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1-12-0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化学,顾名思义,是有关物质变化的学问。研究和发展化学学科的最基本的手段是( )A、逻辑推理 B、查阅资料 C、化学实验 D、精确运算2. 下列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某一工艺流程或应用,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火药:烟花燃放 B、印刷:活字排版 C、造纸:竹料打碎 D、指南针:航海导向3. 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合作滴加液体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加速溶解 D、 手按短柄加热液体4. 在寒冷的冬季,当我们把一杯开水酒向天空时,水会迅速变成像烟一样的物质(如图所示),该过程所涉及到的变化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 B、状态变化 C、质量变化 D、熔点变化5.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有如下步骤:
a.用手紧贴试管外壁 b.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c.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d.把手移开。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abcd B、bcad C、bacd D、abdc6. 化学研究的对象与物理、数学、地理等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取一块铁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以下不是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A、由什么成分组成 B、产地在哪里 C、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D、微观结构如何7.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若用“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下图四种变化中能体现“水蒸发”的微观本质的是( )A、 B、 C、 D、8.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B、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氧气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D、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9. 已知:镁条是银白色的固体,在空气中点燃,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镁是制造闪光粉、轻质合金原料。判断镁条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固体质量增加 B、耀眼的白光 C、生成白色固体 D、放出大量的热10. 化学实验仪器是进行实验的重要工具,下列玻璃仪器名称错误的是( )A、普通漏斗 B、锥形瓶 C、集气瓶 D、长颈漏斗11. 学习“物质的加热”实验操作时,我们用到了胆矾。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胆矾受热时易分解,生成白色固体硫酸铜,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应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 )A、制法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用途1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 B、生理盐水 C、蒸馏水 D、清洁的河水13. 中国古诗意境优美,内涵丰富。下面是一首完整的古诗,其中反映了“分子在不断运动”这一事实的一句是( )A、绿树荫浓夏日长 B、楼台倒映入池塘 C、水晶帘动微风起 D、满架蔷薇一院香14.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右下图所示,该同学称取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A、27.8g B、27.4g C、32.3g D、32.6g15. 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③④16. 纯净的铁是①银白色 ②密度为7.86g/cm3 ③熔点是1535℃ ④在空气中易生锈。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7. 过滤操作的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A、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 B、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 C、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 D、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液体,以加快过滤18. 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B、 C、 D、19. 下图是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变化I为物理变化,变化Ⅱ为化学变化 B、变化I和变化Ⅱ的本质区别是分子是否发生了改变 C、变化I说明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变化可能受温度影响 D、变化I和Ⅱ中分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二、多选题
-
20. 规范操作和认真细致的实验习惯是有效开展化学实验的关键.试管是实验室最常见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不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① B、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口朝的向先如图②后如图① 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④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③
三、填空题
-
21. 认真观察如图,判断下列过程中各部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①火堆燃烧烧水
②蜡烛熔化、燃烧
③灯泡发光
(1)、图①中A处发生的变化是(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理由是。(2)、图②中发生的变化是 , 由此说明化学变化(填“一定”“不一定”)伴随物理变化。(3)、图③中发生的变化是 , 该变化过程中转化为光能和热能。22. 用图示中的“关键词”填空:晶莹的水滴是由大量的聚集而成的,水分子里的和是按照一定的角度排列的。氢气是由大量聚集而成的,氢分子是由相结合构成的;氧气是由大量聚集而成的,氧分子是由相结合构成的。由此可知,不同种类的原子可以相互结合构成分子,同种原子也可以自相结合构成分子。
23. 规范操作和认真细致的实验习惯是有效开展化学实验的关键。下图两个实验操作都是错误的,简要回答它们错在什么地方,指出可能造成的后果。(1)、图①中的不正确之处: , 造成后果:。(2)、图②中的不正确之处: , 造成后果:。24. 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净化流程如图。(1)、图中隔网的作用是 , 加入絮凝剂的目的是。(2)、检验河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 , 生活中软化硬水常用的方法是。(3)、水通入直流电后可分解。以下图片是水分解过程中微粒变化的部分示意图。请按它们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顺序排列(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四、简答题
-
25. 水是大家最为熟悉的物质之一。请你利用所学知识,以生动语言描述你所“认识”的水。并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术语穿插其中。
五、科学探究题
-
26. 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王刚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1)、(猜想与假设)①都是化学变化;
②。
(2)、(收集证据)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
a;
b手摸烧杯壁有感觉;
c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3)、将烧杯迅速倒转,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分析:该现象说明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有 , 蜡烛燃烧为变化。
(4)、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通电前
通电中
通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分析:。
(获得结论)猜想二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