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12-0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 
                            1. 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遗址,他们应去( )A、北京周口店 B、云南元谋 C、浙江余姚 D、陕西西安2. 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合的直立人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 B、山项洞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3. “他们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有很多发明创造。他们两个部落结成联盟,经过发展,形成日后的华耳族。”材料中的“他们”是( )A、炎帝和黄帝 B、夏启和商汤 C、周文王和周武王 D、尧、舜、禹4. 如果把河姆渡聚落、半坡聚落、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知识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5. 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盘庚迁都 D、平王东迁6.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与商朝展开了哪一场战役( )A、牧野之战 B、桂陵之战 C、涿鹿之战 D、阪泉之战7. 至今出土的甲骨已超过16万片,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这说明甲骨文( )A、年代最早 B、内容丰富 C、影响深远 D、造字成熟8.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局重的背铜器是( )A、 B、 B、 C、 C、 D、 D、 9.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主要得益于( )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使用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0. “春秋五霸”中最早出珂的霸主和“战国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A、齐桓公、齐国 B、晋文公、齐国 C、齐桓公、秦国 D、楚庄王、秦国11.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分封诸侯众多,离心离德 B、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C、霸主尊王攘夷,辅助弱小 D、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12. 诗人岑参在《石屎》诗中说:“江水初荡矞(yù),蜀人几为鱼……始知蜀郡太守,伯禹亦不如。”“蜀郡太守”的主要贡献是( )A、治理黄河 B、修筑都江堰 C、奖励耕战 D、发明水排13. 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句“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导坐家”直接反映了战国时期( )A、周王室衰微 B、分封制崩溃 C、兼并战争不断 D、注重兴修水利14. 荀子曾高度评价战国时期秦国军队强大的战斗力,它的出现与商勤本沣中哪项措施有关( )A、鼓励耕织 B、严明法度 C、奖励军功 D、确立县制15. 有人曾经说“商鞅相孝公,为奉开帝业”。这一评价旨在说明( )A、商鞅变法成效巨大 B、孝公确立皇帝制度 C、春秋时期诸侯称 D、战国时期大国争雄16. 战国初年,形成了七雄并立局面,各国之间的战争频繁,以下不是这一时期战争的是( )A、桂陵之战 B、牧野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17. “塞翁失马”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一故事诠释的哲学观点最早出现于( )A、《道德经》 B、《论语》 C、《韩非子》 D、《孟子》18. 战国时期主张‘以法冶国”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19. 战国时期的某位思想家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他还主张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批评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他是( )A、墨子 B、老子 C、韩非子 D、庄子20. 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 )A、仁者爱人 B、因材施教 C、有教无类 D、为政以德21. 关注历史教材的课目标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如图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 ) 9.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主要得益于( )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使用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0. “春秋五霸”中最早出珂的霸主和“战国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A、齐桓公、齐国 B、晋文公、齐国 C、齐桓公、秦国 D、楚庄王、秦国11.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分封诸侯众多,离心离德 B、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C、霸主尊王攘夷,辅助弱小 D、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12. 诗人岑参在《石屎》诗中说:“江水初荡矞(yù),蜀人几为鱼……始知蜀郡太守,伯禹亦不如。”“蜀郡太守”的主要贡献是( )A、治理黄河 B、修筑都江堰 C、奖励耕战 D、发明水排13. 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句“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导坐家”直接反映了战国时期( )A、周王室衰微 B、分封制崩溃 C、兼并战争不断 D、注重兴修水利14. 荀子曾高度评价战国时期秦国军队强大的战斗力,它的出现与商勤本沣中哪项措施有关( )A、鼓励耕织 B、严明法度 C、奖励军功 D、确立县制15. 有人曾经说“商鞅相孝公,为奉开帝业”。这一评价旨在说明( )A、商鞅变法成效巨大 B、孝公确立皇帝制度 C、春秋时期诸侯称 D、战国时期大国争雄16. 战国初年,形成了七雄并立局面,各国之间的战争频繁,以下不是这一时期战争的是( )A、桂陵之战 B、牧野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17. “塞翁失马”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一故事诠释的哲学观点最早出现于( )A、《道德经》 B、《论语》 C、《韩非子》 D、《孟子》18. 战国时期主张‘以法冶国”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19. 战国时期的某位思想家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他还主张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批评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他是( )A、墨子 B、老子 C、韩非子 D、庄子20. 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 )A、仁者爱人 B、因材施教 C、有教无类 D、为政以德21. 关注历史教材的课目标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如图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8课 百家争鸣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22.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指出:“健全国家监察组织架构,形成全面覆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系。”秦朝时,负责监察事务的是( ) A、丞相 B、刺史 C、御史大夫 D、太尉23. 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他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文化上颁布了通用全国的文字,如图所示,统一后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草书 D、楷书24. 假如穿越到秦朝,当时社会上流通的货币应该是( )A、 A、甲骨文 B、小篆 C、草书 D、楷书24. 假如穿越到秦朝,当时社会上流通的货币应该是( )A、 B、 B、 C、 C、 D、 D、 25. 假如你穿越时光,来到两千多年前的秦王朝,你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统一宽窄的道路四通八达 B、使用统一监制的铜权 C、青壮劳力被征去修筑长城 D、郡守把职位传给儿子26. “哪里有压迫, 哪里就有反抗”秦末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赋税很重 B、徭役繁重 C、刑法残酷 D、残暴统治27. 曾有人形容秦朝时“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 )A、人社会治安混乱 B、国民素质不高 C、人民法制观念淡薄 D、刑法严酷28. “他们‘奋臂为天下倡始’的首义精神。‘ 削木为兵揭竿为旗’的斗争气魄,鼓舞着后来的千千万万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他们”是指( )A、反对周加王的“国人” B、李冰、蒙恬 C、刘邦、项羽 D、陈胜、吴广29. 公元前207年,项羽起义军以少胜多,大败秦军的决定性战役是(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长平之战30.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选项、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25. 假如你穿越时光,来到两千多年前的秦王朝,你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统一宽窄的道路四通八达 B、使用统一监制的铜权 C、青壮劳力被征去修筑长城 D、郡守把职位传给儿子26. “哪里有压迫, 哪里就有反抗”秦末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赋税很重 B、徭役繁重 C、刑法残酷 D、残暴统治27. 曾有人形容秦朝时“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 )A、人社会治安混乱 B、国民素质不高 C、人民法制观念淡薄 D、刑法严酷28. “他们‘奋臂为天下倡始’的首义精神。‘ 削木为兵揭竿为旗’的斗争气魄,鼓舞着后来的千千万万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他们”是指( )A、反对周加王的“国人” B、李冰、蒙恬 C、刘邦、项羽 D、陈胜、吴广29. 公元前207年,项羽起义军以少胜多,大败秦军的决定性战役是(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长平之战30.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选项、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汤建立商朝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B 百家争鸣 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C 长城的修建 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D 大泽乡起义 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A、A B、B C、C D、D二、辨析题(1题,共6分)- 
                            31. 小历整理的历史笔记中记录:“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是秦国。”(1)、什么朝代的前后期被称为春秋和战国?(2)、你认为小历的笔记记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三、材料分析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 
                            32. 考古发掘、上古传 说和文献资料是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史料。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 甲同学说:黄帝的妻子嫘祖救会人们养蚕缫丝,人们就有了衣服穿。 乙同学说:那是神话传说,我国原始农耕时期,人们会搓合绳索,逐渐掌握了纺织技术。  材料三: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观察图一所示石器的制作方式,并写出考古学上对使用这种石器时代的称呼。(2)、说说图二文物反映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遗址居民的房屋样式和主要粮食作物。(3)、依据材料二,指出哪位同学的观点更符合纺织技术起源的史实。以下三件文物中哪一项(写序号),最能说明这位同学的观点。并简要说明神话传说和史实之间的关系。(4)、出土文物与文献史籍相互印证,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三,文物1、文物2分别印证了图中哪部史籍所记载的历史(写序号)。33. 中国古代政治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演进更新。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昏乱失道,骄奢自恣。为(造)酒池可以运舟……醉而溺死者,末喜笑之,以为乐。 ——刘向《列女传》 材料三:汤是位有作为的君主,任用有才干的伊尹等人做大臣,要求臣下勤恳办事,“有功于民”。他关心百姓,农民和商人都各安其业…… ——摘编自《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西周史》 材料四:“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西安碑林石碑 材料五:  请回答: (1)、写出图1中①②处对应填写的制度和人物,(2 分)和图2中A、B代表的等级身份。(2)、材料二是对夏朝最后一位国君昏庸的描述,指出这位昏君。(1分)根据材料三,指出灭亡夏朝的人物。(3)、据材料四说出该内容称颂的皇帝(写出名字)。指出材料反映了他的哪一项功绩。(4)、说出材料五反映了他创立哪一套制度。(5)、从以上材料中,谈谈你能得到哪些启示。(写出一点即可)四、材料论述题(10分)-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水利工程都江堰,是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它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它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改编自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都江堰的评价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组织修建都江堰的杰出历史人物。(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