°.
    (2)、点D运动3s后到达图2位置,则CD=cm.此时 ABD DCE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3)、在点D运动过程中, ADE的形状也在变化.当 ADE是等腰三角形时,∠BDA的度数为
  • 22. 如图所示,△ABC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P是AC边上一动点,由点A向点C运动(与A,C不重合),Q是CB延长线上的一点,与点P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由点B向CB延长线方向运动(Q不与B重合),过点P作PE⊥AB于点E,连接PQ交AB于点D.

    (1)、当∠BQD=30°时,求AP的长.
    (2)、试说明:在运动过程中,点D是线段PQ的中点.
    (3)、在运动过程中,线段ED的长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求出线段ED的长;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
  • 23. 请阅读下列材料:

    问题:在四边形ABCD中,M是BC边的中点,且∠AMD=90°

    (1)、如图1,若AB与CD不平行,试判断AB+CD与AD之间的数量关系;

    小雪同学的思路是:延长DM至E使DM=ME,连接AE,BE,构造全等三角形,经过推理使问题得到解决请你参考小雪的思路,在图1中把图形补充完整,并直接写出上面问题AB+CD与AD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2,若在原条件的基础上,增加AM平分∠BAD,(1)中结论还成立吗?若不成立,写出AB+CD与A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 24. 如图1,△ABC和△DCE都是等边三角形.

    探究发现

    (1)、△BCD与△ACE是否全等?若全等,加以证明;若不全等,请说明理由.

    拓展运用

    (2)、若B、C、E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ADC=30°,AD=3,CD=2,求BD的长.
    (3)、若B、C、E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如图2),且△ABC和△DCE的边长分别为1和2,求△ACD的面积及AD的长.
  • 25.         

    (1)、如图①在 ABC中,点O是∠ABC和∠ACB平分线的交点,若∠A=α,则∠BOC=(用α表示);如图②∠CBO= 13 ∠ABC,∠BCO= 13 ∠ACB,∠A=α,则∠BOC=(用α表示)
    (2)、扩展探究:

    如图③,∠CBO= 13 ∠DBC,∠BCO= 13 ∠ECB,∠A=α,求∠BOC的度数(用α表示),并说明理由.

  • 26. 如图

     

    (1)、方法呈现:

    如图①:在 ABC 中,若 AB=6AC=4 ,点D为BC边的中点,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

    解决此问题可以用如下方法:延长AD到点E使 DE=AD ,再连接BE,可证 ACDEBD ,从而把AB、AC, 2AD 集中在 ABE 中,利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即可判断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 ,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称为倍长中线法;

    (2)、探究应用:

    如图②,在 ABC 中,点D是BC的中点, DEDF 于点D,DE交AB于点E,DF交AC于点F,连接EF,判断 BE+CF 与EF的大小关系并证明;

    (3)、问题拓展:

    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中, AB//CD ,AF与DC的延长线交于点F、点E是BC的中点,若AE是 BAF 的角平分线.试探究线段AB,AF,C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 27. 我们定义:如果一个三角形一条边上的高等于这条边,那么这个三角形叫做“等高底”三角形,这条边叫做这个三角形的“等底”.

    (1)、概念理解:

    如图1,在△ABC中,AC=6,DC=3,∠ACB=30°,试判断△ABC是否是“等高底”三角形.(填“是”或“否”)

    (2)、问题探究:

    如图2,△ABC是“等高底”三角形,BC是“等底”,作△ABC关于BC所在直线的对称图形得到△A'BC,连接AA'交直线BC于点D.若点B是△AA′C的重心,求 ACBC 的值.

    (3)、应用拓展:

    如图3,已知l1∥l2 , l1与l2之间的距离为2,“等高底”△ABC的“等底”BC在直线l1上,点A在直线l2上,有一边的长是BC的 2 倍.将△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A'B′C,A′C所在直线交l2于点D,直接写出CD的值.

  • 28.

    (1)、问题发现:如图1,已知C为线段AB上一点,分别以线段AC、BC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D=90°,CA=CD,CB=CE,连接AE、BD,则AE、BD之间的数量关系为;位置关系为.
    (2)、拓展探究:如图2,把Rt△ACD绕点C逆时针旋转,线段AE、BD交于点F,则 AE与 BD 之间的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3)、拓展延伸:如图3,已知AC=CD,BC=CE,∠ACD=∠BCE=90°,连接AB、AE、AD,把线段 AB绕点A旋转,若AB=5,AC=3,请直接写出旋转过程中线段AE的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