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检测

试卷更新日期:2022-01-14 类型:单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怫然(fó)   缟素(gǎo)   豆羹(gēng)   免冠徒跣(xiǎn) B、休祲(qīn)  耄老(mào)  不屑(xiè)    缊袍敝衣(yùn) C、叱咄(duō)  冻馁(něi)    烨然(yè)    负箧曳屣(jiá) D、诋毁(dǐ)   皲裂(jūn)    拜谒(yè)   德隆望尊(lóng)
  • 2.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妈妈每天除了上班、做家务,还要侍奉生病的奶奶。 B、只要一家人和和乐乐,即使是布衣蔬食也会感到万分幸福。 C、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及时援疑质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D、颜真卿义正词严,写下《祭侄文稿》,其笔画粗重,字字独立,痛切之情读之可感。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优质的服务使聚丰酒楼在开业就引起业界瞩目的重要原因。 B、我班同学认真讨论和聆听了班主任激动人心的考试动员报告。 C、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数量较五年前减少了一倍。 D、近年来,广东坚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以高质量发展保障高质量民生供给。
  • 4. 给下面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此说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也反映了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相应的联系。

    ②其中,粤菜、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被称为“八大菜系”,不同的菜系,其口味有很大的不同。

    ③过去,人们常把中国人的口味概括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④譬如,喜辣的饮食习俗多与东部地区气候潮湿有关,经常吃辣可以驱寒祛湿;过去新鲜蔬菜在北方是罕见的,所以,人们习惯把菜腌制后慢慢食用,这样,北方大多数人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

    ⑤与丰富的主食相对,作为副食,中国菜肴在长期烹饪中出现了许多流派,并形成不同类型的地方菜系。

    ⑥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南方以米食为主,北方则以面食为主。

    A、⑥⑤③①④② B、③①④⑤②⑥ C、③②⑤①⑥④ D、⑥⑤②③①④
  • 5.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元、明、清时期不设太学,设国子学或国子监。司业、博士都是古代学官名。 B、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 C、别号即文人或有身份地位的人以居住地或室名为自己取的别称。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苏轼号东坡居士,白居易号易安居士等。 D、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分为书序和赠序。书序类似于今天的“引言”“前言”;赠序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就是一篇表劝慰的赠序。
  • 6. 古诗文默写。
    (1)、以中有足乐者,。(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 , 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 ,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鱼我所欲也》)
    (4)、四面歌残终破楚,。【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5)、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定风波》)
    (6)、 , 北风吹断马嘶声。(纳兰性德《浣溪沙》)
    (7)、杏花疏影里,。(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8)、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

    ”三句勾勒出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

二、名著与综合性学习(9分)

  • 7.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窝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纪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作者主要从哪些角度刻画严监生的?揭示了他怎样的本性?
    (2)、在赵氏之前有好几个人猜测严监生“伸着两个指头”的原因,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 8.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某县公安局通报称,违法嫌疑人徐某编辑文字“某县××司机,现已确诊,各科级干部,社区,乡镇已有多名感染,接触者一千多人被隔离,千万别乱跑了”发送给自己的微信好友和其他微信群。之后,该信息被大量不明真相的网友转发,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引发不良社会后果。

    材料二: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加之造谣者往往“语不惊人死不休”,网络谣言便会在短时间内传遍千里,成为一个不稳定因素的节点,而这些节点串联在一起,就会成为引发社会突发群体事件的导火索。一旦网络谣言对社会造成了危害,要去破解它、弥补它,需要付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成本。

    材料三:

    (1)、阅读材料一、二,写出两点探究结果。
    (2)、材料三这幅漫画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三、阅读与理解(41分)

  • 9.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问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面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雁”“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思念家乡,与成就功业的矛盾心理。 C、这首词既表达了词人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
  • 1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曾子①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②焉,曰:“请以此修③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往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④为不受?”曾子曰:“参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选自《说苑·立节》)

    【注释】①曾子:即曾参。②致邑:封赠一座城镇。古代诸侯封给卿大夫的土地,称作采邑。③修:修饰。④奚:何,为什么。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故有所不辟也     患:

    ②参之言足以全其也    节:

    (2)、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纵 子 有 赐 不 我 骄 也 我 能 勿 畏 乎?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②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4)、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为人处世的看法。
  • 1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人有所畏

    马 军

    某日早朝,明太祖朱元璋忽然发问:“天下何人最快活?”君臣遂纷纷开动脑筋,或曰金榜题名者,或曰功成名就者,或曰富甲天下者,或曰子孙满堂者,不一而足,却皆未获赞许,唯独大臣万钢说道“畏法度者快活”时,才龙颜大悦,并强调“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

    “妄”,历来为先贤所诫,遑论治国、平天下,亦为修身、齐家之大患。妄念一起,万马脱缰,后果往往不堪设想,诸多不切实际,执迷不悟的妄想;信口开河,不负责任的妄言;毫无根据,轻下结论的妄断;伤天害理,丧心病狂的妄为即会纷至沓来。一个“妄”字,实乃害人害己,祸国殃民的罪恶推手,政通人和,长治久安,岂可得也?

    而治妄戒妄的灵丹妙药就是有所畏。

    元代名臣吕思诚畏书。“不敢妄为些小事,只因曾读数行书。”古往今来,先哲们充满智慧和人文情怀的不朽论著,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已经形成一代又一代读书人崇尚与敬畏的价值观和道德律,不管多么贫穷困顿,也无论处境多么艰难险恶,都不敢轻易逾越先哲所划定的红线,孔子将其谓为君子之畏。

    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李悝畏法。作为魏国大法官的他曾审理一桩凶杀案,最后结案时将杀人凶手按律判处了死刑。不想3年后,此案真正的凶手浮出水面,不仅自己供认不讳,而且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显而易见,一个无辜的人被他冤杀了,按照他自己所定的《法经》,这是死罪,毕生崇法畏法的李悝遂以自杀谢罪。

    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人则是畏威。当初,刘璋统治蜀川时,一味实行所谓的仁政,结果却是导致境内法纪废弛,正气不彰。诸葛亮对此反其道而行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百姓对法律的高压线逐渐产生敬畏,蜀国从此走向大治,国力日强,为六出祁山伐魏奠定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

    有恃无恐者往往无畏。何进自恃位高权重,又贵为国舅,因此谁都不放在眼里,当有人提醒他要警惕炙手可热的十常侍时,他全然不当回事,“此小儿之见也。吾掌天下之权,十常侍敢待如何?”结果不久就被十常侍砍了脑袋。吕布也犯这样的毛病,“吾有画戟、赤兔马,谁敢近我!”这种天为老大,我就是老二的“浑不怕”,最后都落了个身首异处的可悲结局。

    无知者更是不知有畏。汉朝时,朝廷派使者来到西南一隅的夜郎,这是个和汉朝的一个县差不多大的蕞尔小国。可夜郎国王从未出过国门,井底之蛙的他骄傲地问汉使:“汉朝和我的国家哪个大?”他的茫然无知和狂妄自大吓了使者一大跳。

    本来,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善待它们是我们现代文明人的责任,因为它们和我们人类都在同一条船上。可是一些饕餮之徒,不知它们的厉害,将果子狸、穿山甲甚至蝙蝠等等,都变成了嗜欲者们的盘中餐,导致其自身携带的危险病毒的潘多拉魔盒被一双双无知之手愚蠢地打开,致使恶魔般的疫情肆虐逞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自高自大,满不在乎,看似与无畏相像,其实毫不沾边,甚至是真正的懦夫,在危险面前,草菅人命者有之,逃避责任者有之,丧失人格者有之。真正的无畏是文天祥,是杨继盛,是方志敏,是江竹筠,是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们,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另外,从本质上说他们也不是毫无所畏,只不过畏的是内心深处重于泰山的东西受到损害,所以自己的这个“小我”也就勇往直前,无所畏惧了!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0年5月上半月)

    (1)、文章第一段引用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2)、文中画线的句子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中介绍了吕思诚畏书、李悝畏法、普通民众畏威的故事,请你也写出一个事实论据,写出所写人物畏惧的内容。
    (4)、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妄”字对国家而言可能会成为治国的大患,对个人而言,容易造成轻下结论的妄断。 B、一些嗜欲者们对野生动物无所畏惧,将果子狸、穿山甲甚至蝙蝠等做成盘中美食,最终给自身健康带来威胁。 C、通过刘璋与诸葛亮治理蜀川的办法的对比,说明使民众畏威法律才能令国家长治久安。 D、自高自大、满不在乎是无畏的表现,无畏的内涵是用生命坚守内心深处重于泰山的东西。
  • 1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爱心菜

    侯发山

    鸡叫头遍的时候,老王和老伴就在大棚里忙活开了。

    等到一畦畦白菜扳倒,老王已经大汗淋漓,他甩掉棉衣,坐在田埂上歇息。老伴嗔道:“现在还是三九天,能的你?!”

    “一干活就不冷了。”老王站起来,顺手拿起一个编织袋,双手张开口子,“装吧,赶早不赶晚。”

    “大年三十,人家都是往家跑,你呢,就会唱反调。”老伴一边埋怨一边往袋子里装白菜,“我,我跟你去吧。”

    “废话,你又不会开车。”说到这里,老王腾出一只手比画了一下,“咱沈丘离武汉四百多公里,走高速,五个多小时,明个儿准能回,不耽误过年。”

    老伴叹了口气,没再多说。

    “不中!”老王忽然叫道。老伴吓了一跳,抱着一棵白菜在那儿,不知道老王发哪门子神经。

    老王瞅着老伴手里的白菜,说:“这棵留下,咱过年吃。”

    老伴这才注意到手里那棵菜样子有点萎缩,叶子泛黄,犹豫一下,便放到了一边。再装菜时,就用心多了,专拣那些个头大、菜叶新鲜水灵的。

    天刚放亮,白菜全都装上了车,满满当当的。老王前后左右看了看,脸上掠过满意的笑容。

    老伴迟疑了一下,说:“弄点饭,吃了再走?”

    “来不及,路上凑合吧。”老王说罢,打开车门跳上驾驶室。这时候,他的手机响了——是县城百家乐超市的杨经理打来的,让他送一车白菜。

    “杨经理,不好意思,今儿个不能给咱超市送了。”“价钱好商量?”“再涨价也不能给您,真不是钱的问题……”老王挂断电话,发动车子迎着曙光出发了。

    到了第三天,也就是正月初二下午,杨经理从微信上得知,老王是去湖北武汉送白菜了!怪不得不给自己,原来是去发“国难财”了,听说武汉的蔬菜贵得离谱,白菜十几块一斤呢,他这一车菜,差不多有两万斤,乖乖,如此算来,他这一趟没少赚。杨经理气不过,想打电话奚落老王几句,但一想不能得罪老王,毕竟以后还合作呢。一念至此,便开上车去找老王,现在是非常时期,需要备点货。

    一到村口,杨经理就给拦下了——一个老大爷戴着口罩,身穿战袍,一手拿柄关公大刀坐在路中间,一手拿个电喇叭,声称外来车辆和人员一律不得进村。

    杨经理一边戴口罩一边说:“我是超市的,需要找老王进菜,疫情再严重,咋说也不能影响老百姓的菜篮子吧。”

    老大爷举起喇叭:“老王昨晚才从武汉回来,没回村,也没回家,在他的大棚里自我隔离呢。”

    杨经理听闻,撇了撇嘴,心说老王发烧才美哩,谁让他挣昧心钱哩?

    老大爷似乎知道杨经理的心思,又补充了一句:“老王可是俺村的骄傲,不要一分钱,往武汉送了两万斤的白菜。”

    “啊?”杨经理吃了一惊。

    老王的大棚在村外的河湾里,杨经理去过多次。距离大棚还有十多米,杨经理把车停了下来,看见路当中扯了一条横幅,上边写着“我是武汉返回人员,请不要靠近我”。这时候,在大棚里的老王已经听到车的声音,戴着口罩从大棚旁边的铁房子里出来了,大声说道:“杨经理,啥事?”

    “大棚里还有其他蔬菜吗?能否再配一车?”

    “黄瓜,番茄,柿椒,都有,差不多能装一车。价格跟其他大棚一样。”

    “可以,要好的,这次不是超市上架,我打算捐给武汉。”

    “好啊,你咋送?”

    “发物流。”

    “别搞那个,还是我送吧,我的车消过毒了,路线也熟悉。”

    “好,运费咋算?”

    “说啥运费呢,给我加箱油就中。杨经理,老乡要问起,咋说呢?得有个由头吧?”

    杨经理歪头想了想,摘掉口罩,大声说道:“咱河南简称‘豫’,‘豫’字十五画,湖北简称‘鄂’,‘鄂’字十一画,多出来的四画刚好是‘心’的距离!所以,咱送的菜就叫‘爱心菜’!”

    老王笑了,指了指路边他的货车。

    杨经理转过脸去,这才看到车厢上悬挂着的横幅——“河南爱心菜”。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0年第7期,有删减)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2)、请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老伴吓了一跳,抱着一棵白菜在那儿,不知道老王发哪门子神经。

    (3)、小说中的老王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4)、文章以“爱心菜”为题,有怎样的妙处?

四、写作(50分)

  • 13. 按要求作文。

    请以“身边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