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分层练习:9 秦统一中国

试卷更新日期:2021-12-13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解决“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的问题,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    )
    A、实行分封制 B、建立郡县制 C、实行禅让制 D、颁布“推恩令”
  • 2.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在经济上,“秦,虽死犹存”是指( )
    A、修筑万里长城 B、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C、焚书坑儒 D、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制度
  • 3. 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相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属于研究秦朝的原始史料的是( )
    A、秦始皇陵兵马俑 B、《资治通鉴》的记载 C、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D、电视剧《大秦帝国》
  • 4. 由下列三图可知,从春秋至秦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   )

    A、国家逐渐走向统一 B、民族交融逐浙加强 C、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D、诸侯势力此消彼长
  • 5. 秦统一后,在各地设置专掌教化的乡官,名曰"三老",统一人们的文化心理,是为"行同伦"。秦朝的这一做法(   )
    A、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B、有利于文化共同体形成 C、延续了分封制传统 D、维护了秦朝的长治久安
  • 6.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诗中赞颂的“秦皇”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千古一帝秦始皇。能够成就他千古一帝业绩的史实是(   )

    ①灭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②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③修筑都江堰、发展生产④分科考试,选拔官吏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7. 《史记》记载,秦始皇在咸阳坑儒和赵高以"谋反"罪审讯李斯时,都有御史大夫参加,这是因为秦朝的御史大夫(   )
    A、掌管军队 B、分管行政 C、总揽全国一切大权 D、负责监察政府官员
  • 8. 吕思勉认为,“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政治实在是抱有一种伟大的理想的。”体现秦始皇“地方治理” 政治理想的制度是(   )
    A、行省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三司制
  • 9.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 10.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修建从咸阳附近的军事重地直通北方九原的军事通道,全长700多千米。据估计,骑兵部队三天三夜就可以从咸阳赶到九原。此举(   )
    A、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控制 B、确立了对文武百官的监察制 C、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D、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
  • 11. 适合作为下列一组材料主题的是(   )

    材  料

    出  处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

    《资治通鉴》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掌副丞相

    《汉书·百官公卿表》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A、秦灭六国,结束战乱 B、秦朝法律严苛,赋税沉重 C、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 D、秦朝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 12. 秦开创的体制包含三大要素:君主“独制”,地方集权于中央,以及官僚任免而不得世袭。材料中“体制”的创立(   )
    A、奠定了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 C、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D、导致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 13. 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秦朝的原始史料的是(   )
    A、秦始皇陵兵马俑 B、《资治通鉴》的记载 C、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D、电视剧《大秦帝国》
  • 14. 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离不开史料。下列选项对研究秦朝历史可信度最高的是(   )
    A、 B、 C、 D、
  • 15. 观察如图漫画,它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首创县制,派员管理 B、学术繁荣,百家争鸣 C、实现统一,创新制度 D、名为推恩,实夺其权
  • 16.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立刺史制度 B、设立太尉 C、设立御史大夫 D、设立丞相
  • 17. 1973年,在威海市发现了一个秦代铁权,上有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指隗状)、绾(指王绾),法度量则不壹(统一),嫌疑者皆明壹之。”从这篇铭文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①统一了六国        ②确立了皇帝称号

    ③统一了度量衡      ④开凿了灵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8. 湖北云梦出土《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有一篇《封诊式》,记载了一个多村里长发现麻风病疑似患者并向上报告的事例。通过此则材料可以了解秦代( )
    A、休养生息的政策 B、分封制度的推行 C、法律制度的严酷 D、基层管理的状况
  • 19. “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材料反映了(    )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秦朝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秦朝皇帝为民,与民共享    D、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 20.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西周:“分封制”;秦朝:中央集权制 B、西周:神权政治;秦朝:世俗政治 C、西周:权力相对分散;秦朝:统一王朝 D、西周:贵族政治;秦朝:官僚政治

二、填空题

  • 2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建立于年;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 国家秦朝建立于年。
  • 22. 我国已发现的古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是;秦朝建立后,以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 23. 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 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秦朝建立以后,为了抵御匈奴,修筑了闻名中外的长城,它西到 , 东到辽东。
  • 24.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三、材料分析题

  •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

    ——西安碑林石碑

    材料二: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1)、据材料一说出该内容称颂的是哪一位皇帝(写出名字)?材料一反映了他的哪一项功绩?
    (2)、材料二反映了他创立的哪套制度?根据所学回答秦在地方上实行哪一种制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说秦国的崛起和哪一场变法息息相关?材料三中哪一项措施能够反映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起来?(用原文回答)请你再举出一例促进秦国经济发展的措施。
  • 26. 某校七年级历史学习小组正开展“秦帝国兴亡史“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材料一  战国形势图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三  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四  今亡(逃亡)亦死,举大计(发动起义)亦死。等死(一样的死),死国(意为推翻秦朝,夺取政权)可乎?

    材料五  秦王足已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六  以下是小明对秦始皇做的全面而简要的评价: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的功大于过。他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他还建立起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但是他实行暴政,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1)、材料一中哪个国家后来实力大增?也请写出代表这个国家的序号。
    (2)、材料二中李白所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上图直观地展示了秦朝中央和地方机构之间的关系,秦朝开创的这一政治体制是什么?
    (4)、请你给下表命制一个合适的主题。

    秦朝

    巩固统一的措施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

    文化

    统一文字

    交通

    统一车轨和道路宽窄、开凿灵渠.

    军事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5)、材料四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6)、据材料五和所学,从秦帝国的兴亡史里,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7)、材料六在评价人物的方法上有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