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1-12-0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把湿的衣服晒干 B、把棉线织成布 C、食物腐烂 D、把石蜡加热熔化
  • 2. 学知识有助于我们符合题意认识、理智选择、科学生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活中的垃圾应分类回收 B、正在推广普及的公共自行车为人们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 C、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外观和营养价值等 D、将地沟油和潲水油回收利用来炒菜,以达到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的目的
  • 3. 人类生存需要空气,其中能供给呼吸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 4. 下列符号表示2个氮原子的是(   )
    A、N2 B、2N2 C、2N D、N2-
  • 5.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Si B、Fe C、O D、Al
  • 6.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B、二氧化碳 C、金刚石 D、氯化钠
  • 7. 人体中含有多种元素。下列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   )
    A、 B、 C、 D、
  • 8. 下列客现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 B、金属很难被压缩——分子间没有间隔 C、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闻药品的气味 C、 加热液体 D、 读取液体体积
  • 10.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不放出氧气 B、放出氧气的总量不变 C、放出氧气的速率不变 D、放出氧气的总量会减少且速率慢
  • 11.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A、净化后的空气、雪碧饮料 B、冰水混合物、澄清石灰水 C、汽水、高锰酸钾 D、液态氧、液态空气
  •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最大 B、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 C、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前四种元素是碳、氧、氢、氮 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 13. 有关实验现象的记录,其中肯定有误的是(   )
    A、镁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细铁丝在氧气中点燃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向铜绿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红棕色气体 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液态氧气可作助燃剂 B、在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C、自来水净化中加入明矾的目的是杀菌消毒 D、二氧化碳常用来灭火
  • 15. 2020年6月2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卫星,在火箭的制造中使用了钛和钛合金。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钛原子的中子数为22 B、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钛的元素符号是Ti D、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
  • 16. 物质的“性质——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氢气具有可燃性——作火箭的燃料 B、干冰易升华——做致冷剂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制霓虹灯 D、活性炭疏松多孔——制作电极
  • 17.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该生面对刻度,量筒摆放平稳,他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液体的实际体积为(   )
    A、等于10mL B、大于10mL C、小于10mL D、无法确定
  • 18. 石墨烯可用机械剥离法从石墨中剥离制得。它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如图),图中每一个小球代表一个碳原子。它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关于石墨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石墨烯和金刚石都由碳元素组成 B、石墨烯的导电性比银强 C、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为三个六元环共用 D、从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烯属于物理变化
  • 19. 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曲线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b点表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已停止 C、等质量碳酸钙粉末产生的CO2的质量最多 D、对比分析点c、d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粉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二、多选题

  • 20. 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有单质生成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C、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有8种物质 D、该反应中反应物分子数比为1:1

三、填空题

  • 21. 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1)、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
    (2)、可以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3)、用来量取一定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4)、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
    (5)、取用二氧化锰用到的仪器是
    (6)、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 22. 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或文字表达式)及反应基本类型:
    (1)、水通电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
    (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
  • 23. 如图是某品牌500毫升装矿泉水标签的一部分,回答相关问题

    天然矿物质含量:mg/L

    偏硅酸

    25.0~70.0

    1.0~25.0

    0.1~15.0

    0.5~10.0

    2.0~35.0

    溶解性总固体

    50.0~250.0

    (1)、表中的钠、镁、钾、钙都是指。(选填“分子”、“原子”或“元素”)人体缺少元素(填元素符号)易得佝偻病,缺少元素(填元素符号)易得贫血症。
    (2)、喝一瓶该矿泉水,最多摄入的偏硅酸的质量为mg。
    (3)、生产矿泉水时,对于水中的不溶性固体,可以通过的方法去除。
    (4)、可以使用检验该矿泉水是不是硬水;生活中通常使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在煮沸过程中,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氢钙会分解成一种白色沉淀、水和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4. 同学们对“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进行实验探究,请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目的)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

    (探究思路)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 , 观察到的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宏观实验现象有。   

    (2)、CO2溶于水无明显现象,(填“能”或“不能”)用观察的方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
    (3)、“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间是否反应的实验设计依据是: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性质差异。

    (提出猜想)

    猜想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猜想二:

    (4)、(实验设计)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设计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设计

    向第一朵纸花喷稀醋酸

    将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将第四朵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实验设计①”中的稀醋酸还可用(填物质名称)代替;

    (5)、“实验设计②”的具体内容是
    (6)、“实验设计③”的目的是
    (7)、(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结论)猜想二成立,支持猜想二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8)、(反思交流)实验探究“无明显实验现象时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核心思路有(填字母序号)

    a.设计对比实验  b.控制实验条件   c.获取事实证据   d.逻辑推理判断

  • 25. 蔗糖是常用的调味品。对蔗糖的制备及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1)、一、蔗糖的工业制备:工业制备蔗糖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操作A常用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

    (2)、糖汁呈棕黄色,工业上可加入对糖汁进行脱色处理。
    (3)、实验室进行操作C时,需将蔗糖溶液放在(填仪器名称)中进行加热蒸发得到蔗糖固体。
    (4)、由甘蔗制得蔗糖的整个过程中主要是(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二、蔗糖组成探究

    (资料卡片)

    ①绿色植物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先合成葡萄糖,再将葡萄糖转化为蔗糖。

    ②蔗糖不易燃烧,掺入少量烟灰后,就能直接点燃(烟灰不能燃烧)。烟灰可能的作用为

    (6)、(成分探究)

    蔗糖可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实验1:点燃蔗糖与烟灰混合物,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壁有水雾,则蔗糖含有元素。

    实验2:取下烧杯迅速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则蔗糖含有元素。

    实验3:隔绝空气高温加热蔗糖,容器内壁也出现水雾,则蔗糖还含有元素。高温加热后产生黑色固体,将黑色固体点燃,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中生成的白色固体是

  • 26.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再研究

    (回顾历史)1774年,拉瓦锡通过用金属汞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汞等实验,第一次明确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重温教材)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际上用该方法测得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理论值。

    (提出问题)实验中装置内部的情况是怎样的,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不能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进行实验)查阅资料后,学习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I、将数显设备(电脑等)、三种传感器(压强、温度、O2浓度)、测量装置(反应容器为蒸馏水瓶)按下图所示进行连接。

    Ⅱ、打开导管活塞,向烧杯内加入适量的水,双手紧贴蒸馏水瓶外壁, , 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Ⅲ、打开瓶口橡皮塞,加水并调节使蒸馏水瓶和烧杯内液面相平,关闭活塞,打开并调试好传感器和数显设备。用酒精灯将足量的红磷点燃,立即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Ⅳ、燃烧结束后,装置冷却到室温,打开导管活塞,待瓶内液面不再上升后再向烧杯内加入一定量的水,使烧杯和瓶内的液面相平。在数显设备上得到的曲线图(纵坐标为O2浓度,横坐标为时间,压强和温度曲线仅表示该段时间内对应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2)、(数据分析)

    ①压强曲线A点表示红磷开始在集气瓶中燃烧,主要判断依据是:

    ②压强曲线CD段降低的原因是

    ③压强曲线EF段略低于OA段是因为

    (3)、(实验结论)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是
    (4)、(反思拓展)甲同学认为应该将蒸馏水瓶液面上的容积划分为5等分并加以标记,乙同学认为没有必要,理由是
  • 27.         
    (1)、I、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A做发生装置时,试管口需要放一团棉花的原因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或文字表达式)

    (2)、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若没有二氧化锰,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其原因是
    (3)、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或文字表达式) , 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
    (4)、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应选择(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
    (5)、II、氧气的收集:

    [实验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时停止收集,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后,继续收集40秒,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数据: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氧气的体积分数(%)

    79.7

    79.6

    79.9

    88.4

    89.0

    87.9

    90.0

    89.8

    89.3

    氧气的平均体积分数(%)

    79.7

    88.4

    89.7

    数据分析:

    由实验1、2可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为提高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

    (6)、不考虑操作因素,实验3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