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12-2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 1. 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图中与空白 a、b、c、d 相对应处,应补填上(   )

    A、鸦片走私、财政危机、出超、入超 B、开埠通商、民族危机、宗主国、殖民地 C、开埠通商、自然经济解体、商品倾销、原料出口 D、鸦片走私、财政危机、入超、出超
  • 2. 1840年,英国政府借口“保护通商”,发动侵华战争。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新课题是(    )
    A、加强军队建设,实现富国强兵 B、抗击外来侵略,保护传统经济 C、捍卫民族独立,发展近代文明 D、大力发展教育,维护传统文化
  • 3. 小明同学在试绘清王朝疆界时,发现清王朝前期国土像一个“大葡萄叶”,现在变成了一只“大公鸡”,面积与现在中国的国土面积相差很多。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是(   )
    A、鸦片战争英国占领香港岛 B、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侵占我国沿海岛屿 C、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D、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 4. 1861 年法国巴特雷上尉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材料中所谓的“荣耀”,表现为(   )
    A、开放五口通商 B、割占香港岛 C、割占大片领土 D、
  • 5. 1863 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   )
    A、主张清政府开放更多通商口岸 B、认为有必要学习西方技术 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治制度 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 6.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 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的举动是( )
    A、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向西方学习 B、学习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C、为“求富”创办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 D、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创办民族工业
  • 7. 1843 年,英国取得了一项特权,即中国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英国人可以“一体均沾”。按此规定,英国可从《马关条约》中分享的权利是(   )
    A、割地 B、赔款 C、通商 D、设厂
  • 8. 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9. 2016 年 1 月,经我国考古专家考证鉴定,在辽宁丹东附近海域发现的一艘沉船就是北洋舰队的致远舰。这一考古成就可直接用于研究(   )
    A、威海卫战役 B、辽东战役 C、黄海海战 D、廊坊之战
  • 10.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全国各地广泛宣传变法,其中严复在天津的一份报刊上 宣扬“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号召变法图强,这份报刊是下列哪一个(   )
    A、《民报》 B、《国闻报》 C、《万国公报》 D、《申报》
  • 11. 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澳大利亚人)说过:“我们在‘暴乱’(义和团运动)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这是因为( )
    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同意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D、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 12. 近代以来,腐败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强“惩罚”。观察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了(   )

    A、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 13. 1905年《时报》刊文评价中国教育史上一件划时代的事件,“革千年沉痼之积……咸出于有用之途,所以作人才而兴中国者,其在斯乎。”“革千年沉痼之积弊”是指(    )
    A、废除科举制度 B、废除八股和武举 C、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D、成立京师大学堂
  •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前辈谭嗣同选择为变法流血牺牲、邓世昌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他们坚守的“初心”是(    )
    A、推翻满清政府 B、实行君主立宪 C、实现民主共和 D、挽救民族危亡
  • 15. 1912年,美国学者百森评论中国某一事件时说:“中国目前的局势正以一种系统、科学的方式向前发展,出现了一种带有西方理想的政治模式。”他评论的这一事件(  )
    A、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是共和制度在中国的实践 C、实现了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D、高举着民主与科学的大旗
  • 16. 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包括(   )

    ①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②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③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

    ④太平天国运动建立政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7. 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该规定颠覆了(    )
    A、“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也” B、“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天下为主,君为客”
  • 18. 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统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孙中山(   )

    A、第一个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第一个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团体 C、第一个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第一个发动了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武装起义
  • 19. 导致下表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耕地

    1914年﹣1918年

    年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年﹣1918年

    增加400多万

    农户

    1914年﹣1918年

    减少1300多万户

    陆军

    1914年﹣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1916年﹣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A、义和团运动兴起 B、护国战争爆发 C、辛亥革命爆发 D、军阀割据混战
  • 20.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推论与史实相符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洋务运动

    提倡“自强”“求富”,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B

    百日维新

    宣传“变法图强”,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C

    辛亥革命

    践行“三民主义”,推翻中国 2000 多年的封建统治

    D

    新文化运动

    启发人们追求自由和平等,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A、A B、B C、C D、D
  • 21. 2021 年是辛亥革命爆发 110 周年,如果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请在下列内容中选取可用素材,并且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成立中国同盟会

    ②袁世凯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④武昌起义

    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⑥建立兴中会

    A、⑥①④③②⑤ B、⑥②①④③⑤ C、⑥①②④③⑤ D、⑥②①④⑤③
  • 22. 陈炯明发动广州兵变,欲置孙中山于死地。胡适从另一个侧面评论此事:陈派军人这一次赶走孙文的行动,也许有可以攻击的地方;但我们反对那些人抬出“悖主”“犯上” “叛逆”等来做攻击陈炯明的武器。说明胡适(  )

    A、被陈炯明收买 B、反对旧道德 C、否定三民主义 D、提倡白话文
  • 23. 下列对 20 世纪初中国局势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列强通过多种方式在经济上加紧对中国的掠夺

    ②伴随民族工业的成长,民族资产阶级得到发展

    ③知识分子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力量逐渐成长起来

    ④清政府也曾经试图改革,实行“新政”和共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54分)

  • 24.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侵略史,也是一部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步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清王朝消除了内外两个致命威胁,舒缓了一口气,随后的一段时期,清朝表现出一种相当显著的复兴气象。这种气象体现在:镇压捻军和回民叛乱、恢复传统秩序和儒家政府、保持与外国列强之间的和平,以及采纳西方的外交实践与军事和技术手段来发起自强运动。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向日本那样维新变法,学习西方。

    ——据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四: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问题一: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脱出常轨,改道变形”?请写出中国步入近代的标志性事件。
    (2)、问题二: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清王朝消除的“内外两个致命威胁”分别是什么?据材料说明实现“自强”的途径。
    (3)、问题三: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索新的救国之道”,是从哪一层面着手的? “中国的失败”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从这次失败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4)、问题四: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入侵”与“反入侵”的事件。材料四中作者是怎样评价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 25. 19世纪中期开始,面对亡国灭种的危局,中华民族一面英勇反抗外国侵略,一面反复思考“中国向何处去”,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开始了艰辛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摘自《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

    (1)、问题一:图一的人物领导了一场自救运动,该运动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谁?图二的人物领导了一场改良运动,拉开该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请用一句话评价图三的人物。图四的人物领导了一场全新的运动,该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2)、问题二: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结论准确,价值观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