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光的反射与折射

试卷更新日期:2021-12-02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小明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B、 C、 D、
  • 2. 如图所示为河对岸的树在水中的倒影。下列光路图中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的是(    )

    A、 B、 C、 D、
  • 3. 小明用一块长方形的玻璃砖做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时,记录了四组数据。其中1、2两组光线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砖,3、4两组光线从玻璃砖斜射到空气,则a、b处的数据应该是( )

    组别

    1

    2

    3

    4

    入射角

    30°

    60°

    20°

    35°

    反射角

    30°

    a

    20°

    35°

    折射角

    20°

    35°

    b

    60°

    A、35°,30° B、35°,60° C、60°,35° D、60°,30°
  • 4. 小明用一块长方形玻璃砖做光的反射和折射实验时,记录如下四组数据。其中1、2两组光线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砖,3、4两组光线从玻璃砖斜射到空气,则a、b处的数据应该是(   )

    组别

    1

    2

    3

    4

    入射角

    30°

    60°

    20°

    35°

    反射角

    30°

    a

    20°

    35°

    折射角

    20°

    35°

    b

    60°

    A、60°、30° B、60°、35° C、35°、30° D、35°、60°
  • 5. 小敏作发光点S的像S'的光路图,如图。他作图的步骤有:①作反射光线O1A1、O2A2 , ②作入射光线SO1、SO2 , ③作法线O1N1、O2N2 , ④将反射光线O1A1、O2A2反向延长交于S'。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①③② D、②①③④
  • 6. 如图,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当甲同学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时,乙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过会儿甲同学又能看到硬币了,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   )

    A、 B、 C、 D、
  • 7.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凹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凸面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因而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总是缩小的 C、无论物体离平面镜远或近,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始终不变 D、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 8.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会发生折射现象,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这种现象的是( )
    A、 B、 C、 D、
  • 9. 同学们在班会课上一起玩激光击目标游戏,小明的激光笔发出的激光如图所示,请帮小明合理操作以击中目标(墙壁上的黑点)(    )

    A、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 B、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 C、在不改变入射角的情况下,激光笔向左移动 D、在不改变入射角的情况下,激光笔向右移动
  • 10. 下列是教材中的一些光学实验,其中实验设计与实验目的相符的是( )

    A、甲图:将右侧背景板向后折,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B、乙图:用茶色玻璃代替镜子,是为了看到虛像 C、丙图:往碗中加水,是为了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的折射现象 D、丁图:将近视眼镜放到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可模拟研究近视眼的眼球缺陷
  • 11. 小科在如图1所示的电梯中,他通过面前电梯内的镜子看到身后电梯显示屏中显示的数字,如图2所示,请根据以上信息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科通过镜子看到的数字图像是光反射形成的虚像 B、小科通过镜子看到的数字图像在镜子上 C、小科所乘电梯正在上行,将要到达二楼 D、如果他想把看到的图像拍摄下来,拍摄时,平面镜中的像应该距离小科手机镜头两倍焦距以外
  • 12. 下列光学仪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原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潜望镜 B、太阳灶 C、汽车后视镜 D、手机的摄像头
  • 13. 如图是小科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相关实验过程,其中 M 为水平放置的平面镜,E、F 为可以绕 ON 折转的纸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OP 是入射角 B、图甲中如果光线沿 BO 射入,可以沿 OA 射出 C、图乙中若将 F 板绕 ON 向后转,反射光线会消失 D、图甲中将入射光线沿 E 所在平面绕 O 点顺时针旋转,反射光线也随之顺时针旋转
  • 14.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未点燃的蜡烛。下列关于本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仍然能看到像 B、当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变大 C、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它的像靠近玻璃板 D、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
  • 15. 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装置,平面镜M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翻转。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角进行实验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B、图乙实验中,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此时不存在反射光 C、图乙实验现象可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D、图甲、丙中现象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 16.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计时的日晷 B、海市蜃楼 C、露珠下叶脉 D、水中“城墙”
  • 17. 能正确表示五洞桥在水中倒影形成原因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 18. 古人早就对自然现象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留下许多珍贵的史料记载。下列有关记载和相应科学本质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 B、“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C、“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空气(气体)和水(液体)都能传声 D、“磨刀不误砍柴工”——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 19. 平面镜水平放置且镜面朝上,在镜面右端上方竖直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左侧主光轴上两倍焦距处有点光源S,关于点光源在该光具组中成像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两个实像,两个虚像 B、两个实像,一个虚像 C、一个实像,两个虚像 D、一个实像,三个虚像
  • 20. 人在对岸观察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 21. 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是科学知识。
    (1)、小红利用量角器和三角板制作一个影子时钟(日晷仪)。如图所示,这是利用了光的原理。

    (2)、早晨一束光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在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折射角将(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 22. 如图所示,一群小鸟栖息在清澈见底而且平静的湖边。

    (1)、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选填“折射”、“反射”或“直线传播”)形成的。
    (2)、当它们展翅飞走时,它们在水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3. 如图是商场里的试鞋镜,小琳站在试鞋镜前看见镜中鞋的像是由光的形成的,当她走近试鞋镜时,鞋所成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4.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是 , 入射角的度数为 , 折射角的度数为 , 界面AB(填“左”或“右”)方是空气。

  • 25. 小红站在学校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镜子中小红的像是(填“实”或“虚”)像,像到小红的距离为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小明应将光源照向(填“衣领”或“平面镜”)。
  • 26. 如图所示,一名游客行走在仙居网红桥-----如意桥的玻璃栈道上,栈道上映出了她美丽的“身影”,若游客的身高是1.60m,则她的头顶到“身影”头顶的距离为m;当她在栈道上行走时,她“身影”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7.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移动蜡烛多次重复实验。

    (1)、实验过程中蜡烛B (选填 “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一段距离,蜡烛A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中玻璃板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若向左倾斜玻璃板(如图乙所示),蜡烛A的像将(选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不移动”)。
  • 28. 小柯通过玻璃门(如图)简单地验证了平面镜成像的某些规律。

    (1)、先在房间 A 的地砖拼接处放一标记物,然后到房间 B,让自己的像落在标记物上, 此时他看到的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而形成的像(选填“虚”或“实”);
    (2)、小桥选择用深色玻璃进行此实验,当他站在③位置观察时,发现效果比无色玻璃更好,原因是深色玻璃的透光效果差,相当于减弱了 房间的亮度。
  • 29. 月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如图甲所示,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应处在同一直线上,则地球应在图中所示的(选填“A"或“B")位置。如图乙是小明用相机拍摄的美丽“红月亮”的照片,刚好小红在河边也看到的了水中的“红月亮",水中的“红月亮"是由于光的形成的:若河水深为2米,月球到水面的距离为38.44万千米,小红看到的“红月亮”到水面的距离为千米。

  • 30. 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40°,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2)、课后,小科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表所示。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读数都是准确的,但得出的结论与光的反射定律不相符。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75°

    2

    30°

    60°

    3

    45°

    45°

三、解答题

  • 31. 按要求作图
    (1)、S为发光点,MN为平面镜,请画出由S点发出并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A点的光线。

    (2)、如图2,A为河底的鹅卵石,A'为河边观察者在B处看到的虚像,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3)、货物随传送带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图3中画出该货物的受力示意图。

    (4)、运动员将排球击出,排球离开手后仍在空中继续飞行。不考虑空气阻力,请在图4中画出此时排球的受力示意图。

  • 32. 如图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平行玻璃砖(入射角为50°)后,再折射入空气:

    (1)、图甲、乙两图中,符合光的折射规律的是图(填“甲"或“乙”);
    (2)、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角5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把一块长方体玻璃砖压在有“科学'俩字的书上,则“科学"两字是__________。
    A、变浅的虚像 B、变浅的实像 C、变深的虚像 D、变深的实像
  • 33. 科技工作者为提高驾驶安全性,研发了汽车平视显示系统(简称HUD),它能使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成像在正前方(如图甲),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的车速、油耗等信息,其工作原理(如图乙)。

    请回答:

    (1)、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填“实像”或“虚像")
    (2)、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低,成像不清晰,不方便观察,这时驾驶员可以采用以下      措施改善成像效果 (填字母)。
    A、显示器适当远离挡风玻璃 B、显示器适当靠近挡风玻璃 C、适当增强显示器亮度
  • 34. 作图题
    (1)、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上方有一盏路灯,潜水员在水下E处看到了路灯的像。图中A、B两点其中一点是路灯的发光点,另一点是路灯的像点。请你区分发光点、像点,在图中画出水下E处的潜水员看到路灯的光路图。

    (2)、请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 35. 作图。
    (1)、画出图甲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画出图乙中两束光穿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3)、画出图丙中重为5牛静止在斜面上的木箱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

  • 36. 图甲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实验探究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A .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B、B';C、C'

    B .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

    C .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后面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D .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蜡烛的像时,在纸上记下蜡烛的位置A.

    (2)、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4)、实验时,小芳同学在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 37. 小聪从家开车出发、前往杭州动物园游玩,由于不熟悉线路,用某导航软件进行导航,如图甲。在使用过程中小聪发现,该导航软件有一种hud模式(抬头显示功能),在该模式下点击投影后,其手机导航变成如图乙的图像,然后将手机置于汽车前挡风玻璃下,就可以将导航的信息投影到汽车挡风玻璃上,如图丙所示。仔细思考后小聪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了如图丁所示的原理图,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假定前挡风玻璃是平面的)

    (1)、hud模式时在前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根据原理形成的。
    (2)、小聪发现手机在前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有两个,分析其原因是
    (3)、同一晴天的白天和晚上,(填“白天”或“晚上”)时候使用该功能效果比较好。
    (4)、当手机水平放置时,手机在前挡风玻璃中所成的像刚好在正前方,则手机与前挡风玻璃所成的角为(填角度大小)。
  • 38. 小明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意外发现:当光沿某方向从半圆玻璃砖射向空气时,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如图1),老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小明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所示:

    入射角i

    10°

    20°

    30°

    40°

    41.2°

    41.8°

    42°

    折射角r

    15.2°

    30.9°

    48.6°

    74.6°

    81°

    90°

    /

    反射能量

    5%

    7%

    26%

    43%

    77%

    84%

    100%

    100%

    (1)、分析以上数据可知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2)、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当入射角i≥°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3)、由表格数据可知:图2中图线(选填 “a”或“b”)反映了上述实验中的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关系。
    (4)、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不能发生全反射现象。原因是折射角入射角。(选填“>”“=”或“<")
  • 39. 为了寻找光的色散现象产生的原因,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选用不同颜色的光(红光、黄光和紫光),分别以不同的入射角i从空气射入玻璃砖中(如图所示),测出折射光线对应的折射角r,结果如下表。
     

    红光光源

    黄光光源

    紫光光源

    实验序号

    入射角i(度)

    折射角r(度)

    入射角i (度)

    折射角r(度)

    入射角i (度)

    折射角r(度)

    1

    25

    16.4

    25

    15.7

    25

    15.1

    2

    50

    30.7

    50

    29.4

    50

    28.2

    3

    75

    40.1

    75

    38.3

    75

    36.6

    试回答:

    (1)、为了顺利完成本探究,入射角i的角度不能等于
    (2)、比较实验数据,得出规律:

    ①同种颜色的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

    ②光的色散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在同一种物质中, 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

    (3)、应用规律:如图,是黄光斜射入玻璃砖的折射光路图。请判断如果红光同样沿着如图角度入射,那么折射光线最后会射到(选填 “P点”“P点的左侧”或“P点的右侧”)
  • 40.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
    (1)、现有厚度分别为5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目的是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是 , 便于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4)、如图乙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时钟的像、请在图丙中画出时钟的实际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