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十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12-1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图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物理规律,有一个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A、 发声的音叉使脸颊发麻 B、 烛焰随音乐摆动 C、 发声的音叉弹开小球 D、 发声的喇叭使小纸片跳舞
  • 2. 在操场上,小明用播放器播放同一首歌。他在播放器正前方5m处分别佩戴A、B两款隔音耳罩,当音量旋钮分别在图甲和乙的位置时,小明刚好听不到歌声。不戴隔音耳罩,小明在距播放器5m的不同位置,听到声音的响度不同。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B款隔音耳罩隔音性能较好 B、保持音量旋钮位置相同,戴隔音耳罩刚好听不到声音的位置,B比A远 C、保持音量旋钮位置和小明距播放器距离相同,戴隔音耳罩听到声音的响度, A比B小 D、在播放器正后方同一位置,戴隔音耳罩刚好听不到声音时,播放器音量旋钮指示的音量,B比A小
  • 3. 在一张白纸上用红色水彩笔写上“物理”两个字,当你通过红色玻璃观察白纸上的“物理”字时(  )
    A、看到清晰的红色“物理” B、看到清晰的黑色“物理” C、看到清晰的白底红色“物理” D、几乎看不出“物理”
  • 4.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速度一定比次声波的速度大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根据音调可以判断是哪位歌手在唱歌 D、“禁止鸣笛”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 5. 下列四幅光路图能正确解释生活中现象的是(  )
    A、水中的潜水员看见岸上的物体 B、光从室外透过窗户玻璃进入室内 C、太阳在树荫下形成的圆形光斑 D、人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
  • 6. 小轿车驾驶室内装有冷暖空调,可使驾驶室内冬暖夏凉,但是在使用空调过程中常易造成前方玻璃模糊,影响视线,对此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夏天,要使玻璃清晰,驾驶员应该用干抹布在驾驶室内擦拭 B、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吸热 C、夏天,玻璃模糊属于汽化现象 D、冬天,要使玻璃清晰,驾驶员应该打开车头处的排风口对车窗玻璃吹暖风
  • 7.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 8. 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雪人变小 C、草叶上的露珠 D、湖水干涸
  • 9. 两支合格的温度计玻璃泡中所装的水银一样多,但细管内径不同. 现将它们的玻璃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那么 (  )
    A、内径细的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当然也较大 B、内径粗的水银柱升得较低,示数当然也较小 C、尽管内径不同,但水银柱升高的高度相同,示数也相同 D、内径细的水银柱升得较高,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 10. 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形状不同的亮斑,关于亮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些亮斑的亮度相同 B、这些亮斑都是太阳通过小孔成的像 C、这些亮斑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亮斑的形状都由孔的形状决定
  • 11. 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如图所示,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小于5cm B、一定等于5cm C、一定大于5cm D、可能小于5cm,也可能大于5cm
  • 12. 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  )
    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B、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蜂蜡的熔化特点 C、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 D、研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

二、填空题

  • 13. 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选填“次声波”、“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
  • 14. 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min内振动了3600次,则频率是Hz,人类(填“能”或“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 15. 目前,全球的气候悄悄变暖,这是效应不断加剧带来的后果。噪声被称为隐形杀手,环保部门常在噪声较大的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噪声监测仪显示的数字为55(填单位),噪声监测仪(填“具有”或“不具有”)降低所在路段噪声的作用。
  • 16. 如图甲乙所示是两只水平放置的水银温度计,此时甲的示数为℃,乙的示数为℃。图丙是一只体温计,若将其直接放入病人体内,测量出的体温不可能38.5℃(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17. 每年到了秋季,气温变化较大,儿童极易感冒发烧,为了降温常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在额头贴“退热贴”。退热贴内部是一种呈固态的胶状物,在使用过程中胶状物会逐渐消失,在这过程中胶状物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此过程需要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你认为小孩发热时(选填“要”或“不要”)给小孩加盖被子,是因为盖被子阻碍了。(从物态变化角度解释)

  • 18. 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中,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加热时会看到紫红色气体,已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 , 碘的熔点为113.7 , 如图所示的两种加热方式中,图(填“甲”或“乙”)更好,因为另一种加热方式还可能会出现(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 19. 如图,是检查视力时平面镜、被测者和视力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若平面镜距视力表3m远,该视力表要求被测者在5m远处,则人应坐在离视力表m远处,视力表上其中一个“E”字开口指向纸外,则被测者应向她的(选填“上方”、“下方”、“左方”或“右方”)指才正确.

  • 20. 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如果我们将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涂黑后,放在点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比较明显,因为具有热效应,若在紫光的外侧放置涂有荧光物质的纸条,则可观察到 , 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能/不能)得到“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这一结论。

  • 21. 晚上,小明在自己的家庭实验室探究“光的反射现象”,他把一小平面镜放在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白纸和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观察到(选填“镜子”或“白纸”)较亮,这是因为光在白纸上发生反射。

  • 22. 平静的湖面上映出天上的白云,一个同学说:“快看,鱼在云里游呢。”她看到的“云”实际上是 , 看到的“鱼”实际上是。(选填“实像”、“虚像”或“实物”)
  • 23. 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透镜是凹透镜,通过透镜可以看到放大的文字。(以上两空均选填“甲”或“乙”)

三、实验题

  • 24.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组光学综合实践活动。

    (1)、如图甲将红、绿、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2)、如图乙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上,此时看见的烛焰(选填“是”或“不是”)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
    (3)、如图丙用一束绿色激光照射到一个白色气球表面,若要将此气球射破,则要把气球上被照亮的区域用颜料涂成色(选填“红”或“绿”),气球能被激光射破,说明了光具有
    (4)、如图丁是小明用乒乓球、足球和灯泡来演示日食现象,其中乒乓球代表
  • 25. 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表: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40

    0.5

    a

    b

    尼龙丝

    30

    0.5

    尼龙丝

    40

    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两根编号分别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两根编号分别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二,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a应40,b应0.5.(均选填“等于“或“不等于“)。
    (4)、探究过程常采用下列主要步骤:A.分析归纳得出结论;B.设计和进行试验;C.提出问题与猜想。这些探究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只填代号)。
    (5)、探究过程中用到的物理方法是法。
  • 26. 小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

    (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____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插入广口瓶中导管不足够长
    (2)、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过程中,随着瓶内空气逐渐 , 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填“变高”、“不变”或“变低”),响度(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于是小明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将(填“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由此现象(填“可以”、“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 27. 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图甲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
    (2)、在加热过程中,水中的气泡如图乙所示,此时水(选填“已沸腾”或“未沸腾”);
    (3)、其他同学分别采用如图丙的三个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则用装置③做实验画出的图像是
  • 28.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器材选择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目的是
    (2)、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可采取的具体操作是 , 此时会发现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像;
    (3)、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OO'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OO'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
    (4)、同组的小杰认为选用两个相同的蜡烛代替棋子也可完成实验,并且选用蜡烛成的像比选用棋子成的像更(选填“亮”或“暗”),实验过程中他应先将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然后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调整位置使其与像重合。
  • 29.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P、Q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翻折。

    (1)、如图甲,纸板与平面镜应保持 , 将一束光贴着纸板P沿E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Q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F。接着将纸板Q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Q上(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ON在内,在纸板Q绕ON向后翻折的过程中,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选填“改变”或“不变”);
    (2)、如图乙,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P、Q整体倾斜,让光仍贴着纸板沿E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纸板Q上(选填“有”或“没有”)反射光束;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四、作图题

  • 30. 在如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A′B′。

  • 31. 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 OB 的入射光线 AO,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 32. 如图所示,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五、综合题

  • 33. 阅读下面的短文

    超低温水

    你肯定知道水的冰点是0摄氏度,但这并非水能达到的最低温。低于冰点的水名叫“超低温水”,水有时会违背我们在课本上学到的规则:地球上的水可以低至零下35摄氏度,却仍能保持液态。

    水是否会“冻结成冰”形成晶体,除了温度,还要取决于其它因素一一需要先形成凝结核,随后逐渐吸引其它水分。水在低于冰点时很容易形成晶体,但科学家通过将微型液滴喷入真空中来制造超低温水。液滴越小,能够维持液态的最低温度就越低,结晶的可能性也越低。通过减小液滴体积,更多液体可以暴露在真空中,产生特殊的真空降温现象。简单来说,降低气压可使液态表面粒子迅速变为气态,从而带走液滴热量,实现快速降温。

    测温结果显示,这些液滴的温度极低。而测定温度同样困难。科学家实验时采用了激光脉冲测定液滴在真空中移动和蒸发时的温度。通过分析水滴离开喷嘴前后的直径变化,研究人员可得到一个数值,再用数学公式转化为温度。

    请回答以下问题:

    (1)、通过阅读文章发现,水达到0摄氏度,并且继续放热, (一定/不一定)会凝固;
    (2)、水在凝固时,除了满足温度条件,还需要形成
    (3)、在制造超低温水时应该加入 (雾状水滴/整杯的水);
    (4)、科学家在制造超低温水时,为了快速降温,经历的物态变化过程是(____)
    A、凝固 B、汽化 C、升华 D、液化
    (5)、将一滴“超低温水”滴入常见的冰水混合物中,结果(____)
    A、部分冰熔化成水 B、部分水凝固成冰 C、无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