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耒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1-0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
1. 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所知,中华民族的祖先分别在多个地区创造了原始文化,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A、以中原地区为主,逐渐向外辐射 B、分布广泛,多元一体 C、在诸多区域同时出现,各自发展 D、各地区存在延续不断的继承关系2. 到战国末期,来源于土地开垦的新县数量远远高于被吞并小国变成的县的数量,这主要是因为( )A、铁犁牛耕 B、商鞅变法 C、兼并战争 D、奖励垦荒3. 有史学家说:“秦朝推行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行政体系的基础,使国家观念深入边远地区。”这表明郡县制( )A、消除了地方武装割据的条件 B、保证了中国封建国家的统一 C、在秦朝主要实行于边远地区 D、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形成4. 在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通常伴随着国家瓦解,这种现象引起古代学者的反思,并逐渐形成“强政权,弱国家”的解释性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强政权”一方面巩固了国家统一,另一方面弱化了国家本身的凝聚力。下列制度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5.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土特产也陆续传到中国。这反映出“丝绸之路”( )A、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B、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 C、促使中国成为世界经贸中心 D、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6. 南北朝时,“南北分治,各有国史,互相排黜,南谓北为索虏,北谓南为岛夷。”胡三省注:“索虏者,以北人辫发,谓之索头也。”岛夷:海滨南蛮土著。这反映( )A、南北民族对立尖锐 B、都认同了华夏文明 C、民族融合尚未出现 D、国史编写政治性强7.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赵国的军事实力大增。490年起,北魏冯太后及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国势盛极时。这可以用来论证( )A、新制度取代旧制度成为历史潮流 B、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C、古代中国各时期的主流文化不同 D、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8. “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人大量迁移到他们视为畏途的南方……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往往能在较长时期内‘无风尘之警’,水利兴修和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位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材料表明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的原因有( )
①中原人大量南迁 ②社会比较安定
③统治者的重视 ④自然条件优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9. 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A、抑制了土地兼并 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C、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标志着征税依据由人丁转为财产10. 唐代科举制以士人“名”的高低为评鉴的标准、录取的依据。这里的“名”不仅是文学教养的程度,更关键的是士大夫社会里文坛领袖给予的评价。这一现象表明唐代科举取士( )A、以才学作为主要依据 B、受前代选举制度的影响 C、深受社会舆情的左右 D、保证了公平公正的原则11. 史学家钱穆在论及唐代的科举时说:“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在那时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门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并已早懂得许多政治掌故,一旦从政,比较有办法。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钱穆认为唐代的科举制( )A、扩大了政权基础 B、摧毁了门阀政治 C、促进了社会公平 D、与人才培养脱节12. 在唐朝,“凡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商议决定,经皇帝同意后颁行。即使皇帝诏敕的诏令,也须经政事堂议决副署方为合法。”材料说明“政事堂”的出现( )A、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B、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 C、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 D、一定程度限制了君主专制13. 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 D、儒家思想影响14. 《哈佛中国史》载:“王安石的经济改革意在扶持处于社会金字塔底端的农民、商人和工匠。他确信,只有当普通百姓的生活和福祉得到保障、整个社会繁荣时,国家才能强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王安石代表了下层民众的利益 B、变法意在缓和社会矛盾 C、变法得到了所有社会阶层的支持 D、变法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北宋的统治15. “入宋以后,……不论是政治上的风云人物还是文坛领军人物,大多是南方的面孔了。在科举考试中,南方人的优势明显,北宋后期不得不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考试制度的不公平 B、古代经济中心南移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16. 宋理宗读了朱熹的书后,感慨地说,“读之不释手’恨不与之同时”,并追封朱熹为“太师”,还把他的牌位放进孔庙从祀。宋理宗的言行( )A、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表明理学得到普遍认同. C、扩大了科举考试的内容 D、强化了理学的教化功能二、非选择题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末年,秦国从一个边陲小国异军突起,建立了大一统王朝,秦国的崛起是制度的胜利。《史记》记载:秦朝统一后,“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史记》还记载:“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十四县”。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但秦朝仅经历“两帝一王”的短短14年就灭亡了。
材料二: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他所面临的形势是“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他继承了“文景之治”的全部历史遗产,其中,既有社会稳定、人心归向、经济富裕的优势,也有制度有缺、国家控制能力薄弱的遗憾。汉武帝时期的政论家严助,总结汉武帝时代的特点是“是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并指出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政治体制的基本特点。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北魏建国伊始,统治者对其他各族人民实行了残酷的高压政策。作为汉族人的冯太后,孝文帝在她的教育下也深受汉文化的熏陶。《魏书·咸阳王禧传》曾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孝文帝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开创了民族交融的历史新高潮。
材料二: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的基本态度是“降则抚之,叛则讨之”,也就是各少数民族只要不公开与唐对抗,就对其实行羁縻政策。反之,侵扰内地或对唐有严重威胁者,就用武力解决。唐太宗还举汉武帝的例子说:“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敝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尽管这是唐太宗的自我欣赏,但它所反映的事实大体不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以及为此采取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太宗都通过哪些方式管理少数民族。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投降的人),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月氏王)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匈奴)。汉方欲事灭胡(匈奴),闻此言,因欲通使(月氏)。道必更(经过)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材料二:2015年底江西省南昌市汉武帝之孙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震动全国。墓中出土了有孔子及其弟子画像、生平故事的屏风和竹书《论语》等珍贵文物上万件。
材料三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政治
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注重文教,编修经典
(1)、材料一中“天子”是谁?“骞(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有何历史意义?材料一史料摘自《史记·大宛列传》,那么,《史记》的作者是谁?(2)、材料二出土文物反映了墓主人喜好什么思想?这可能与汉代哪一项政策有关?(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770年,也就是西周灭亡的次年,周平王在东都洛邑即位,此后进入东周。东周前半期称为春秋,公元前475年以后即战国时期。东迁后的周王室仅能控制洛邑周围几百里的土地,诸侯定期纳贡的制度也已无法保证。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较西周发生了很大变化。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同样也表现在学术文化领域。各国君主出于政治需要,对各家学派基本上能采取较为公允的态度,由此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
材料二:陆玉林曾探讨“先秦学术的主题”,其结论是“诸子学术实有共同之主题,即重建现实政治、社会、道德与思想的秩序”。陆玉林还分析其原因有二:一是外在客观原因,礼乐崩坏之际,秩序重建是当务之急;二是内在主观原因,知识阶层自觉承担历史使命。笔者认为,“儒道墨法”社会思想具有共同的出发点和价值目标,也可以说终极关怀,那就是重建有序社会,救民于乱世,不同的仅仅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变化。(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为“重建社会秩序”,儒家、法家提出的主张及对后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