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七 记叙文阅读

试卷更新日期:2021-12-14 类型:一轮复习

一、现代文阅读

  • 1. 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按要求完成问题。

    不以奖杯为重负

    陈鲁民

    材料一

    ①一次,袁隆平去国外接受联合国颁发的世界粮食奖,规格很高。据说过海关时,因为东西比较多,他不小心把那个装奖杯的包落下了。后来,海关工作人员打开包一看,原来是刻着袁隆平名字的奖杯,马上和他取得联系。袁隆平这才发现把奖杯忘了,还幽默地表示:“我说怎么会感到那么轻松呢!”沉甸甸的奖杯当然很珍贵,是荣誉的象征,是社会的褒奖,但在袁隆平眼里,那也算不了什么,没有了奖杯的重负,可以活得更自在。

    ②淡泊名利,事业为重,大概是古今中外所有英杰的共同特性。有朋友到居里夫人家做客,她正忙于试验,就让朋友随便转转。朋友发现,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在玩弄她的诺贝尔奖奖牌,不禁大吃一惊,这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给孩子当玩具。居里夫人却很平静地表示这没什么,“我是想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对不能永远守着,否则就将一事无成。”爱因斯坦曾经称赞居里夫人在所有著名人物中是“唯一不为荣誉所颠倒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古巴民族英雄何塞.马蒂有句名言:“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袁隆平、钱学森、邓稼先、彭桓武等,无疑都是“大写的人”。他们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他们也以获得奖杯、奖牌、奖金为荣,但在他们心中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民利益、国家前途、民族未来。

    ④荣誉可以成为继续前进的动力,也可以成为影响前行的重负。对待荣誉的态度,能看出一个人的精神高度和思想境界。因而,对于奖杯、奖牌、奖金,要看重又不能太看重,那是对我们工作成就的肯定,是人生的点缀,很美丽也很珍贵,但绝不能为其所累,更不能成为束缚我们前进的名利缰锁。

    ⑤古人有云:“名利最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袁隆平、钱学森、邓稼先、彭桓武等,便是那自古至今的“几人”。正因为少如凤毛麟角,就更显其珍贵,也更令人景仰敬重。

    (选自《杂文选刊》2020年10期,有删减)

    材料二

    2006年,欧阳中石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一终身成就奖”。 这几年,欧阳中石的书法作品经常出现在拍卖会上,也不乏作品拍出几十万、上百万的高价。可他却说,这些作品与自己并不相干。

    欧阳中石说:“拍卖会上的东西跟我没有关系,我不做生意,我就是个教书匠。”还有网上卖的书法集,三十多本都有他的名字,他自己辨认过,有的是从报纸和别的书上截了去的。

    眼见自己的名字被别人拿来乱用,欧阳中石却看得很淡然:“我再表我的态吧,我感谢这些人。第一,出书法集应该我来做,但我太忙了,人家找不到我。第二,人家很冤枉,明明是人家耽误了时间,人家写了字,还得写我的名字,多冤枉!”至于那些造假者,他也无心计较:“造假的不就为了赚俩钱嘛,他有需要让他用去吧。”

    (1)、阅读材料,在下面A、B、C处填写相关内容。

    提出问题:①如何提出:A

    B:②~④不以奖杯为重负的原因

    解决问题:⑤得出结论: C

    (2)、请你在材料第②段结尾处的横线上,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3)、材料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你获得过些荣誉,也曾经得到过别人的赞美,你是如何对待这些荣誉或赞美的?请结合材料谈你的想法。
  • 2.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问题

    2019主持人大赛:比赛类综艺本来的模样?

    比赛类综艺节目已经很久不叫大赛了,就像选手不称选手、评委不称评委,晋级淘汰的方式也不是打分排名,而是转身拍灯……所以,当主持人撒贝宁“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的话音落下,观众如同遇见熟悉的陌生人。

    从10月26日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在央视一套播出。刚播第一期时就上了热搜,网友评价,整套流程像是主持人招聘大会:1小时36分的节目时长,包含17位评委介绍和12位参赛选手各两个环节的个人展示,然后评委现场给出建议并打分,最后按分数排名淘汰。

    主持人的价值不是把自己的故事摆出来

    在本届主持人大赛第一期节目中第一个出场的新闻组选手姚轶滨,中国传媒大学科班出身,现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主持人。“做这行的都知道这个比赛的分量,我等了好久。”上一届大赛,姚轶滨刚从英国念完硕士回来,没赶上报名,没想到一等8年。从报名开始,姚轶滨就发现节目组对选手的身份不太在意,“报名就填表,前采的时候也不问你有什么故事,上去就比,下来就打分。录的时候觉得节奏很快,没想到播的时候更快”。但姚轶滨很喜欢这样简单直接的过程:“每个选手都是抱着一颗要赢的心来的,要把自己最好的专业拿出来。”   甲  

    文艺组选手龚凡从小就有做主持人的梦想。她是一名纯工科生,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本科学的软件工程,研究生学的系统工程。之前与主持人最密切的关联是参加过山东卫视一档主持人选拔节目,获胜后主持了2016年山东卫视春晚,在此之前,所有的主持仅限于学校活动。龚凡觉得,自己的故事也许能形成一些“人设”标签,但作为一个主持人,重要的不是你是谁,而是你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我相信一个人的经历,最终能内化成你的眼界、你的表达、你在舞台上的一切,这才是你的价值,而不是把自己的故事摆出来”。

    在康辉看来,如果一档节目只让人记住了主持人,反倒是这个主持人失败的地方,而且主持人大赛只是没有设置专门环节,并非完全舍弃讲故事。“参赛选手有着不同的背景和成长经历,他们在表达中就会带出故事,比如,有的去过新疆偏远的县里支教,有的当过很长时间的记者。选手在台上和主持人、评委交流,这个过程也是在讲故事。”

    以前只是选拔主持人,现在探讨时代的需求

    在敬一丹看来,主持人大赛不仅考选手,还考评委,如何挑选出更适合今天这个时代要求的主持人。她1988年刚到央视的时候,是主持人中的第一个研究生,而在本届主持人大赛中,选手普遍学历较高,几乎一半是硕士学历,“良好的教育背景,会让人更有根底,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更远”。  乙 

    除了学历高,曾经的央视主持人,必然是科班出身,而现在“干什么的都有”,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甚至不同的职业。纯工科出身的龚凡说:“我讲人工智能,我的学科背景让我能更懂这个专业、表达更准确;同时我能把专业讲得更通俗易懂,让观众更易接受。”

    曾经的《CCTV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改名为“主持人大赛”,去掉了“电视节目”的限定,也体现了融媒体时代对主持人的新要求。敬一丹说:“多元背景和海外留学经历,是主持人群体的需要,让这个群体更加多样、丰富、立体,也适应现在变化着的节目。”

    在个人展示环节,姚轶滨准备的是电视产品,有的选手带来的是人工智能这样的“高科技产品”。“以前可能就是选拔主持人,现在无论是选手、评委,还是节目组,都在探讨这个时代的问题——大家到底需要怎样的主持人,我们会不会被技术所取代”。

    并不是哪一种形式更好,只是每个阶段观众审美不同

    面对好评如潮,康辉笑说,才播两期,不着急,再看看。“并不是所有的综艺,包括选秀类节目,都要变成主持人大赛这种‘直截了当’的形式。所有的节目都是向观众传递信息、沟通情感,在这样的目的和宗旨之下,一切变化都有可能”。

    康辉说:“站在舞台上的每一个选手,我都能感受到他们的一种自信。我经常想,如果对调一下位置,我在他们的年龄,我敢不敢?其实不能完全给自己一个肯定的答案。”   丙 

    敬一丹表示:“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展示平台,就会错过一些有才华的年轻人,我们和亿万观众一起走过了这么多年,可以吸引更多观众关注电视本身,这对电视和观众来说都是好事。”全媒体时代下,《主持人大赛》用一场最顶级的赛事,让我们看到年轻人的使命、担当、情怀与追求,同时,大赛也凭借精良的内容制作拥抱年轻群体,实现了自身的“逆生长”。

    (1)、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多元背景和海外留学经历,是主持人群体的需要,这样能躺主持人更适应现在变化着的节目。 B、如果一档节目只让人记住了主持人,反倒是这个主持人失败的地方,因此主持人大赛没有设置专门环节,完全舍弃讲故事。 C、作为一个主持人,重要的不是你是谁,而是你能给别人带来什么,将你的经历内化成你的眼界、你的表达和你在舞台上的一切,这才是主持人的价值。 D、“讲故事”在节目中最初出现时,观众十分买账。只是现在这种形式越来越多,审美疲劳就出现了。
    (2)、你认为下面这句话应放入文中甲、乙、丙中的哪处最合适,请阐明理由。

           自信和勇气是当代年轻人身上的一种特质,他们不但有梦想,而且有去追逐和实现自己梦想的一股劲头。

    (3)、央视《主持人大赛》越赛越火,再度掀起“青春风暴”。网友们议论纷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赞成哪个观点,并阐明理由。

           网友“一鸣惊人”:这档节目简直就是“当今中国主持界的最高水准”,是主持界的“神仙打架”,牛!

           网友“不走寻常路”:新闻主播应该去掉个性化,不能将个人的情感和意志带入到新闻当中,这符合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但我认为,综艺类节目主持人应当适当地进行个性化传播,否则千篇一律的主持风格又会让观众视觉疲劳。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爱是成长的必修课

    桂从路

    ①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常常令人感动不已。女友患病3年不离不弃,病床前举办婚礼;洪水中坐在屋顶歇息的年轻人,原来一直在救助他人;车祸发生后血库吃紧,全城接力献血……爱是沟通人心的桥梁,一个动作、一个眼神足以温暖人心。

    ②说到爱,每一个人都不陌生,但似乎又难以用语言表达。古往今来,我们给这个美好的词汇注入了许许多多的内涵。哲学家将爱视作“人类对整个世界的渴望”,心理学家定义爱为“人与人间抛弃恐惧、不再戒备的信赖关系”。在文学家笔下,我们能从父母的背影中理解什么是亲情,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吟唱中读懂一份倾慕。虽然“什么是爱”从来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都包含了一项起码的内容,那就是一种关怀与给与,一种对他人真诚而无私的关心。

    ③对爱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是对爱的追求却始终如一。早在2000多年前,儒家先贤就讲“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涵养一颗仁爱之心,这是君子的德行,也是中国传统理想社会的写照。刚刚过去的开学季,不出意料被各种开学致辞刷屏。高校校长的寄语,无疑是新生收获的第一笔财富,而在跋涉未来的行囊中,不少人都会把“学会爱”纳入其中。历史背景、时代条件早就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变,但是“学会爱”“追求爱”依然是师长们的谆谆教诲,成为年轻人成长的必修课。

    ④心中有爱,方能遇见更好的自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年轻人成长过程中,爱是最好的滋养,用爱浇灌,就能让责任意识、担当精神拔节生长。现实中,一些人信奉精致利己主义的处世哲学,将“学会爱”视作无用的心灵鸡汤;有的精于算计、衡量得失,面对选择时不是“听从内心”而是听从利益,这些功利心态往往会滋生焦虑、走入误区。有得有失、有风有雨,这是生活的常态,唯有心中始终深爱,才能经风历雨收获内心的平和,唯有对世界充满善意,才能懂得与其抱怨不如奋斗的道理。

    ⑤心中有爱,方能走出开阔的人生。经由时间检验的爱,才能历久弥新。它不会因为生活的平淡而辜负了生机勃勃的生命,也不会因为道路的坎坷而迷失了内心的渴望。在这一点上,陆游可以说是充满爱的人。对爱情的追求,让他笔下的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读来格外刻骨铭心;对田园风光的热爱,让他留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千古名句;笃定对国家的热爱,一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写尽慷慨激昂的报国热情。对他人、对自然、对国家的爱浸透一生,每每读到陆游的诗句,依然能够感受到穿越历史烟云的力量,给当代人以启迪。

    ⑥心中有爱,方能成就大写的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无数年轻人满怀对祖国的挚爱挺身而出,为民族独立甘洒热血。今天远离了战火,但甘于牺牲奉献的大爱依然延续。灾难来临时义无反顾的人民子弟兵,32年守卫孤岛无怨无悔的王继才,汽车失控后一把推开学生,自己却身负重伤的“最美女教师”……每一个凡人善举的背后,何尝不是人性的彰显、爱的力量。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心中没有对事业的爱、对国家最真诚的爱,如何能够锻造出中国人的脊梁?

    ⑦海伦·凯勒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将一生献给了聋哑人事业,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她曾这样写道,“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年代,爱和勇气都是我们生存的基础。”成长在当下的年轻人,也不妨做一个像她那样有爱的人,温暖着他人、改变着世界。

    (选自《  人民日报  》)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④段中“心灵鸡汤”的意思就是指带有精神安慰作用的东西。 B、之所以说“爱是成长的必修课”,是因为有爱才可以称得上君子;有爱能让责任意识、担当精神拔节生长,遇见更好的自己;有爱才能不负生命,不失渴望,走出开阔的人生;有爱才能甘于牺牲奉献,成就大写的人。 C、本文首先列举社会生活中一些爱的场景并进一步阐述古往今来人们对爱的理解和追求,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接着从三个方面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最后引用海伦的话再次强调中心论点,总结全文。 D、鲁迅为了救治像其父亲那样受尽病痛折磨的国民,东渡日本留学,后来又为了“医治”国民的愚昧麻木而弃医从文,成为一代文学巨匠。这个事例能证明“心中有爱,方能遇见更好的自己”这一分论点。
    (2)、第⑥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4. 论述类文本阅读

    “扬长”与“补短”

    江曾培

    ①一位青年朋友来访,谈及他近日读到一篇文章,说过去受木桶短板原理的影响,认为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因而对人的成长,总是着重于补短板,改善薄弱环节。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协作也越来越完善,人只有充分展示其“长板”,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方能显示其独特价值,因而更应重视发扬自身的长处,这叫做长板原理。

    ②他问我的看法。

    ③我说,木桶的短板原理确实影响很大,其论述也自有其道理,不过,它也只是一种观察角度。它出现不久,就有人提出新的看法,认为木桶效应要从多方面考虑,比如将木桶倾斜后,倾斜面的木板越长就越能装更多的水,因而不能只看重补短板,同时需要重视加强长板。

    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从历史上看,没有“短板”的全才,是不多的,推动历史发展的多是那些虽有“短板”但具有特定专长的专才。他们并非样样有“才”,而是存有“短板”,但其“长板”却特别突出,在特定的领域独领风骚,呈天才之姿。学者季羡林说过,许多被称为天才的人,实际上是偏才、专才,而不是没有“短板”的全才

    ⑤历史上出现过像达·芬奇这样在多个领域都精彩出众的“全才”,只是数量极少,寥若晨星。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学术领域的不断扩大,一个人倾其全部的生命和热情,也难以成为没有“短板”的“全才”,因而专心致志于某个心仪的领域,深耕细作,着重拓展自己的“长板”,成为特定领域的杰出“专家”,则是一条有益于成才的路。

    ⑥当前,网络的快速发展加速社会的变革,行业的分化越来越细,相互的协作越来越方便,每个人既可以依靠组织和协作去发挥自身的光与热,也可以成为自由职业者挥洒自己的才与情。

    ⑦在这样情况下,更需要重视发展自身的“长板”,只要将自身的长处发挥到极致,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都能很好呈现自己的价值,得到社会的尊重。即使你在某些方面存有“短板”,比如你一心研究科技,并不关心那些网红时尚,显得有些“孤陋寡闻”,也不要紧,只要你拥有独特的“长板”,或有精巧的手上功夫,或有奇妙的创新设想,都能受到关注。

    ⑧当今,越来越多的事例显示这样一个趋向:决定一个人的水平与价值的,是其“长板”,而非“短板”。铁拐李腿瘸是其短板,但他有高超的长板,依靠拐杖就可以立在水面过海,因而成仙                                                 

    ⑨任正非创办华为的成功,也印证了是长处在决定水平,长板在促进成功。

    ⑩任正非戏称自己在家里经常被太太和女儿骂“笨得要死”,但他说自己一生就奉行一条:“我的短板,我不管了。我只把我这块板做长,再去拼别人的长板,拼起来不就是一个高桶了吗?为什么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完美的人呢?”在公司,任正非说华为从来不要求人完美,也从不用完人,反而重用那些虽有弱点但有突出优点的人。

    ⑪这就是重视人的长处胜于短处,正如罗丹所说,真正的大师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这些人不是四平八稳的没有“短板”的“全才”,而是一些特别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

    ⑫基于此,我想说,处于当今改革创新的新时代,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确实要使原来看重的木桶短板理论,让位于木桶的长板理论,让“扬长”重于“补短”,这也是社会变革前行的一种必然反映和要求吧。(选自《新民晚报》2021年5月4日,有删减)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
    (2)、第①~③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3)、第④段划线句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请依据前文,给第⑧段补充一个论据。(不必模仿句式)
  • 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风雪夜归人

    马亚伟

    三十多年前,父亲在离家三十里路的地方上班,他每天骑自行车往返。

    冬天的天,像个面无表情的冷面人。寒气阵阵,天空透着捉摸不透的意味。父亲抬头望了几次天,说:“这天阴了好几天了,雪也没下,我还是去吧,厂里一大堆事,耽搁不得。”母亲说:“下雪了咋办,还是别去了。”父亲犹豫了一下,推起车子出了家门。

    过了一会儿,天阴得更沉了。没多久,雪纷纷扬扬下了起来。那次的雪下得特别大,雪片简直像羽毛一样,在风中乱舞。母亲叹口气说:“让你爸别去上班了,他偏不听,下雪了还咋回家!”父亲轻易不会歇班,他挣的钱要供我们一家开支呢。

    到了下午,雪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母亲在屋里屋外团团转,雪地上留下她杂乱的脚印。“雪越下越大了,你爸可咋回来呀!”母亲语气里有明显的担忧和焦虑。“我爸今天也许不回来了呢,听他说那里有住的地方。”我安慰母亲。

    黄昏时分,雪渐渐小了,但地上的雪更厚了,脚踩上去立即陷出深深的窝,每走一步都很吃力。我问母亲:“我爸今天不回来了吧?”母亲无比笃定地说:“回来!他肯定回来!”

    夜色笼了过来,母亲站在门口翘首遥望,可路上连个人影也看不到。冰天雪地,我在呼啸的风中瑟缩着,感觉要被冻成一根冰棍。“妈,回家等吧!”我开口说话时,牙齿都要打战。母亲却目光专注地遥望着村口,一声不吭,她在雪花飞扬中保持着一成不变的姿势和表情,那姿势和表情像雕像般肃穆。忽然,母亲说:“走!回家做饭,你爸回来得吃上热乎饭!”

    母亲认定,父亲一定会回来。我跟着母亲在屋子里忙碌起来。小小的屋子里,炉火烧得正旺,温暖弥漫着,与屋外的世界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样的时候,分外觉得“家”这个字眼是那么可亲。母亲烧起灶火,忙着熬红薯粥。她嘱咐我在炉火上烧开水:“多烧点开水,你爸回家得赶紧让他用热水洗洗,暖和暖和。”灶火上熬着红薯粥,母亲开始切白菜,切豆腐,洗粉条,她要做父亲最爱吃的大炖菜。

    屋子里的饭菜香味弥漫着,妹妹饿得叫起来:“妈,我要吃饭,爸爸今天肯定不回来了。”夜色漆黑,别人家已经过了晚饭时间,可父亲还没有回来。母亲的态度依旧坚定:“你爸一定会回来的,再等会儿!”我和妹妹围着炉火,静静等待。母亲则一趟趟往外面跑,脸上的表情越来越焦虑。

    后来母亲不再出门去,但她的焦虑在升级,眉头紧锁着。就在我们都等得心烦意乱的时候,屋门“吱呀”一声开了。“爸爸回来啦!”妹妹喊起来,我和母亲也一跃而起。

    我们面前的父亲,简直成了雪人!他衣服上都是雪,眉毛、胡须上也都是雪,整个人都是白的。“赶着做事,回来晚了。”父亲开口说话,“三十里地,我一步步走回来的!”父亲嘴巴像被冻僵了一般。母亲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使劲吸吸鼻子,为父亲拍打满身的雪。我赶紧把门关紧,让屋里的温暖一点点融化父亲的寒冷。这个世界有冰有霜,但幸好还有家;这个世界有风有雪,但幸好还有爱。夜归人,只要有人在风雪中为他守候,就一定能回到家。

    父亲坐到餐桌前,看到热气腾腾的饭菜,张口想要说什么,又停了一下,终于说出一句话:“家里真暖和!”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1年第10期,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风雪夜归人”为题,主要写了父亲冒雪回家的故事。 B、小说以倒叙的方式讲述故事,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C、小说中的“我”是故事的讲述者,也是小说的线索人物。 D、小说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如屋内温暖与屋外寒冷的对比、妹妹形象与妈妈形象的对比。
    (2)、结合上下文,按照提示,品析下列语句。

    ①那次的雪下得特别大,雪片简直像羽毛一样,在风中乱舞。(这是环境描写,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表达效果)

    ②母亲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使劲吸吸鼻子,为父亲拍打满身的雪。(这是动作描写,分析动作所表现的人物心理)

    (3)、小说对父亲着墨不多,但父亲这一形象仍很鲜明,结合文本分析父亲形象。
    (4)、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但在叙述上总是调动着读者情绪,让读者始终牵挂着“父亲”的归来,这样使小说富有感染力。说说小说是如何达到这种艺术效果的。
  • 6. 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买书    朱自清

    ①买书也是我的嗜好,和抽烟一样。但这两件事我其实都不在行,尤其是买书。在北平这地方,像我那样买,像我买的那些书,说出来真寒碜死人;不过本文所要说的既非诀窍,也算不得经验,只是些小小的故事,想来也无妨的。

    ②在家乡中学时候,家里每月给零用一元。大部分都报效了一家广益书局,取回些杂志及新书。那老板姓张,有点儿抽肩膀,老是捧着水烟袋;可是人好,我们不觉得他有市侩气。他肯给我们这班孩子记帐。每到节下,我总欠他一元多钱。他催得并不怎么紧;向家里商量商量,先还个一元也就成了。那时候最爱读的一本《佛学易解》(贾丰臻著,中华书局印行)就是从张手里买的。那时候不买旧书,因为家里有。只有一回,不知哪儿来检《文心雕龙》的名字,急着想看,便去旧书铺访求:有一家拿出一部广州套版的,要一元钱,买不起;后来另买到一部,书品也还好,纸墨差些,却只花了小洋三角。这部书还在,两三年前给换上了磁青纸的皮儿,却显得配不上。

    ③到北平来上学入了哲学系,还是喜欢找佛学书看。那时候佛经流通处在西城卧佛寺街鹫峰寺。在街口下了车,一直走,快到城根儿了,才看见那个寺。那是个阴沉沉的秋天下午,街上只有我一个人。到寺里买了《因明入正理论疏》、《百法明门论疏》、《翻译名义集》等。这股傻劲儿回味起来颇有意思;正像那回从天坛出来,挨着城根,独自个儿,探险似地穿过许多没人走的碱地去访陶然亭一样。

    ④在毕业的那年,到琉璃厂华洋书庄去,看见新版韦伯斯特大字典,定价才十四元。可是十四元并不容易找。想来想去,只好硬了心肠将结婚时候父亲给做的一件紫毛(猫皮)水獭领大氅亲手拿着,走到后门一家当铺里去,说当十四元钱。柜上人似乎没有什么留难就答应了。这件大氅是布面子,土式样,领子小而毛杂——原是用了两副“马蹄袖”拼凑起来的。父亲给做这件衣服,可很费了点张罗。拿去当的时候,也踌躇了一下,却终于舍不得那本字典。想着将来准赎出来就是了。想不到竟不能赎出来,这是直到现在翻那本字典时常引为遗憾的。

    ⑤重来北平之后,有一年忽然想搜集一些杜诗。一家小书铺叫文雅堂的给找了不少,都不算贵;那伙计是个麻子,一脸笑,是铺子里少掌柜的。铺子靠他父亲支持,并没有什么好书,去年他父亲死了,他本人不大内行,让伙计吃了,现在长远不来了,他不知怎么样。

    ⑥说起杜诗,有一回,一家书铺送来高丽本《杜律分韵》,两本书,索价三百元。书极不相干而索价如此之高,荒谬之至,况且书面上原购者明明写着“以银二两得之”。第二天另一家送来一样的书,只要二元钱,我立刻买下。北平的书价,离奇有如此者。旧历正月里厂甸的书摊值得看;有些人天天巡礼去。我住的远,每年只去一个下午——上午摊儿少。土地祠内外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地来往。也买过些零碎东西;其中有一本是《伦敦竹枝词》,花了三毛钱。买来以后,恰好《论语》要稿子,选抄了些寄去,加上一点说明,居然得着五元稿费。这是仅有的一次,买的书赚了钱。

    ⑦在伦敦的时候,从寓所出来,走过近旁小街。有一家小书店门口摆着一架旧书。上前去徘徊了一下,看见一本《牛津书话选》(The book-Lover's Anthlogy),烫花布面,装订不马虎,四百多面,本子也不小,准有七八成新,才一先令六便士,那时合中国一元三毛钱,比东安市场旧洋书还贱些。这选本节录许多名家诗文,说到书的各方面的;性质有点像叶德辉氏《书林清话》,但不像《清话》有系统;他们旨趣原是两样的。因为买这本书,结识了那掌柜的;他以后给我找了不少便宜的旧书。有一种书,他找不到旧的;便和我说,他们批购新书按七五扣,他愿意少赚一扣,按九扣卖给我。我没有要他这么办,但是很感谢他的好意。

    (1)、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 间

    买  书  故  事

    在家乡中学的时候

    每月的零用钱都用来到广益书局买杂志和新书;

    。 

    到北平上学

    秋天下午一个人去鹫峰寺买佛学书。

    毕业那年

    重来北平之后

    搜集杜诗,一家小书铺给找了不少,两本《杜律分韵》价格悬殊;

    在伦敦的时候

    ;掌柜给我找了不少便宜的旧书。

    从作者的买书经历中,我发现了(至少写出两点):

    (2)、本文语言质朴,意蕴丰富,品读句子,结合加点词句,体会其情感。

    在家乡中学时候,家里每月给零用一元。大部分都报效了一家广益书局,取回些杂志及新书。那老板姓张,有点儿抽肩膀老是捧着水烟袋;可是人好,我们不觉得他有市侩气。

    (3)、第4段中说“我”当紫毛大氅的时候“也踌躇了一下”,请根据语境,用第一人称描写“我”当时的心理活动。(不少于20字)
    (4)、根据链接材料和文本,你从朱自清的身上得到什么启发?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

    【链接材料】朱自清: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7年升入本科哲学系。虽然以散文名世,但他后来长时间在大学任教,讲授“诗选”、“歌谣”、“陶渊明诗”、“新文学研究”等课程。著作除散文集外,出版有诗集《雪朝》,诗论《新诗杂话》、《诗言志辨》,杂文集《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文艺批评。

  • 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永远的仙人掌

    ①爷爷从讲台上下来的时候,我的父亲刚满十八。爷爷对我父亲说,你必须得去代课,鹰嘴岩小学是离不得人的。年轻气盛的父亲有他自己的理想,磨蹭着,没有立马行动,爷爷迅速暴跳如雷,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父亲没能拗得过爷爷,到乡中心校去报到了。

    ②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约摸三个小时后,天已擦黑,父亲才带着一身汗水,走到了鹰嘴岩小学。学校的王校长,顶着夜色在校门口耐心地等待我的父亲。父亲问,学校一共就我们两个人?对,就我们两个人,王校长说,以前是跟你爸爸一起,你子承父业,了不起啊。唉……父亲叹了口气。

    ③昏暗的灯光下,我的父亲和王校长一起,支起铁锅,架起柴火,煮了一碗面条。王校长说,这就算是你参工的第一顿饭了。父亲没说什么,只是在他用筷子翻动面条时,才发现,面条最下面,还有两个香喷喷的煎鸡蛋,一种朴实的感动,就悄然涌进了我父亲的心头。

    ④第二天,父亲开始了他第一天的教师生涯,周围的群众听说前几天退休的那个刘老师的儿子又来代课了,都跑到学校看来了。王校长说,人家小刘是高中生,你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吗?哪儿是不放心嘛,有人说,我们就是想来看看,顺便看看他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没了,没了,父亲说,挺好的。听了这话,大家才放心了一样,留下衣兜或裤兜里装着的两个鸡蛋,或是两把绿豆,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学校。

    ⑤后来,父亲对王校长说,学校是不是该栽点花草,漂亮一些。王校长说,是啊,可是,这山太高,缺水,土地贫瘠,沙化,差不多的花草是养不活的。我和你爸爸以前也栽过,什么芍药牡丹,月季玫瑰,娇,栽好了,没过多久,枯了。王校长叹口气,继续说,条件差,连好一些的花都是留不住的。

    ⑥父亲抬起头,他看见,王校长的眼里,隐隐有一种失落。父亲听得出来,王校长所说的好花是留不住的,应该是什么意思。那这样吧,父亲说,我们不栽名花,栽那些好养易活的花草,就能留住了。王校长笑了,饱经风霜的脸上,千沟万壑的皱纹如水纹般一圈圈荡漾开来。

    ⑦在父亲的努力下,学校有了花台,花台里有了唯一的花草——仙人掌。仙人掌不择条件,不需要太多的水分和养料,放到哪儿都能存活。每天,伴着琅琅书声,它悄悄拔节生长,几个月后,在仙人掌的顶端,竟然有了好几朵骄傲开放的小花。

    ⑧一年后,王校长问我父亲,你还代吗?父亲一头雾水,说,当然还代,教书挺好的,不代,这里的孩子怎么办?王校长握住我父亲的手,哽咽着说,谢谢。时光如梭,转眼,父亲在鹰嘴岩村小扎根有三十年了。

    ⑨一年前,我高考落榜,心灰意冷,打算到南下打工。留下来,父亲说,同我一起,到鹰嘴岩村小去。我抬起头,第一次,真的,二十年来,我第一次这样近距离端详着我的父亲。父亲老了,不知何时,他的鬓角开始有了粉笔般灰白的白发,他的脸庞有了木黑板般龟裂的皱纹。不知为什么,我竟没有找到拒绝我父亲的理由。

    ⑩同父亲一起来到那所村小,一样的是三个小时以后。学校就我们父子俩,父亲也像当年的王校长一样,支起铁锅,架起柴火,给我煮了一碗面条。吃吧,父亲说,习惯了就好了。翻开面条,我发现,碗底,仍然有两个黄灿灿的煎鸡蛋。我忽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泪水夺眶而出,我背转身,将面条吃得呼呼响,以掩盖我那轻微的啜泣声。

    ⑪第二天,我发现,父亲曾说起过的那些仙人掌,当年,稀稀拉拉,东一个西一个的,而现在,早已枝繁叶茂,层层叠叠。它们真的很好栽,基本没给它们浇过水,施过肥,父亲看着窗外,若有所思地说,王校长当年没有说错,好花是留不住的,只有这仙人掌,不择条件,好栽。

    ⑫顺着父亲看的方向,我发现,经过昨晚雨水的洗涤,那些花台中的仙人掌,似乎又长高了,而且,更绿、更舰了。最叫人惊喜的是,在花台的西南角,那簇最繁茂的仙人掌下,又有一抹新绿,嫩嫩的,正以一种扎根黄土的姿势,努着力,拼命地向上生长。

    (1)、阅读选文①~⑧段,将下列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父亲被逼无奈做代课老师→→村里群众来学校看父亲,留下鸡蛋或绿豆→→父亲在鹰嘴岩村小扎根三十年

    (2)、父亲和“我”吃参工第一顿饭的情形相似,作者为何要重复这一细节?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3)、请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下列语句。

    ①不知何时,他的鬓角开始有了粉笔般灰白的白发,他的脸庞有了木黑板般龟裂的皱纹。

    ②最叫人惊喜的是,在花台的西南角,那簇最繁茂的仙人掌下,又有一抹新绿,嫩嫩的,正以一种扎根黄土的姿势,努着力,拼命地向上生长。

    (4)、选文以“永远的仙人掌”为题,有什么作用?
  •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

    刘心武

    ①从1950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10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②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且不说她能独自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交口称誉,就是她平日不停歇地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啧啧称奇。有人就对我发出警告:“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但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总是要数落我一顿。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嘴意味着道德开始滑落——当然很多年后,我才能将所意会到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

    ③母亲在饮食上如此令邻居们吃惊,被一致地指认为对我的“娇惯”和“溺爱”。但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事,那就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如果那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也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的竟都是为我订的。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母亲:“你怎么那么舍得为儿子花钱啊!你看你,自己穿得这么破旧,家里连套沙发椅也不置!”母亲回答得很坦然:“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

    ④1959年,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去报了到。我感到“不幸中的万幸”,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我满以为,母亲会纵容我“依然故我”地那样生活。但是她却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有犹豫过。母亲不仅把我“推”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报刊的订费,我只能充分地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

    ⑤1960年春天,有一个星期六我回到家中,一进门就发现情况异常,仿佛在准备搬家似的……果不其然,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母亲也随他去。我呢?父亲和母亲都丝毫没有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北京。问题在于:北京的这个家,要不要给我留下?如果说几间屋都留下太多,那么,为什么不至少为我留下一间呢?但父亲却把房全退了,母亲呢,思想感情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的生活。父母迁离北京后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北京除了集体宿舍里的那张上铺铺位,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采采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

    ⑥1966年春天,我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就在那个春天,我棉被的被套糟朽不堪了,那是母亲将我放飞时,亲手给我缝制的被子。它在为我忠实地服务了几年后,终于到了必须更换的极限。于是我给在张家口的母亲,写信要一床被套。这对于我来说是自然到极点的事。母亲很快寄来了一床新被套,但同时我也就接到了母亲的信,她那信上有几句话我觉得极为刺心:“被套也还是问我要,好吧,这一回学雷锋,做好事,给你寄上一床……”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我有一种悲凉感:母亲给儿子寄被套,怎么成了“学雷锋,做好事”,仿佛是“义务劳动”呢?现在我才憬悟,母亲那是很认真很严肃的话,就是告诉我,既已将我放飞,像换被套这类的事,就应自己设法解决。她是在提醒我,“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

    ⑦母亲将我放飞以后,我离她那双给过我无数次爱抚的手,是越来越远了,但地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责的宝藏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结合上下文,写出第④段中加点词“不幸”和“万幸”分别指代的内容。
    (2)、第①段中画横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文中一共写了母亲对“我”的三次“放飞”,“我”的情感也随之发生变化。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母亲的三次“放飞”

    “我”的情感变化

    第一次:儿子考上北京师专,母亲把儿子“推”到学校住读。

    意外

    第二次:          ①

    痛苦

    第三次:母亲把给儿子寄被套当作“学雷锋,做好事”。

    (4)、标题中“放飞”一词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
    (5)、文中母亲的育子方法,你是否赞成?请结合文本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 9.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神秘的大黄猫

    ①母亲正操起扁担要劈我,却突然惊喜地叫道:“是他莲姨吧?他莲姨吧!”

    ②我好奇地停下逃命般的脚步,回头看,母亲已站在远处的大路边,抓着一位妇人的手兴奋地喊着我:“国子,过来,叫你莲姨。”母亲从来没这么和我说过话,嘴里像含了蜜。我犹豫着,因为我把两桶水挑泼了,母亲刚才没劈到我,现在是不是想把我诓过去劈?“来呀国子,你莲姨,还有弓子,你们小时候在外婆家玩得可好呢。”母亲拉着妇人身旁一个和我差不多高的孩子,极力向我献殷勤。

    ③我突然意识到母亲是要留这位莲姨在我家吃饭,于是走过去。莲姨快步迎上来,气喘吁吁:“呀!国子,都这么高啦……”“国子,把弓子肩上的袋子接下来,背家去。”母亲一边吩咐我,一边弯腰挑莲姨刚放下的担子。

    ④“翠姐,我家也不远了,不去,不去你家……”莲姨阻止母亲挑地的担子。“就你见外!都吃饭时间了,都到我家门口了,你走啊!走了就不是姐妹!”母亲气冲冲地推开莲姨挑起担子,“我晓得,你每次赶集都绕着我家走,生怕喝我一口水。今天要不是你挑着担子,小路不好走,你又绕过去了……”母亲的语气很不满,但脸上含笑。“哪里哪里哟翠姐,我是穷忙,家里丢不开……”莲姨跟着,也笑着。

    ⑤弓子一口气灌下我家两大碗井水后,坐在门口,低着头,不和我说话。我也没心情和他说话,只琢磨着母亲今天会烧什么好菜招待客人:肉,家里没有,但菜里的香油一定会倒得多。想到这,我就激动起来,但又不能把激动表现出来,不然下午等客人一走,母亲轻则又要骂我没出息,重则又要用扁担劈我,顺带着把刚才没有劈的也劈了。“每次客人走后我就要倒霉,今天要出出她的丑。”我在心里给自己定下对付母亲的基调。

    ⑥“他莲姨,你坐会儿,我出去抱些柴草。”母亲说看就走出院子。我心里一笑,母亲又开始装了:灶边柴草满满的,哪里还要再抱?不过是干那种事罢了。我有了主意。

    ⑦我坐在门口弓子的对面,有一句没一句地应答着莲姨热情的问话,眼睛不时地瞟向身后。“谁!干什么!”我突然的大叫吓得莲姨和弓子猴子般地蹿起来,更吓得身后的母亲大跳。“想死啊你!”看到莲姨,母亲的声音又立即柔和起来,“他莲姨你看,我家这调皮的东西……”母亲捡起被我吓得掉在地上的一块腊肉,放到窗台上。“一样的,我家这东西更调皮,更调皮……”莲姨笑着,还轻轻揪了揪弓子的耳朵。弓子莫名其妙地看着我。我们俩一笑,在院子里玩起来。

    ⑧不一会儿,母亲亲切地喊我进屋。我似乎忘了先前的不快,蹦蹦跳跳地跟着母亲进了厨房。母亲笑着关上门,却突然用胳膊将我的颈子死死一箍,手掌紧紧捂住我的嘴,另只手似乎用尽全力拧我的屁股,眼珠子就要跳出来,声音低却异常凶很:“拿出来!不然客人一走,我就要你命!”我疼得叫不出声,也不敢叫出声,只疑惑、无助地看着母亲。“肉,窗台上的肉,藏哪去了?”母亲的两只眼珠子恨不得要蹦出来砸死我。我急切地摇头,惨兮兮地看着母亲,泪水大滴大滴地滚落。

    ⑨“翠姐翠姐!大黄猫!一只大黄猫叼走了肉!”莲姨在门外急切地叫起来。母亲急忙丢开我,低声说句“不许哭”,就打开门和莲姨一起去追大黄猫。母亲和莲姨没有追回那块肉——那块刚刚被母亲从邻家借来,并且当母亲做贼一般悄悄往窗台上放时还被我的恶作剧吓得要死的那块肉。

    ⑩这天的饭桌上虽然没有肉,但多放了香油的韭菜和白菜尤其香,我和弓子一人吃了三大碗饭。饭后,莲姨从后院上厕所回来,手里拿着一块肉,惊喜地对我母亲说:“翠姐,这块肉被大黄猫丢在了后院,还差点把我踩滑倒了。”母亲接过那块肉,看了看:“他莲姨,你这么帮我……”

    ⑪莲姨他们走后,我见母亲看着那块肉直抹眼泪,就恨恨地说:“哼!大黄猫,下次让我碰上非打死不可……”“傻孩子,什么大黄猫?”母亲苦笑了笑,“大黄猫叼肉,哪有丢下的道理?哪有连一个牙印子都没在肉上留下的道理……”

    ⑫十二岁的我,不懂母亲在说什么。

    (文/张爱国)

    (1)、【梳理故事情节】根据小说内容,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母亲邀请莲姨母子吃饭→①→②→肉失而复得。

    (2)、【分析人物形象】①勾画第⑧段中与母亲有关 主要细节,分析它们反映了母亲怎样的心理,并结合全文探究母亲有这种心理的原因。

    两个角度

    主要细节

    母亲心理

    原因

    “我”和莲姨都能感受到的

    只有“我”都能感受到的

    箍、捂住、拧、跳、砸、 声音低却异常凶狠

    ②结合全文,关注第⑨段和第⑩段加点词“急切”“惊喜”,分析莲姨制造“大黄猫”假象的原因,并说说这个假象凸显了莲姨什么性格特征。

    (3)、【赏析叙事艺术】这篇小说以“十二岁 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10. 记叙性文章阅读。

    窗花舞  
    张金凤

    ①是谁在乌黑的窗棂上铺展一派春意?是谁在漫天飞雪里开出一枝红梅?是谁经过剪刀轻灵的裁剪,给家中增添喜气洋洋的期待?是窗花。

    ②我去赶年集,总是特意寻找窗花。那手工剪出的红窗花,每一幅都经由一双灵 巧的手抚摸过,充满智慧和爱意;剪刀裁出的线条简约而质朴,有着人间烟火的气息。

    ③窗花承载着我美好的记忆。幼时乡下的冬日,红彤彤的炭火盆旁,女人守着针线笸箩,用小剪刀在红纸上勾画自己的梦。剪了一辈子窗花的奶奶,头白了,耳背了,眼花了,可仍能剪窗花。她戴着花镜盘腿而坐,小巧的剪刀在指尖轻盈地旋转、舞蹈。左旋右转之间,一朵朵美丽的窗花在她手中慢慢绽放:荷花在清澈的野塘袅袅出水,鲤鱼蹦出水面;怀抱大鲤鱼的胖娃娃,肉嘟嘟的脸上带着笑……剪着剪着,奶奶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年轻时光,勾起了她对劳动岁月的记忆,嘴角笑起两朵花儿。她剪出肌腱有力的农夫扬鞭驱健牛耕田,剪出忙于秋收的老者赶着满载的马车走在回家的路上。她也剪出悠然自得的休憩场景:戴斗笠的老人垂钓于湖畔,一圈圈细红的曲线就是湖水的涟漪;摇蒲扇的奶奶在大树下安详地微笑

    ④日头升上来又落下去,窗棂纸暗下去又亮起来。那些盛开在笸箩里的窗花,耐心地等着好日子到来。到年关,女人们刮掉旧窗纸,给窗棂掸去尘埃,贴上崭新的白纸。那雪白的新窗纸,将覆盖过往日子里的辛劳,给平实的生活增添浪漫。

    ⑤新封的窗太素淡了,像茫茫的雪野,要开些花儿才有生机。等过了年,春天就到了,是应该红红火火地开着花迎接它。于是,人们将红形形的窗花张贴在雪白的窗纸上。年轻人的新房窗上贴的是鸳鸯戏水、喜鹊登枝、麒麟送子,从展曦微明到月笼西窗,每一次抬眼看,窗上都流滿着幸福。姑娘们的窗上贴着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百乌朝凤,这是她们自己剪的,把自己的心气和期盼都张贴在窗上。住着学生娃的屋子,窗子常常是无形的教科书,富花有闻鸡起舞,有精忠报国,老人居住的窗上则贴着桃园结义、孟母三迁,老故事里的人生哲理,是一辈子的念想。

    ⑥火红的窗花,把风景、传说,戏文撒到窗上来,把所有的念想和期盼都凝策在窗上。窗花是枝头飞翔的诗歌,是心头传承的薪火。

    ⑦每年春节前,我都抽空剪几幅自己的窗花。我的窗花师父是一位七十岁的老人。十几年前她全家从农村迁到城里,离了土地,就在家剪窗花分给亲戚朋友。后来不断有人联系购买,这乡村里的老手艺竟然被城市人接纳和喜欢,于是她把剪窗花做成了自己的事业。
           ⑧老人的窗花有传统的样式,也有女儿给设计的新颖花样。我买窗花都是买双份,一份贴在窗上,一份收藏着用来自己学着剪。从最简单的花样开始,从笨拙渐渐娴熟,线条由粗陋渐渐圆润。有一年,竟也剪出几幅颇为满意的白菜图,过年前分给亲友们张贴,皆大欢喜。

    ⑨去年我买了一套胶州秧歌人物的窗花,共十二张,有小嬡、扇女、翠花、鼓子等,人物相栩如生,动作鲜活动感。 把它们一一张贴到窗上,屋里登时热闹起来,就像在炕头上演了一场秧歌大戏。新年的阳光里,这些窗花就像活的一样,彩绸飞舞,扇子翻飞,耳畔似乎响起锣鼓唢呐的欢畅曲调。
           ⑩不经意抬头往外看,见对面人家的玻璃窗上也贴着这种窗花。小区喇叭里响着热闹的《春节序曲》,屋角的红灯笼在风里晃动着。那一刻,我感觉窗花上的舞者都在舞动,舞得旖旎多姿,舞得虎虎生风,团团祥和的喜气笼罩着家家的春节。

    (摘自《人民日报》,2021年2月11日, 有删改)

    (1)、文章第③段说“窗花承载着我美好的记忆”。请你认真阅读③~⑤段,概括作者回忆了哪些事情。
    (2)、请结合上下文理解第④段划线句中加点词使用的妙处。

    那些盛开在笸箩里的窗花,耐心地等着好日子到来。

    (3)、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
    (4)、联系下面的“链接材料”,以文中的“窗花”为例,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意义。链接材料: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习近平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他多次在不同场合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 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他常常在考察中 点赞那些植根于人民群众朴素劳动、传承守护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 11. 记叙文阅读。

    雪夜的老人

    叶骑

    ①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来,撒在我的脸上,像针,刺入肌肤。这痛告诉我,自己还在这个城市活着。

    ②寒冷。这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

    ③三年了,一千多个日夜,我三次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在这个城市开始自己的事业。但最终,三次创业换来的结局,是最初的壮志雄心成了今晚口袋里仅剩的十五块钱。我淡淡发笑,索性把这十五块钱,再换成三罐啤酒,一无所有,大概,不过如此吧。

    ④我拿出手机,突然有着想倾诉的欲望。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这个城市的灯火,突然忘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你捂住嘴巴,它们就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⑤夜越来越深,气温几乎跌至冰点,整个公园除了自己这个失意人,已经找不到其他行人。

    ⑥我独自对着这茫茫夜色,雪花漫天飞舞。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的长椅上来了一个老人。

    ⑦老实说,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老人的到来。兴许,他恰巧从这里路过,或是心里也藏着一点儿心事;而我,一个年轻人在这里坐着,他干脆也坐上片刻,这么冷的天,他不会待得太久。

    ⑧我沉浸在三年创业的岁月里,分不清哪是雪,哪是泪。老人一直在我对面坐着,偶尔用目光打量一下我,像问候,像关怀,似乎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⑨我渐渐对这个老人有些好奇,不知道他这样跟我面对面坐着,是巧合,还是另有用意。

    ⑩我前几天看报纸,说这附近的一个社区成立了一个老年服务队,专门给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莫非,他是这个服务队的成员,怕我一时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或者,是我长得像他的孩子,而他也曾在深夜里,看见自己的子女在生活面前声泪俱下、遍体鳞伤,眼前的这一幕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回忆?抑或,他是自己一个远方未曾谋面的亲人,我不认得他,而他记得我,这个孤独的夜晚,是他无声的陪伴?

    ⑪我黑色幽默般地放飞想象,希望求得一丝慰藉。但最终,悲伤如雪花般向我袭来,生活的痛楚,再次将我包围。终于,夜色已深,是离开的时候了。眼前这个老人到底是谁,又何必在意。我站起身,朝自己的出租房走去。

    ⑫没走几步,我隐隐察觉到,身后的老人也站起了身子。我转过头,恍惚中,看见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到长椅旁,弯腰,捡起地上的三个空啤酒罐,微微向我致意,然后,安静地离开了公园。⑱我怔怔地站在原地,突然明白过来,却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拾荒老人,他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了三个易拉罐。

    ⑬我望着老人远去的方向,蓦地记起他坐在公园长椅上,任由雪花飘落的那份倔强。或许,在他的一生中,还经历过无数个这样的夜晚,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

    ⑭风雪愈紧了。

    ⑮我拨通母亲的电话,告诉她,今年生意没做好,但自己所在的城市下了一场大雪,老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会是一个好年成。

    (选自《2018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

    (1)、试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2)、文章为什么以“雪夜的老人”为题?请简要分析。
    (3)、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⑩段。
    (4)、文章最后说“老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会是一个好年成”。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1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麦与镰的季节

    屈绍龙

    ①时光,以镰刀的脚步,一步一步走近。阳光的移动,河水的流逝,月亮的圆缺,燕去雁归,土地在河水中移动,这就是时间的脚步。在收割着地面的一切,不知不觉间,夏季来了。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②立夏过后,扬花的麦子,总是羞涩地将两点花瓣儿挂在穗头,麦地里就多了一层淡雅的粉白。粉白不起眼,只是很温情,像乡村的少女,匆匆赶路,总是散着一绺头发,低着眉,红着脸,青春的气息,舒畅而又细腻。

    ③麦子是土地的女儿,也是养育乡村的母亲。就像乡村的女孩儿有一天也会感到受孕的幸福,以生命创造生命,在痛苦的幸福中祈福。

    ④初夏,楝子花开,是麦子逐渐成熟的标志。羽状的复叶是苦的,粗糙的树皮是苦的,椭圆的果实是苦的,深埋的根须也是苦的,苦心的苦楝树,淡紫色的小花朵浓郁的开满整个灌浆时节,一种独特的苦香四处弥漫。麦子的成熟,是和石榴花开相应和的,饱满的麦粒,堆满我们的院落,火红的花朵,摇曳在我们的每一段岁月。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

    ⑤我曾在柔和的春夜漫步田间,微朦的月光下,小麦,在风中摇曳,显示出努力生长的模样,土地是软绵绵的,踏上去有一种舒服的感觉,新翻的泥土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气息,与小麦散发的清香味糅合在一起,有一种给人向上的力量的感觉。月光如水,静静地泻在田野作物的叶面之上,像洁白的乳汁。作物在春的时节,努力地拔节生长,似乎能听到生长的声音,一种向上的音响。

    ⑥麦子是温柔的女子,在召唤阳刚的镰刀。初夏时节,麦子成了待阁的少女。

    ⑦我手握镰刀,弯腰低头,向麦子致敬。或许是她们太矮小,不,是她们太牵挂母亲。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⑧一分神,手指被锋利的镰刀轻轻划破,殷红的血液,在光洁的镰刀上留下斑斑痕迹。不知是麦子柔弱,还是土壤疏松,镰刀时而割断麦子,时而又将麦子连根拔起,麦芒刺伤我的手指和手背,隐隐作痛。

    ⑨远方的养牛院子里,牛的尾巴在不停地摇摆,驱赶着身边的蚊蝇,姿态很甜美,旋律也很优雅。或许,牛儿们知道麦子成熟,收割后,被轧扁的麦秸是它们最好的食粮,麦田就是它们天然的谷场和食料厂。

    ⑩有些植物追求肥沃,有些植物则追求空间,而麦子,是既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的农作物。当冬日万物沉睡时,麦子则在广袤的土地之上苏醒,绿色在田野间镶上了边框,她们是那么纤细,是那么弱小,是那么新绿。此刻面对金色麦田,她们过往的绿色身影,在我们的眼前不停地晃动。绿色,是最感人,最有情的。她们不像红色那样热,不像蓝色那样冷,她们柔和美好,给人安慰,使人安静,叫人思索。

    ⑪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

    (选自2017年第5期《散文选刊》有删节)

    (1)、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

    扬花的麦子

    成熟的麦子

    收割麦子

    赞美麦子

    温情

    努力生长

    牵挂母亲

    (2)、品读下面这个句子,从修辞的角度做简要赏析。

    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3)、品读下面这个句子,从描写的角度做简要赏析。

    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4)、第④段写麦子成熟季节时,还写到了楝子花开和石榴花开,有何作用?
    (5)、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①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屈绍龙《麦与镰的季节》)

    ②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冯骥才《日历》)

    以上两段文字都感悟岁月,请根据你的理解,联系初中生活谈谈自己的看法。

  • 13.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问题

    一天的等待

    ①家里的人还未起床,他走进我的房间,关上窗。他的脸色发白,全身哆嗦,好像每跨一步都十分痛苦。

    ②“怎么啦,斯加茨?”

    ③“我头痛。”

    ④“你最好回到床上去。”

    ⑤“不,我很好。”

    ⑥“到床上去。我穿好衣服就去看你。”

    ⑦当我下楼时,斯加茨装束整齐,坐在火炉旁。这孩子才九岁,似乎被病折磨得厉害。我用手摸摸他的额头, 热得很。

    ⑧我说:“上床吧,你病了。”

    ⑨“我没病。”他说。

    ⑩他终于上楼躺下了。

    医生来了,他给斯加茨量了量体温。“多少度?”我问医生。

    ⑪“一百零二。”

    ⑫下楼后,医生留下三种颜色胶囊的药、服药的说明。一种退热的,一种止泻的,第三种是供病情严重时吃的。他好像对流行性感冒非常内行,解释流行性感冒的病菌只在病情严重时,才威胁生命。如果体温不超过一百零四度,就不必担心了。孩子的感冒并不严重,只需防止染上肺炎,就不会有危险了。

    ⑬回到斯加茨的卧室,我记下孩子的温度以及吃药时间。

    ⑭“你要听我读点东西吗?”

    ⑮“好吧。如果您愿意的话。”斯加茨说话时的脸色苍白,一圈很深的黑晕印在眼眶外。他躺在床上,静静的,似乎对周围的一切漠不关心。

    ⑯我大声朗读《海盗》,这是霍德华·派尔写的,然而我发觉他并没有听进去。我问他:“你有什么感觉,斯加茨?”

    ⑰“还是那样。”

    ⑱我守在他床旁,一边读着书,一边等待给他服药。此时斯加茨最好能入睡。可是,我抬起头来时,他正盯住床脚,一副奇怪的神态

    ⑲“你不想睡睡?到时我会叫你吃药的。”

    ⑳“我宁愿醒着。”

    ㉑过了一会儿,斯加茨对我说:“您不必守着我,爸爸,如果打扰您的话。”

    ㉒“一点也不。”

    ㉓“不,我是说,如果这样打扰您的话,您就不必在这儿。”

    ㉔也许他只是有点头晕。十一点钟,让他按医生的吩咐吃了药后,我出去了一会儿。

    ㉕晴朗而又寒冷的一天,大地覆盖着一层雨雪,冻得结结实实。光秃秃的树干、矮小的灌丛、砍下的柴禾堆,连着光光的大地,被冰雪装饰一新。我带上小猎犬,沿着冰封的小河,朝着路的一端散步。在这滑如玻璃的路面上站立或行走都很困难,红毛猎犬老是滑跤,我也重重地摔倒了两回。有一次我的枪掉了,在冰上滑出去好远。

    ㉖来到泥筑的高高的堤岸下面,忽地,一窝鹌鹑惊飞而起。在鹑鹌飞越堤顶,想溜过我的视线时,我举枪射中了两只。鹌鹑窝有些安在树上,大部分散布在柴禾堆上,它们在飞出窝前,要在被冰包裹着的柴堆子上跳几跳。如果你发现了鹌鹑的窝,可你还没在冰上站稳脚跟,这些鹌鹑会立刻从松软而富有弹性的柴堆里钻出来,四散飞去。我仅仅打到两只,五只从枪口下逃掉了。从外面回来时,我欣喜地又发现一个鹌鹑窝,紧靠着我的房子。有朝一日再发现更多的鹌鹑窝,那才幸运呢。

    ㉗进了家,家里人说孩子不许任何人进他的卧室。

    ㉘“你不能进来,”他说道,“你可不能像我这样。”

    ㉙我靠近他,斯加茨仍然是我先前在这里时的姿势,苍白的,两块颊尖上烧得通红,他目不转睛地盯住床脚。

    ㉚我给他量了体温。“多少度?”

    ㉛“一百左右。”我说道。体温是一百零二点二五度。

    ㉜“一百零二度。”他说。

    ㉝“谁说的?”

    ㉞“医生。”

    ㉟“你的体温正常,”我说,“不用为此担心。”

    “我可不担心,”他说,“我总忍不住去想。”

    ㊲我说:“别想。只管安心罢了。”

    ㊳“我是很安心的。”他说着,两眼直直地看着正前方。很明显,他心里死死地抱着什么东西。  

    ㊴“把这个用水喝下去。”

    ㊵“你认为它会有什么好处吗?”

    ㊶“当然啦。”

    ㊷我坐下,开始读《海盗》, 而我能察觉他心不在焉, 所以停下来。

    ㊸“你以为我大约在什么时候死?”他问道。

    ㊹“什么?”

    ㊺“还有多长时间,我就死?”

    ㊻“死? 你怎么啦?”

    ㊼“嗯,我要死了。是的,医生说是一百零二度。”

    ㊽“体温一百零二度时,人是不会死的。这简直是无稽之谈。”

    ㊾“我懂,这种情况人是会死的。我在法国上学时,学校里的孩子们告诉我: 体温升到四十四度, 人就要死了。而我已经一百零二度了。”

    ㊿从早上,整整一天,他在等待死亡的到来。

    51 “可怜的斯加茨。”我说,“可怜的斯加茨,这可是驴唇不对马嘴,你不会死的。那是另一温度计,那上面的三十七度为正常,而这种温度计上九十八度才是正常。”

    52 “你能肯定?”

    53 “完全肯定。”我说,“这就犹如英里与公里的区别。你是清楚的,我们开车七十英里,那跑了多少公里?”

    54 “哦。”他应道。

    55 继而,斯加茨呆滞在床脚的目光慢慢活泼起来,他那紧张的心理也松懈了。第二天,这种莫名的心理云消雾散了。他动不动就吵着要一些无用的小玩意儿。

    (选自《海明威中短篇小说选》,有删改)

    (1)、阅读文本,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

    场景

    斯加茨的心理情感变化

    第一次得知自己体温一百零二度

    不许任何人进他卧室

    我坐下开始读《海盗》

    告诉他温度计的区别

    (2)、细读文中画线语句,任选一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可是,我抬起头来时,他正盯住床脚,一副奇怪的神态。……我靠近他,斯加茨仍然是我先前在这里时的姿势,苍白的,两块颊尖上烧得通红,他目不转睛地盯住床脚。(文中为何反复写儿子“盯着床脚”?)

    我可不担心 , ”他说,“我总忍不住去想。……“我是很安心的。”他说着,两眼直直地看着正前方。很明显,他心里死死地抱着什么东西。(儿子为何强调自己“不担心”“很安心”?)

    (3)、小说㉕——㉖段写的是父亲打猎的场景,有同学说,这是文章的赘笔,请从情节和内容角度说说你的看法
    (4)、美国作家索尔·贝娄说:“海明威的作品既表现出对人生、世界、社会的迷茫和彷徨。同时他又有一种强烈的愿望,试图把自己对事物的看法用文字诉诸我们,以便塑造出一种硬汉的形象。”请结合这句话,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 14.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我的父亲莫言

    ①父亲读过几年私塾,蒙师是我们邻村的范二先生。我听祖母说过父亲因调皮被范二先生用戒尺打肿手掌的事。祖母说父亲将《三字经》改编成“人之初,性不善,烟袋锅子炒鸡蛋;先生吃,学生看,撑死这个老混蛋”。这让我感到不可思议,我无法想象威严的父亲竟然也是从一个顽皮少年演变过来的。

    ②在我参军离家前近20年的记忆中,父亲可敬不可亲,甚至是有几分可怕的,其实他轻易不打人骂人,也很少训斥我,但我说不清楚为什么要怕他。记得我与伙伴们一起玩闹时,喜欢恶作剧的人在我背后悄悄说:“你爹来了!”我顿时被吓得四肢僵硬、脑子里一片空白,好大一会儿才能缓过劲来。不仅是我怕,我的哥哥姐姐也怕。不仅是我们怕,听姑姑说,他们那一代人,我的那出堂姑、堂叔也都怕,我听说姑姑说她们年轻时,姐妺们在一起说笑,听到我父亲远远地咳嗽一声,一个个立即屏气息声,等我父亲走了才慢慢活泼起来。

    ③曾不止一个人问过我为什么那么怕父亲,我不知该如何回答。我也曾经与两位兄长探讨过这个问题,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④搜索我的童年记忆,父亲也曾表现过舐犊之情。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炎热的中午,在家门口右侧那棵槐树下,父亲用剃头刀子给我剃头。我满头满脸都是肥皂泡沫,大概有几分憨态可掬吧,我听到父亲充满慈爱地说:这个小牛犊!

    ⑤还有一次是我十三岁那年,家里翻盖房子,因为一时找不到大人,父亲便让我与他抬一块大石头。父亲把杠子的大部分都让给了我,石头的重量几乎都压在他肩上。当我们摇摇晃晃地把石头抬到目的地时,我看到父亲用关切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我,并赞赏地点了点头。

    ⑥近年来,父亲有好几次谈起当年对我们兄弟管教太严,言下颇有几分自责之意。我从来没把父亲的严厉当成负面的事。如果没有父亲的威严震慑,我能否取得今天这样一点成绩还不好说。

    ⑦其实,父亲的威严是建立在儒家文化的基础上的,他在私塾里所受到的教育确定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他轻钱财,重名誉,即便在读书看似无用的年代里,他也一直鼓励子侄们读书。我小学辍学后,父亲虽然没说什么,但我知道他很着急。他曾给我在湖南一家工厂的子弟学校任教的大哥写信,商讨有无让我到他们学校读书的可能。在上学无望后,父亲就让我自学中医,并找了一些医书让我看,但终因我资质不够又缺少毅力半途而废。

    ⑧学医不成,父亲心中肯定对我失望,但他一直在为我的前途着想。有一次,他竟然要我学拉胡琴,起因是他去县里开会期间看了一场文艺演出,有一个拉胡琴的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叔叔年轻时学过胡琴,父亲帮我把那把旧琴要来并要叔叔教我。虽然后来我也能拉出几首流行的歌曲,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⑨1973年8月20日,我到县棉花加工厂当合同工。我之所以能得到这份美差,是因为叔叔在棉花加工厂当会计,这当然也是父亲的推动。我到棉花加工厂工作后,父亲从没问过我每天挣多少钱,更没跟我要过钱。每月发了工资我交给母亲,交多交少,母亲也不过问。现在想起来,我在棉花加工厂工作期间,家里穷成那样子,母亲生了病都不买药,炕席破了都舍不得换,我却图慕虚荣买新衣新鞋,花钱到理发铺里理大分头,与工友凑份子喝酒……挥霍钱财,真是罪过。后来,我从棉花加工厂当了兵,当兵后又提了干,成了作家,几十年一转眼过来,父亲从来没问过我挣多少钱,更没跟我要过钱。每次我给他钱,他都不要,即便勉强收下,他也一分不花,等到过年时,又分发给孙子孙女和我朋友的孩子们。

    ⑩1982年暑假,我接到了部队战友的一封信,告诉我提干命令已经下来的消息。我大哥高兴地把信递给扛着锄头刚从地里回来的父亲。父亲看完了信,什么也没说,从水缸里舀了半瓢水,咕嘟咕嘟喝下去,扛着锄头又下地干活儿去了。农村青年在部队提成军官,这在当时是轰动全村的大事,父亲表现得那样冷静,那样克制。

    ⑪我写小说三十多年,父亲从未就此事发表过他的看法,但我知道他是一直担着心的。他不放过一切机会地提醒我:一定要谦虚、谨慎,看问题一定要全面,对人要宽厚,要记别人的恩,不记别人的仇。这些几近唠叨的提醒,对我的做人、写作发挥了作用。父亲经历过很多事,对近百年高密东北乡的历史变迁了如指掌,他自身的经历也颇有传奇色彩。但他从来不说,我也不敢直接去问他。只是在家里来客,三杯酒后,借着酒兴,父亲才会打开话匣子,谈一些历史人物、陈年旧事。我知道这是父亲有意识地讲给我听的,我努力地记忆着,客人走后就赶快找笔把这些宝贵素材记下来。

    ⑫2012年10月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父亲以他质朴的言行赢得了许多尊敬。所谓的“莫言旧居”,父亲是早就主张拆掉的,之所以未拆,是因为有孤寡老人借居。我获奖后旧居成为热点,市里要出资维修,一些商人也想借此做文章。父亲说,维修不应由政府出钱。他拿出钱来,对房子进行了简单维修。后来,父亲又做出决定,让我们将“旧居”捐献给市政府。当有人问起获奖后我的身份是否会变化时,父亲代我回答:“他获不获奖,都是农民的儿子。”当有人慷慨向我捐赠别墅时,父亲代我回答:“无功不受禄,不劳动者不得食。”

    ⑬获奖后,父亲对我说的最深刻的两句话是:“获奖前,你可以跟别人平起平坐;获奖后,你应该比别人矮半头。”父亲不仅这样要求我,他也这样要求自己。儿子获奖前,他与村里人平起平坐;儿子获奖后,他比村里人矮半头。当然,也许会有人就我父亲这两句话做出诸如“世故”甚至是“乡愿”的解读,怎么解读是别人的事,反正我是要把这两句话当成后半生的座右铭了。真心实意地感到自己比别人矮半头总比自觉高人一头要好吧。

    (1)、作者成长过程中,也曾深深感受到父亲的“舐犊之情”,简要概括最具代表性的两件事。
    (2)、在作者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我们从父亲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3)、按要求完成下面表格。

    摘抄

    批注

    第②段连用两个递进复句,强调父亲的可敬不可亲,甚至有点可怕。

    父亲看完了信,什么也没说,从水缸里舀了半瓢水,咕嘟咕嘟喝下去,扛着锄头又下地干活儿去了。(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我写小说三十多年,父亲从未就此事发表过他的看法,但我知道他是一直担着心的。(体会加点词所蕴含的情感)

    (4)、你怎样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他获不获奖,都是农民的儿子。

  • 15.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关门

    【1】叶慧最近总是睡不好觉。夜里失眠,白天精力自然跟不上,整日哈欠连天的,一看书眼睛就发花,让她痛苦不堪。

    【2】事情的起因竟缘于关门。

    【3】叶慧的父母分别在棉纺厂和手套厂工作,两人都上夜班。不过,一个是夜里十二点的班,另一个却是凌晨两点的班。问题就出在这儿,母亲出门时,叶慧通常刚躺下,但父亲上班时就不一样了,好不容易才睡迷糊了,防盗门“砰”的一声,就把她给惊醒了。再睡,脑袋便嗡嗡地疼,怎么也睡不踏实了。

    【4】尽管叶慧痛苦异常,但父母并不知情。也难怪他们,这么多年日子都是这样过来的,女儿从未失眠过。其实,叶慧也清楚,是自己的心理出了问题,自打跨进了高三的大门,就老觉得有座大山堵在心坎上似的,让她对任何声响都特别敏感.

    【5】长此下去,别说考大学了,自己的神经不被逼疯就万幸了。叶慧想同父母谈谈,让父亲调个班,但是好几次,每当她看到父亲因操劳而过早花白了的头发时,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省吃俭用地把她养这么大不容易,她实在不忍心当面说出口。

    【6】怎样才能解决这件事呢?叶慧伤透了脑筋。

    【7】不过,没隔多久,聪颖的她便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8】这晚,叶慧刚放学回家,母亲就将热腾腾的饭菜端上了桌。一家三口吃了一会儿饭,母亲忽然面向父亲说道:“这段日子,我们手套厂附近夜里发生了几起抢劫单身女工的事件,案子一直都没破,弄得我现在天天提心吊胆的。孩他爸,你能不能跟你们单位的领导说说,把你上班的时间也调到晚上十二点,这样我俩就能一起走了,我也不用怕了。”

    【9】“谁会抢你这样的老妈子呦!”父亲哈哈大笑起来,笑得饭都快喷出来了,他才又说道,“不过还真是挺巧的,我们厂里的纺锭车间最近夜里十二点的班次缺人,明天我就向领导申请,看他们同不同意把我调过去。”

    【10】父母说话的时候,眼睛总时不时地瞟向叶慧。叶慧当然明白,这些话是故意说给她听的,但她佯装不知,只顾埋头吃饭。不过她也没想到父母居然编出一套抢劫的说辞来,心里暗笑:真看不出来,平时老实巴交的两人还挺会演戏的!

    【11】第二天夜里,关门声只响了一遍。

    【12】叶慧的睡眠逐渐恢复正常了。日子在埋头苦读中飞逝,转眼就进入了春天。

    【13】乍暖还寒的季节,气候变化很大。这天晚上,叶慧忽然感到浑身困乏,四肢无力,偶尔还伴有一阵阵的冷意。一定是感冒了!因为怕父母担心,她没敢声张,自己悄悄地找了两颗药吃了。

    【14】到了夜里十二点,父母准时出门了。叶慧躺在床上捂紧被子,心想睡一觉就没事了,谁知没过多长时间,身上的寒意却越来越重,头也疼得更加厉害了。她赶紧找来体温表一量,天,竟然39度!

    【15】不能再硬撑了,得立即去桂水才行!看看墙上的挂钟,快要到凌晨一点了,好在小区里就有一家诊所,而且就在楼下不远处。叶慧连忙穿好衣服,带上钱,打开了房门。

    【16】关上防盗门,楼道口的感应灯应声而亮,就在灯亮的刹那,叶慧不由自主地尖叫起来。微弱的灯光下,楼道口竟然蜷缩着一个人,背靠着墙,头埋在肩膀里,显然是睡着了。

    【17】尖叫声惊醒了那人,他抬起头来。天哪,竟然是父亲!

    【18】两个人都呆住了。父亲好像做错事的孩子般涨红了脸:“我,我....”叶慧知道父亲想要说什么,她泪流满面,上前轻轻地捂住了他的嘴......

    【19】那年高考,清江市出了个作文满分的考生,当地晚报在第一时间全文刊登了这篇文章。

    【20】作文题是围绕“门”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体裁不限。满分作文写得朴实无华,但却感人至深:一名高三女生的父母都上夜班,而且时间不一致,晚出门的父亲关门时总会将女儿吵醒。为了巧妙地解决失眠的问题,女孩在一天早晨故意将日记本遗忘在卫生间的梳妆台上,父母发现后,因为怕女儿责怪他们偷看日记,母亲编出了一个抢劫的故事,父亲编出了一个调班的借口。从此,两人一道上班,每天关门声只响一次。而实际情况是,父亲并没有调班,出门后,困乏的他就睡在自家的楼道口直至上班,为的就是能让女儿睡好觉。女孩并不知情,直到一天夜里她发高烧到楼下的诊所去挂水才发现了这个秘密.....

    【21】文章的最后写道,那个女孩自从发现了父亲的秘密后,就再也不让父亲睡在外面了,关门声每天仍会响起两次,可她竟再未失眠过。.

    【22】晚报同时刊登了阅卷老师的评语,只有短短的一句话:                 

    (选自《中国微型小说排行榜》,有改动)

    (1)、小说以“关门”贯穿全文,请根据下面的表述,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两次关门,影响睡眠→

    (2)、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9】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谁会抢你这样的老妈子呦!”父亲哈哈大笑起来,笑得饭都快喷出来了。

    (3)、选文第【20】段内容虽多是对满分作文内容的概述,但却非常重要,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
    (4)、请品读第【18】段画线句子,联系上下文揣摩文中女儿的心理。
    (5)、下列语句中最适合做原文最后一句的是( )
    A、被你感动,你真是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B、世上的爱有许多种,但从没有一种能与父母对儿女的爱相比。 C、孝敬父母,要从懂得父母的艰辛开始。 D、只有放下包袱,才能够睡得踏实。
  • 16. 文学作品阅读

    呼   唤

    谢志强

    ①绝望之中,我看见沙包背后走过来一个老汉。

    他说跟我来

    ③我说,我渴坏了。

    ④他取下腰间挂着的羊皮水袋。我接过来,咕嘟咕嘟喝开了,仿佛在茫茫大漠碰上我想象中的水井。他似乎知道我在这兜转迷了路。我抹抹嘴,真痛快。

    他说跟我来

    ⑥我的心又向往着寻找数日的珍宝了。我说,我还有件要紧的事情,办成了会追上来呢,你稍等。

    ⑦我顾不得老汉的存在,我又开始在这片古城堡的废墟里摸索。汗像小虫一样在我面颊、背脊蠕动,我却一门心思挥着坎土曼东挖西刨。我的肚子咕噜响起来。我想起我已断水断粮整整两天了。

    他说跟我来

    ⑨我发现他离我十米远伫立着,这个老汉,看来也是探宝的角色,他好像是观望我,一旦有了成效再采取行动。

    ⑩我说:我饿得不行了。

    ⑪他在褡裢里取出了个馕。我接过来,一阵狼吞虎咽。肚里又实在了。

    他说跟我来

    ⑬我想:这个狡猾的老汉,大概看出我已经找着了门道,想设法将我诱开。

    ⑭我说:你先走,我找一样东西,我会跟上来呢。

    ⑮我又忘了他的存在。不知挖了多久,反正太阳像火盆一样吊在头顶 , 我手里的坎土曼突然触着了一个陶罐,我本能地警戒起来,四下里张望,没了老汉的影子。

    ⑯这当儿,我又饥又渴。我绕了附近的几个沙包,寻找那个神秘的老汉,根本没有他的身影。我又恢复到了老汉出现前的心情,希望离开这片荒无人烟的沙漠。我竟忽视了老汉的去向,他说跟我来。我怎么就没问他往哪里走呢?

    ⑰我合掌罩在嘴上,毫无方向地喊:我——来——啦!

    ⑱我多么期望那个老汉绕过沙包出现,说:跟我来。

    ⑲可是,我的呼唤像一滴水消失在无垠的沙漠里了。四周,除了一个一个巨浪一般的沙包,没有丝毫回音。

    ⑳我绝望了。天色渐渐暗淡下来 , 我懊悔地哭起来,自语:这下,我该怎么办?我不知往哪儿走了。

    ㉑这是二十年前的一个梦,做梦的地点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农场——那是沙漠里的一片绿洲,这么多年了,我清晰地记得,仿佛那个梦真实地发生过。我常听见——世俗的喧嚣、繁忙的短暂的间隙里——那个老汉的招呼:跟我来。

    ㉒我想:那是一个真实的声音 , 我能听出。我知道,我已渐渐地跟上他走了。因为,我察觉我忙乎的事情差点失却了真实的自我。误入一种虚幻的迷途。倒是那个老汉的声音穿越时空越发真实了。

    (选自谢志强小说集《桃花》)

    [注释]①坎土曼:新疆维吾尔等少数民族的一种铁制农具。

    (1)、根据文章内容,梳理情节,完成填空。

    “我”处在绝望中,老汉给“我”水喝→“我” , 老汉给“我”馕吃→“我”挖到了陶罐,老汉→“我” , 老汉再也没有出现。

    (2)、“他说:跟我来。”这句话在②⑤⑧⑫段反复出现,有何作用?
    (3)、学校话剧社想把这篇文章改编成话剧,道具组成员展开讨论,请完成对话。

    小语:要在舞台上布置“太阳像火盆一样吊在头顶”“天色渐渐暗淡下来”这些场景比较困难,不用这些场景可以吗?

    小文:不可以。这些场景是有作用的,

    (4)、文章中老汉的呼唤出现在梦中,结尾为什么却说“那是一个真实的声音”?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 17.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汤陈

    裕后街有一句口头禅:吃遍整条街,不如喝口汤。这一口汤还得上“一汤陈”去喝。

    “一汤陈”是一间馆子的店名。店子原来叫“陈八碗”,老板姓陈。俗称陈八碗,还是源于祖上传承下来的“八碗菜”。因花了心思,俗莱也做出了几分特色。陈八碗接手馆子时,裕后街吃饭的地方越来越多,他的店子被逼得不死不活了。陈八碗只得把几个小工辞了。

    一个月后,一天没两桌客,掌勺师傅也走了。陈八碗只得自己掌勺洗碗了。

    这天傍晚,有个瓜脸女子上门,问:“老板,要小工吗?”刚好整个一天没半个客人来吃饭,陈八碗便脱口即说:“你是老板,你要小工吧。”瓜脸女子一噎,露齿道:“老板开玩笑呐。”“开啥玩笑?我这个狗屁老板今天都没饭吃了。”

    瓜脸女子知道怎么一回事后,便往店门走去。她走了几步,又转过身子,跟陈八碗说:“老板,点菜!”“你,你吃饭” 陈八碗有点意外。瓜脸女子点点头。陈八碗说:“看见了吧,你才是我的老板。”“我第一次上馆子,好让你老板今天开个张吧。”

    原来瓜脸女子想帮自己!陈八碗心里不由一热。瓜脸女子点了一份青椒炒肉,A.他多抓了一把五花肉扔进锅里。 炒好后,瓜脸女子说打包,拿回去给儿子吃。原来,瓜脸女子进城陪儿子读书,家底又不厚实,便想来裕后街找份小工做一做。陈八碗一吁:“都不容易呵。”就在此时,八九个吃饭的客人嚷嚷闹闹走了进来。瓜脸女子马上跟陈八碗进了厨房,帮他洗菜,切菜,端菜上桌。陈八碗见她做事利落,一张笑脸,嘴巴爽甜,便跟她说:“你是一个带财来的人。行,就在我店子做点事吧。不过,工钱只能拿人家店子的一半。等生意好了,我再跟你加点。”“好好好,谢谢老板!”第二天,瓜脸女子便来上班了。

    但接连几天的生意又不太好了。 这天好容易才来了三四个客人。瓜脸女子在他们点菜时建议说:“我们店子的汤更是一绝,不妨点一个汤。”“什么汤?”有个胖男子问道。“鱼头汤。”“鱼头汤也算你店子一绝?哪个店子没鱼头汤?”“这汤你们喝了觉得一般般,算我请客呗。”

    B.陈八碗听到瓜脸女子这么一说,吃了一惊。客人倒是很乐意听到瓜脸女子这般说话,马上加了一份鱼头汤。不过客人结账时也没说什么,直接便把鱼头汤的账也给结了。

    客人走后,陈八碗跟瓜脸女子说:“做生意可不能这么说话。你今天算运气好。遇到一个不好说话的角色,这碗汤我得扣你的工资。”瓜脸女子笑道:“该扣就扣。”

    第二天中午,又来了十几个客人。带头的就是昨晚来吃饭的那个胖男子。他跟朋友说:“今天,我请你们喝鱼头汤。如果这鱼头汤算不上是裕后街最好喝的鱼头汤,我今天就把盆里的鱼骨头统统吞下去!”B.陈八碗一惊,又来了一个乱说话的人!

    但他感到意外的是,一碗鱼头汤让客人们喝得连声叫好,还追加了一大盆,很快,店子里的生意好了起来。每拨客人第一个菜就是点鱼头汤。 陈八碗有点莫名其妙,这鱼头汤自已熬了那么多年,怎么突然招人喜欢上了?他尝了一口汤,惊呆了。这汤怎么比以前的好喝多了?鲜而不腻,回味无穷。呵,看来自己要走运了吧。

    很快,他跟瓜脸女子加工钱了。瓜脸女子笑道:“老板,您是个好人,好人有好报。”

    第二年,陈八碗把店招牌换了,取名叫“一汤陈”。这牌子一亮,店子的生意更加火爆。

    这年冬,陈八碗上街买鱼头时滑了一跤,屁股上的骨头全裂开了,店子只好交给儿子打理。小老板走马上任的第一天,就把瓜脸女子辞了。理由就是一个,瓜脸女子年龄大了一点,有损店面形象。他又花大价钱找了几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来当服务员。陈八碗一唏嘘,这店子他做不了主啦。

    几年后, 瓜脸女子来找“一汤陈”店子。结果发现,店子不知什么时候倒闭了。她敲了半天门,才见陈八碗撑着拐杖把门打开。瓜脸女子称,她儿子刚考进北京城里读书,便想上门答谢老板前几年的帮助,又问:“怎么馆子不开了?”“妹子,你不晓得,我儿子一接手,生意就越做越差。你说奇怪不奇怪,你走后,这鱼头汤就没人喝了。我尝了一口,是不好喝了。我都把熬鱼头汤的方法一五一十传给了儿子,怎么汤就是不好喝了?”

    “老板,您还蒙在鼓里吧”瓜脸女子说,“现在,我不瞒您了。在您做的鱼头汤里我偷偷地加了两味中药粉来,鱼汤才特别好喝。放心好了,我奶奶传给了我一个秘方,不仅好喝,还补身子。奶奶说过,帮人便是帮自己。 ”“天呐,原来是这样!”陈八碗才明白一切。

    没多久,“一汤陈”又开张了,老板换了,瓜脸女子做老板。不过,店名并没换。因为女老板也姓陈。她把陈八碗请来坐收银台,还开了一个很高的工钱。陈八碗说:“这行不行呢?”瓜脸女子爽朗地说:“有啥不行的?当年我最艰苦时,您收留了我。”

    女老板在鱼头汤里放了两味什么中药,至今仍是让街坊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谜。

    (1)、瓜脸女子是个怎样的人?结合选文中的具体描写谈谈你的理解。
    (2)、赏析语言。

    A.他多抓了一把五花肉扔进锅里。(从描写角度赏析)

    B.①陈八碗听到瓜脸女子这么一说,吃了一惊。②陈八碗一惊 , 又来了一个乱说话的人!(赏析加点词语)

    (3)、小说以“一汤陈”为标题有什么用意?
    (4)、瓜脸女子在鱼头汤里放中药粉末的情节,被移至小说快要结尾才补叙,作者这样安排叙事有什么作用?
    (5)、小说叙事写人,多处运用正反衬托手法,请结合文本作简要鉴赏。
  • 18. 文学作品阅读

    经验  陈学长

    ①我在合肥市天鹅湖边买套房子后,便把父亲接了来,想让他享享清福。刚进城的农民,走在马路上腿都直抖,以前哪见过如此车流如织的场面?碰到银行、超市、甚至厕所也不敢进,生怕踩烂了那能照出人影儿的地板。父亲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连县城都没去过,根本就不知道城市长啥模样儿,我怕他在城市走弯路或者摔跤,来合肥的第一天,便毫无保留地给他讲述我在城市生活了十几年的宝贵经验

    父亲到家后,不停地和我及家人讲着话,没等他和我们亲够,我便急不可耐地当起了老师。我把门打开,又砰地一声关上,转身以权威性的口气对坐在沙发上的父亲说,在家中时,防盗门一定要关紧,并且检查锁好没有。有人按门铃,先从门上的猫眼里看看是谁,不认识的千万别开门。一些自称前来检查水表或者推销化妆品的人,可能眉眼及脸的线条都很柔和,还可能带着蒙娜丽莎的微笑,一副很容易让人信任的样子,但他很可能就是极其危险的盗贼。这里可比不上农村,敞着大门,出去转悠大半天都没事。

    ③父亲用他那双浑浊的双眼疑惑地看着我,没有说话。我把他从沙发上轻轻搀扶起来,打开房门,指着对面邻居家关得严严实实的防盗门,又接着说,在农村老家,能端着冒烟的饭碗满村串门,可在城市就不一样啦。家家户户都怕打扰,“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太正常不过啦。没什么大事儿急事儿别敲邻居家的门,别骚扰人家。

    ④在我说完上面的话时,父亲愣愣地看着我,一言不发。讲完了家中的注意事项后,我领着父亲下得楼来。在小区内边转悠边指着来来往往的行人,重重地说,你看,他们都各走各自的路,见了面很少有人打招呼,有例外的,也是非常熟悉的亲朋。所以啊,你在这儿也没什么认识的人,就不要问别人“吃过了吗”、“到哪儿去啊”等等。否则,别人会很警惕,甚至会怀疑你居心不良。

    ⑤出了小区来到马路上,父亲已经皱起了眉头,可我依然热情不减,反复地强调说,马路上什么人都有,最好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特别是不要喝陌生人的水。一旦你喝了他们给的水,瞬间就可能会晕倒,等你醒过来的时候,身上值钱的东西便会被洗劫一空。我正讲着的时候,一位打扮妖艳,穿着很暴露的长发女人如风般从身边飘过,我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父亲的肩膀,朝刚刚走过的那位女人怒嘴说,要注意那些穿着很暴露的女人,离他们越远越好,她们可能就是失足女,随便搭讪几句,可能就会陷入她们设计的陷阱,就会被敲诈……

    ⑥我从家里讲到大街上,又从大街上讲到家里,为了让父亲尽快学会城里人的生活,我有着足够的耐心。在后来的日子里,有时候我在单位上班,也没忘记打电话给父亲,强调着我的宝贵经验。

    ⑦过了二三个月,我惊讶地发现,父亲竟然和对门的邻居混熟了,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相识的。父亲还和在农村一样,端着饭碗大模大样地坐到对门邻居家的餐桌边,还毫不顾忌地用自己的筷子夹人家烧得可口的麻辣豆腐。对门的邻居也变了,不再白天黑夜地关着门,时不时还把从老家捎来的香喷喷的核桃、甜滋滋的石榴送给我家吃。对门邻居家的小女孩,还经常到我们家,找我儿子一起画画,玩橡皮泥。更让我不曾想到的是,小区内的很多人见了我父亲,都和他亲切地打着招呼,而且,父亲还有几个特别好的朋友,见了面能聊上半天,他们还时常邀请父亲喝酒,打牌,爬大蜀山。父亲的朋友当中,竟然还有一个穿着暴露的女人,通过父亲我才了解到,她是裁缝店的老板,去年向灾区捐了10万块钱呢

    ⑧这天晚上,我终于忍不住了,在给父亲倒了满满一酒窝白酒后,赧然一笑,说,老爸,你和这些城里人都是怎么成为朋友的呢?

    ⑨父亲端起酒窝,一仰脖子喝干了,然后清了清嗓子,说,孩子,农村人和城里人都是人,没有多大的区别——你也不想想,从豆大的防盗门猫眼里,能看到门外的多少世界呢?你老把自己的门关得紧紧的,别人家的门又怎么愿意打开呢?

    (选自《短篇小说》2014 年第19期)

    【注释】①赧然:形容难为情的样子,羞愧的样子。

    (1)、“我”是本文的线索人物。根据小说情节,在横线上补充上恰当的内容。

    “我”买房接父亲进城→→“我”还打电话强调我的宝贵经验→“我”发现父亲和城里人成为了朋友→

    (2)、结合语境,品味文中划线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来合肥的第一天,便毫无保留地给他讲述我在城市生活了十几年的宝贵经验。/父亲到家后……我便急不可耐地当起了老师。(句中加点词体现“我”当时怎样的心理?请结合词句分析。)

    ②父亲的朋友当中,竟然还有一个穿着暴露的女人,通过父亲我才了解到,她是裁缝店的老板,去年向灾区捐了10万块钱呢。(有人说这句显得多余,可以删去。你赞同这一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3)、第⑦段集中笔墨描述了“我”的惊奇发现,联系全文,谈谈其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小说标题“经验”的理解。
  • 19. 记叙文阅读。

    父亲的碗

    ①白底镶着蓝花,沿口已豁了,孤单地立在家中的冰箱上。这是父亲用的碗。

    ②自从父亲生病后,一切都“特殊”起来。确诊为癌症晚期的那天下午,我把父亲从医院扶回家中。兄妹几个悄悄商定:精心伺候父亲,千万不能对父亲泄露真实的病情。晚上,妻子特意为父亲做了一碗汤。母亲说,给你父亲专门备一个碗吧。妻子表示赞同,不知从哪个旮旯,她找出了那只碗。

    ③我觉得不妥,因为此前父亲一向都是与我们同桌吃饭、同碗喝汤的。我想说,癌症是不会传染的。但看看妻的眼神,又加上母亲的坚持,我终于未开口。

    ④此后每次吃饭,父亲都是用这只碗。母亲和妻子总是把菜夹到碗里端给父亲,然后他就一个人在旁边默默地、一点一点地吃。而从前,一向威严有加的父亲,每次从乡下来,吃饭时我们总要恭恭敬敬地把他请到“首席”就座。

    ⑤我有些黯然。想起童年的时候,为了全家生计长年漂泊在外的父亲,有一次带回一件让我特别兴奋的礼物——一只涂着花油彩的“小洋碗”!那碗既好看又摔不破,我视若宝物。有亲戚家的小孩来到,吃饭时也抢着要,我死活不依,因为这是父亲买给我专用的。大人们只好无奈地哑然失笑。又想起小时候因为家里太穷,腊月农闲时差不多每天三顿都在喝粥,只有到过节时才煮点干饭、炒几样小菜。这一顿,我吃得特别快,而父亲似乎又吃得特别慢,待锅里见了底,父亲这时就会把他碗里的饭菜分到我的碗中,并叮嘱:“不要再吃这么快了,慢慢吃吧。”

    ⑥而现在,父亲却像一片叶子,一片失却了水分和绿意的叶子。大树茂密地蹿得老高,他却孤零零地落在了一边

    ⑦那天,我回乡下看望父亲。我偷偷问母亲:“父亲发觉自己得的是什么病了吗?”母亲说:“早晓得了。”“他怎么晓得的?”“从你家的碗。”我心头一紧:“我家的碗?”母亲说:“是的。他说,你们每天都特地为他做那么好的菜,又总是用同一只碗端给他,那碗上恰好有个小豁口。他能不猜疑吗?你父亲又不是个粗心的人。”

    ⑧我感到震惊和难过。我们在深深爱着父亲的同时,却又在无意中伤害了他!

    ⑨父亲又一次从乡下来的时候,更显虚弱不堪。吃饭时,我给他换了一只新碗,他很快发觉,并固执地坚持要用以前的那只碗。我请他到桌上和我们一起吃饭,但他就是不肯把筷子伸到盘中夹菜。这一次,父亲住了较长一段时间。他说:“你們这样孝顺,做上人(上辈人)的心满意足,死也闭眼了,只怕是以后来的机会少了。”我的鼻子猛然一酸,赶紧借故跑到别处。

    ⑩现在,那只碗放在冰箱上已一月有余。仿佛被人遗忘,又仿佛在静静等着父亲再来。我时常感到刺痛和愧疚:忙碌而粗心的我们究竟回报了父亲多少爱?瓷白瓷白的碗壁上,已罩落一层细微的尘埃。碗上那豁口,像是努力要对我说些什么,却又始终没有说出来……

    (1)、面对父亲的病,我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读全文,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文字。 觉得不妥-- -- --感到刺痛愧疚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父亲却像一片叶子,一片失却了水分和绿意的叶子。大树茂密地蹿得老高,他却孤零零地落在了一边。

    (3)、文章 5 段运用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4)、为什么说“我们深深爱着父亲的同时,却在无意中伤害了他?”
  • 2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 题。

    浓浓麦香情

    东方天际的一点亮还没有出来,父亲已经窸窸索索起床了。母亲朦胧中翻个身,眼睛都没睁开:“早起来干啥?”父亲回一句:“睡不着!”村子还睡着。

    昨天一个晌午,田里就变得苍黄。父亲站在村口,嗅觉因了眼前的朦胧而异常灵敏。在微明的清光里,田野里成熟的麦香浓郁醇厚,让父亲突然感觉胸腔里满满的。

    十八岁那年,饥荒逼迫着他走向离村子十几里远的河滩寻找野菜。一阵风带来一丝久违的麦香!父亲拔腿向前跑去。只见一小撮麦子,长在河滩里!那个晚上,弟弟妹妹们躺在被窝里,一人几根麦穗,咀嚼了大半夜。

    如今六十五岁的父亲,想起那撮麦穗,胸腔里那满满的东西溢出来,润湿了松弛的脸。父亲在地头蹲下,拿出儿子给他的纸烟抽起来。父亲很少抽烟,只是最近几个月,抽得特别凶。

    儿子,是个好儿子。村里人都羡慕父亲。有几个做儿子的会花十几万元在城里买一套房子送给老父亲呢,儿子是十里八村独一个。

    父亲不喜欢弯腰割麦,他蹲着。身子跟麦棵子一般高,麦穗就在他的鼻尖前方,浓浓的成熟的气息把鼻腔灌得满满的,父亲忍不住打了一个香香的喷嚏。左手满满握着干爽的麦秆,右手轻轻握着熟稔的镰刀,一镰一镰,“嚓嚓嚓……”六十五岁的父亲割得缓慢而富有韵律,不像在忙麦收,倒像在享受。

    割了两个钟头,身后躺下的麦子整整齐齐地码在草绳上。父亲回头看看,把镰刀插进地里,开始捆麦。不一会,身后就有了一溜一般大小的麦个子。

    太阳升高了,他站起身,眯着眼向河对岸望去。那里一片炫目的苍黄,苍黄的成熟的麦子挺起丰满的胸膛,骄傲地站成一片金色的海洋。让他想起村里四十年前的大丰收。他带着队上的小伙子们,一个晌午,就把河滩里十几亩麦子收割完了。对岸也有一队收麦的人,队伍里的母亲,正是被那时的父亲吸引了。

    此时,父亲突然冲动地脱下了上衣,光着膀子加快了镰刀的挥舞。干爽的麦子在镰刀和手臂间舞蹈,整整齐齐地倒在新鲜白亮的麦茬上,而汗珠,也在父亲的后背和脸上欢快地流淌。成熟的麦腥味和着干燥的土腥味,田里的气息更浓了……

    母亲送午饭来了,“你咋像个小青年啦!今天你是发疯了么!”母亲的嗔怪里含着欢喜,父亲这几个月,从来没有这么酣畅过。她似乎又看到了当年公社里那个“割麦突击手”的影子。

    父亲拿几个麦个子,做成一个舒服的麦床躺下:“以后,再光膀子就没机会了。你说到了城里住,六月里不割麦,不流汗,忙种还过个啥劲?要那样,我们住城里,不是等死吗?”母亲恼了:“你个榆木疙瘩。儿子孝顺你,你不知道好歹,难道你儿子给你买了房子,就是接你去等死的?你个老不死!”骂完了的母亲哈哈笑了。父亲也跟着“嘿嘿”笑。

    午后,母亲没有听从父亲的催促回家,她想最后捆一次麦子;父亲在麦床上满满的睡了一觉,本来半天割完的麦子,直到天黑透,才把最后几垄放倒。他们直起腰,站在地头,默默的看着自家的麦田。也许,还望着所有的麦田。昏黄的月亮升了起来。“还是跟儿子再说说吧,好不?”在父亲商量的口气里,母亲听出了乞求和难过。

    要是前些日子,她早就要骂死老头子了。今天,在月光下凝视着麦田的母亲没有反驳,轻轻地应一声:“嗯。”夜,有了凉意。父亲和母亲,一前一后,在清亮的月光里走着,在浓浓的麦香里走着……

    (选自《百年百部微型小说经典》,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时间为顺序,叙述了父亲一天的劳动,中间插叙了父亲年轻时的经历。 B、开头用“村子还睡着”,与父亲“睡不着”形成对比,突出父亲内心的不平静。 C、父亲最近几个月抽烟很凶,是因为儿子叫他进城,他害怕自己不适应城里的生活。 D、小说与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一样,都表达了对土地的一片赤诚之爱。
    (2)、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父亲”的形象特点。(写出两点即可)
    (3)、作者写母亲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4)、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①苍黄的成熟的麦子挺起丰满的胸膛,骄傲地站成一片金色的海洋。(赏析句子)

    ②干爽的麦子在镰刀和手臂间舞蹈。(赏析加点词)

    (5)、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题目“浓浓麦香情”蕴含着父亲哪些情感。
  • 21. 文学类文本阅读

    旗魂

     薛培政

    ①“哎,老伙计们呐——走啊,咱们到大槐树下升旗去!”初夏雨霁的早晨,太阳露出了灿烂的笑靥,静谧的大山深处,回荡一个老者那激动而悠长的声音,既像是邀约同伴,又像是自言自语。

    ②刘家凹村头,伤残老兵长安爷,习惯性地整理过身上的衣服后,便手拄拐杖,挺起胸脯,拖着那条装有假肢的左腿,郑重地扛起那面五星红旗,朝前方那棵国槐树下走去。

    阳光透过国槐枝叶的缝隙,在幽深的山坳里洒落下片片金黄。少顷,随着长安爷唱的那夹杂着浓重方言的国歌声响起,只见老人边用右手行着军礼,边用左手拉动着自制滑轮,将国旗徐徐升到了树顶。

    ④望着被风刮得呼啦作响的国旗,长安爷咧开没牙的嘴笑了。刘家凹村上了岁数的人说,几十年了,只要不刮狂风不下雨,老长安的国旗每天都会照常升起,他把那旗看成是他的命哩

    ⑤长安爷曾从战场的死人堆里爬出来,是死过好几回的人了,他压根就不信命。然而,老人却常唠叨国旗有灵性,说那上面染着杨连长、老班长、大个李和小东北等无数烈士的鲜血。

    ⑥“冲啊——冲啊!”虽然大半辈子过去了,长安爷的耳边仍时常响起冲锋的号角,仿佛听到那些长眠的战友还像以往那样呼唤着他挥舞旗帜冲向敌军阵地。他总觉得眼前有面战旗在挥舞,这旗就像块磁石吸引着他的灵魂向前涌动,只要看到电视里出现升国旗、奏国歌的镜头,他就禁不住热血沸腾,壮怀激烈,眼前就会浮现出那一幕幕惨烈的战斗场面。

    ⑦七十多年前的抗日烽火,燃红了神州大地的角角落落。只有百十户人家的刘家凹村,一次走出了八名热血青年,奔向根据地当了八路军,其中就有不满十五岁瞒着母亲报名参军的小安子,也就是后来的长安爷。

    ⑧也是在一个夏日雨后的早晨,对鲁西南某城日军占领区发起总攻的战斗就要打响,连长把他带到了团长的跟前。大胡子团长望着身材魁梧的小伙点了点头:“嗯,我看这小子是块打旗的料,就是他了!”随后,团长从通信员手中接过战旗交到他手中,命令道:“人在旗在,部队冲锋到哪战旗就要跟到哪,只要尖刀队撕开口子,你就要给我义无反顾地冲到前头去,要把我们的战旗插到城头的最顶端!”

    ⑨“是,保证完成任务!”从那时起,长安爷就成了一个勇猛的旗手。

    往后的日子里,只要听到冲锋号响起,他就像一头暴怒的雄狮,高举战旗跃出战壕,迎着弹雨冲向敌阵,直到把胜利的旗帜插上攻克的阵地

    ⑪如同手中那一面面千疮百孔的战旗,作为旗手的长安爷,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身上落下了累累伤痕,还因触雷失去了左腿。

    ⑫后来,他放弃了进休养所疗养,戴着假肢、拄着拐杖回到了故乡刘家凹。他再也没有走出过大山,带回的那一大包军功章也尘封在了床头柜里,唯一陪伴他左右的是当初离开部队时,特地申请的那面五星红旗。

    ⑬“把红旗打起来,‘人在旗在,旗在阵地在’,信心就在,胜利就在!当年那不可一世的小鬼子都被我们打回老家了,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回到家乡担任了村支书的长安爷,又在家乡那座座荒山上摆开战场,带领乡亲们打响了脱贫致富的翻身仗。每一次向荒山进军,长安爷的动员令都会让人血脉贲张。靠着当年那股拼劲,他让全村老少过上了幸福的光景。久了,乡亲们就觉得长安爷与那一面红旗融为一体了

    ⑭进入耄耋之年的长安爷,再也爬不上村子对面的犄角岭了,但老人的心劲还在,就喜欢与人“摆古”过去与红旗有关的那些事儿。长安爷每次讲故事总少不了要讲“钢八连”。开头便是“那是钢铁的连队、胜利的旗帜……”每当讲到钢八连的口号是“攻必克、守必坚,打到哪里就把胜利的旗帜插到哪里”时,人们就会发现长安爷声如洪钟、语气坚定,处处充满着自豪感……

    ⑮一代代的刘家凹人,就这样听着长安爷的故事长大了,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参了军,有的外出务工,纷纷离开大山,创业去了外地,但长安爷的故事仍时刻滋养他们的心灵,“人在旗在、旗在阵地在”促使他们砥砺意志,战胜困难,一个个成为行业的翘楚,且口口相传、生生不息,最后就成了刘家凹人的精神名片。

    ⑯看!长安爷又把那面五星红旗升起来了。(选自《郑州日报》2021年5月17日)

    (1)、第③段划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2)、按要求赏析下面的词句。

    ①老长安的国旗每天都会照常升起,他把那旗看成是他的命哩。(句中“照常”有何表达效果?)

    ②往后的日子里,只要听到冲锋号响起,他就像一头暴怒的雄狮,高举战旗跃出战壕,迎着弹雨冲向敌阵,直到把胜利的旗帜插上攻克的阵地。(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3)、“久了,乡亲们就觉得长安爷与那一面红旗融为一体了。”乡亲们觉得长安爷与红旗融为一体的原因是什么?
    (4)、小说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5)、请分析小说标题“旗魂”的妙处。
  •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兵和新兵

    原上秋

    ①一层白光,飘进老兵的梦里。老兵以为天亮了,忙翻身下床。推开窗,惊讶地发现外面一片洁白。下雪了,老兵朝熟睡的新兵喊。

    ②新兵要起,被老兵又按下。老兵说,今天下雪,不出操了。

    ③老兵把自己带体温的大衣,盖在新兵身上,新兵感觉到了厚重,还有温度。老兵说,还有几天,我就要脱军装了。老兵的话很轻,却有穿透心的力量。顿时,一种感伤情绪,在房间弥漫开来。

    ④眨眼,新兵来野狼岗团部农场一年有余了。刚来的时候,接待他的就是老兵。老兵和新兵面对面,老兵问,你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吗?新兵答,是。老兵说,你如果违反条令条例,我会对你不客气。新兵答,是。

    ⑤老兵是场长,新兵是他唯一的部下,他们守着800亩农场。从营区坐车颠到农场,要几个小时,毕竟是100多公里的山路。农忙季节,上级会派一个施工连队耕种和收割。热热闹闹几天,他们就走了,把寂寞和一杆枪,留给老兵和新兵。野狼岗传说有野狼,但是谁也没见过。农场也是军事单位,遇到紧急情况,枪要比烧火棍好使。五颗子弹缝在一个布子弹袋里,连长说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动用。

    ⑥他们严格按照连队的一日生活制度作息。每天,老兵带着新兵出操,巡逻,晚上点名,互相检查军容风纪。晚上点名都程序化了。老兵问,你是共青团员吗?新兵答,是。老兵问,你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吗?新兵答,是。老兵说,你如果违反条令条例,我会对你不客气。老兵问过一遍,换成新兵问老兵。新兵问,你是共产党员吗?老兵答,是。新兵问,你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吗?老兵答,是。新兵说,你如果违反条令条例,我会对你不客气。

    ⑦他们和上级的联系,是一部绿色的野战电话机。如果有情况,先要通总机,总机再转连队或者什么地方。总机那边都是女兵,声音一个比一个好听,可惜她们不愿意多说一句话,总是“你好,请问接哪里”,无论是老兵还是新兵,这时候就会一愣。那边又多说一句:“请讲,接哪里?”再不会多说一个字,给他们留下一个又一个遗憾。上级有要求,电话不能随便占用,所以他们所有的私事,都靠写信。

    ⑧一个月前,团里传来消息,部队要裁撤。老兵服役13年了,部队撤编,他是首当其冲要走。

    老兵的心像被蝎子蜇了,丝丝缕缕地疼。那些日子老兵一直写信,写好撕掉,又接着写,他想告诉家人和朋友,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战士复员是正常的新老交替。有天晚上很晚了,他的床一直空着,新兵用手电光在地里寻到了他,他的脚下,烟屁股堆成了小山。

    ⑩老兵抽噎了,他说他十几年的军旅岁月,就这么结束了。从那时起,老兵消沉起来。

    ⑪门外有汽车声响,是地方牌照的皮卡。司机下车直接喊老兵的名字。老兵说是他最要好的同学。皮卡去别的地方路过这里。同学从车上卸下一些吃的,说不几句话就要走。老兵打开一个布满灰尘的房间,搬出几袋化肥,要放车上。新兵提醒老兵,化肥都是有账的。老兵说,从采购到扔到地里,都是他一人负责。多少年从没有以权谋私过。他说用十几年的付出,换几袋化肥,不过分吧。

    ⑫新兵说不行,我绝不让你这样做。说着上前阻拦。老兵突然发疯,一拳冲向新兵。倒在地上的新兵眼看无力阻止,就爬过去摸到枪。从布袋里挤出一颗子弹压进枪膛,嘭,一声枪响,子弹穿透雪幕,惊飞一树小鸟。

    ⑬皮卡车空车走了,在雪地留下两条弯弯曲曲的车印。

    ⑭老兵想不到新兵会开枪,枪声把老兵震醒过来。他转回身,慢慢把新兵扶起。新兵说,老班长,我想问你个问题。老兵点点头。新兵问,你是共产党员吗?老兵答,是。新兵问,你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吗?老兵答,是。新兵说,你违反条令条例,我会对你不客气。

    ⑮几天后,上级派人过来交接。所有物资都是账物相符,唯独少了一颗子弹。

    ⑯老兵拿出一份证明,上面写着:一只野狼夜闯农场,战士郑义果断开枪驱离,消耗子弹一发。

    ⑰后面签有老兵的名字。

    (1)、以老兵为陈述对象,概括老兵和新兵之间的故事,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间

    故事

    时间

    故事

    一年多前

    一个月前

    每天

    几天后

    (2)、本文伏笔手法运用自然,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3)、请联系上下文,对以下句子任选一句加以赏析
    ①老兵的心像被蝎子蜇了,丝丝缕缕地疼。那些日子老兵一直写信,写好撕掉,又接着写,他想告诉家人和朋友,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战士复员是正常的新老交替。
    ②从布袋里挤出一颗子弹压进枪膛,嘭,一声枪响,子弹穿透雪幕,惊飞一树小鸟。
    (4)、有人认为老兵出示的证明是虚假的,违背了条令条例,在他的军队生涯中留下了一个污点。你是如何认为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 23.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那个夏天我们长大了

    邱立新

    ①那年,我们村终于建好了沙石路,能通汽车进城了。汽车开通的头天晚上,支书说为庆祝通路通车,客运站不要车钱,拉大家进城逛。

    ②我兴奋得一夜没睡着,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母亲左手攥着旧面袋做的布兜,右手拽着我和大弟,领我们抄小路穿过苞米地赶到村口,村口已有二十多人在排队等车了,听说一辆车能坐三十五个人,母亲才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③到了县城,宽敞的街道、高大的楼房,让很少进城的我们看得眼花缭乱,只恨没多长几只眼睛。绕过一家贴着招聘服务员广告的饭店,母亲领我们走进了一家书店,店里的书香味立刻吸引了我们。

    ④父亲是村里的小学教师,受他的影响,我们从小就爱看书。书架上摆着许多课外读物,我和大弟拿起这本,摸摸那本,觉得哪一本都让人爱不释手。最后,我捧起《母亲》读了起来,大弟也挑了本《蓝猫淘气三千问》画册看得津津有味。这时,一个店员催促说:“你们买不买?不买就把书放回去,别把书页弄脏了!”虽然我尽力央求母亲多买几本书,可母亲精心挑选后,只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唐诗三百首》。当我们把书装好走到门口时,一个店员拦在我们面前,说:“请你们跟我到办公室一趟。”老板是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他拿过母亲手里的兜,从装着几盒药、一袋饼干、两件新背心和两本书的兜里变戏法一样翻出了本《蓝猫淘气三千问》!

    那一刹那,母亲的脸唰地红了,厉声质问我和大弟:“谁拿的书?”

    ⑥“我,我没有……”我结结巴巴辩解。

    ⑦母亲瞅向大弟,大弟立刻吓得哇哇大哭,说:“我,我没看完……”

    ⑧老板严肃地说:“你们偷书,这事要交给民警处理!”说着就去拿电话。“求您别这样,这书的钱我现在就给。”母亲走上去拉老板的胳膊,哪知他把手一扬,母亲站立不稳,趔趄两下,跌倒在地。我忙上前扶起母亲,大弟也止住了哭声。老板这才稍微缓和了下语气说:“不报警也可以,但必须交一千元罚款!”

    ⑨那年月,一千元对于我家来说意味着什么?那是当小学教师的父亲三个多月的工资。

    ⑩“我知道孩子犯了错,要担责任,可一千元,我们家一时半会儿真拿不出来,您看,能不能宽限宽限?”母亲边揉着膝盖,边哀求着说。“……交五百元吧,这是我们最大宽限了。”老板沉思了一下说。“五百……能不能缓缓,他们的爸刚做完手术,还在炕上躺着,我还有个没断奶的孩子……要不过几天,我卖了老母猪……”母亲说着说着,竟流下了泪水。老板叹了口气说:“你写下家庭住址和姓名,一个月内把钱交上,不然,我们还是要报警的!”

    ⑪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母亲在别人面前流泪,也是第一次看见母亲在别人面前那样低声下气地说话,我的心像被钢针扎了一样又羞愧又难受。一股力量和勇气涌上心头,我说:“妈,旁边饭店不是招人吗,我去干活,挣钱!”【甲】

    ⑫于是,那个夏天,大弟回家挨了打,我则第一次干起了饭店里端盘子的活。两脚累得肿胀酸痛,手腕像抽筋一样麻。晚上,我一挨到铺草垫的水泥地,就沉沉睡去。【乙】

    ⑬阳光很灿烂的一天,当我把五百元交到书店老板手上,从书店出来时,心里溢满自豪和激动。归家心切,到家时,天还没黑,父亲正跟大弟在炕上编土篮,母亲在房后猪圈里喂猪。我把几张十元纸票和五百元收条交给她时,她用带着猪食味儿的粗糙双手捧起我的脸,噙着泪说:“孩子呀,你黑了,也瘦了,但长大了。”然后拉我走到屋里镜子前。一个夏天没正经照过镜子的我,这才仔细端详起自己。镜子里,我黑黑的,瘦瘦的,个子已经赶超了母亲。【丙】

    ⑭那年,犯了错的大弟每天去河滩割柳树条,背回家,在父亲指导下学编土篮。细嫩的手一次次结痂流血,最终编成12个土篮,我们拿到镇上卖掉,当了学费。【丁】

    ⑮那年夏天,我们懂得了成长路上不仅要在磨砺与坎坷中修正自己,也要扛着责任不断前行。

    ⑯那年,我十六岁,大弟九岁。

    (1)、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

    那个夏天,我知道了世上真有“苦累”二字,擦着汗,咬着牙,忍耐着。

    A、【甲】 B、【乙】 C、【丙】 D、【丁】
    (2)、请依据文章内容,在表格内填写恰当的内容。

    情节

    “我”的心情

    随母亲进城,逛书店看书

    兴奋

    大弟偷书被发现,目前被要求交罚款

    痛苦忍耐

    “我”交完罚款回家,获得成长

    (3)、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品析下面的句子。

    那一刹那,母亲的脸唰地红了,厉声质问我和大弟:“谁拿的书?”

    (4)、若将第(15)段调整为文章首段,请从记叙顺序的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
    (5)、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那个夏天“我”长大了的具体表现。
  • 2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拾  荒

    万吉星

    ①深秋的凌晨,天气已经转凉,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进那用了多年的破旧编织袋。

    ②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她小心翼翼地抱起来,发现婴儿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

    ③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腑,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内心涌起一丝悲凉。④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哪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症。”

    ⑤“好歹也是一条命啊!”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

    ⑥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钱啊!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⑦倾其所有,只够三天。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

    ⑧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悠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一束阳光从窗户里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

    ⑨第二天,当地晚报发出了一条《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

    ⑩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

    ⑪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还把她接回了家,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并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們直接买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

    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⑬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

    (选自《2017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修改)

    (1)、参照下面的表述,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凌晨拾荒,捡养弃婴→①→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②

    (2)、小说第⑫段中写到“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请你描写此刻王婆婆的心理活动。
    (3)、阅读第⑥段画线句,从描写或修辞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可一看到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掲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

    (4)、小说②③段王婆婆捡弃婴的情节,时间很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⑬段仅用“一年后”三个字一笔带过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5)、小说最后一句写到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结合小说具体分析,文中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了哪些不应该丢弃的东西?
  • 25. 文学作品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小区闹贼

    ①石师傅的女儿在城市买了套商品房,把石师傅老两口接了过去。

    ②这天,石师傅看见楼门外有个男青年在焦急地走来走去。石师傅热心地问:“要进门吗?”男青年说:“师傅真是好人。”石师傅叹了口气说:“一看见小青年,我就想念我的徒弟!”男青年笑笑:“就当我是你的徒弟吧。”正说着,老张过来了,对石师傅说:“来客人啦?”男青年说:“我是他徒弟呢。”石师傅没说话,只是笑了笑。

    ③没过两天,小区发生了盗窃案。民警查看监控视频,最大的嫌疑锁定在一个男青年身上。老张一看照片,惊讶得眉毛都竖了起来,说:“不用找了,就问住户老石,这个人是他的徒弟。”民警来到石师傅女儿家里一问,巧了,石师傅刚回老家去了!这节骨眼上,老石恰恰走了,民警有点生疑。母女俩急忙给石师傅打电话,要他迅迷回来。

    ④设慢地,小区流传开一种说法。据说,在小区作案的窃贼可不一般,这窃贼拜得一位名师,学了一手开锁技术。不管是密码锁还是指纹锁,10秒钟内他就能打开。他师傅更神奇,两个指头轻轻一摸,锁就掉了,江湖人称“无影锁神”。据说,这师傅就屈居在小区里!业主们听了,脊背上都凉飕飕的。“无影锁神”在小区成了恐惧的代名词。石师傅到家,女儿哭诉道:“就因为你喜欢管闲事,你被说成强盗头子了!”石师傅这才知道小区最近发生的事情。女儿叮嘱:“小区里的人把你当赋头了,你回来后千万不要在小区露面!”石师傅沉默了片刻,答应了。

    ⑤几天后,风和日丽。突然,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急匆匆向楼门口跑来,二话不说,伸手就使劲拉厚重的大楼玻璃门,门却纹丝不动。一个大妈拿着门卡走过来,姑娘像见了救星,一边比画一边哇啦哇啦地说着,可说的方言,很难听懂。大妈没理她,低头刷了卡,姑娘就要跟进去,不料被大妈一把拦住,说了句“我不认识你”,就毫不客气地推开姑娘。姑娘正着急,刚好又有一个大叔走来。大叔去开门,姑娘赶紧跟在他后面,谁知大叔用手指了指门上贴的字条:“谨防尾随”。姑娘人没进去,身子却差点被门撞了。姑娘向四周投去求助的目光,没有一个人回应。姑娘突然双手抓住门把,头抵在门上,发疯似的摇晃着,眼泪你是断了线的珠子。

    ⑥就在这时,一个身影像燕子般从邻居们眼前闪过,他一把拉住姑娘的胳膊,急促地说:“跟我来!邻居们被这个飞快掠过的人影吸引了,都往楼门口看去。有人叫起来:“他就是姓石的!无影锁神!”只见石师傅拉着姑娘冲向大门旁,接着,石师傅蹲下身子对姑娘说:“踩上我的肩膀!”然后他站起来托住姑娘:“抓住空调底座栏杆,上二楼阳台!”姑娘十分敏捷,照他说的,站上了二楼阳台。石师傅一伸手也上去了,双臂又托住姑娘,“上三楼!”姑娘抓住三楼栏杆,一个翻身站到三楼阳台。整个过程,不过十多秒钟!

    ⑦邻居们惊呆了,一个说:“好快的身手!”另一个说:“没看出来吗?那女娃就是‘无影锁神’的徒弟师徒俩练飞檐走壁呢!”有人说:“要不要通知保安啊?”有人回答“先不要惊动他们!”居们举起手机,一时间咔嚓声响个不停。

    ⑧就在咔嚓声中,姑娘闪电般拉开客厅落地门,冲进一间卧室。这间卧室的飘窗上,一个孩子的袋已经伸到窗外,膝盖也搭上了半敞的窗沿……姑娘一把扯住孩子的腿,抱住他,放声大哭起来。原来,三楼住的是一个年轻妈妈,她有个不足两岁的孩子,丈夫在边陲当兵,姑娘是她刚从家乡请来的小保姆。孩子妈妈上班去了,姑娘哄小孩睡觉后,就抽空下楼买点东西。谁知忘了带门卡,姑娘担心时间长了小宝宝可能有危险,却进不了门。果然,孩子醒了后,抓住窗台上半截栏杆,踩着杂物使劲往上爬……如果晚来一步,孩子就堕落下去了!

    ⑨时问只差几秒钟!当姑娘哇啦乱叫的时候,石师傅刚进小区,他戴了一顶帽子,打算悄悄回女儿家。走到这里,他看到了姑娘焦急的样子。石师傅顺着姑娘的目光看去,看到了三楼的孩子。他没有丝毫犹豫就跑了过去……

    ⑩真相大白后,邻居们很内疚。赶过来的民警还带来一个消息:上回盗窃案的嫌疑人被捕了,他交代说,自己假装石师傅的徒弟,是为了方便作案。于是,邻居们相约去看望石师傅。到了石师傅女儿家,却不见了石师傅,只听得他女儿说:“我爸一辈子爱管闲事,我们怕他惹出大麻烦,让他回老家去了,再也不来了!”

    ⑪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沉默着说不出话来……

    (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

    情节

    他人反应或态度

    刚到女儿家

    没过两天

    嫌疑人确定,石师傅恰好回老家

    几日后

    惊讶、兴奋

    发现石师傅是在帮助姑娘

    内疚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只见石师傅拉着姑娘冲向大门旁,接着,石师傅蹲下身子对姑娘说:“踩上我的肩膀!”然后他站起来托住姑娘:“抓住空调底座栏杆,上二楼阳台!”

    (3)、文章结尾大家“面面相觑,沉默着说不出话来”的原因是什么?
    (4)、请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如何做才能让社会“不要寒了助人者的心”?
  • 26.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爱的传递

    ①“您这是第几次参加志愿献血?”我问他。

    ②他想了想,告诉我:“二十多次。”

    ③我是在下班走出单位大厅时遇到他的。我们同时去拉玻璃门,彼此看到有人在拉,又同时收回手。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瞬间拉近距离。

    ④那会儿正是北京冬天,寒气逼人,也不想多说话。我去超市买了一个保温杯,慢慢地走路去坐车。

    ⑤没想到,在公交车站又遇到他。

    ⑥他个头儿不高,身材瘦削。若不是有共同的献血经历,也不会有再相遇的这次交谈。

    ⑦“谢谢您!”我说。

    ⑧“为什么?我们都是献血者。”他很奇怪。

    ⑨我告诉他,我既是一名献血者,也是一名血站工作人员。“我在云南楚雄血站工作,这次是到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学习。”

    ⑩“云南!”他笑了,“这么冷的天,你从四季如春的云南来北京工作,还习惯吧?”

    ⑪我说还好,领导和同事特别好,自己很快熟悉了工作,也在努力适应环境。

    ⑫“那挺好,刚开始都不容易,慢慢就好了。北京到楚雄的距离有多远?”

    ⑬“不知道,我哪天查查。”我回答他。

    ⑭他和很多我见过的固定献血者一样,有着温和的笑容,亲切的表情。这支队伍,是志愿献血队伍里的主力军,他们热爱生活,身体健康,充满爱心。

    ⑮汶川地震那年,我们献血车上来了一位农民工。他的工作服上沾满尘土,脸上还沾着黄色的泥巴。走上献血车,他不肯坐下,说怕染脏献血椅。我告诉他,座椅可以更换一次性椅垫,请他坐下来。我给他冲泡了一杯温热的葡萄糖水,问他为什么来参加志愿献血?“我没有钱捐款。听说很多人受伤了,需要输血。我身体好,力气大,捐点血没有问题,能救到别人的命就好。”他说。

    ⑯我的眼眶湿了。

    ⑰另一次,是大年三十。那天我值班,一个RH阴性血型的产妇急需输注血小板。这种血,俗称“熊猫血”,非常罕见。接到医院电话后,我立即联系相同血型的志愿献血者。

    ⑱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一方面,我为产妇的安危担忧;另一方面,我又为在这个传统佳节打扰献血者感到愧疚。

    ⑲联系第一位献血者,已经回到北方老家过年。第二位献血者,正在高速公路上赶路,距离数百公里。直到第三位献血者,听我说完情况以后,只说了一句话:“我这就赶来。”

    ⑳当天晚上,那袋救命的血小板,顺利输入产妇的体内。同时传递的,还有一份来自陌生人的浓浓爱心和善意。

    ㉑这位献血者,为了挽救别人的生命,本已回到农村老家的他,紧急租了一辆车,以最快的速度赶到血站。他本来是家里的大厨,一周以前就许诺要给家里八十七岁高龄的母亲做一顿丰盛的年夜饭。为了准备这顿大餐,他还从城里购买了鹅、鱼等食材。

    ㉒成分献血需要花费献血者大半天的时间。采血的时候,他略带遗憾地说:“她们都不会做这些菜。”

    ㉓在我身边,有不少这样的人。他们默默地为别人付出,却没有更多言语。

    ㉔我的眼眶湿了。

    ㉕公交车来了,我们坐的不是同一趟车。

    ㉖我忘记告诉他,其实我还有第三个身份。多年前,我做过一次手术,手术过程中发生严重大失血。医院紧急联系血站,是爱心献血者志愿捐献的血液挽救了我垂危的生命。

    ㉗那时,我还不知道将来有一天,我会走上志愿献血的工作岗位,参与一场又一场生命接力,见证一段又一段人间大爱,流下一次又一次感动的泪水。

    ㉘告别的时候,他说:“我已经知道北京到楚雄的距离,那不过是撸起袖子参加一次志愿献血的距离。”

    (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西木,有删改)

    (1)、本文围绕“献血”这一中心展开叙述,请按时间顺序概括这几件事。
    (2)、本文用朴实自然的笔调,写出了生活的温情。请以第⑮段为例,分析这一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3)、文中两次提到“北京到楚雄的距离”这一细节,有什么用意?
    (4)、本文中的“我”有哪三种身份?这样的设计有何用意?
  • 27. 现代文阅读

    鹅毛压得父亲喘

    ①每到冬季,父亲都要去收鹅毛,此时乡下的养鹅人,都会把鹅毛拔下来卖钱。父亲便拿着麻袋和扁担,走村串屯地上门去收,早出晚归

    ②天一黑,我就跟姐姐站在村口的冷风中,等待父亲的归来。有一年父亲身体特别弱,“鹅毛担子”一上肩,就大口大口地又喘又咳,为此,每次看到父亲,姐姐便会飞快地跑过去,接过他的担子,父亲便如释重负,一下轻松很多。年幼的我很是不懂,那鹅毛担子,分明很轻盈,我曾挑过几次,看似鼓囊囊的两麻袋,其实一点都不重,轻如鸿毛呀,可为何在父亲的肩上,却是那般沉重,压得他直喘呢?

    ③晚饭后,父亲拨亮带玻璃罩的油灯,借着灯光,将收来的鹅毛,全部摊放在屋内,然后打开家里的所有门,让阵阵萧萧北风穿屋而过——他要一边拨弄,一边利用那又冷又硬的北风,将鹅毛中最轻、最软,也是最值钱、最有用处的鹅绒,吹分离开来,另作他用,吹不起来的则卖给毛厂。

    ④如若吹进来的风不够大,父亲就拿扇子去扇,被他扇起的鹅绒,恰似屋外飘扬的雪花,片片雪白,凌空飞舞。父亲一边扇,一边剧烈地喘着、咳着,形单影只地被一片“雪白”若隐若现地裹挟着,碰触着,吞没着……他从不让我和姐姐帮忙,而让我们去学习。

    ⑤父亲为何气喘和咳嗽得那么严重,我从不知其因。我更不明白,为何村里别的成年男子,都去集体的队里上工,挣工分,可他却不去,而让柔弱的母亲去?

    ⑥母亲白天上工,晚上还要给有钱人做羽绒鞋,好赚些手工费,供我和姐姐读书,父亲分拣出的鹅绒,正是她做鞋时所需的填充保暖材料。母亲的手很巧,做出的羽绒鞋暖和得很,极受镇上的居民欢迎,尤其是临近春节的腊月,定做羽绒鞋的人很多,母亲要整宿地去做,天快亮时才能和衣躺会儿。

    ⑦更糟的是,我家的泥墙草屋,也在那年的一场暴雪中坍塌了,一家只能住进一间四面都漏风的草棚里。晚上归来,母亲仍要在草棚里做鞋,父亲分过鹅绒后,还得去垒房子——取来半干半湿的田泥,赤脚将它们一脚脚地踩熟,踩得有黏性和劲道,之后再用它们去垒墙。垒一层,晾干后,第二晚再接着垒第二层,如此反复……因为太冷,母亲的双手很快被冻伤,又痛又痒。父亲也喘得、咳得更严重了,但他们继续坚持着。

    ⑧几个月后,泥屋终于垒起来了,春天也到来了,父亲的咳喘渐渐有了缓解;母亲的双手也好了些。他们卖鹅毛和羽绒鞋所得的利润,得以凑齐我和姐姐的学杂费,一家人总算熬过来了。

    ⑨后来,我才知道,父亲当年患有较重的慢性支气管炎,因为怕花钱治疗,只能硬扛着,医生告诫他不要干重体力活,要休息,否则极易发展成肺气肿。可父亲哪肯休息,他坚决要去收鹅毛,因为这活相对轻松些,还能帮母亲。

    ⑩多年后,父亲和母亲相继去世。有一次,我回到老家,在老屋的角落里,惊讶地发现了一小窝的鹅绒,它们轻轻地拢在一起,像落入人间经年不散的流云,泊在母亲留下的鞋样子旁。鹅绒是那么的轻盈,有风掠过,便会飘散。但奇怪的是,它们竟始终在那里,一如当年此时。

    ⑪我终于懂了,当年,压在父亲肩上的担子看似轻如鸿毛,但对于贫病交加的他来说,却是千钧之担,于母亲也同样如此。可面对薄待他们的那个寒冬 , 父亲和母亲并未屈服、抱怨,而是用尽所有力气,彼此配合,携手反抗,只为他们的孩子——年幼的我和姐姐,打开一个阳光明媚的未来之春!在当时那个农村普遍穷困的特殊年代,我和姐姐是方圆几十里地,唯一都读过书,上了大学的俩姐弟,谁也没因贫困而辍学。

    ⑫父亲肩上担起的和母亲手中操持的,虽然只是一片片很轻、很轻的鹅毛,但由此诞生出来的爱,却重于泰山。

    (1)、请根据文章第①~⑧段内容,把相应的故事情节填在横线上。

    父亲挑鹅毛,又喘又咳→→父亲踩泥垒墙,喘咳严重→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⑩段画线句子。

    ②解释下面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可面对薄待他们的那个寒冬,父亲和母亲并未屈服、抱怨,而是用尽所有力气,彼此配合,携手反抗,只为他们的孩子——年幼的我和姐姐,打开一个阳光明媚的未来之春!

    (3)、文章通过回忆父母辛苦劳作的生活片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8. 文学作品阅读。

    灯如红豆

    侯志明

    ①有句诗说“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走向阳台,看城市迷人的夜光。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不止一次。

    ③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油灯。

    ④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灯仍然在嗤嗤地发着光,没被吹灭。知道她还会起来,我就没吱声,静静地等候着。果然,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在母亲的心里,为了孩子过年,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年年如此。

    ⑤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从没有熄灭。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母亲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照亮了我们艰难生活的每一天。

    ⑥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清点账目,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就去睡了。睡醒一觉,我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冬天天冷,他一会儿哈手,一会儿跺脚,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什么大事。看着父亲着急不安的样子,我便从被窝里伸出头问:“爹,咋了?”“没咋,有两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

    ⑦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遇有疑难、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

    ⑧后来,我上了高中。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我备了一盏小油灯。多少次,在寒冷的冬天,我的手冻得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而且她也应该是意识到了的。那一刻,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⑨几十年来,陪伴我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但它照耀我前行的路却是那样的明亮宽展,给我的启迪又是那样的深刻受用。

    ⑩“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前面还有一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把灯和相思联系起来的这位诗人,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

    (选文有删改)

    (1)、文中重点写三盏“小油灯”,它们都给了“我”启迪。结合全文,填写表格。

    “小油灯”

    相关人物

    给“我”的启迪

    第一盏

    母亲

    积极面对困难,生活的道路会越来越明亮。

    第二盏

    父亲

    第三盏

    女同学

    (2)、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品味下列划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她)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于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

    ②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地去睡觉。

    (4)、文章以“灯红如豆”为题目,有什么妙处?
  • 29. 文学作品阅读

    青石碓窝

    阿文

    ①我们乡下八月十五不兴吃月饼,只兴吃糍粑。舂打糍粑必须由体强力壮的中年男子才够劲。糍粑的好坏就是看舂细打匀没有。

    ②小时候,我家里穷,母亲又有病,一家人的生活全靠父亲。父亲是个石匠,农闲季节,就替人家打制碓窝。碓窝由青石制成,青石很难找。所以那年月,父亲制个碓窝,就能换回三十多斤米面,供一家人吃十天。

    ③父亲年轻时,很有一把力气。记得我上小学二年级时,河里涨了大水,水面高过青龙桥两米多。父亲居然把一个两百来斤重的青石碓窝背过了河。

    ④后来制碓窝的人家少了,父亲的手艺也很少派上用场。即使偶尔有一两户人家要制,父亲打凿起来也非常吃力。因为父亲的力气衰弱很多了。

    ⑤父亲打了一辈子石头,却没给自家留个碓窝。每逢中秋,偶尔有一两户人家端来一两个糍粑,父亲从来舍不得吃一口,全粘了白糖给我和弟弟吃。那时父亲常说,明年吧,明年种点糯谷,制副碓窝,让全家人把糍粑吃饱。

    ⑥一年又一年,父亲却一直没有兑现诺言。我考上高中那年,父亲高兴极了,终于从青龙湾背回一大块青石,精雕细磨半个月,把碓窝打成了。父亲鼓励我说,好好读书吧,明年,咱们就有糍粑吃了。

    ⑦转眼到了第二年中秋。我惦记着父亲的诺言,专门请了假回家。我以为,父亲早就打好糍粑拌好白糖豆面在大门口迎接我了。

    ⑧谁知我回到家里,门却虚掩着,屋里也不亮灯,倒是病重的母亲长呻短呤着。母亲燃起油灯,泪汪汪地说:“今天过节,你爸说糯米好卖,一大早就挑去赶集了。”

    ⑨我知道母亲的心里比我更难受。我止住泪水,来到老桃树下,那里有我日夜思念的青石碓窝。桃树光秃秃的,碓窝静静地躺着,里面有半窝积水,三两片桃叶被秋风轻轻一吹,银盘一样的月亮就不见了。

    ⑩这时父亲回来了。他轻轻拭掉我眼角的泪水,摸出一把皱巴巴的钱,笑呵呵地说:“我正准备明天给你送去呢!早知道你要回来,我该留两斤糯米。”

    ⑪当时我想,就算我不回来,你明天也要来学校呀,留两斤糯米打两个糍粑送来不一样吗?

    ⑫后来,我跟父亲什么话也没说,我们背靠背坐在青石碓窝上,他望着天,我也望着天。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父亲突然咳了好一阵子,才缓缓地起身回到屋里,替母亲热了中药,合衣睡了。

    ⑬直到我高中毕业,父亲也没替我打一回糍粑。那个青石碓窝,一年比一年陈旧。碓窝上的青苔,一年比一年厚实。青苔水做的,一到天冷水枯了,就“死”了,第二年春雨一来,又青绿地活了。

    ⑭高考落榜的那年秋天,大概是中秋节的前十天吧,我背着简单的行李去深圳打工。临别时,父亲用火纸包了一个小包给我。父亲没说里面是什么,父亲只是说:“想家了,实在熬不下去了,就打开来看看吧。”

    ⑮其实踏出家门的第一步起,我就非常地想家了。我想我的母亲,也想我的父亲,更怀念老桃树下那个青石碓窝。每次思念到极处,我就想把纸包打开,但每一次我又未曾打开。我知道那是父亲留给我的最为珍贵的纪念,我不敢轻易碰它。

    ⑯一转眼就是三年。三年来为了能让父亲过上舒心的日子,我一直没回过家。我把工资的整数都寄回去了。

    ⑰前年中秋节前,我就计划好了,等发了工资,一定帮父亲捎回一盒上好的月饼。然而就在发工资的头天夜里,也就是农历八月十四的晚上,我却意外地收到了一个快递包裹,打开一看,是两个又圆又香的糍粑。

    ⑱糍粑打得非常粗糙,甚至还能见到隐隐约约的饭粒。这时我才突然明白,当父亲有能力为我们舂打糍粑时,已经老了,已经没有那股劲头了。

    ⑲我一边啃着父亲生平第一次为我打制的糍粑,一边打开那个纸包,里面却是一团干枯的青苔。我端来半碗水,把青苔往碗里一放,枯黄的青苔就鲜活了。

    ⑳这时我才深深懂得,父亲想告诉我:人生就像碓窝上的青苔一样,时枯时荣,只要有口气,就会复活。

    ㉑去年中秋前夕,父亲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从深圳赶回家时,父亲已经入棺,只有老桃树下的青石碓窝还静静地躺在那里。

    ㉒我想,父亲在最后的日子,一定是一边念着我的小名,一边抚摸着这个青石碓窝吧。

    ㉓今年中秋之后,我又回了趟老家。父亲的坟头光秃秃的,而老家的土屋门前,已是杂草丛生,青石碓窝上的青苔,也越来越厚了。

    (选自《读者》)

    (1)、文章围绕着“青石碓窝”展开,请从文中提炼出相关信息,填入下表。

    时间

    情节

    小时候

    父亲替人家打制碓窝

    高考落榜

    前年中秋节

    父亲第一次为“我”打制糍粑

    (2)、文章第十二段的画线句写道“他望着天,我也望着天”,请联系上下文,补写出此时父亲的心理。
    (3)、对亲人的思念是离家在外的游子永恒的情结,可为什么文章第十五段画线句中作者却说自己“更怀念老桃树下那个青石碓窝”?
    (4)、有人认为中秋节本是花好月圆的日子,本文的结尾似乎显得太过凄凉,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作者文章结尾定格在土屋门前的青石碓窝,有何意味。
  • 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1985年的一场电影

    李义文

    ①“明天家里放电影!”

    ②父亲是在晚饭后宣布这一决定的。那时太阳已经落山,屋里光线暗淡下去。

    ③父亲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混沌在冥冥的暮色中,难以辨寻,但他说的每一个字犹如昨天大舅来家里道喜时炸响的鞭炮,令人震撼和惊喜。

    ④姐说:“放啥电影?没有这个必要。”父亲说:“咋没必要?你考上大学这是我们刘家的荣耀,是大喜事。”姐说:“这纯粹是浪费钱。”父亲说:“浪费个啥?现在都时兴

    这样。你别理论了,我已经联系好了。”姐见父亲已安排了,便不再说什么。她知道父亲的脾性,认定了的事他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⑤三年前的暑假,姐收到县一中入学通知书。在我们斋公桥村,一个女孩能念完初中就算了不得了,上高中那只能是一种奢望。

    ⑥那天夜里,父亲问姐:“闺女,想上吗?”

    ⑦姐低着头,没有作声。家里条件差,母亲身体又不好,家里是无法供她上高中的。

    ⑧父亲对姐说:“闺女,只要你想上,爸就是砸锅卖铁也供你。”

    姐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⑩父亲用实际行动告诉姐,他是有能力供她读书的。父亲累完田里活,就去村砖瓦厂拉砖。他认为力气就是钱,力气是使不完的,那钱也就不会断。他把身上的力气变成一张张大大小小的钞票,供姐读完了高中。

    ⑪现在父亲还在村砖瓦厂使力气。在村砖瓦厂,父亲可算是待的时间最长、干活最卖力的人了。

    ⑫每天天微亮父亲就起床,到晚上天擦黑才回来。他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完全看不出他有多疲惫。

    ⑬姐不同意放电影自然也有她的理由。

    ⑭那天,母亲叫姐去给父亲送午饭。临近正午,骄阳似火,烘烤大地。走了一会儿,姐的短衫就被汗浸湿了。到了砖瓦厂,姐瞧见父亲正拉着一车熟砖从窑洞里出来。他身上落满灰土,脖子上搭着一条看不出颜色的毛巾,身子努力地向前倾,黝黑的脊背在烈日下很是刺眼。

    ⑮姐的眼睛不禁模糊了,她放下饭盒,上前帮父亲推了一把。

    ⑯父亲回头看见了姐,笑着说:“闺女给爸送饭来了。”

    ⑰等父亲卸完砖,姐说:“爸,吃饭了。”

    ⑱父亲用毛巾揩了一把汗,对姐说:“饭就放在那儿,你回去歇息吧。我承包的活儿还没干完,再干一会儿。”

    ⑲说完父亲又推着小车进了窑洞。望着父亲瘦小伛偻的背影,姐的眼睛又湿润了。

    ⑳第二天下午5点多钟,放电影的人就来了,他们早早地扯起了银幕。银幕就像一面布告牌,家里放电影的消息立刻传遍了村里村外。

    ㉑天快黑了,来看电影的人从四面八方不断地赶来。门前平时沉寂宽敞的禾场变得热闹拥挤。

    ㉒父亲看着眼前晃动的人群,不知咋的,心里竟有些慌了,甚至有点不知所措。一些熟人向他打招呼或道喜的时候,他只是嘿嘿地笑着,机械地说着“多谢”两个字。

    ㉓放电影了,全场安静了下来。有的坐着,有的站着,还有的站在凳子上。人们都被电影里的打斗情节深深吸引了,人群中间留给父亲的椅子却是空着的。

    ㉔父亲在围子外转悠着。他一会儿在银幕底下站一站,一会儿又到后面转一转。他在看他的电影,他的电影就是眼前的人以及这放电影的场景。他甚至觉得这比银幕里的情节更生动更有趣,有时他还在嘿嘿地笑。

    ㉕姐从人群里挤出来,拉着父亲的手说:“爸,去坐着看电影吧。”父亲轻轻推了推姐,说:“我在看咧,你快去吧,别耽误了看电影。”姐无奈只好回到原位上。直到电影结束,父亲的椅子还是空着的。

    ㉖散场了,姐却发现父亲不见了。母亲在屋里找了,没有。妹妹在后院里找,也没有。

    ㉗父亲上哪儿去了呢?正当家里人着急的时候,姐发现了父亲。

    ㉘他歪在草垛堆里正打着呼噜。

    (有删改)

    (1)、阅读第⑳~㉘段,概括在电影放映那天晚上父亲的表现。

    电影放映前:①

    电影放映中:②

    电影散场后:③

    (2)、请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处姐姐两次流泪时的心理有何不同。

    ①姐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②姐的眼睛又湿润了。

    (3)、文章以父亲的一句话作为首段,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4)、下面的链接材料选自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台阶》,请与本文第⑩~⑫段比较,简要回答这两位父亲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他们的动力分别是什么。

    【链接材料】

    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5)、小说中,“我们”家并不富裕,父亲却坚持为庆祝姐姐考上大学请大家看电影,他为什么这样做?对“父亲”的这个举动,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