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基础+重难点)
试卷更新日期:2021-12-1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估测最贴近实际的是( )A、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10s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C、使人感到舒适的温度为37℃ D、一次性医用口罩长约为10dm2. 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照物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A、“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月亮为参照物的 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照物的 C、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照物的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照物的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甲,用力敲鼓可使音调变高 B、如图乙,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 C、如图丙,笛子比二胡发出声音的响度大,音调高 D、如图丁,敲击水杯时水越多音调越高4. 在下列甲乙丙丁四幅图中,有的反映出了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人们利用这个现象研制了声呐 B、家用声波清洗机是声传递能量的实例 C、把脉(切脉)——利用声音音色诊病的最早的例子 D、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是声传递信息的实例5. 水无常形,于千变万化中孕育自然奇观。如图所示水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
雪的熔化 B、
露的形成 C、
霜的形成 D、
冰的形成
6. 下列关于光现象及其形成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光的反射 B、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光的反射 C、雨后天晴的夜晚,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光的直线传播 D、城市高楼大厦采用玻璃幕墙,强烈阳光照射时,造成光污染——光的漫反射7. 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在右侧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光具座刻度的分度值是cm),下列说正确的是( )A、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还能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B、蜡烛向左适当移动,要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适当向右移动 C、蜡烛,透镜位置不变,只是换一只焦距更短的透镜,要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光屏要适当向右移动 D、此透镜的焦距在7.5cm至15cm之间8. 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图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A、近视眼,凹透镜 B、近视眼,凸透镜 C、远视眼,凹透镜 D、远视眼,凸透镜9. 医院里有一只氧气瓶,容积是10dm3 , 里面装有密度为2.5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5g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A、1kg/m3 B、2kg/m3 C、2.2kg/m3 D、2.5kg/m310.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甲物质密度为2.7kg/m3 B、乙物质密度为0.9×103g/cm3 C、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乙的体积比为3:1 D、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乙的质量比为3:1二、填空题
-
11.(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木块的长度读作cm(选填“4.5”、“2.0”或“2.00”);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可以 (选填“消除”或“减小”)误差。(2)、如图1所示为常用温度计的一部分,该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为℃,此时读数为℃。在使用温度计测某液体温度时,图2甲、乙、丙、丁四种操作中,正确的是。12. 在百米赛跑中,小明的成绩为12.5s,则小明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如果以小明为参照物,则地面是的。如果以篮球架为参照物,则地面是(填“运动”或“静止”),若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小明的平均速度会变。13. 如图,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若用相同的力量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此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填“空气柱”或“瓶身和水柱”)的振动产生的,盛水越多,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14. 刮风时,若窗子关的不严,留一个缝隙,便会听见风的呼啸声。我们听到风声是振动产生的,缝隙越细,呼啸声的音调就越(填“高”或“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能区分开“蝉”和“鸟”的叫声,是依据声音的不同;茂盛的森林有吸声的作用,这是在减弱噪声。15. 如图所示的是大自然中水的循环现象的示意图。图中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水蒸气升入高空时,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1)、请解释小水滴及小冰晶的形成原因?()(2)、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节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节水措施:。16. 如图甲是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的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一束光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当入射光方向不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向左移动时,说明液面在(选填“上升”或“下降”)。如图乙是我们学习的台灯上都有一个灯置,这个灯罩的作用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灯罩的内表面应做得尽量(选填“光滑”或“粗糙”)些。17. 李东同学在桌面上的近视眼镜上看到自己身后同一个窗户的两个像,如图,这两个像是 像(填“实”、“虚”),是 面镜(填“平”、“凸”、“凹”)所成的像,其中较大的像是镜片上离李东较 的玻璃面(填“近”、“远”)所成的。18.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其质量是g;质量为1.8kg的乙物质的体积为dm3。
三、作图题
-
19.(1)、请在如图中完成反射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在如图中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的像。(3)、如图所示,画出两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图。20. 如图所示,MN 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蜡烛,A′为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及其焦点,并将它们画出来.
四、实验探究题
-
21. 晓轩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要完成该实验,除了图示的仪器外,还需要一种测量仪器是 ;实验装置安装的顺序应该为 (选填“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2)、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 ℃,实验数据如表,可以判断蜡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蜡的温度/℃
42
44
46
48
49
50
51
52
(3)、在冰的熔化实验中,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像,冰熔化过程一共持续了min,CD段冰处于 态。22. 小明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1)、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该选择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且将其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便于确定像的。(2)、小明先在玻璃板前面2cm处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未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A侧观察,直到观察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重合,说明像和物的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若移走蜡烛B并在该位置放一个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像(选填“虚”或“实”)。(3)、在实验中,小明同学用右手将放在玻璃板前的A蜡烛点燃,发现玻璃板中的“自己”是用(选填“左”或“右”)手点燃蜡烛。(4)、接下来,小明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1cm,B蜡烛应与A相距cm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此过程中,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为了让右边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同学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6)、做实验的时候,小明从竖直放置的平面镜里看到对面竖直墙上挂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当时的实际时间是。23. 小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做了如下几次试验:(1)、由图甲可知,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cm。要调节光具座上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2)、在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3)、若在图乙中将凸透镜移到55.0cm刻度线处,则将光屏移动到cm刻度线处,可以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选填“不完整的像”、“完整的像”、“完整的像但较暗”);(4)、在图乙中保持凸透镜在50.0cm刻度值不变,使光屏上的像变小,则蜡烛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同时适当移动光屏;(5)、如图丙所示,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图丙所示刻度线处,则人眼应该在图中(选填“A”、“B”或“C”)处且朝着相应方向,才能观察到烛焰正立、放大的像;(6)、图丁中,点燃蜡烛,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然后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近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不改变眼镜和透镜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可以进行的操作是 (填“光屏远离透镜”或“蜡烛靠近透镜”)。24. 实验室有如下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2个)、金属块、足量的水(密度已知)、胶头滴管。(1)、有一组同学选用上述一些器材测金属块密度,步骤如下:①在量筒中倒入20mL水;
②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如图1所示,由此可知金属块的体积是cm3;
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2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a、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处;
b、向(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c、取出量筒中的金属块直接放在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如图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为m金属=g,则金属块的密度是kg/m3。该实验所测密度比金属块的实际密度(填“偏大”或“偏小”)。
(2)、小红想测金属块体积的时候,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她想到了这样的方法:①用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为m;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水并在水面的位置做好标记,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②将金属块浸没于装水的烧杯中(水未溢出),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水、金属块的总质量为M2;
③则金属块的密度表达式为(用已知量m、M1、M2、ρ水表示)。
五、计算题
-
25. 为了判断一个小铁球是不是空心的,小明同学用天平、量筒和水测得如下数据:
铁球的质量m/g
量筒内水的体积V水/mL
量筒内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总/mL
790
200
350
(ρ铁=7.9×103kg/m3),则
(1)、该铁球的体积为多少?(2)、通过计算判断该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铁球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26. 纯牛奶的密度在1.1 g/ cm3~1.2g/cm3之间,小李很想知道他每天早晨喝的牛奶是不是纯牛奶。他进行了如下测定:首先用天平称出一盒牛奶的质量是310g,喝完再称得空盒质量是30g。然后认真观察牛奶盒,如图,发现牛奶的净含量是250mL。问:(1)、盒中牛奶的质量是多少kg?(2)、盒中牛奶的密度是多少kg /m3?(3)、经他检测计算该牛奶是否符台纯牛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