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广汉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1-0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鱼戏莲叶间”是描写小鱼在莲间自由游泳时的情景。为小鱼游泳提供主要动力的是( )A、胸鳍和尾鳍的左右摆动 B、尾鳍和臀鳍的左右摆动 C、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 D、所有鱼鳍共同协调配合2. 取两只活的蝗虫:甲的头部浸入水中,乙的胸.腹部全部浸没在水中,只露出头部。其结果是( )A、甲先死 B、乙先死 C、同时死 D、都不会死3.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面关于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相符的是( )A、蛔虫的消化管能直接吸收消化好的食物与寄生生活相适应 B、蜥蜴的卵外有坚韧的卵壳,卵里有一定的水分,适应陆地生活 C、家鸽的前肢变为翼,适应空中飞行 D、家兔有发达的门齿,与其摄食.消化相适应4. 下列关于鸟类适于飞行特点的分析,错误的是( )A、胸肌发达,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B、身体呈流线型,能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C、体温高而恒定,能保证飞行时所需能量的供应 D、消化能力强且粪便排出及时,能减轻体重利于飞行5. 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一类动物,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关于哺乳动物叙述错误的是( )A、胎生、哺乳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 B、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 C、不断变化的体温,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分布范围 D、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6. 在人体内,骨骼肌一般是( )A、受刺激后,会发生收缩反应 B、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发生收缩反应 C、受刺激后,会发生舒张反应 D、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后发生舒张反应7. 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控制因素是( )A、环境因素 B、后天“学习”所得 C、亲代训练 D、遗传物质8.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这句诗描述了和尚在月光下轻轻推开寺门美妙情景。该和尚在推门的过程中,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发生的变化分别是( )A、收缩→舒张,收缩→舒张 B、舒张→收缩,收缩→舒张 C、收缩→舒张,舒张→收缩 D、舒张→收缩,舒张→收缩9. 如图所示骨骼肌附着骨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0.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 )A、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 B、关节头、关节窝和关节囊三部分 C、关节面、关节软骨和关节囊三部分 D、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三部分11. 蚁群中的工蚁整天忙忙碌碌搬运食物的行为属于( )A、后天性的防御行为和贮食行为 B、后天性的社群行为和节律行为 C、先天性的防御行为和节律行为 D、先天性的社群行为和贮食行为12. 下列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A、两只雄海豹为争夺一只雌海豹而争斗 B、一条蛇追击一只青蛙 C、一猫头鹰捕食一只田鼠 D、螃蟹举起螯反击天敌的进攻13. 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A、大批的青娃在雨后鸣叫求偶 B、成群的麻雀飞向麦田觅食麦粒 C、大马哈鱼群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去产卵 D、草原上狼群围猎黄羊14.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以下不属于动物个体间信息交流的是( )A、雌性菜粉蝶释放性外激素 B、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出墨汁 C、蜜蜂发现蜜源时,跳圆形舞 D、担任警戒任务的猴子看见鹰时,发出叫声15. 下列动物行为中,由于生物钟起调节作用的是( )A、节律行为 B、防御行为 C、攻击行为 D、取食行为16. 某生物兴趣小组用三种动物来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如下结果( )动物
甲
乙
丙
完成取食前尝试次数
32
66
7
分析数据可知,这三种动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A、乙、甲、丙 B、甲、丙、乙 C、丙、甲、乙 D、甲、乙、丙17. 在一个有玉米、蝗虫、鸟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鸟捕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哪项的曲线图来表示?( )A、B、
C、
D、
18. 下列哪项是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A、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B、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以上都是19. 绝大多数动物在生物圈中充当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ABC都对20. 在农业生产中,用性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 )A、取食行为 B、学习行为 C、迁徙行为 D、昆虫之间的通讯二、非选择题
-
21. 如图为关节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回题。(1)、①和④合称为。脱臼是指关节头从[]滑脱出来。(2)、关节能灵活运动是因为[]内有少量滑液和[]表面光滑,从而减少骨与骨间的摩擦。(3)、关节能牢固是因为[]把相邻两骨联系起来,其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起加固作用。22. 为了探究蚂蚁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一个较大的玻璃槽放入干湿适当的土壤,上面再覆盖一些蚁穴土壤。
②捕捉20只正常的蚂蚁置于玻璃槽内,在玻璃槽口盖上两层纱布.将上述实验装置放于适宜蚂蚁生活的环境中,进行饥饿处理1~2天。
③取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培养皿,在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碾成粉末状的白糖和食盐,摆放到玻璃槽内。
④3天后,称量培养皿中剩余食物的质量并记录,比较哪种食物减少得最多。
分析实验并回答:
(1)、你认为生物兴趣小组做出的假设是。(2)、实验中选用20只蚂蚁,而不是1只,目的是。(3)、实验中对蚂蚁进行饥饿处理的目的是。(4)、3天后称量培养皿中剩余食物的质量,若白糖减少的量多,则说蚂蚁妇喜欢吃白糖,该实验的变量是。(5)、当蚂蚁发现可口的食物后会招来其它同类,蚂蚁的通讯是依靠。23. 分析下列实验探究,回答有关动物的行为相关问题。①用线吊着一只小蝗虫逗引一只饥饿的蟾蜍,蟾蜍会立即张口把小蝗虫吃掉。
②换成用线吊着一只形状和颜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却没有毒刺的盗虻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会像对待小蝗虫那样吞吃掉盗虻。
③接着用线吊着大野蜂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仍是张口去吞,不过大野蜂蛰了一下蟾蜍的舌头,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来。
④再次用大野蜂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伏着头不予理睬了。
⑤改用盗虻再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也是不去吞吃了。
⑥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吞吃了,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
回答问题:
(1)、实验①②③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从行为获得的途径分析,应属于行为,此行为由动物体内的决定的。(2)、实验④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这属于行为,这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通过而逐渐形成的。(3)、实验⑤说明了蟾蜍利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高等动物的能力。(4)、大野蜂同蜜蜂一样,当春天百花争艳时,大野蜂也会在花间忙碌,大野蜂群体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是;大野蜂有雄蜂、工蜂和蜂王之分,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蜂群的生活,这说明了大野蜂具有社会行为。24. 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强度会影响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1)、运动的形成是骨骼肌受到传来的刺激收缩,牵动它所附着的骨绕关节活动。(2)、为研究不同运动强度对机体骨骼肌的影响,研究人员选用大鼠进行实验。①如图所示,与组相比,不同运动强度下每立方毫米骨骼肌中毛细血管数量均增加,有利于骨骼肌细胞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和(填气体名称)。
②另有研究表明,中强度组骨骼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最多。由此推测该组骨骼肌细胞的作用强可释放更多的能量供运动所需。
(3)、根据以上研究,从运动强度的角度对改善骨骼肌功能提出合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