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模拟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12-1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如下图,关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 2. 读“地球某日光照”图,回答下列题。下列关于B、C两地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C点的时间比B点早 B、B点此时是白天 C、B点在C点的正东方 D、B、C两点同属北半球
  • 3. 玲玲从学校到家,先向北走了一段路,再向东走了一段路,然后向南走了一段路才到家,玲玲走的线路应该是图中的( )
    A、 B、 C、 D、
  • 4. 读等高线地形图,下列判读正确的是(   )

    ①图中地形以丘陵为主                  ②甲所在地形部位是山顶

    ③乙、丙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是100米    ④CA的坡度比BA要陡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 5. 当太阳直射时,人的影子在自己的脚底下。图甲为在我国汕头(116°44’E,23°26’N)此时正午太阳在正头顶,图乙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拍照当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最接近(   )
    A、 B、 C、 D、
    (2)、该季节北京市的昼夜长短情况( 表示黑夜, 表示白昼)应为(   )
    A、 B、 C、 D、
  • 6.     图为世界海陆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
    A、直布罗陀海峡 B、白令海峡 C、德雷克海峡 D、苏伊士运河
    (2)、以下不濒临丙大洋的大洲是(   )
    A、非洲 B、南美洲 C、亚洲 D、南极洲
  • 7.   2020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在此次成功登顶世界最高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从1号营地到珠峰峰顶,途经的地形部位主要是(  )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陡崖
    (2)、受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喜马拉雅山脉在不断抬升,这两大板块分别是(  )
    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D、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 8. 阿尔卑斯山被称为“滑雪者的终极梦想”,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与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板块是 (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2)、关于阿尔卑斯山脉及其周围的地理事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地中海将会逐渐缩小 B、非洲和欧洲将会连成一体 C、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区多地震 D、阿尔卑斯山脉将不再发生变化
  • 9. 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暴雨的是(  )
    A、 B、 C、 D、
  • 10. 下图是某市某日天气预报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气温日较差6℃ B、中雨转阴 C、东南风4级 D、空气质量状况良
  • 11. 下图中A、B、C、D四地降水量最多的是(   )

    A、A B、B C、C D、D
  • 12. 图为某地气候资料图,下列有关该气缺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②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③该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 ~40°的大陆西岸

    ④该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 ~40°的大陆东岸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3. 秋天是多彩的季节,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出了全球十大赏秋地。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及十大赏秋地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十大赏秋地大部分在(  )

    ①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②北半球热带地区 ③-10~0℃等温线之间 ④0~10℃等温线之间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从图可看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气温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 B、气温自北向南升高 C、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D、最低温出现在北半球
  • 14.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下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环境污染不断加重 C、人均粮食不断上升 D、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增加
  • 15. 下图所示建筑,属于哪种宗教的代表性建筑 (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 16. 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如一些特色民居往往与当地的气候关系密切。下图为北欧某地的民居,该民居多用松木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屋顶坡度大。据此,完成下题。

    北欧民居的建筑特色反映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

    A、湿润多雪 B、低温少雨 C、高温多雨 D、寒冷干燥
  • 17. 中国某地民居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传统民居最有可能属于哪个少数民族?(  )
    A、西藏藏族 B、新疆维吾尔族        C、海南黎族 D、宁夏回族
    (2)、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气候类型是(  )

    A、A B、B C、C D、D
    (3)、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
    A、高寒缺氧 B、潮湿、多虫鼠 C、多火山、地震 D、干旱缺水
  • 18. 读图1和图2,下列关于地域发展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占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在一半以上 B、图中电池、组装等生产线设在中国,其国际经济合作的方式是发展援助 C、中国与美国进行经济商谈属于“南北对话” D、绝大多数的南亚务工者分布在美国、沙特阿拉伯等国,其国际经济合作的方式是工程承包
  • 19.     联合国大会将每年5月21日设为“国际茶日”,全球共有60多个国家产茶,2019年全球茶叶总产量已突破600万吨。下表为2019年世界茶叶产量排名前十的国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

    印度

    肯尼亚

    斯里兰卡

    越南

    印尼

    土耳其

    缅甸

    孟加拉国

    乌干达

    全球总产量

    279.9

    139.0

    45.9

    30.0

    26.8

    19.0

    12.9

    9.6

    7.7

    7.65

    615.0

    (1)、从上表可知(   )
    A、亚洲中越南茶产量最少 B、主要产茶国集中在非洲 C、茶的产量与人口数量呈正比 D、主要产茶国多为发展中国家
    (2)、联合国设定“国际茶日”是为了(   )
    A、降低茶叶价格,扩大产茶国的茶叶消费市场 B、扩大世界茶树种植面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C、改变茶树生长习性,增加世界各国茶叶产量 D、推动茶文化传播,促进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
  • 20. 读德国面积、人口、主要工业产品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表,并根据德国的有关知识,从表中可以看出,德国是世界上(   )
      面积 人口 发电量 汽车
    世界(%)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德国(%) 2.5 1.3 5.1 7.0 4.5 14.2

     

    A、发达的工业国家 B、发达的农业国家 C、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 D、经济基础薄弱的国家
  • 2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已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重要方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四处旅游景观中,位于南亚的是(    )
    A、 B、 C、 D、
    (2)、四处景观所在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二、综合题

  • 22. 下图是某学校秋游地点的等高线地形图。同学们设计了三个秋游活动方案:

    从甲村出发,方案1:攀登山峰,锻烁体质。方案2:沿河观赏瀑布,感受自然。方案3:游览民俗村,体验文化。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1对应图中路线(a/b/c),这条路线主要沿 (地形部位名称)前进。
    (2)、方案2的同学们在沿河行走过程中,借助地图可判断该河流的流向是
    (3)、三个方案中,你建议体力欠佳的同学选择方案 , 原因是
    (4)、傍晚,部分同学登上了①山峰,看阵阵炊烟从甲树飘向自己所在的位置,可推断
    (5)、本区域位于五带中的带,北部地形以为主。
    (6)、一部分同学们想早起观看日出,观看视野最佳可选择在处附近(填①或②)。若甲村当时气温为15℃,建议同学们到达目的地后做好工作。
  • 23.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甲图),世界人口重直分布图(乙图).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丙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纬度位置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区。从地形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地区(地形类型)。
    (2)、⑥大洲是洲,它是地球上唯无人定居的大洲,原因是 , 其影响因素是)
    (3)、近些年,③所在大洲部分地区的人口处于负增长状态。简要分析人口负增长可能产生的 问题(回答三点)。试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 (回答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