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高炉镇普九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12-07 类型:月考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
1. 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物理现象的和的一门科学。2.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km=mm;(2)、一节课的时间为45min=h;(3)、一盒酸奶净含量250 mL=m3。3. 如图所示,停表显示的是小明体测时跑完1000 m所用的时间,则该停表的示数为mins。4. 我们知道,塑料在水中一般是漂浮的。小王同学为了测量一块塑料的体积,他采了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实验测得铁块的体积是cm3 , 塑料的体积是cm3。5. 小李测量一本书的厚度是7.8mm,已知该书共200页,那么,每张纸的厚度是μm。6. 夜晚,我们经过装有声控开关的楼道时,往往要用力地拍手或跺脚将灯点亮,这是利用了声音是由物体的而产生的这一原理,“用力”是为了提高声音的这一特性来达到控制电路的目的。7. 在学校举行的迎国庆联欢会上,小明唱了一首周杰伦的歌。演唱完毕,同学们都夸演唱的和原唱“真像”,而且一点都没有“走音”,其中“真像”是指该同学声音的和原唱十分相近,没有“走音”是指演唱时每句歌词发音的和原唱一样。8. 小明演奏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发声.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长度,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二胡声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朵的。9. 如图所示,该刻度尺分度值为 , 物体长为cm。10. 小强找来7个相同的啤酒瓶,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如图所示.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现能吹出“1、2、3、4、5、6、7”的声音来.请你回答下列问题:吹(填序号)瓶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其原因是该瓶内空气柱振动的大,所以发声的音调最高.11.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可以达到340 m/s。一位学生对着对面的山大喊一声,结果2 s后听到了回声,该同学距离对面的山m。该方法(选填“能”或“不能”)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12. 在国庆72周年联欢会上,师生引吭高歌《我和我的祖国》,以抒发浓浓的爱国之情“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大。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
13. 小红家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为了确认,小红采用闻气味的方法进行鉴定,该做法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制定计划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14. 下列生活中的物理量,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50 m跑测试中,八年级大多数女同学所用时间为9 s左右 B、教学楼一层的高度约为7 m C、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10.5 cm D、操场篮球架上的篮圈距地面的高度约为5 dm15. 物理学中“质量、长度、时间”是基本物理量,即将初中毕业的同学们应该对常见物品的质量、长度,常见运动的时间能作出大致的估计。在教室里学习是我们最熟悉的生活内容,胳膊肘不小心将文具从课桌上挤落到地上是常有的事。文具从桌面落到地面的时间最接近下列选项中的 ( )A、1min B、4s C、2s D、0.5s16. 如图所示的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中,不属于力现象的是 ( )A、 B、 C、 D、17. 小红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五次的测量结果分别为12.23cm、12.23cm、12.22cm、12.215cm、12.22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录为( )A、12.22cm B、12.23cm C、12.225cm D、12.223cm18. 要准确地测量如图所示的一条曲线MN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 )A、用一条没有弹性的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细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细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的距离,即曲线的长度 B、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同A C、用平直的刻度尺直接测量 D、用弹性很小的软棉线跟曲线完全重合,拉直后测出软棉线的长度19.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振动发声时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的响度不同,但音调相同 B、两个物体的响度不同,音调也不同 C、两个物体的音调不同,但响度相同 D、两个物体的响度相同,音调也相同20. 下面关于声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因为超声波传播得很远 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21. 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的速度变为1m/s,则我们周围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一位学生提出了下列四个有关的场景,其中不正确的是( )A、我们听到万米高空传来的客机声时,却不能看到该飞机 B、汽车的喇叭不能再起到原来的作用 C、铜管乐队在会场内的演奏效果将变差 D、教室内学生能更快地听到教师的讲课声22. 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提前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 D、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23. 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体育馆、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 C、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D、“掩耳盗铃”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4.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B、可以利用超声波预测地震、侦测台风等 C、航天员在飞船内或飞船外工作时,只能利用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 D、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道路旁植树等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三、实验探究题(第1题6分,第2题6分,第3题6分,共18分)
-
25. 某同学在课上听了伽利略对摆的研究故事之后,回家用支架、细绳、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A、B和停表研究摆的周期和哪些因素有关,他分别设计了4次实验,如图所示,每次实验各有不同,摆动的角度∠1小于∠2,A球的质量比B球的大。图甲、丙、丁中的摆线的长度相同,都比图乙中长。(1)、比较图甲、乙两次实验,可以研究摆的周期与是否有关。(2)、比较图两次实验,可以研究摆的周期与摆球质量是否有关。(3)、比较图甲、丁两次实验,可以研究摆的周期与是否有关。26. 降落伞是让人或物体从空中安全降落到地面的一种工具,广泛用于应急救生、空投物资等。某学习小组同学对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产生了兴趣,并开展了以下实验。
[实验器材]①纱布、棉布、防水布;②小沙包若干;③剪刀、刻度尺、透明胶带等。
[提出问题]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假设]
假设一: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材料有关。
假设二: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面积有关。
[收集证据]如图所示,将沙包挂在降落伞上,并使它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实验时,同学们发现实验器材中缺少一种测量工具 , 完善实验器材后继续实验,获得以下数据。
组别
伞面
材料
伞面面积
/cm2
伞和重物
的总质量/g
降落时间/s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
1
纱布
1200
100
8.6
8.5
8.7
8.6
2
棉布
1200
100
9.3
9.5
9.4
9.4
3
防水布
1200
130
10.7
10.8
10.9
10.8
4
防水布
1500
130
13.1
13.4
13.4
13.3
[得出结论]分析上表数据,发现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有关。
27. 在探究响度和什么因素有关时,小丽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当小丽用小锤敲击音叉时,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看到小球被弹开。通过该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2)、在实验中用小球反映音叉的振动,这种实验方法叫做(填“等效法”、“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3)、使音叉发出相同响度的声音,站在不同距离时,听到的响度不同,说明响度与有关(4)、若在实验过程中,小丽加大敲击力度,听到的响度变 , 看见小球被弹开的幅度变 , 根据此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响度的大小与有关。四、阅读题(每空1分,共5分)
-
28.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然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选填“超声”或“次声”)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拿一根细棒用相同的力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音调”或“响度”)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多”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频率较低,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材料四:气温影响着地面附近的空气状况,气温越高,地面附近空气变得越稀薄,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度越快,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速度较上层快,所以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问题: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 , ② .(2)、材料三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低于Hz.(4)、赤日炎炎,在沙漠里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从材料四中可以知道,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传播时向(上/下)拐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