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11-3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香港史》记载:“(禁烟计划)以果断及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击,使得英国人出乎意料,(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林则徐会以果断、活力和对中国利益的献身精神来付诸行动。”林则徐的行动(   )
    A、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B、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C、是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侵略斗争 D、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 2. 观察下表,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通商口岸的开放 B、小农经济的破产 C、纺织工业的发展 D、协定关税的影响
  • 3.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他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 4. “1860年,大火烧透了北京的天空,中西文明相结合的象征被付之一炬,只给百年后的世界留下了断壁残垣和不绝于书的愤怒。”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 C、八国联军屠杀劫掠 D、日本实施报复性“扫荡”
  • 5. 1841年林则徐有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最能证明林则徐预言的是(    )
    A、逼迫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B、攻占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C、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D、割占辽东半岛,索银二亿两
  • 6. 史学家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西方则可以暂缓……”其中“内部事务”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 7.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政权稳定后,太平天国领袖们开始着手建立他们心中的“太平天国”。下列文献中哪一个是太平天国领袖建立其理想社会的纲领文件(   )
    A、《天朝田亩制度》 B、“均田免粮”思想 C、《资政新篇》 D、《北京条约》
  • 8. 《资政新篇》所展现的社会蓝图,包括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鼓励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提倡保险事业等。这说明《资政新篇》(   )
    A、体现了农民阶级的意愿 B、带有资本主义色彩 C、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性质 D、违背社会发展潮流
  • 9.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评说洋务运动:(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清政府自强运动的目的就是要弄那么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漂亮的拳击手套”是指(   )
    A、政治体制 B、军事装备 C、生产技术 D、思想文化
  • 10. 1894年10月7日李鸿章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敌忽以鱼雷快船直攻定远,尚未驶到,致远开足机轮即将来船攻沉。倭船以鱼雷轰击致远,旋亦沉没。”这篇奏折的历史背景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革命军攻占武昌城
  • 11.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马关条约》使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C、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列强侵华方式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 12. 1898年清政府发布谕令:“图治之法,以农为体,以工商为用……兼采中西各法,讲求利弊,有能创制新法者,必当立于优奖。”清政府在这一谕令中(   )
    A、提倡发展工商业 B、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 C、主张重农抑商 D、否定洋务运动
  • 13. 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花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
    A、清军战斗力不强 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 14. 这场战争,是一次没有代差(巨大差距)的实力对决,而且中国的实力相对日本总体还有一些优势,但是最终却失败了,30多年来的“师夷长技”只剩下一地鸡毛。这场战争导致(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B、沙俄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C、中国被迫割让台湾岛给日本 D、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15. 梁启超在回忆19世纪80年代的情形时说:“朝士皆耻言西学,有谈者,诋为汉奸,不齿士类”,而到了19世纪末,却出现了“举国若狂,人人竞言西学”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   )
    A、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改变 B、民族危机加深,救亡意识凸显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自强求富理念的推广
  • 16.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承认:“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瓦德西报告中评述的事件是(   )
    A、火烧圆明园 B、金田起义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义和团运动
  • 17. 太后、皇帝和侍从“穿着普通人的粗布衣服,以免被官员认出,惶惶然向西逃亡。在长途的艰难流亡之后,10月23日,朝廷在西安重建起来。”这情形出现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 18. 通过梳理历史线索可以明确学习主题。对下图反映的学习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外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C、西方列强瓜分狂潮与中国人民反抗 D、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 19. 制作学习卡片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以下是小明制作的一张学习卡片上的内容.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①1894年11月,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②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③1905年8月,提出三民主义

    A、新曙光——中华民国的建立 B、先行者——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C、丧钟声——封建帝制的结束 D、新航程——中国的政治民主化之路
  • 20. 英国《泰晤士报》某日报道:“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该报道评论了(   )
    A、洋务运动的背景 B、戊戌变法的内容   C、辛亥革命的影响 D、五四运动的成果
  • 21. 这次革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落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据此推断,这次革命(   )
    A、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B、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革命 C、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
  • 22. 它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财产、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自由和权利。这里的“它"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23. 鲁迅曾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里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
    A、反封建不彻底 B、没有唤醒民众 C、没有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D、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 24.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的则是一次“巨变”。“巨变”是指辛亥革的(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D、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 25. 如下图所示毕业证书颁发于(  )

    A、公元1912年 B、公元1918年 C、公元1919年 D、公元1920年
  • 26. 识读下图,约法二取代约法一说明了(   )

    A、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已经全部完成 B、袁世凯的权力得到了约法的严格约束 C、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准备复辟帝制 D、近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取得了重大成就
  • 27. 观察下图,该战争形势图所示的是(   )

    A、广州起义 B、武昌起义 C、二次革命 D、护国战争
  • 28. 下图的主题是(   )

    A、侵略与抗争 B、近代化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 29.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两只蝴蝶》,引起世人高度关注,此诗的发表反映出当时思想文化界的主张是(   )

    两只蝴蝶

    ——胡适

    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A、提倡民主与科学 B、提倡新道德 C、提倡自由与平等 D、提倡白话文
  • 30. 1919年,美国学者杜威访问中国时评论道:“世上似乎没有一个国家的学生像中国的学生这样,一致而热切地追求现代的和新的思想。”这种新思想最终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全国性运动。当时中国学生追求的“新思想”是(   )
    A、自强求富 B、民主与科学 C、君主立宪 D、变法图强

二、综合题

  • 31. 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与于现实当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sion Point)又名“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那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在日本东京的上野公园曾经有一处令任何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要掩面而去的地方。这个地方高悬着1895年2月被日本俘获的北洋水师靖远舰的铁锚。它同镇远舰的铁锚、主炮弹头等一起陈列于此,并立有海战碑志,向世人炫耀。

    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按照西历1901年……文内后附之条,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哪次战争?英国人将“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有什么条约依据?
    (2)、材料二中,靖远舰是在哪次战争中被俘获?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战争结束后,日本开始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这与其获得的什么新权利相关?
    (3)、材料三中,反映的是中国近代签订的哪一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签订后,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
    (4)、“读史使人明智”,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 32. 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在民族危难之时,无数的仁人志士积极地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以后,在本国封建统治和外国殖民势力的压迫下,为挽救中国的危难,不少仁人志士化身“名医”,寻找济世良方,展开一场又一场“救治行动”:有清政府内部的“自我疗伤”;有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的“温药慢治”;更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猛药重治” 。

    材料二:如下图所示,鸦片战争后,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三个层次:

    (1)、说出材料一中的:“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分别指哪三个历史事件?
    (2)、在“救治”中国的各位历史人物中,你最钦佩哪一位?请结合他的贡献作简要评价。
    (3)、尽管“名医”们开出了各种不同的药方,但都没有真正医好中国的病痛。对此,说说你的看法。
    (4)、根据材料二,空白处应填写什么内容?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请简要概况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呈现出怎么样的特点?
  • 33. “半部中国近代史,就是半部广东人的历史。”自鸦片战争以来,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不约而同的与“广东”联系在一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如表所示

    地点

    名人故居

    广州番禺

    邓世昌故居

    江门新会

    梁启超故居

    珠海唐家

    唐绍仪故居

    珠海南屏

    容闳故居

    中山翠亨村

    孙中山故居

    材料三:广东为泰西入中国之道,濠镜(澳门)一区,自明代已为互市之地。自香港隶属于英,白人之足迹益繁,故广东言西学最早,齐民习与西人游,故不恶之,亦不畏之,故其国民之性质,有独立不羁气象者,惟广东人之最。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

    (1)、根据材料一,任选一处历史遗迹,说明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选取一位历史名人并为其撰写简介,从名人姓名、籍贯、主要事迹、影响地位等四个方面进行介绍。示例:詹天佑,广东南海人。京张铁路的设计者和建造者,中国近代铁路之父。并列举两种了解和认识历史名人的途径。
    (3)、根据材料三,分析得出“半部中国近代史,就是半部广东人的历史”这一结论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保护历史遗迹和历史名人故居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