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北斗星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12月阶段性联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1-0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细胞中的有机物叙述,正确的是(  )
    A、DNA 有氢键,RNA 没有氢键 B、磷脂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 C、细胞核内的核酸不会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溶胶 D、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
  • 2.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中特定功能的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构建 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C、纺锤体由丝状纤维组成,与细胞分裂活动有关 D、溶酶体能消化自身衰老的细胞器和碎片
  • 3. 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臭氧含量变化与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量无关 B、全球气候变暖可减缓永冻土融化 C、限制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是防治酸雨的最有效措施 D、给汽车安装排气净化装置可防治水体污染
  • 4.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淀粉鉴定时,把 5 滴碘-碘化钾溶液直接加到 2mL 马铃薯匀浆中 B、在油脂检测过程中,需要在切片上滴加 1-2 滴 50%的酒精洗去多余的染料 C、在“观察叶绿体”活动中,制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以维持渗透压 D、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中可用果胶酶来代替盐酸,破坏细胞间的果胶
  • 5.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癌变、衰老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些生物细胞不会发生细胞分化 B、衰老细胞的结构和代谢产生异常 C、细胞分化、癌变、衰老和凋亡都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D、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诱导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 6. 下列生理过程,可以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B、溶菌酶对病菌的杀灭 C、溶酶体的形成 D、淀粉的消化吸收
  • 7. 下列有关性别比例和种群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别比例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特征 B、性别比例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C、捕食者能将被捕食者的种群密度制约在一定水平 D、根据某时刻的种群密度就可以绘制出年龄金字塔
  • 8. 下列有关染色体组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男性染色体组型中 23 对染色体和 92 个 DNA B、确定染色体组型需对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进行显微摄影 C、雌性生物的染色体组型中均含有同型的性染色体 D、染色体组型的研究可用于遗传病的诊断
  • 9. 下表为研究 pH 对过氧化氢酶影响的实验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缓冲液

    pH5.0

    pH6.0

    pH7.0

    pH8.0

    收集到的气  体体积(mL)

    0.5min

    6.5

    7.6

    8.3

    8.0

    1.0min

    9.5

    11.3

    12.3

    11.6

    A、该实验的因变量是缓冲液的pH B、过氧化氢也可以用来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C、检测指标也可以选择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长短 D、表中数据就可说明过氧化氢酶的最适 pH 为 7.0
  • 10.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杂交育种都要通过纯合化手段才能培育出新品种 B、基因突变可应用于诱变育种 C、单倍体育种得到的植株都是纯合子 D、无籽西瓜的出现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 11. 下列关于生物的统一性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统一的细胞模型将动物、植物、真菌和病毒联系在一起 B、具有不同性状的个体之间在存活率和繁殖率上出现差异,自然选择才发生作用 C、自然条件下,两个种群基因不能交流,也就进化为两个不同物种 D、近亲交配使纯合子基因型减少,杂合子的基因型增加
  • 12. 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即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又影响群落的空间结构 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可能会不断增多,也可能会不断减少 C、群落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演替经历的时间长短不同 D、群落中生态位越相似的物种竞争越激烈,结果会导致物种的丰富度下降
  • 13. 动植物细胞均具有高尔基体,依据高尔基体囊泡内容物对细胞作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
    A、若为多糖,则该细胞可能会出现染色质、染色体的周期性变化 B、若为消化酶,则通过细胞胞吐作用先分泌到组织液,最后释放到消化道 C、若为胰岛素,则该细胞表面会有生长激素的受体 D、若为抗体,则该细胞为浆细胞,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 14.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合成 ATP B、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也可以进行厌氧呼吸 C、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一样的阶段是糖酵解阶段 D、线粒体内膜含有与电子传递和 ATP 合成有关的酶
  • 15. 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结合后,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而凝血酶的产生又能加速凝 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的结合,下列哪项调节过程的机制与此最不相似(  )
    A、临近排卵时,雌激素浓度升高,促进促性腺激素分泌 B、运动员长期注射睾酮,导致精子生成减少甚至无精子 C、胎儿分娩时,胎儿的蠕动促使子宫收缩,直至胎儿出生 D、排尿时,膀胱逼尿肌会反射性地持续性收缩,直到膀胱内尿液被排空为止
  • 16. DNA 甲基化是生物体通过表观遗传修饰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机制之一,但不影响基因的复制。 下列相关分析最不合理的是(  )
    A、DNA 甲基化会影响 DNA 解旋酶和 DNA 聚合酶与该基因的结合 B、DNA 甲基化的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 C、DNA 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一样都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D、癌症发生的机制可能是抑癌基因甲基化的结果
  • 17. 如图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图解,其中 g 表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h 表示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下列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未利用的能量是指蚕粪便中的能量 B、桑树的净次级生产量可以用 c 或 a-b 表示 C、桑树与蚕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以用(e+f+g+h)/(b+c)表示 D、鱼可以吃蚕粪,则蚕同化的能量部分流向了鱼体内
  • 18. 某二倍体动物的精巢中,不同分裂时期细胞的核 DNA 相对含量和染色体数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

    A、甲→乙过程中 DNA 复制前需要合成 RNA 聚合酶 B、甲→乙→丙→ 甲→丁过程可以表示减数分裂过程 C、甲→乙→戊→ 甲过程可以表示有丝分裂过程 D、乙→丙过程中发生了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 19.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属于一种单链+RNA 病毒。该+RNA 既能作为 mRNA 翻译出蛋白质, 又能作为模板合成-RNA。如图表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增殖过程,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参与①②过程的酶是 RNA 复制酶,由宿主细胞的 DNA 指导合成 B、过程③所需的 rRNA,tRNA 均由 SARS­CoV­2 病毒的+RNA 转录形成 C、过程①所需的嘧啶比例与过程②所需的嘌呤比例相同 D、理论上-RNA 和+RNA 的核苷酸序列一定相同
  • 20. 钠钾离子泵位于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上,钠钾离子泵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发生空间结构的 变化,导致其与 Na+、K的亲和力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钠钾离子泵还具有 ATP 水解酶的活性。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钠钾离子泵只在静息膜电位产生的时候工作 B、钠钾离子泵的磷酸化过程只为 Na+运出细胞提供能量 C、钠钾离子泵从细胞内泵出 2 个 Na+ , 而从膜外泵入 3 个 K D、钠钾离子泵和钠钾离子通道在化学本质上是一样的
  • 21. 为探究植物在单侧光下弯向光源生长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运,导致背光侧生长素含 量增加,促进生长作用增强,还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有人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将玉米幼苗 尖端分别置于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上,并进行不同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 并分别用 a~f 表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b>a、c>d,说明在单侧光下,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了 B、若a>c+d=e+f,说明在单侧光下,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转运 C、若 c<d、e<c,说明在单侧光下,既有向光侧生长素被分解,又有向光侧生长素向背光侧转运 D、若背光侧生长素较向光侧多,则会使向光侧细胞伸长较背光侧快
  • 22. 如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甲表示人体处于应急状态,人体通过途径①⑥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 B、若甲表示血糖浓度过低,人体可通过途径①②③④进行调节来维持血糖恒定 C、若甲表示寒冷环境,人体可通过途径①②③④和①⑥④来维持体温恒定 D、若甲表示血浆渗透压升高,人体可通过①②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量增加
  • 23. 图甲为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两个神经元以突触联系,并连有电表Ⅰ(两电极位 于 Q 点位置的膜外和膜内)、 Ⅱ(R 处和 S 处电极分别位于膜外和膜内),给予适宜刺激后,电表Ⅰ测得的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是单向的 B、电表Ⅰ记录到①和③处电位值时,Q 点处都有 K外流 C、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图与图乙基本相同 D、电表 Ⅰ 测得的是适宜刺激从 P 点传到 Q 点的电位变化波形图
  • 24. 如图表示不同免疫状态小鼠体内病原体随着感染后的时间进程其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 述最合理的是(  )

    A、图中的吞噬细胞、B 细胞和 T 细胞都属于特异性免疫细胞 B、吞噬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病原体数量增加很快,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无法产生 C、B 细胞缺陷小鼠体内无法合成抗体,体液免疫无法产生 D、T 细胞缺陷小鼠体内无法产生白细胞介素­ 1,细胞免疫无法产生
  • 25. 两种独立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如下,已知人群中甲病(A、a)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 的基因 频率为 90%,乙病用 B、b 表示,且两家族均无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病的遗传方式分别为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病和伴 X 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 B、若只考虑甲病,III1 为 Aa 的概率为 4/11 C、若 I4 无乙病致病基因,则 IV1 两病皆患的概率为 13/64 D、若 IV1 性染色体组成为 XBXBY,则一定为其母亲减 II 后期出错造成

二、综合题

  • 26. 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模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是由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的复杂的的营养关系。
    (2)、图中丁处于第营养级,它与乙的种间关系是
    (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辛的种群密度,若调查期间有些个体身上的标志丢失,则该种群密度的估测数值会。当丙被大量捕杀后,辛的K值将
    (4)、若一种当地从未分布的新杂草出现在该生态系统中,排挤了原有的杂草而成为主要的杂草种类, 生物群落是否发生了演替。为什么
  • 27.  研究人员以小麦和玉米两种植物为材料,探究外界 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1 所示。已知玉米的叶肉细胞中含有一种酶(PEP 羧化酶) ,能将 CO2和一种三碳酸(PEP)结合,形成四碳酸,四碳酸被运输到维管束鞘细胞中,释放 CO2再被用于卡尔文循环,其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如下图 2。由于 PEP 与 CO2的亲和力极高,故通过上述途径可在维管束鞘中产生 CO2浓缩效 应,大大提高了光合作用效率。请分析回答:

    (1)、为检测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需要检测的指标有。结合上述研究和事实,推测图1 中表示玉米的曲线是
    (2)、玉米的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都有叶绿体,但玉米的维管束鞘细胞只能进行碳反应,据此推 测,玉米的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内没有(填具体结构) ,这一差异导致玉米只有叶肉 细胞能进行。从图 2 中可以看出,玉米光合作用中 CO2的受体是
    (3)、小麦等一般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而维管束鞘细胞没有叶绿体,在小麦叶肉细胞的叶绿 体基质中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1 个 CO2分子与结合,先形成 1 个六碳分子,随即分解成 2 个 , 最终被还原形成
    (4)、若把图 1 的横坐标改成“光照强度/lux” ,则图 1 中 A、B 曲线表示的是植物的(填“真 正”或“表观”) 光合速率。曲线代表的植物更适合在阴生环境下生存。 
  • 28. 果蝇的翅形有长翅、小翅和残翅三种表现型。现有甲、乙两组果蝇进行了杂交实验, 其中乙组子一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到子二代,结果如下表,已知决定性状的基因不位于 Y 染色体 上。若该性状由一对基因决定,用 A/a 表示,若由两对基因决定,用 A/a、B/b 表示(若基因既有 在常染色体上,也有在 X 染色体上,则 A/a 字母表示在常染色体上,B/b 字母表示在 X 染色体上) 。 请回答:

    杂 交 类别

    亲本(P)

    子一代(F1 ) ♀: ♂=1:1

    子二代(F2 ) ♀: ♂=1:1

    甲组

    长翅

    残翅

    长翅: 残翅 =1:1

    长翅: 小翅: 残翅 =1:1:2

    乙组

    小翅

    残翅

    全为长翅

    全为小翅

    长翅: 小翅: 残翅 =3: 3:2

    长翅: 小翅: 残翅 =3:3:2

    (1)、题中果蝇的翅形有长翅、小翅和残翅,它们互为性状,据此杂交实验可推出该果蝇的 翅形由对等位基因控制,根据甲组或乙组的F1的表现型有性别差异可判断该性状的遗传存 在现象。
    (2)、甲组中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
    (3)、欲通过一代杂交实验鉴定某小翅雌果蝇的基因型,最好选择表现型为的雄果蝇与其交配。 其中若选择多只基因型为的雄果蝇与该小翅雌果蝇交配,观察子代的表现。

    ①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则该小翅雌果蝇为纯合子;

    ②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则该小翅雌果蝇为杂合子。

  • 29. 图 1 为 T 淋巴细胞(简称 T 细胞) 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后被激活,进而攻击肿瘤细胞的示意图。图 2 为研究发现,T 细胞表面的 PD-1 蛋白被誉为免疫系统的“刹车”,而 PD-L1 是 肿瘤细胞上过度表达的一种免疫球蛋白样的分子,它与 T 细胞表面的 PD-1 结合,抑制 T 细胞活化, 从而逃避 T 细胞的攻击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 T 淋巴细胞的发育场所是 , 在此分化、增殖,然后发育成熟。参与该免疫的成 熟 T 淋巴细胞一般包括两个类群。
    (2)、图 1 中 T 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呈递细胞呈递的后被激活,使 T 细胞恢复分裂能力, 进入开始增殖并形成一个细胞克隆,接着分化为细胞群。
    (3)、为阻断图 2 中肿瘤细胞逃避 T 细胞的攻击,科学家研发了治疗癌症的新药物  PD-1  抗体,它可 以跟 T 细胞表面的 PD-1 结合,阻止了肿瘤细胞上的 PD-L1 与 T 细胞表面的 PD-1 结合,也就解除 了 , 从而释放了免疫系统自身的能力,启动免疫来攻击肿瘤细胞。但是新药物 PD-1 抗体的使用可能会导致患者患病。

三、实验题

  • 30.  豆科植物苜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当今世界上分布最广、栽培面积最大的牧草。在农业生产上,常在秋季播种苜蓿,可用于饲养家畜,再将家畜的粪便还田;也可以直接耕埋或堆沤后施用到农田里,以提高农田中氮的含量。苜蓿的秋眠性(寒冷条件下,某些品种会通过休眠来降低代谢强度,减缓生长速率,以度过逆境。)是决定其合理引种和选择栽培地的首要指标。科研人员以苜蓿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1)、现有甲、乙、丙三个品种,从中分别选择相同数量的的苜蓿植株移植于花盆中。实验设 8 h/d(小时/天)、12 h/d、16 h/d 光照处理,共 9 组,其他条件 , 处理 35 d 后测定相关指标。
    (2)、测定各组植株的株高,取其 , 结果如下表所示。

    株高(cm)

    光照时间

    8 h/d

    12 h/d

    16 h/d

    品种

    4

    52

    89

    28

    53

    91

    50

    53

    91

    从表中数据可知,光照条件下最适合苜蓿生长。

    (3)、测定各组植株光敏色素(植物叶片细胞中感受光周期变化的一种色素)含量和不同激素的比值,结果如图 1、图 2 所示。

    请结合上述实验结果推测,在野外生长时,短日照往往伴随寒冷等不利条件,其中品种最可能存活下来,其原因可能是相应光照信号刺激下,相比其他品种,该品种光敏色素含量 ,  并使 IAA/ABA、GA3/ABA 的比值 , 进而使代谢强度降低,减缓生长速率,以度过逆境。

    (4)、上述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研究对苜蓿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为苜蓿的合理引种与栽培提供理论指导。
    (5)、在农业生产上,常在秋季播种苜蓿,农民采取这种措施的优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