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12-0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各选项中,可以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校园内的榕树 B、池塘中的阳光、土壤、水分 C、东山公园 D、小河中的虾
  • 2. 在干旱的沙漠中,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的茎长得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 B、土壤含氧量 C、 D、温度
  • 3. 捕虫植物瓶子草捕获的小虫被瓶内细菌分解,瓶内细菌获得有机物,瓶子草获得氮素。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竞争 B、共生 C、寄生 D、捕食
  • 4. 下列属于食物链的是(    )
    A、草→蝗虫→食虫鸟→细菌 B、柳树→蝉→螳螂→黄雀 C、老鼠→蛇→鹰 D、黄鼠狼→蛇→田鼠→水稻
  • 5. 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淡水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 6. 关于“调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必须制作调查问卷 B、不能逐一调查时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C、抽样调查时选择的样本要有突出特点 D、调查的结果与事实可能存在误差,必要时可以修正
  • 7.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生态系统中,能将“落花”化作“春泥”的是(   )
    A、流水 B、小虫子 C、阳光 D、细菌等微生物
  • 8. 把白菜叶放入沸水煮几分钟,沸水变成了白菜味的“菜汤”,如果把新鲜的白菜叶浸到冷水中,则不会出现上述现象,这说明细胞中有某个结构能阻止物质外流,而当细胞死亡后,这个结构则失去作用。该结构是(  )
    A、细胞膜 B、液泡 C、细胞壁 D、细胞核
  • 9. 下图是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显微镜下的视野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视野中出现污物可以通过翻转反光镜尝试去除 B、若视野②变暗,需要把显微镜移动到光亮处观察 C、视野从①到②,不需要转动粗准焦螺旋 D、视野中观察到染色最深的结构是细胞质
  • 10. 在显微镜视野内看到的物像是“dq”,则载玻片上的实物是(   )
    A、pb B、dq C、bp D、qd
  • 11. 下列结构中,被比喻为细胞内发动机的是( )

    A、细胞核 B、线粒体 C、叶绿体 D、液泡
  • 12.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

    ①染色

    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③盖上盖玻片

    ④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干净

    ⑤用牙签在漱净的口腔壁上轻轻刮几下,均匀抹在生理盐水中

    A、④⑤②③① B、④⑤②①③ C、②⑤④③① D、④②⑤③①
  • 13. 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的是(    )
    A、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B、洋葱表皮细胞 C、番茄果肉细胞 D、黑藻叶片细胞
  • 14. 下列属于植物器官的是(   )
    A、番茄果肉 B、番茄花 C、番茄植株 D、番茄的红果皮
  • 15. 构成细胞的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B、无机盐 C、灰烬 D、蛋白质
  • 16. 如图所示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有结构④和⑦ B、吃西瓜时流出的红色汁液来自结构⑤ C、①是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D、⑤的流动能促进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 17. 把一小段晒干的玉米秆或高粱秆,剥皮揉碎,最后剩下绺绺细丝,构成这些细丝的主要是(  )
    A、保护组织 B、营养组织 C、输导组织 D、分生组
  • 18. 2018年5月,我国重大科研项目——“全自动干细胞诱导培养设备”研制成功。干细胞被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它能再生成人体的其他种类细胞,这体现了细胞的(   )
    A、分裂能力 B、分化能力 C、增殖能力 D、免疫能力
  • 19. 观察下面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概念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 B、从构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看,一个橘子就是一个器官 C、若A组织的细胞终生保持着分裂能力,则A是营养组织 D、绿色开花植物由六大器官组成,甲是生殖器官
  • 20. 将一黑色公绵羊的体细胞核移入一白色母绵羊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中,融合后的细胞经卵裂形成胚胎,再将此胚胎植入一黑色母绵羊的子宫内发育,出生的小绵羊即是“克隆绵羊”。那么,此“克隆绵羊”为(  )
    A、黑色公绵羊 B、黑色母绵羊 C、白色公绵羊 D、白色母绵羊

二、判断题

  • 21. 如图甲、乙、丙、丁表示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据图判断:

    (1)、甲中①③⑥是所有植物细胞都具有的。
    (2)、乙在人体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
    (3)、丙的根、茎、叶中都有营养组织。
    (4)、丙和丁所属的结构层次都是个体。
    (5)、光合作用过程发生在甲图植物细胞的线粒体中。
    (6)、任何的生物体都具有细胞这个结构层次。

三、综合题

  • 22. 如图是一个食物网的示意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中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生产者是。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难以降解的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该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2)、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上一营养级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只有10%-20%,所以该食物网中的生物含有能量最少的是
    (3)、生态系统的成分除食物网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外,还包括非生物成分和
    (4)、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
    (5)、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6)、在该食物网中,鹰与蛇之间的关系是
  • 23. 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草履虫和草履虫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草履虫是好氧生物,水中的氧气通过进入草履虫体内。要想吸取含草履虫较多的培养液,应该从培养液的(填“表”或“底”)层吸取。
    (2)、在观察草履虫运动时,在载玻片上应放一些棉花纤维的目的是
    (3)、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往往会看到一个草履虫正在变成两个(如图一中的A),该过程说明草履虫正在进行
    (4)、像草履虫这样,在一个细胞内独立完成所有生命活动的生物称为生物。
    (5)、为观察更清晰,在观察草履虫时应将视野调(填“明”或“暗”)一些。
    (6)、在池塘中生活的草履虫、荷花、鲫鱼,这三种生物都具有的结构层次是
    (7)、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草履虫对外界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做了如下实验:

    在一清洁干燥的载玻片的一侧滴加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在载玻片的另一侧滴加一滴牛肉汁(不含盐),用解剖针将培养液和牛肉汁连通起来,这时草履虫的变化是 , 完成上步实验后,在牛肉汁的边缘加上2-3粒盐,观察草履虫的运动,会发现 , 以上实验说明草履虫能

  • 24. 请根据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_____]”填写序号“______”填写文字)

    (1)、图甲是一个(填“动物”或“植物”)细胞。如果该细胞发生分裂,则分裂的顺序依次为[]先由一个变成两个;[]再分为两份;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
    (2)、若该植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条,则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可表示为:2n→→2n。经过分裂形成的新细胞与该细胞相比,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由于染色体上有DNA分子,这保证了细胞内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3)、细胞分裂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是由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分解有机物提供的。
  • 25. 观察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过程表示 , ②过程表示 , ③④过程表示
    (2)、③过程形成植物的组织,④过程形成植物的组织,一般分布在植物表皮,而分布在动物体表的是组织。
    (3)、一颗完整的番茄果实在植物体结构层次上属于
    (4)、与动物体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没有
  • 26. 你能熟练的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吗?请根据你的实验回答问题:

    (1)、使用光学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步骤是(  )
    A、取镜 B、观察 C、安放 D、对光 E、整理桌面、收好显微镜
    (2)、使用显微镜时,需要通过调节[⑥]上光圈的大小和调整反光镜的角度来调节视野亮度。
    (3)、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为了观察到更多的细胞数目,最佳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4)、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避免产生气泡,则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  )
    A、 B、 C、 D、
    (5)、在染色时,用滴管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 , 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另一侧引流,使染液扩散到整下标本。
    (6)、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不要将显微镜镜臂向后倾斜,原因是(  )
    A、便于观察 B、便于调节细准焦螺旋 C、防止装片里的溶液溢出,污染载物台
    (7)、使用显微镜观察,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 , 是为了防止压坏玻片,保护镜头。
    (8)、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内表皮细胞应该是图中的 , 为使视野中物像更加清晰,还应调节(填文字)。小明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已把显微镜调至最清晰,但怎么努力也很难观察到细胞结构中的

    A. B. C. D.

    (9)、如果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要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