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五 文学文化常识

试卷更新日期:2021-11-25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对尊长和朋辈的敬称有君、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B、《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句中提到的“庐陵”是欧阳修的为官之地。 C、《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的“庆历”和《桃花源记》“晋太元中”的“太元”都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D、《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代表作有《光的赞歌》等。
  • 2.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次使用“艾青”这一笔名,发表了在狱中写下的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B、宗教和哲学是泰戈尔诗歌的核心主题,《吉檀迦利》就是一部以形象化手法表现诗人宗教哲学思想的抒情诗集。 C、《唐诗三百首》由明代孙洙(1711-1778)选编,共选入77位唐代诗人的三百余首作品,分为古诗、乐府、绝句、律诗。 D、杜甫《月夜忆舍弟》中“舍”是谦辞,一般用于对别人称自己家人中比自己辈分晚或年龄小的成员,如“舍侄”“舍弟”。
  • 3. 从传统文化常识的角度来看,下列选项中各位同学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代有许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小王在课堂上分享了自己积累的成果,如: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汗青指史册,桑梓指家乡。 B、小宋同学从课文注释中发现,古代文人常用字、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范文正公集》《柳河东集》《杜工部集》分别用了范仲淹的谥号、柳宗元的籍贯、杜甫的官职来为作品命名。 C、小朱同学告诉爸爸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家父”是谦称自己的父亲,“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 D、小马同学认为“阴阳割昏晓”中的“阳”指的是泰山北面,因为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阳,山南水北为阴。
  • 4. 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三皇五帝”“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B、我国古代授予官职叫“拜”,选拔官职叫“擢”,罢免官职叫“黜”,请辞官职叫“除”,调动官职叫“迁”(升职曰“左迁”,降职曰“右迁”),贬官或流放叫“谪”。 C、艾青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D、朱熹,南宋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渌口区下辖的朱亭镇,即因朱熹途经此地,结亭讲学而得名。
  • 5. 下列有关文学或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东汉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写景,如《小石潭记》;还可以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抒发自己的抱负,如《岳阳楼记》。 C、城城把文言文中表示年龄的词语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了排列:“垂髫”“加冠”“豆蔻”“不惑”“始龀”。 D、小红到同学家做客,离开时对同学说:“今日光临寒舍,与你谈天说地,我很开心,感谢你盛情款待!”
  • 6. 【文化长廊】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脚步从容性不慌,昼出夜归朗耕忙。血汗洒尽含泪去,留给人间是沧桑。”这几句诗对应的生肖是牛。 B、古人把四季的每一季节都分成孟、仲、季三个阶段,“孟夏草木长”中的“孟夏”指的是夏季的第三个月。 C、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特定的别称,如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其中“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 D、古代“愚见”“拙作”“鄙人”是谦辞;“贤侄”“惠顾”“久仰”则是敬辞,敬谦词的存在代表着古人对于礼仪的高度崇尚。
  • 7.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尊称别人的父亲为“尊君”“令尊”,谦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 B、《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史书,《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其中。 C、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回延安》《春》和《背影》都是他的代表作品。 D、《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他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
  • 8.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尊称对方的父亲可用“尊君”“令尊”,谦称自己的父亲可用“家父”“家君”。 B、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与弟子所著的《孟子》与《大学》《中庸》《礼记》并称为“四书”。 C、《白杨礼赞》的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林家铺子》《春蚕》以及《蚀》三部曲等。 D、普希金对俄国文学的发展影响巨大,被称为“俄国文学之父”,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
  • 9.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是礼仪之邦,人们在言谈中注重谦敬之分,如谦辞有“高龄”“拙见”等,敬辞有“令爱”“赐教”等。 B、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通常每首八句四联,每首的颈联和尾联必须是对仗句。 D、契诃夫的《变色龙》和吴承恩的《范进中举》,都揭露了生活中的荒谬与丑陋,显示了讽刺的力量。
  • 10.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知识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饮食是节日习俗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比如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中秋节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延年益寿的期盼。 B、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序,也是古代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例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就是书序。 C、古代作品命名很有讲究。有以“地名”命名的,如柳宗元的《柳河东集》;有以“书斋名”命名的,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以“字”命名的,如李白的《李太白全集》。 D、初中阶段,我们认识了法国许多优秀作家。如雨果,其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等;如茨威格,其代表作品有《托尔斯泰》等;如莫泊桑,其代表作品有《羊脂球》等。
  • 11. 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凝心聚力”“振兴乡村”“诵读经典”“生态文明”“接种疫苗”这五个短语中,有三个是动宾短语。 B、“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两百多位红军老战士在市老年人活动中心开展‘学党史’活动。”该句主干是:战士开展活动。 C、《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我国古代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春秋时左丘明所作。 D、始龀”“而立之年”“既加冠”“今虽老”,其中加点词在古代都代表年龄,是按照年龄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 12.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文体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其中,常见的敬辞有“贵庚”“贤弟”“奉陪”“令尊”等。 B、科幻小说是将科学和幻想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就体现了这个特点。 C、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评剧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国粹,又是现存剧种之中知名度最高的戏曲剧种。 D、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组成,常按照“最重要—重要—次重要”的顺序安排材料。它的写作要求真实、及时、简明。
  • 13.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代有很多表示敬称的特定字词,如“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如“惠顾”“惠赠”。 B、“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 C、古代年龄称谓按从小到大排序依次为襁褓、弱子、总角、垂看、豆蔻、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花甲、耄耋、古稀、期颐。 D、中国书法文化源远流长。篆书“体正势圆”:隶书“蚕头燕尾,一波三折”:草书“状似连珠,绝而不离”。
  • 14. 下列各句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可以用地名称呼人,因此柳宗元又称“柳河东”;可以用官职称呼人,所以杜甫也称“杜少府”。 B、“时辰”作为古代计时单位,在古典小说里经常出现。如《智取生辰纲》提到“辰牌起身,申时便歇”,这里的“申时”相当于下午三时至五时。 C、一粒种子,蕴含着大自然赋予的巨大能量,无论是穿越千年,还是飞上太空,总会带给人各种惊喜。(这个句子有语病) D、蓦然回首,耳畔萦绕的是难以忘怀的岁月回响;登高望远,行囊里装满的是非同寻常的时光馈赠。(这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复句)
  • 15.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
    A、古代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相应的不同的称呼,如:豆蔻——女子十三四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花甲——六十周岁。 B、孟子,名轲,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C、《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邹忌讽齐王纳谏》《周亚夫军细柳》两篇课文都是出自于这部史书。 D、郦道元《三峡》中“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转久绝。”所描写的应该是霜降至立冬节气之间的景物。
  • 16.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史书”是我国历史的重要佐证,其编写体例较多。司马迁的《史记》为编年体,刘向的《战国策》为国别体,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纪传体。 B、《三顾茅庐》选自《三国演义》,作者是清代小说家罗贯中。 C、“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D、“达于汉阴”中的“阴”指水的南岸;“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月亮;“寒舍”“ 足下“是谦辞;“惠顾”“高见”是敬辞。
  • 17. 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重阳”是作为秋季丰

    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B、古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即束发戴

    帽仪式,表示已经成年。

    C、《马说》 《卖炭翁》 《醉翁亭记》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D、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功述德的文字叫“铭”,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不用韵的,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 18. 下面文学文化常识或文体知识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古时女子年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称为及笄;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还未达到壮年,叫做弱冠。 B、“说”是古代抒情类文章的总称;“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记述功德的文字;“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C、《过零丁洋》的作者文天祥是南宋大臣、文学家,作品集《文山集》是以其号来命名的。 D、朱自清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 19. 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分析错误一项的是(   )
    A、戏曲是戏剧的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话剧、歌剧有较大的自由,《变脸》就是戏曲,而川剧“变脸”,原指戏曲中的情绪变化妆,后来指一种瞬间多次变换脸部妆容的特技表演。 B、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范进中举》中张乡绅称与范进“同在桑梓”的意思就是说他与范进是家乡人。 C、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就选自其小说集《羊脂球》,其代表作品还有《项链》《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 D、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左传》《战国策》《史记》分别是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史书,《水浒传》《红楼梦》都是章回体长篇小说。
  • 20.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即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B、《 送东阳马生序》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 全文结构严谨,详略有致,用对比说理,在叙事中穿插细节描绘,读来生动感人。 C、古人用地名称人,苏轼又称苏东坡;以官职称人,所以杜甫称杜少府;也用字称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就是刘禹锡阔别多年的诗友白居易。 D、苏轼《定风波》词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三句饱含人生哲理,词人认为只要坚守自己的精神世界,顺境不骄,逆境不惧,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宁静和快乐。
  • 21. 下列关于文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着重记述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塑造了许多丰富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B、我国古代科举制中有“连中三元”的说法,“三元”分别指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即“会元”“解元”“状元”。 C、“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轼既是“三词客”之一,又是“四大家”成员,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水调歌头》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篇。 D、“即使身体不舒服,也要坚持不懈地练。”这一句是因果复句。
  • 22.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常用借代的手法称呼事物,比如“桑梓”指家乡,“烽烟”指战争,“巾帼”指妇女等。 B、俄国作家契诃夫在小说《变色龙》中栩栩如生地塑造了虚伪逢迎、见风使舵的巡警奥楚蔑洛夫。 C、明清小说《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都是中国古代章回体小说。 D、《唐雎不辱使命》选自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战国策》,歌颂了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爱国精神,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的本质。
  • 23. (文化长廊)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艾青,为民族命运“呐喊”的鲁迅,为国家前途振臂一呼的闻一多,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B、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与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相得益彰,在璀璨的中国诗词文化中各放光彩。 C、春节贴春联、拜年,清明节祭祖、禁食,重阳节挂艾草、登高,这些都是传统节日里约定俗成的活动。 D、中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礼貌用语,献物于他人说“请笑纳”,请人指点说“请赐教”,他人送己说“请留步”,中途离开说“失陪”。
  • 24. (文化长廊)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春节又称“过大年”,其活动有三个特点:一是响(放鞭炮),二是红(贴春联),三是火(点灯守岁)。 B、“丙辰中秋,欢饮达旦”中的“丙辰”是干支纪年法,“庆历四年春”中的“庆历”是年号纪年。 C、中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礼貌用语,献物于他人说“请笑纳”,请人指点说“请赐教”,他人送己说“请留步”,中途离开说“失陪”。 D、《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舍生取义”“不耻下问”。
  • 25.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纂的。(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 B、新闻是一个大范畴的概念,它涵盖了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不同体裁。其中新闻特写主要展示事件片段,描写精彩瞬间,最具画面感。 C、在古代,“始龀”是刚刚长牙,指一岁的时候;“加冠”是男子二十岁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始龀”是刚刚换牙,指七八岁的时候) D、“先”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遇见同学的父亲可尊称为“先父”。(先指过世)
  • 26. 【文化长廊】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
    A、按写作年代的先后排列下面的文章正确的顺序是《出师表》《捕蛇者说》《醉翁亭记》《陋室铭》。 B、今日我能有这么一个机缘来到贵校,真是莫大的荣幸啊! C、九年同窗,朝夕相处,以后你生活上若有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D、您的文章写的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定能忝列其中。
  • 27.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闻也叫消息。一条新闻,通常包含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 B、散曲是始于宋盛于元的一种文学体裁,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如《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小令。 C、“令、贤、仁”用于称对方或对方亲属,如“令堂”指对方的母亲,“贤家”指对方。 D、古人表示排行时,用“伯”表示老大,“叔”表示老二,“仲”表示老三,“季”表示老四。
  • 2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戏曲四行当”是指生、旦、净、丑。 B、书法指的是文字的书写艺术,在甲骨文、金文之后,中国书法形成了基本的五种字体,即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 C、清明节,又称踏青节,古人有清明踏青的习俗,并举行荡秋千、登高望远、拔河等一系 列娱乐活动。 D、“生肖”指的是人所生之年的属相,一共有十二个,通称十二属相,分别用十二种动物来代表。
  • 29. 下面有关文化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马致远,“天净沙”是曲牌名,此曲被誉为“秋思之祖”。 B、尊君在不?”“君与家君期日中”两句中,“尊”和“家"分别是敬辞和谦辞,“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 C、律诗有“五律"和“七律",每两句成一联,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每首的中间两联的上下句须是对偶句,全诗通押一个韵,除了首句,每句都需押韵。 D、史铁生是当代文坛令人敬佩的作家,他以病残之躯完成了《病隙碎笔》。课文《秋天的怀念》饱含了他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 30.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国二十四节气中“四时八节”中的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B、毛泽东《七律 长征》中的“五岭”指的是:大庾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大兴安岭。 C、“老山界”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艰难的山”,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角,《老山界》一文以地名作为标题,简洁明了。 D、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称为“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