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1.1: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练习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1-0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西方学者从影响整个人类历史方向的标准出发,提出了所谓的“三次浪潮”的社会变革学说。他们认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先后出现了三次巨大的变革浪潮,即原始社会的农业革命、近代社会的工业革命、当代社会正在兴起的信息革命。其中对第一次浪潮表述准确的是( )A、农业发明在人类发展史上影响深远 B、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 C、人类对自然界加深了了解和认识 D、为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2. 《全球通史》中提及:“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这里强调了产生伟大文明的共同因素是( )A、政治条件 B、经济条件 C、地理条件 D、思想条件3. 在古代早期文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早期国家,大多代表( )A、氏族贵族的利益 B、氏族成员的利益 C、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封建地主的利益4. 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富人的房屋宽敞明亮,墓葬随葬品丰厚;穷人的房屋则矮小破旧,墓葬中随葬品很少或几乎没有。这主要反映了 ( )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B、私有制的产生 C、人类已进入定居状态 D、国家开始形成5. 某旅行社为配合某高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6. 古代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古代埃及制定该历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A、揭示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 B、彰显法老对于科技文化的重视 C、指导农业以合理地安排农事 D、探索自然奥秘以神化专制统治7. 某古代文明具有如下典型特征:①有自己的文字体系;②以灌溉农业为基础的经济;③有现存世界上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④在文学方面成就突出。该文明是( )A、古埃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两河流域文明8.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须遭到同样损害;但如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一点钱财。这说明该法典具有( )A、等级性 B、公平性 C、随意性 D、民主性9. 它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有关这一教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公元前8—前6世纪在北印度产生,是影响最大的派别 B、宣扬“众生平等”“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C、为种姓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宗教基础 D、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10. 印度教是印度的国教,其教徒占印度总人口的80%,起源于婆罗门教,至今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其核心教义就是教导信徒要严格遵守种姓制度,婆罗门享有至上的权威。据此可知( )A、印度的顶层大多来自普通劳动者 B、婆罗门打压印度教徒以维护统治 C、婆罗门是刹帝利的统治工具 D、印度教衍生出了种姓制度11. “从苏美尔城邦到公元前539年波斯占领巴比伦……两河流域先后经历了苏美尔城邦、阿卡德王国、乌尔第三王朝、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等主要历史时期”,这实质反映了两河流域文明( )A、稳定性 B、充满了刀光剑影 C、落后性 D、各部族共同创造12. 古代埃及和西亚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在许多领域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古代埃及和西亚文化的相似之处有( )
①创造世界上古老文字 ②留下完整的成文法典
③掌握一定数学知识 ④依据河水涨落制定历法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13. 《吉尔伽美什》是古代两河流域的著名史诗,是至今保存的为数不多的古代优秀文学作品之一。它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形式是:( )A、纸草文书 B、泥版文书 C、龟甲骨片 D、青铜铭文14. 有人说:“爱琴海区域海陆交错,东通阿拉伯半岛,南望埃及,西对亚平宁半岛,北通黑海,因而成为融通亚非欧不同文明的加工场。”这句话揭示了( )A、爱琴海区域的航海业发达 B、爱琴海地区的地形、地貌 C、地理环境对爱琴文明的影响 D、爱琴文明源于古埃及15. 苏格拉底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治理,都需要有政治头脑、富有政治知识、拥有管理经验的人来承担,而不能把权力交到一个毫无政治知识的普通公民手中。这主要说明了古希腊( )A、直接民主的弊端 B、精英文化的缺失 C、人民主权的危害 D、城邦制度的衰落二、材料分析题
-
16.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电视台栏目组拍摄了专题片《文明之路》,让我们追随摄制组的足迹,共同见证人类的早期文明。
材料二
(1)、图一是哪一大河流域文明的典型代表?图二石柱上雕刻的是哪一部法典?并指出这部法典的地位。(2)、图三反映了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这一制度的名称是什么?佛教的创始人在当时属于哪一等级?(3)、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所示都是什么政治制度下的产物?(4)、图四中的场景出现在古希腊哪个重要城邦?该城邦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17.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汉谟拉比法典》(片段)
19倘藏匿此奴隶于其家而后来奴隶被破获,则此自由民应处死。
21自由民侵犯他人之居者,应在此侵犯处处死并掩埋之。
22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
25若一自由民的房屋失火,另一前去灭火的自由民瞅见房屋主人的财产,并将它占为己有,这个人应被扔进火中。
196如果一自由民毁坏一贵族的眼睛,他应将自己的眼睛弄瞎。
198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平民的眼睛或打断他的骨头,该凶犯应赔偿一米纳白银。
199若他(自由民)毁坏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眼睛,或打断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骨头,应折半赔偿。
材料二 1901年12月底,一支法国考古队在古埃兰王国的首都苏撒城(在现在的伊朗境内)发现了一根黑色玄武岩石柱(石碑),高225厘米,石柱的上半段是一幅精致的浮雕。有一位神端坐在宝座上,将一根象征帝王权力的标志——权标授予恭敬地站在他前面的一个帝王模样的人的手上。石柱的下半段,刻满了楔形文字。
经过全世界楔形文字专家的研究、解读,最后破解了石柱上的文字,知道这块石碑就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1)、据材料一,概述说明《汉谟拉比法典》反映出古巴比伦王国哪些社会状况?(2)、假如你是见证这根石柱的楔形文字专家,从其发现地到图文,最有可能得到哪些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