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中综合素质检测
试卷更新日期:2022-01-1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24分)
-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晨起动征铎,。(温庭筠《商山早行》)(2)、《月夜忆舍弟》中,杜甫借物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 , 。(3)、 , 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请把李白的《行路难(其一)》的最后几句默写完整。
行路难,行路难, , ? ,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sīyǎ()的喉咙歌唱。(2)、我不敢màorán()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3)、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世绝不会zìchuīzìléi()。(4)、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xiāngdéyìzhāng()。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上海一个渡轮上面,就发生过导游诓骗游客的事情。 B、星巴克借口疫情期间拒收硬币,显然是把疫情期间提倡“无接触”当作遁词。 C、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国务院出台新举措扩大内需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 D、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登顶,这个道理是不可名状的。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本杂志的对象,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把“及其他语文工作者”去掉) B、当山林里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删去“令”) C、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把“管理、认识”改为“认识、管理”) D、长期以来,老街居民的生活污水直排入红河,使红河变成了黑臭河,这一问题一直打扰着老街居民。(把“打扰”改为“困扰”)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梅州山区气候温和,资源丰富,山川雄奇险秀,终年满山碧绿,风景优美,人杰地灵,古迹众多,人文景观独具特色。梅州是全国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是名闻遐迩的“客家之都”。“先入为主,后来为客”,所谓“客家”是相对于“土著”而言。客家的先民是中原汉族,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逐步向南迁徙,形成“客家人”族群。客家围龙屋、汉剧、汉调音乐、客家山歌等无不显现出古老的中原文化韵味。广东客家话主要流行于粤东北及粤北,今梅州、河源及韶关、清远所辖地区。客家方言以梅县客家话为代表。
梅州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景点有:始建于唐代的千年古刹灵光寺、阴那山、五指峰。还有历史名人文天祥、祝枝山、韩愈的足迹,黄遵宪故居、丘逢甲、叶剑英故居等遗址,1965年,郭沫若先生来梅州视察时,留下“文物由来第一流”的赞美诗句。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无双韵客家文物第一流方言梅州
二、阅读(46分)
-
6. 文言文阅读
醉翁亭记(节选)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云归而岩穴暝/吾谁与归 B、野芳发而幽香/芳草鲜美 C、而不知人之乐/山水之乐 D、太守谓谁/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第二段作者反复描写“乐”的场景,有什么作用?7. 文言文阅读宁戚①欲干②齐桓公,穷困无以进,于是为商旅,赁车以适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③赁车④者。执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于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商歌。桓公闻之,执其仆之手曰:“异哉!此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⑤载之。
桓公反,至,从者以请。桓公曰:“赐之衣冠,将见之。”宁戚见,说桓公以治境内。明日复见,说桓公以为天下。桓公大说,将任之。群臣争之曰:“客,卫人也。去齐五百里,不远,不若使人问之,固贤人也,任之未晚也。”桓公曰:“不然,问之,恐有小恶。以其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所以失天下之士也。且人固难全,权用其长者。”遂举,大用之,而授之以为卿。当此举也,桓公得之矣,所以霸也。
【注释】①宁戚:春秋时期卫国人,早年贫困,替人拉牛车运货物。后来得到齐桓公任用,拜为上卿,迁相国。②干:求见。③辟:同“避”,使……离开。④赁车:载货物之车,古时多用牛拉。⑤后车:副车,侍从乘坐的车子。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赁车以适齐(到、往) B、疾商歌(洪亮唱起、激昂唱起) C、权用其长者(当权) D、遂举 , 大用之(提拔)(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宁戚饭牛于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商歌。
(3)、用自己的话回答,齐桓公“所以霸”的原因是什么?8. 现代文阅读做一个正直的人
韩青
①阿瑟·戈森说:“正直的人都是抗震的,他们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平静。”这样的平静,能制动、制乱,有了它,生活和内心就不会脱离正常的轨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直像航线,能给人以方向;正直像灯塔,能给人以光明。
②那么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呢?
③要做正直的人,就要敢于直言。宋仁宗时期的杨士奇就以直言著称。有一次,一个叫弋谦的大理寺少卿,在上书奏事时,言辞激烈,仁宗因此有些生气,想讨好仁宗的大臣们,便趁机指责弋谦“沽名钓誉、有失大体”,并要求仁宗治罪于弋谦。就在这时,杨士奇挺身而出,对仁宗说:“弋谦是应陛下的号召陈言的,如果加罪于他,今后谁还敢说话呢?他的言辞虽然激烈,但并没有触犯什么条例,哪能因此治罪于他呢?”仁宗听他这么一说,顿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马上改变了对弋谦的态度,并且对他说:“卿素来清直,好好为朕办事,不要有什么疑惧!”并提升弋谦为副都御史,而且,仁宗还下了一道诏书,自责自己的过失。如果不能直言,岂不就成了逢场作戏、见风使舵、拍马溜须、阿谀奉承之人?这样的人,还有一个称呼——小人或伪君子。
④当然,这样的直言,像狂风暴雨,弄不好还会遭遇打击、葬身其中。但是,正直的人,对此没有丝毫担心或畏惧。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直言,像和风细雨,缓缓拂面而来。作为大师级的画家,黄永玉创作了很多经典之作。有些评论家对他的画作赋予了极高的评价,对其画作的寓意进行了高度的阐释,认为他在创作时,心里就有了一个非常高尚的创作动机,认为其画作“诠释了生命的内涵”“传递了不屈的生活意蕴”……曾有记者就此当面向他求证,询问他在创作时是否如评论家所说的那样?而他却说:“我作画就是为了开心过瘾,没有那么多的意义要讲。”这样的直言没有人为的拔高或降低,展现了本我的个性和魅力。这样的人,还有一个美名——大君子。
⑤要做正直的人,还应该做正直的事。当代理学大师马一浮,是个有风骨的文人。当年,孔祥熙的母亲去世,孔派人找到他,请他替其母亲写一篇歌颂功德的墓志铭。他客气地回绝:“老朽已经年迈,久不执笔写文章了,请回复孔部长,恕难从命。”来人怏怏而归。孔祥熙并不死心,再派人向他请求,并许以黄金若干两为酬劳。这次,他听说是金钱交易,顿时从椅子上站起来,冷冷地说:“我虽一介寒儒,但从不为五斗米折腰,你请回吧!”来人只得悻悻而返。事实往往是,一个人一旦做了不该做的事,那就成了他正直开始沦陷的起点。所以,正直的人,从来就懂得防微杜渐。
⑥如果说正直的言行是枝叶,那么正直的灵魂才是我们的根,没有根,一切都是空中楼阁。而一个正直的人,往往都是正道而行,以诚待人,其真诚不会因为你是名人或凡人而产生不同的标准,即使面对那些暂时还处在困境中或尚未出名的人们时,也会一视同仁。当年,作家姜贵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今梼杌传》,但多次被退稿。最后只好自费印刷了一部分,分送给亲朋好友,其中,他也寄了一本给名家胡适,请胡适“指正”。胡适很认真地读完之后,还写了一封信给他,就书中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这本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后来该书再版时,胡适的这封信就成了它的代序,此书因此引起台湾各方的广泛关注。事实上,不少名家在收到普通作者寄来的请求“指正”的书籍后,往往都是随便翻翻,敷衍了事。胡适却没有这样做,因为他有一个正直的灵魂。
⑦而一个正直的灵魂必须懂得拒绝。泰戈尔说,在鸟的翅膀上系上黄金,它就飞不起来了。一个正直的人更是如此,必须拒绝那些名利、权势、财富等身外之物,而身外之物往往属于欲望的内容,这个内容丰富了,正直的内容自然就匮乏乃至消失殆尽。
⑧“直”字时刻记心间,做人就有了底气和靠山。
(选自“人民论坛”)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表达的观点是“我们要做一个正直的人”。 B、做一个正直的人就要敢于直言,要做正直的事,还要懂得拒绝别人的求助。 C、第④段的论证思路是首先承接上文,引出观点;接着举了黄永玉的例子;最后作出总结:“这样的直言没有人为的拔高或降低,展现了本我的个性和魅力。” D、最后一段的内涵是:正直的人,心底无私天地宽,他就不会顾及他人的评价和猜忌,就敢于直言,会做正直的事,懂得拒绝那些名利、权势、财富等身外之物。(2)、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谈谈你对文中第⑤段画线句“事实往往是,一个人一旦做了不该做的事,那就成了他正直开始沦陷的起点”的理解。9. 现代文阅读换暖
包利民
①腊月的风如杀猪般在窗外嚎叫着,叫醒了炕上的老两口。老李头蜷在暖暖的被窝里不想动,老李太太却一边穿衣服一边隔被踹了老李头一脚:“快点儿,车就要开过来了!”
②老李头嘟囔着:“去那么早干啥?也没人抢你的!”
③老李太太白了他一眼,说:“老人说过,多受点苦,后辈儿就多享点福,咱们多冻一会儿,孩子就能多暖和一会儿,说一百遍你也记不住!”
④两人收拾停当,各夹着一个旧丝袋,手里都拿着笤帚和搓子,老李头则多了一杆点着了的烟袋。一推门,大雪就像扯碎了的棉花套子从天上掉下来,两人呼着团团的白气,挟裹着一身的雪花向不远处的土路上走去。
⑤他们就站在路边,天已经放亮,浓密的雪花遮住了向远处看的目光,老李头狠吸了一口烟,说:“我说出来早了吧?”
⑥“能冻死你?”老李太太说,“这么冷咋没把你的烟冻灭呢?”
⑦烟袋锅里的烟叶在风雪中固执地燃烧着。这时,几声汽车嗽叭声穿透呼啸的北风传了过来。两人立刻后退了几步,引颈张望。一辆大卡车从东边远远地开过来,像一团移动的影子。车速慢了一些,可能是因为土路不平整,加之雪厚,车时快时慢地颠簸着从他们身边驶过。
⑧这是一辆装满了煤的军用卡车,随着颠簸,许多煤块纷纷滚落下来。两人看着车跑远,就像融进大雪里没了影儿,才各自向着一个方向沿路去扫拾那些煤块儿。两人其实并不老,也就五十左右的年纪,可是长年的农事操劳、风吹日晒、雨淋雪打的,使得看上去就像七老八十的样子。
⑨当天大亮起来,村里的狗叫声此起彼伏地传来,两人已经各自背着一丝袋的煤汇合在刚才的等车处。老李头的烟袋像枪一样别在腰上,老李太太脸上全是笑意:“今儿比每天都多,看来这场雪下得真好!”
⑩来时的脚印已经被雪填平,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自家的院子。院子西侧有一个小小的仓房,老李头一脚把门踹开,把一袋煤哗啦一声倒进去,然后接过老伴儿的那一袋也倒了进去。老李太太伸头往仓房里看了看,里面已经堆了不小的一堆煤,于是脸上的笑就更了。
⑪从房后抱了一捆柴禾,老李头进屋后开始烧炕点炉子。老李太太兀自一脸的笑,问:“你说,再捡上半个多月的煤,等儿子放假回来,够不够烧一个月的炉子?”
⑫老李头低哼一声:“就你能惯着他!从小就在这屋里长这么大,也没冻坏,就你咸吃萝卜淡操心!”
⑬老李太太却说:“那不一样,儿子上大学,住的是楼房,屋里热乎着呢!这都习惯了,冷不丁回家,肯定受不了!再说儿子这是第一年去上学,放假回来,咱们家咋地也得整热热乎乎的!你这死老头子是不是没长心?咱们也就起早出去那么一会儿,又冻不死,让儿子好好在家过个年能怎么的?”
⑭老李头低下头,偷偷地笑了一下,继续烟熏火燎地往灶坑里塞柴禾。不一会儿,炉子点着了,炕也暖了,两人盘腿坐在炕上吃早饭,屋里渐渐地暖和起来。
⑮外面依然是风吹雪舞。就在刚才的那条路上,在很远处,在军用卡车里,两个年轻的小战士正在闲聊。旁边坐着的问开车的:“怎么每次经过这个屯子你的车开得都不那么稳当了?”
⑯开车的战士说:“那是我故意的。你没看到天天都有两个老人站在路边等着吗?他们就是想捡些咱们车上掉的煤,我开得不稳当,就能多颠下一些煤去!我想起了自己的爸妈,他们也在农村,很不容易啊!咱们掉那点煤不算什么,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一天的暖和,用那点煤换来两个老人的暖和,我觉得挺好!”
⑰两个人沉默下来,心里却都充盈着一股暖意,便忽然觉得,用那一点煤换来这种心里的温暖,真好!
(1)、文中有几处照应的句子,请找出其中一处,并分析其作用。(2)、一推门,大雪就像扯碎了的棉花套子从天上掉下来,两人呼着团团的白气,挟裹着一身的雪花向不远处的土路上走去。(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3)、结合上下文,在横线上补充老李太太的神态,并说明理由。老李太太伸头往仓房里看了看,里面已经堆了不小的一堆煤,于是脸上的笑就更了。
(4)、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开车小战士”的人物形象。(5)、小说的题目为“换暖”,其意义深刻,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含义。三、附加题(10分)
-
10.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到得松树里边,石头上不见了娘,只见朴刀插在那里。李逵叫娘吃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李逵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寻不见娘。走不得三十余步,只见草地上一段血迹。李逵见了,心里越疑惑,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舐一条人腿。李逵心里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特为老娘来取他。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却把来与你吃了。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赤黄须竖立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来搠那两个小虎。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却钻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业畜吃了我娘。”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靶,也直送入肚里去了。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却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
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够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那李逵一时间杀了子母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已无有踪迹。李逵也困乏了,走向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明。
(节选自《水浒传》)
(1)、用一句话概括本段主要内容,请再写出《水浒传》中的两个有关李逵的情节。(2)、选文主要采用了哪些方法刻画人物?从中可见主人公有何特点?(3)、李逵本来是想把娘亲接到梁山泊享清福的,没想到反而害死了娘亲!关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感慨?最想说什么?请写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