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分层练习:12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试卷更新日期:2021-12-13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汉武帝下诏规定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这使得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越来越小。汉武帝这样做是为了(  )
    A、推行休养生息 B、实施盐铁专卖 C、确立正统思想 D、削弱诸侯实力
  • 2. 图1反映了西汉封国形势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图1

    A、刺史制度的确立 B、“推恩令”的实施 C、七国之乱的发生 D、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
  • 3. 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进一步完善了秦王朝创造的监察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表现在(  )
    A、推行郡县制度 B、实行分封制度 C、建立刺史制度 D、创立科举制度
  • 4. 公元前60年,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正式归属西汉中央政权。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开始于(   )
    A、张骞出使西域 B、西域都护的设置 C、班超出使西域 D、丝绸之路的开辟
  • 5. 中共十八以来国家加大了反腐力度,经监察机关“拍苍蝇,打老虎”发挥了重要作用,查处许多大案要案,人民无不拍手称快。历史上汉武帝时期实施的此类措施是(    )
    A、设刺史制度 B、设丞相 C、实行推恩令 D、设御史大夫
  • 6.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言之有理即可输文采……”这里所说的“秦皇汉武”指的是(    )
    A、秦始皇和汉高祖 B、秦始皇和汉文帝 C、秦始皇和汉景帝 D、秦始皇和汉武帝
  • 7. 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继承了文景之治遗留下来的富强基础,即位后便励精图治,对内揽人才、兴文教、振经济,对外伐四夷、通西域、显国威,把王朝推向极盛。这位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 8. 儒家学说居于独尊地位,成为汉代乃至两千年封建社会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开始于(   )
    A、秦始皇焚书坑儒 B、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C、隋唐创立科举制 D、明朝推行尊孔崇儒并实行八股取士
  • 9. 古代统治者非常重视盐铁的管理,把地方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景帝 D、汉武帝
  • 10.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是(   )
    A、董仲舒、主父偃 B、卫青、霍去病 C、蒙恬、霍去病 D、卫青、主父偃
  • 11. 下图反映的是“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读图分析统治者采取什么措施解决了图中反映的社会问题(   )

    A、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B、休养生息政策 C、采纳“推恩”建议 D、实行盐铁专卖
  • 12. 下图中儒学在a点发展到高峰的直接原因是(   )

    A、统一文字 B、实行“无为而治” C、以法治国 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 13. 据记载,汉朝廷曾赐给滇王王印,令其“复长其民”。右图的文物可以印证汉朝时期(   )

    A、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B、云南地区接受中央王朝直接统治 C、建立刺史制度监察地方 D、实施“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
  • 14. 从“一朝灭六国,功业盖穹苍”的秦始皇到“屯田冶铁丝绸路,凿井盐营汉鼎魂”的汉武帝,充分展现了威武的秦汉雄风。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诸位争霸与兼并战争
  • 15. 西汉在汉武帝在位时达到最盛,以下属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实施“推恩令” C、“罢黯百家,独尊儒术” D、大兴文字狱
  • 16.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多次强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中国梦",我国历史上具有"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特征的时代是(   )
    A、汉朝 B、隋唐 C、两宋 D、明清
  • 17. 以下是某位同学整理的部分历史学习笔记。这些措施(   )

    人物

    措施

    秦始皇

    推行皇帝制、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汉武帝

    实施“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北击匈奴

    A、推动了大一统格局的形成和巩固 B、有利于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的出现 C、不利于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D、彻底消除了少数民族对中原的威胁
  • 18. 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下图提供的关键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标题(   )

    关键词:秦统一中国

    秦末农民大起义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19. “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号名。”这描述的是汉朝(    )
    A、巩固大一统的举措 B、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 C、分封诸侯加强统治 D、抗匈奴固边疆的举措
  • 20. 汉武帝即位初期,内有王国问题的困扰,外有匈奴的不断侵袭。汉武帝决定招贤纳士,加强皇权。那么,持以下哪种观点最容易得到汉武帝的赏识 (   )
    A、“天子受命于天,代天以御万民”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二、填空题

  • 21. (人物名字)灭六国,完成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汉武帝即位后,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他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学说,使儒家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 22. 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了 , 教授儒学经典。
  • 23. 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在全国各地设 , 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
  • 24. 西汉皇帝 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的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三、材料分析题

  • 25. 经过几十年的恢复和发展,到汉武帝的时候,西汉国力强盛。然而,身居高位的汉武帝却无法摆脱问题。而他也正是在不断地消除问题的过程中,开拓出了一个崭新的大汉帝国。请你根据下列史料,完成下列任务。

    [“守业难”之王国问题]

    材料一:同姓王引起的藩国危机

    [“守业难"之经济问题]

    材料二:汉武帝刚继位时,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 禁绝,盐铁经营权也都掌握在豪强手中,因此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守业难”之思想不统一]

    材料三:

    材料四: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 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

    (1)、图1和图2说明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问题是怎样造成的?
    (2)、由图2到图3的变化是汉武帝采纳谁的建议而取得的结果?
    (3)、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汉武帝实施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4)、依据材料三,指出汉武帝为什么“心神不宁”
    (5)、材料四中“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的是哪家学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什么建议?
    (6)、试用一句话评价汉武帝。
  • 26. 材料一:汉武帝即位初,一些比较大的诸侯国拥有数十甚至上百的城池,封地一千里。他们在自己的封地培植军队,对中央的命令公然抗命不尊。

    材料二: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规定诸侯王可以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诸侯国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材料三: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后,“孔子之术”受到尊崇。

    (1)、材料一说明汉武帝面临怎样的政治局面?
    (2)、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这项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孔子之术”指什么?为全面推行“孔子之术”,汉武帝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汉武帝这些措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