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12-28 类型:期中考试

一、书写练习(4分)

  • 1. 抄写下列句子,要求认真书写,笔画正确,结构匀称,书写工整。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二、积累与运用(36分)

  • 2.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long)    酝(liàng)    托(hòng)    疲倦不(kān) B、 (qǐ)    痪(tān)    斜(jī)    絮叨叨(xù) C、蓄(chǔ)    高(miǎo)    谷(bǐ)    人不倦(huǐ) D、志(dǔ)    确(záo)    粗(guǎng)    人迹至(hǎn)
  • 3.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喉咙    脑髓    搓捻    菡萏    花团锦簇 B、盔甲    斑敄    胳傅    蟋蟀    人声顶沸 C、祷告    姊妹    决别    譬如    淅淅沥沥 D、静谧    仿善    抖擞    竦峙    翻来复去
  •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虽然这个特大涉黑集团案的案情扑朔迷离 , 但警察明察秋毫,终将犯罪嫌疑人送上法庭。 B、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单边主义及霸权行径,以俄罗斯、中国为代表的国际社会明确说“不”。 C、第一天上学,同学们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兴高采烈的走进教室。 D、百年风雨树党魂,无数英烈铸国徽,呕心沥血为人民。
  •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B、联欢会上,同学们唱了很多动人的歌曲和舞蹈。 C、由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组成的“太空三人组”将在中国空间站生活6个月,并开展一系列科学实验。 D、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 6. 下面句子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书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B、就是下点儿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C、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D、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 7.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目前,梁河县正采取措施保护这株古茶树

    ②使古茶树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③近日,梁河县大厂乡荷花村发现一株野生过渡型古茶树

    ④近年来,梁河县对辖区内的古茶树建档挂牌,进行有效保护,并开展古茶树产品研发

    ⑤经初步计算,该株古茶树径围达4.41米,直径140厘米,树龄约1500年,或为省内已发现的单株最大、树龄最久的野生过渡型古茶树

    A、④②①⑤③ B、③④①⑤②    C、③⑤①④② D、④⑤②①③
  • 8. 下列选项全部属于敬辞的一项是(      )
    A、令尊   家严   拙见   惠顾   高见 B、久仰   高寿   垂爱   贤侄   赐复 C、劳驾   留步   寒舍   见谅   借光 D、失陪   贵姓   斧正   芳名   舍弟
  • 9. 下列有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笺书》,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大夫的言谈、逸事。 B、“唐宋八大家”,即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C、宋代把《论语》与《大学》《春秋》《孟子》合称为“四书”。 D、鲁迅的代表作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
  • 10. 默写
    (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海上日出,江上春早,气象融浑,构思新颖的诗句是:
    (2)、《观沧海》中抒写想象的句子: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远方友人思念的诗句是:
    (4)、《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由听觉形象把思乡的暗流引向滔滔感情的洪波的句子是:
    (5)、缺少思考的学习往往盲目,一味思考停止学习则常常陷入疑惑,这个意思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表达即“”。

三、综合运用(共10分)

  • 11. 为了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学校正在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交友的原则,古今中外的诗文中有很多有关交友的名言警句,请你写下你最喜欢的一句名言警句。
    (2)、互联网丰富和改变了现代人的交友方式,多种多样的网络交友方式有利也有弊。讨论之中,请就以QQ和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交友方式,谈谈自己的看法。
  • 12. 名著阅读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清朝的刚毅因为憎恨“洋鬼子”,预备打他们,练了些兵称作“虎神营”,取虎能食羊,神能伏鬼的意思,也就是这道理。可惜这一种神药,全城中只有一家出售的,离我家就有五里,但这却不象平地木那样,必须暗中摸索了,陈莲河先生开方之后,就恳切详细地给我们说明。

    (1)、选文选自选文选自鲁迅散文集片段。
    (2)、上面语段中,这位开方的陈莲河先生给我父亲配置的药引是什么?父亲因庸医延误病情而死,这对鲁迅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四、古诗鉴赏(共5分)

  • 13. 古诗鉴赏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秋词》抓住秋天“一鹤凌云”的描绘,展现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B、《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僻静的村野图,创设了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 C、《秋词》气势雄浑,意境壮丽,非同凡响;《天净沙·秋思》句法别致,言简而义丰。 D、《秋词》和《天净沙·秋思》通篇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2)、请描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五、阅读理解(共35分)

  • 1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北国的春风

    林斤澜

        ①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

        ②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③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

        ④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这些名句是些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才草长,花开,莺飞……

        ⑤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

        ⑥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春风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⑦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噶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里,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膊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

        ⑧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着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⑨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到欢喜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着解气。要不,请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雪?

        ⑩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淡淡的阳光,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

        ⑪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

    (1)、文章开头的“春脖子短”是什么意思?
    (2)、作者写北国的春风,为什么还要在第4段写江南的春天?
    (3)、语言品析。在A、B中任选一句,可以结合加点字词,也可以自选角度,进行赏析。

    A:春风从关外过山头,过山梁,山沟,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

    B:有天夜里,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膊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

    (4)、从全文来看,北国的春风有哪些值得作者怀念?
  • 1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的长笛

    ①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是,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歌。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②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笛长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那样的时光里,她是红人儿,孩子们羡慕极了她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哄着她,把好吃的分给她一份,只为了听她父亲吹笛子时可 以靠近一点儿。她亦是非常的骄傲的,那时,父亲是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③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④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

    ⑤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⑥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了吹笛子!”

    ⑦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

    ⑧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了长笛,扔在了城边的小河里。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

    ⑨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

    ⑩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她吞吞吐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你那长笛。”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懂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你爸大雪天骑车给人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脸看她。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⑪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

    (作者:赵文静。有删改)

    (1)、请以长笛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3)、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 16.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乙】

    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镒:二十两。  ②馆:这里指家。  ③《诗》:这里指《诗经》。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行:

    ②待君久不至,已去        已去:

    ③田子为相,三年归休      归休: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3)、[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六、作文(60分)

  • 17.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什么是榜样?榜样就是值得你去学习模仿的人。他身上有值得你去学习吸收的品质和精神。孔老夫子曾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学们,你的榜样又是什么样呢?是像曹操、苏轼、韩信那样的古人,还是屠呦呦、钟南山、杨利伟等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人,还是呐喊“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的守边战士们呢?

    要求:请以“榜样”为话题,自拟题目,完成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