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1-14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恩格斯说:“运动本身就是矛盾。”列宁对于对立统一法则所下的定义,说它就是“承认(发现)自然界(精神和社会两者也在内)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含有互相矛盾、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趋向”。这些意见是对的吗?是对的。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矛盾是简单的运动形式(例如机械性的运动)的基础,更是复杂的运动形式的基础。

    恩格斯这样说明过矛盾的普遍性:“如果简单的机械的移动本身包含着矛盾,那么,物质的更高的运动形式,特别是有机生命及其发展,就更加包含着矛盾。生命首先就在于:生物在每一瞬间是它自身,但却又是别的什么。所以,生命也是存在于物体和过程本身中的不断地自行产生并自行解决的矛盾;这一矛盾一停止,生命亦即停止,于是死就来到。”同样,我们看到了,在思维的范围以内我们也不能避免矛盾。例如:人的内部无限的认识能力与此种认识能力仅在外部被局限的,而且认识上也被局限的个别人们身上的实际的实现二者之间的矛盾,是在人类世代的无穷的——至少对于我们,实际上是无穷的——连续系列之中,是在无穷的前进运动之中解决的。人的概念的每一差异,都应把它看作是客观矛盾的反映。客观矛盾反映人主观的思想,组成了概念的矛盾运动,推动了思想的发展,不断地解决了人们的思想问题。

    由此看来,不论是简单的运动形式,或复杂的运动形式,不论是客观现象,或思想现象,矛盾是普遍地存在着,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这一点已经弄清楚了,但是每一过程的开始阶段,是否也有矛盾存在呢?是否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具有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呢?

    从苏联哲学界批判德波林学派的文章中看出,德波林学派有这样一种见解,他们认为矛盾不是一开始就在过程中出现,须待过程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出现。那么,在那一时间以前,过程发展的原因不是由于内部的原因,而是由于外部的原因了。这样,德波林回到形而上学的外因论和机械论去了。

    德波林学派这类见解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他们不知道世界上的每一差异中就已经包含着矛盾,差异就是矛盾。劳资之间,从两阶级发生的时候起,就是互相矛盾的,仅仅还没有激化而已。工农之间,即使在苏联的社会条件下,也有差异,它们的差异就是矛盾,仅仅不会激化而成为对抗,不取阶级斗争的形态,不同于劳资间的矛盾;它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巩固的联盟,并在由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地解决这个矛盾。这是矛盾的差别性的问题,不是矛盾的有无的问题,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

    新过程的发生是什么呢?这是旧的统一和组成此统一的对立成分让位于新的统一和组成此统一的对立成分,于是新过程就代替旧过程而发生。旧过程完结了,新过程发生了。新过程又包含着新矛盾,开始它自己的矛盾发展史。

    ……

    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例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用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大众和封建制度的矛盾,用民主革命的方法去解决。

    (摘编自毛泽东《矛盾论》)

    写作背景:1937年7、8月,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撰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

    (1)、下列有关矛盾的普遍性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运动贯穿并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B、生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无时无刻不自行产生并自行解决矛盾。没有矛盾,生物不复存在。 C、无论是简单的运动形式,还是复杂的运动形式,矛盾都是普遍地存在着。 D、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先发生外部矛盾,后转变为内部矛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即提出矛盾的普遍性的核心话题,然后从事物自身及发展过程展开分析论证。 B、文章引用恩格斯有关生命及其发展中包含着矛盾的表述后,又以类比法说明在思维范畴中矛盾的普遍性同样存在着。 C、作者分析了德波林学派错误的原因,同时指出“差异就是矛盾”,从而有力地论证了矛盾真实存在的论题。 D、文章分析透辟,论证严谨,方法灵活,对矛盾的普遍性及矛盾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做了阐释。
    (3)、根据原文“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的观点及相关创作背景,以下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殖民地和帝国主义的矛盾,用民族革命战争的方法去解决。 B、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用农业集体化和农业机械化的方法去解决。 C、共产党内的矛盾,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去解决。 D、社会和自然的矛盾,用调整生产关系的方法去解决。
  • 2.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早在春秋时代,诸子百家等典籍就已有许多关于工匠精神的阐述,例如“止于至善”(《大学》)、“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道家经典《庄子》一书中,更是为我们描绘了匠石、庖丁、承蜩者等一系列能工巧匠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古代工匠群体,形成了以“技以载道”“道技合一”“亲民爱物”为特色的工匠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工匠精神不仅是指工匠们对待自身职业的态度,同时也是一种“技以载道”的职业情怀以及“道技合一”的技艺境界。《寓林折枝》记载了关于工匠工师翰的故事,工师翰为齐桓公修建宫殿,借机向齐桓公进言:“国家和宫殿一样,人才就好比宫殿的柱子,如果奸臣当道,那国家就有倾塌的危险了。”齐桓公听后罢免奸臣,招贤才管仲而任之。可见,在古人眼中,工匠不仅技艺精湛,而且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济情怀。

    清代思想家魏源说“技可近乎道,艺可通乎神”,王阳明所讲的“知行合一”,也强调人们应当把工作当成一种“致良知”的修行。在传统文化中,世俗的事务超越了器物的层面,被赋予更多精神的意义,这正是中国工匠文化中“道技合一”的传统。

    “亲民爱物”则是中国工匠文化的另外一大特色,其中“亲民”主要源于儒家仁爱亲民的思想,由此形成了“贾而儒行”的中华民族儒商文化。“爱物”则更多源于“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道家文化。《考工记》中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体现了匠人在制作过程中,只有天、地、人、物四者和谐统一,才能制造出精美的物品。

    (摘编自张保文《工匠精神》)

    材料二:

    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尚巧工”的社会氛围。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两弹一星”,还是高铁、大飞机等的设计与制造,都离不开工匠精神,都展现出我们对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关键在于提高创新能力,而工匠精神是助推创新的重要动力,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而是在坚守中追求突破、实现创新。把工匠精神融入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敬畏职业、追求完美,才有可能实现突破创新。

    品牌是企业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国家形象的亮丽名片,我国品牌在国际上真正叫得响的还不多,这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提升品牌形象,要求把工匠精神融入设计、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做到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实现产品从“重量”到“重质”的提升,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建设品牌强国。

    我国虽然有“尚巧工”的传统,但技能人才在传统社会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取得佳绩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倡导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为弘扬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摘编自陈昊武《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材料三:

    湖北省文联主席熊召政说,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样适用于文化领域。这句话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环视文化市场,一方面,百花齐放,佳作迭出;另一方面,虽然每年都有海量文学作品出版,上万集电视剧格出,数百部电影上映,但仍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的现象。浮躁之气、“将就”之风,不仅对文化产品造成了浪费和伤害,更是对整个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要解决这些问题,文艺工作者必须从“心”做起,坚守艺术理想,弘扬“工匠精神”,笃定恒心,才能创作出更多叫好又叫座的文艺作品。

    “工匠精神”,其核心在于“精益求精”,对文艺工作者来说,“工匠精神”就是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不懈追求。柳青在皇甫村蹲点14年,深入了解农民生活,才创作出鸿篇巨制《创业史》;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先后修改200多次。古往今来,文艺精品无不是厚积薄发、千锤百炼的结晶。

    (摘编自刘泉《文艺也应弘扬“工匠精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时代的典籍《大学》《诗经》等就有许多关于工匠精神的阐述,同时代的《庄子》中还描绘了一系列能工巧匠的形象。 B、古人眼中的工匠不仅技艺精湛,而且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济世情怀。比如工师翰、匠石、庖丁等人。 C、“匠气”是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我们要想实现突破创新,必须破除“匠气”和“尚巧工”的传统。 D、文艺工作者只有厚积薄发、千锤百炼,从“心”做起,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可能创作出文艺精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王阳明所讲的“知行合一”,是一种以“技以载道”“道技合一”“亲民爱物”为特色的工匠文化。 B、高铁、大飞机等的设计与制造,说明了技能人才在我国传统社会里深受重视的事实,展现了我们对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C、我国品牌在国际上真正有影响力的还不多,这与我国现有的国际地位很不相称。建设品牌强国,我们任重道远。 D、文化市场上的浮躁之气、“将就”之风,浪费和伤害了文化产品,也同样伤害了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
    (3)、在阐述“工匠精神”时,三则材料各有何侧重点?请简要概括。
  • 3. 文学类文本阅读

    复活(节选)

    列夫·托尔斯泰

    这天夜里,玛丝洛娃久久不能入睡。她睁大眼睛躺在板铺上,想着心事。

    她想,她到了萨哈林岛后绝不能嫁个苦役犯,要么嫁个长官,或者嫁个文书,至少也得嫁个看守……

    她想到许许多多人,就是没有想到聂赫留朵夫。因为回想起来太痛苦了,这些往事原封不动地深埋在她的心底。今天她在法庭上没有认出他来,倒不是因为地最后一次看见他时他还是个军人,没有留胡须,如今却留着大胡子,显得很老成,主要是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到过他。在他从军队回来,却没有拐到姑母家去的那个可怕的黑夜,她在心里把她同他发生过的事全部埋葬掉了。

    在那个夜晚以前,她满心希望他回来,因此不仅不讨厌心口下的娃娃,而且常常对她肚子里时而温柔、时而剧烈地蠕动的小生命感到亲切。但在那个夜晚以后一切都变了。未来的孩子纯粹成了累赘。

    两位姑妈都盼望聂赫留朵夫,可是他回电说不能来,因为要如期赶回彼得堡。卡秋莎(玛丝洛娃的名字)决定自己到火车站去同他见面,卡秋莎服侍两个老姑娘上床睡了,怂恿厨娘的女儿玛莎陪她一起去。

    这是一个黑暗的风雨交作的秋夜,温暖的大颗雨点时下时停,卡秋莎虽然熟悉这条路,但在树林里还是迷失了方向。卡秋莎一跑上站台,立刻从头等车厢的窗子里看见了他。这节车厢里的灯光特别明亮。有两个军官面对面坐在丝绒座椅上打牌。聂赫留朵夫穿着紧身的马裤和雪白的衬衫,坐在软椅扶手上,臂肘靠着椅背,不知在笑什么。卡秋莎一认出他就用冻僵的手敲敲窗子。但就在这当儿,火车缓缓开动了,一个军官手里拿着纸牌站起来,往窗外张望,卡秋莎又敲了一下窗子,把脸贴在窗玻璃上,那个军官想放下窗子,可是怎么也放不下。聂赫留朵夫站起来,推开那个军官,粗暴地把窗子放下。

    火车加快了速度。卡秋莎也加快脚步跟住火车。就在窗子放下的一刹那,一个列车员走过来把她推开,自己跳上火车,卡秋莎落在后头,但她仍一个劲儿地在湿漉漉的站台上跑着,但头等车厢已经离得很远了。接着二等车厢也一节节从地旁边驶过,然后三等车厢以更快的速度掠过,但她还是跑个不停。等尾部挂着风灯的最后一节车厢驶过去,她已经越过水塔,周围一点遮拦也没有了。风迎面刮来,掀起她头上的头中,吹得衣服裹紧她的双腿,她的头巾被风吹落了,但她还是一个劲儿地跑着。

    “阿姨!卡秋莎阿姨!”玛莎喊着,好容易才追上她,“您的头巾掉了!”

    “他在灯光雪亮的车厢里,坐在丝绒软椅上,有说有笑,喝酒玩乐,可我呢,在这儿,在黑暗的泥地里,淋着雨,吹着风,站着哭!”玛丝洛娃想着站住了,身子往后一仰,双手抱住头,放声痛哭起来。

    玛莎害怕了,搂住她湿淋淋的衣服,“阿姨,我们回家去。”

    “等一列火车开过来,往轮子底下一钻,就完事了。”卡秋莎想着,没有回答小姑娘的话。她打定主意这样做。但就在这当儿,她肚子里的孩子,他的孩子,突然颤动了一下,忽然间,那在一分钟前还那么折磨她、使她觉得几乎无法活下去的重重苦恼,她对聂赫留朵夫的满腔愤恨,她不惜一死来向他报复的念头——这一切顿时都烟消云散了。她平静下来,理了理衣服,扎好头中,匆匆走回家去。

    从那天起,她心灵上发生了一场大变化,她不再相信善了。如果她心里发生疑问:为什么人们互相欺凌,受苦受难?那么,最好就是不要去想它。如果她感到苦闷,那就抽抽烟,喝喝酒,同男人谈谈爱情,这样也就会把苦闷忘掉。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玛丝洛娃有意忘记聂赫留朵夫,因为那段记忆太痛苦了,这也为后文回忆当年往事埋下伏笔。 B、作者对玛莎虽然着墨不多,但却借助她表现出玛丝洛娃面对爱情挫折时内心的情感波澜。 C、玛丝洛娃在风雨交作的黑夜去火车站同聂赫留朵夫见面,但这事先的约定却遭到聂赫留朵夫的背弃。 D、小说写秋夜风雨,既表现出天气的恶劣,也展示了玛丝洛娃为爱情所做抗争的艰难和无助。
    (2)、作品中两次写到玛丝洛娃腹中的孩子,各有何作用?请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分析。
    (3)、造成玛丝洛娃“心灵上发生了一场大变化”,使“她不再相信善了”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文言文阅读

    大将军卫青者,平阳人也。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生青。媪长女卫孺,次女少儿,次女卫子夫。青为侯家人,少时归其父,其父使牧羊。先母之子皆奴畜之,不以为兄弟数。青尝从入至甘泉居室,有一钳徒相青曰:“贵人也,官至封侯。”青笑曰:“人奴之生,得毋笞骂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

    青壮,为侯家骑,从平阳主,建元二年春,青姊子夫得入宫上,皇后;堂邑大长公主女也,无子,妒。大长公主闻卫子夫幸,有身,妒之,乃使人捕青,青时给事建章,未知名。大长公主执囚青,欲杀之。其友骑郎公孙敖与壮士往篡取之,以故得不死。上闻,乃召青为建章监,侍中。及同母昆弟贵,赏赐数日间累千金,孺为太仆公孙贺妻。少儿故与陈掌通,上召掌。公孙敖由此益贵,子夫为夫人,青为大中大夫。

    元朔元年春,卫夫人有男,立为皇后。其秋,青为车骑将军,出雁门,三万骑击匈奴,斩首虏数千人。明年,匈奴入杀辽西太守,略渔阳二千余人,败韩将军军。汉令将军李息击之,出代;今车骑将军青出云中以西至高阙。遂略河南地,至于陇西,捕首虏数千,畜数十万,走白羊、楼烦王。遂以河南地为朔方郡,以三千八百户封青为长平侯。青校尉苏建有功,以一千一百户封建为平陵侯,使建筑朔方城。青校尉张次公有功,封为岸头侯。天子曰:“匈奴逆天理,乱人伦,暴长虐老,以盗窃为务,行诈诸蛮夷,数为边害,故兴师遣将,以征厥罪。《诗》不云乎,‘薄伐猃狁,至于太原’;‘出车彭彭’,‘城彼朔方’。今车骑将军青度西河至高阙,获首虏二千三百级,辎重畜产毕收为卤,已封为列侯,遂西定河南地,按榆谿旧塞,绝梓领,梁北河,讨蒲泥,破符离,斩轻锐之卒,捕伏听者三千七十一级,驱马牛羊百有余万,全甲兵而还,益封青三千户。”其明年,匈奴入杀代郡太守友,入略雁门千余人。其明年,匈奴大入代、定襄、上郡,杀略汉数千人。

    (节选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有删改)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青姊子夫得入宫幸上              冀君之一悟 B、上召掌                                       马畜弥山,富如此 C、略渔阳二千人                      吾属今为之 D、至于陇西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元”是汉武帝的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称,汉武帝首创。 B、昆弟,即兄和弟,也包括近房的和远房的弟兄。文中“昆弟”与“从兄从弟”义同。 C、匈奴,古代北方民族之一,亦称胡,战国时游牧于燕、赵、秦以北地区。先后叫猃狁、山戎。 D、辎重,出门携带的物资,常用作军用器械、粮草、营帐等的统称。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卫青出身卑微,是郑季与平阳侯的妾所生。他小时回到父亲家里牧羊,长大后,当了平阳侯家的骑兵。 B、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受到皇上宠幸,且有了身孕。皇后听说后,很嫉妒她,就派人逮捕囚禁了卫青。 C、元朔二年,匈奴侵入汉朝边境,杀死辽西郡的太守。卫青受命从云中出发,向西攻打匈奴直到高阙。 D、卫青因战功获三千八百户,被封为长平侯,就连他的校尉苏建、张次公也各自因军功而获封侯。
    (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奴之生,得毋笞骂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

    ②匈奴逆天理,乱人伦,暴长虐老,以盗窃为务,行诈诸蛮夷,数为边害。

  • 5. 古代诗歌阅读

    驩州南亭夜望

    沈佺期

    昨夜南亭望,分明梦洛中。

    室家谁道别,儿女案尝同。

    忽觉犹言是,沉思始悟空。

    肝肠馀几寸,拭泪坐春风。

    [注]室家:家室,此处指妻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照应诗题,并以“望”字引出诗歌后面的内容。 B、颔联写别人阖家团圆,诗人自己却与家人分别,因而感到伤心。 C、诗歌最后以乐景衬哀情,诗人在春风中“拭泪”,更突出其情感的悲凉。 D、诗人羁旅漂泊,哀绝愁苦,思亲、思乡之情层层叠加,令人怅惘。
    (2)、请从虚实角度对本诗进行简要赏析。
  • 6. 名篇名句默写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过秦论》中“”两句形象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3)、在《论语·雍也》中,“”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语言文字运用Ⅰ

    中央关于“双减”的意见发布以来 , 各地_________推进,虽然取得了初步战果,但同时也_________出一些难以推进的问题:有的地方党委政府重视还不够,部门合力不足,推进工作不平衡;一些教培机构虽然表面拥护,但也有暂时避避风头,等过段时间热度下降再_________的打算,甚至还有换个“马甲”继续从业、换汤不换药的侥幸心理;一些家长还心有“别人家的孩子不减,自己孩子的作业减下来,将来要吃亏”的纠结和焦虑,甚至还有“‘双减’到底能坚持多久”的疑问;社会上还有_________的心态,以至于有些地方因校外培训刚需,出现了“私人家教”等各种怪象,说到底就是有些人信心还不够足,决心还不够大,难以推进“双减”工作,在推进“双减”工作的重要关口,《家庭教育促进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将“双减”首次写进法律,深入,高位,强力推进 , 为“双减”持续助力、升温,加码,郑重宣示了誓将“双减”进行到底的坚强意志、不达目的绝不收兵的坚定决心。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按部就班    反应    东山再起    趑趄不前 B、按部就班    反映    卷土重来    犹豫不决 C、井然有序    反映    卷土重来    趑趄不前 D、井然有序    反应    东山再起    犹豫不决
    (2)、下列各句中引号,和文中画横线部分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市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美味佳肴。 B、“二万五千里长征万岁!”口号此起彼伏。 C、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D、但是,一旦解除了你的武装,我们就坚决执行“宽待俘虏”的政策。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首次将“双减”写进法律,高位、强力、深入推进 B、《家庭教育促进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将“双减”首次写进法律,高位、强力、深入推进 C、《家庭教育促进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首次将“双减”写进法律,深入、高位、强力推进 D、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将“双减”首次写进法律,深入、高位、强力推进
  • 8. 语言文字运用Ⅱ

    藤壶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甲壳动物,它们成片地,牢固地嵌入船底、鲸和海龟的身上,这会使船只受损, , 甚至过早死亡,有趣的是,如同人类买房时会考虑房子的地段、朝向、通风状况等, , 因为一旦选定,就要在那里“住”一辈子,再也挪不动了。座头鲸和海龟等常被藤壶附着,因为它们是行走的蛋白质。但大白鲨、海豹等则不受待见,因为藤壶会考虑。生物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当水流速度为0.5~1米/秒时,藤壶的附着率较高,而超过4米/秒时,藤壶就不可能附着了,而大白鲨的游动速度为15.6米/秒,因此藤壶无法附着。海豹则因为身体表面太过光滑而不适合藤壶附着。

    藤壶不只会影响到鲸鱼等海洋生物的生命安全,也会影响到人类的活动,船只在海中航行久了,就会被藤壶爬满。船底的藤壶会让船只本身的重量大幅增加,改变船底的形状,这就会影响船只前进的速度。如果船只的重量与造船之初的预设相差太大,船只沉没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增加。为保证船只在海中航行的安全,船员必须定期清理船底,去掉那些大量繁殖的藤壶。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请简要概述第二段中藤壶对船只航行的影响。要求使用递进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30个字。

四、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时期最残酷惨烈的战斗之一,志愿军将士在严酷的战场环境中,书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影片《长津湖》艺术地再现了这场战役的残酷悲壮,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惧强敌、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和英勇无畏、震撼天地的战斗精神,谱写了一曲革命英雄主义的壮歌。

    上述材料激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结合当代青年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