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选题8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试卷更新日期:2021-12-06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的分布有一定影响,尤其是低山丘陵地带经济相对落后的古村落。如图是我国广西某瑶寨房屋建筑的空间布局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区交通线路大体上(   )
    A、呈东西方向延伸 B、沿着等高线分布 C、沿河流谷地分布 D、沿房屋建筑布局
    (2)、该村落集中分布在山间盆地东北部的主要原因是(   )
    A、日照条件好 B、地势较平坦 C、交通便利 D、不占耕地
  • 2. 最近,法国、德国、荷兰、英国等国相继发布了禁售燃油汽车的时间表,时间节点大多是在2025-2040年。在2017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工信部透露我国将制定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的时间表。据此,完成小题。
    (1)、禁售燃油汽车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技术创新 B、节能减排 C、减轻雾霾 D、减轻热岛效应
    (2)、要实现禁售燃油汽车的主要目的,应采取的主要积极措施是(   )
    A、减少石油开采量 B、取缔燃油汽车生产厂 C、改善传统汽车节能水平 D、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 3. 2018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发布的《全球1.5℃增暖特别报告》中指出,为实现全球气候变暖不超过1.5℃的目标,需要全球在2050年左右达到净零排放。下图示意2015~2050年为实现全球气候变暖不超过1.5℃与2℃情景的碳排放趋势对比(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2℃情景的碳排放相比,1.5℃情景(   )
    A、碳排放顶峰不会到来 B、2050年完全实现零排放 C、碳排放速度下降更快 D、极端气候会逐渐消失
    (2)、与2℃情景的碳排放相比,1.5℃情景减少的碳排放量主要得益于(   )
    A、化石燃料的全面禁用 B、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C、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D、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升
  • 4. 北极土壤有机碳储量约占全球一半。气候变化对多年冻土区碳库脆弱性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北极地区土壤中大量有机碳随着河流输入北冰洋。图为西伯利亚地区冻土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叶尼塞河输出有机碳最多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近年来,西伯利亚地区河流输出有机碳显著增多的原因可能是(   )
    A、气候变暖 B、气候变冷 C、降水增多 D、降水减少
    (3)、近年来,输出有机碳增加幅度最大的河流是(   )
    A、鄂毕河 B、叶尼塞河 C、勒拿河 D、科雷马河
  • 5.   2021年,中国国家能源局力推在全国组织开展整县屋顶光伏开发试点(下图),该类项目接入公共电网,一起为附近用户供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将光伏发电设施安装在屋顶上可以(   )
    A、节约土地资源 B、实现电力自给 C、保证供电稳定 D、减少电网投资
    (2)、下列功能区,安装屋顶光伏发电设施对城市热环境影响最大的是(   )
    A、行政区 B、高密度住宅区 C、科技园区 D、低密度住宅区
  • 6. 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在过去,库布齐沙漠每年会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近年来,库布齐沙漠采用“治沙+种植+养殖+发电+扶贫”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综合效益显著。下图示意库布齐沙漠地理位置及光伏发电站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其北侧黄河带来的影响是(   )
    A、河床加深 B、河道趋直 C、水质变差 D、洪涝减少
    (2)、与新疆相比,库布齐地区推广光伏发电的突出优势表现在(   )
    A、市场距离较近 B、土地租金较低 C、地形较为平坦 D、太阳能资源较充足
  • 7. 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量大,降低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是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下图示意2015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5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差异表现为(   )
    A、东西差异大于南北差异 B、东高西低 C、南北变化大于东西变化 D、北高南低
    (2)、影响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能源消费结构②国内生产总值③能源利用技术④地区人口总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为实现我国碳减排目标,下列区域差异化减排措施合理的是(   )

    ①东部地区推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②西部地区加强环境监管,合理推进产业布局

    ③北方地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逐步降低高消耗、高排放产业比例

    ④南方地区大力开发太阳能,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 江西省婺源县篁岭古村,地无三尺平,村民为顺应自然地形,家家户户在屋顶搭起晒架晾晒农作物。这种场景被称作“晒秋”。据此完成问题。
    (1)、“篁岭晒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文 C、市场 D、地形
    (2)、该地传统民居屋顶多倾斜,其主要功能是有利于(   )
    A、节省建筑材料 B、冬季清扫积雪 C、多雨季节排水 D、室内通风散热
  • 9.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布局及形态演变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甲、乙时期聚落空间布局和形态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是(   )
    A、生产、生活 B、生活、经济 C、经济、政策 D、生产、经济
    (2)、该聚落空间布局的演变过程,反映出(   )
    A、农业生产空间集中连片 B、生活用地的面积大于生产用地 C、乡村聚落数量不断增加 D、乡村聚落形态由集中趋于分散
  • 10. 下表是西藏地区各站点0.8米深度年平均地温距平(单位:℃)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年 份

    拉萨

    泽当

    当雄

    安多

    日喀则

    1970—1979

    -0.8

    -0.2

    -0.1

    -0.2

    -0.5

    1980—1989

    -0.1

    0.1

    0.1

    -0.2

    -0.2

    1990—1999

    0.9

    0.1

    0.1

    0.3

    0.6

    (1)、表中数据表明(  )

    ①就年平均地温而言,呈逐年升高趋势 ②20世纪70年代西藏地区地壳活动弱 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变暖趋势明显 ④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藏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根据西藏地区年平均地温的这种变化,可以推测(  )

    ①全球降水量有增多趋势 ②阿尔卑斯山多年冻土最大深度呈明显增加趋势 ③乞力马扎罗山山顶冰川面积不断萎缩 ④青藏铁路沿线冻土活动层厚度加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下列做法中,对缓解表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有效的措施是(  )

    ①发展煤炭气化、液化技术,提高利用效率 ②发展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③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④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1. 某市泥石流易发生在下列三项条件都同时具备的地方:河道、陡坡、大量松散土石分布。该市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后,处理分析得出表4。读表、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符合该市河流流向的选项是(  )
    A、a B、b C、c D、d
    (2)、该市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是(  )
    A、甲、庚 B、丙、庚 C、乙、丁 D、戊、辛

二、综合题

  • 12.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丹江口和钟祥是汉江上、中、下游的分界。

    (1)、相对于汉江下游,其上游河段显著的水文特征有哪些?
    (2)、分析汉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3)、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地,为减少南水北调对汉江下游地区的影响,建设了从长江荆江河段引水至汉江下游河段的“引江济汉”大型输水工程,每年向汉江下游输送31亿立方米的水量。

    说明“引江济汉”对汉江下游生态环境产生的积极作用。

  • 1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扬州的繁荣和现代石家庄的兴起主要得益于条件的变化。
    (2)、图中的五个商业中心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 该城市近年来很多居民向郊区和卫星城迁移,这一现象被称为
    (3)、图中的A河是 , 它是我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该线以南地区聚落分布相对分散,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14. 读巴基斯坦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巴基斯坦的地形、地势特点。
    (2)、简述全球变暖对巴基斯坦环境主要影响。
    (3)、巴基斯坦有东方的“水果篮”之美称。水果种类多,分析巴基斯坦水果种类多、品质好的自然原因。
  • 15. 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要概括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气候特征、植被类型。
    (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3)、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市的铁路,当地自然条件对施工有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