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检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12-2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把“1839年6月”和“广州”两个要素结合在一起,可以确定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向中国输送第一批鸦片 B、林则徐虎门销烟 C、道光帝派遣林则徐到广州禁烟 D、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 2. 《马关条约》中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为严重的一项是(    )

    A、赔款白银二亿两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开辟内河新航线 D、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 3. 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是(  )
    A、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B、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C、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D、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司法独立
  • 4. 2019年7月8日,乱港分子以反修例为名冲击九龙司地区,暴徒破坏公物、打砸纵火,把香港搅得乌烟瘴气,让本就疲弱的经济受到严重冲击。根据所学香港九龙司在哪个条约中被割让出去的( )
    A、《黄埔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望厦条约》
  • 5. 2018年3月,西周青铜器“虎蓥”(ying) 现身英国,“虎蓥”之前的拥有者曾参与洗劫圆明园,由此获得“虎鎣”等珍贵文物。据此判断“虎蓥”之前的拥有者曾参与过(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6. 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沙俄 D、法国
  • 7. 在一次校内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出关键词:“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王”参赛选手根据这些提示,可以判断出主持人描绘的历史人物是( )
    A、李秀成 B、洪秀全 C、杨秀清 D、洪仁玕
  • 8. 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作者认为( )
    A、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没有任何影响 B、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 D、天平天国运动最后取得了成功
  • 9. 下图所示证书颁发于(    )

    A、1926年 B、1927年 C、1928年 D、1929年
  • 10. 有人说,洋务运动“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提旧物”,“只想新其貌,不想新其心”。其中”握旧物”和“新其心”中的“旧”与“新”的对象分别指的是( )
    A、旧式武棚和新式武器 B、守旧官员和洋务派 C、旧的制度和新式武器 D、旧的制度和新的制度
  • 11. 1877~ 1889年, 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停轮船公司与轮船招商局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最终旗昌公司破产,而太吉、怡和公同不得不与招商局达成协议: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这反映了洋务深创办的企业( )
    A、完全无力与外国的企业抗衡 B、达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C、完成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 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的侵略
  • 12.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 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的举动是( )
    A、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向西方学习 B、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创办民族工业 C、为“求富”创办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 D、学习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 13. 2015 年9月,中国考古人员在黄海海城发现了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的残骸,顿时让国状悲测:英勇抗贼,英雄殉国,海魂永存。国人由此缅怀的“英雄”是( )
    A、戚继光 B、邓世昌 C、左宗棠 D、张之洞
  • 14. 神助拳, 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这反映出义和团的主要斗争目标是( )
    A、清政府 B、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C、资产阶级 D、汉族地主武装
  • 15. 某校八年级( )班的同学在模拟“甲午中日战争”的时事报道。其中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
    A、清政府派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了《天津条约》 B、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D、日本侵略者进犯北京,犯下了滔天罪行
  • 16. 下列哪一事件反映出美国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存在矛盾( )
    A、中美签订《望厦条约》 B、中法签订《黄埔条约》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中美签订《辛丑条约》
  • 17. 台湾自古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近代史上,迫使它离开祖国怀抱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 18. 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变法的是( )
    A、曾国藩 B、康有为 C、林则徐 D、洪秀全
  • 19. 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

    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 20. 著名革命家、思想家郑超麟先生在其回忆录中说:“ 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注: 1919年)觉醒的。”那时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主要是指( )
    A、五四运动——彻底地反帝 反封建的爱国精神 B、中共成立——开天辟地的“红船精神” C、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实用主义 D、辛亥革命——民主自由的革命追求
  • 21. 当19世纪历史的帷幕即将落下的时候,在中国北方的大地上,爆发了一场以旧式农民群众和手工业者为主体的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这场运动(    )
    A、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B、是鸦片战争的直接后果 C、沉重打击了八国联军的气焰 D、导致了《马关条约》的签订
  • 22. 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国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

    A、虎门销烟 B、圆明园遗迹 C、侵略者坐在清朝皇帝的宝座上 D、日军在旅顺的暴行
  • 23. 《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 哪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有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士长官!”这说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步加深 C、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4. 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理论、 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救。”文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 )
    A、平等、自由 B、自由、民主 C、民主、科学 D、自强、求富
  • 25.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是( )
    A、《新青年》创刊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五四运动 D、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二、非选择题。(共4题, 共50分。其中第26题15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5分,第29题10分。)

  • 26. 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跟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请你想一想:
    (1)、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哪三个不平等条约的哪项规定有关?
    (2)、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对近代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3)、导致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至少答出两点)
    (4)、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 27. 许多时间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

    材料二:1964年,董必武来到浙江嘉兴南湖,挥毫题诗曰:“草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1)、五四爱国运动是哪一历史时期的“起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关系。
    (2)、诗中“画舫"因为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天下?这个会议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重大影响华。
  • 28. 阅读下对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苦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便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来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春年》

    材料二:干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产,以致成为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

    ——胡绳

    材料三:民主与科学使当时的青年如获军宝,中国文化界为之气象一新。孙中山赞叹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德先生、赛先生成为中国此后 10余年间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正是在对民主与科学的不懈追寻中,中国人开始寻找到走出困境的方略。

    ——《复兴之路》(上)

    请问: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运动倡导者的梦想”是通过什么运动去实现的?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慷慨派”指的是什么政治深别?“现代化”运动的要求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赞叹的“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是什么事件?使“中国文化界为之气象一新”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特点。
  •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革命者们“含得一身刚, 敢把皇帝拉下马”。在1911年10月10日,他们发动了武昌起义,建立了湖北军政府。诸省纷纷响应。随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清帝退位。民主共和制代替了君主专制,共和制首次在中国成为一个鲜活的事实。临时政府发布“剪辫令”,强行剪去男子头上的辫子;革除缠足等陋习,推动妇女解放运动,使广大妇女摆脱封建枷锁,大胆走出家门,参与社会事务。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时,就任临时大总统的是谁?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有关社会变革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