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11-1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化学药品时,应注意安全。浓硫酸运输车须张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 2.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成果——水稻亲本去镉技术,水稻对镉的吸收量与土壤pH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物质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降低水稻对镉吸收量的是( )

    A、熟石灰 B、硫酸铜 C、稀盐酸 D、氯化钠
  • 3. 下图是物质X溶于水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说明X是一种碱的是(   )

    A、 B、 C、 D、
  • 4. 浩瀚无际的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下列有关海洋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多级闪急蒸馏法可淡化海水 B、利用锰结核可获取多种金属 C、近年来海水因CO2的增加而酸化,海水的pH值增加。 D、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
  • 5. 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A、与二氧化碳反应 B、与氧化铁反应 C、与硫酸反应 D、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 6. 下列关于食盐和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 B、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 C、化学中的盐是一类化合物的总称 D、“请往菜里加点盐”中的“盐”特指食盐
  • 7. “烧碱、纯碱、苛性钠、小苏打”所代表的物质(或主要成分)共有(   )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 8. 黑枸杞浸泡在不同pH值的溶液中,溶液呈现的颜色情况如图。下列与黑构杞浸泡会呈现蓝绿色的液体是( )

    A、稀盐酸 B、纯碱溶液 C、食盐水 D、蒸馏水
  • 9.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SO42 、K+CO32 B、NO3 、Na+、Cu2+ C、Ag+NO3 、Cl- D、SO42 、H+、Ba2+
  • 10. 下列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称量粗盐 B、 转移固体、加水 C、 过滤 D、 蒸发结晶
  • 11.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复分解反应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有上述物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 C、碱溶液显碱性,则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 12. 下列各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
    A、向含有少量硫酸的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B、加水稀释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D、高温灼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二、多选题

  • 13. 幸福需要辛勤的劳动来创造。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配制稀盐酸后,盛有浓盐酸的细口瓶要密闭

    具有吸水性,敞口质量分数会减小

    B

    煮水时,若水的硬度大,易结垢

    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C

    柠檬煮水除去水壶中水垢

    柠檬酸可溶解碳酸钙等水垢

    D

    在盐田中晾晒海水,得到粗盐

    粗盐除去泥沙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A、A   B、B   C、C   D、D
  • 14. 中和反应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下列应用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用石灰浆粉刷墙壁 B、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工业上,用熟石灰与纯碱制烧碱 D、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
  • 15.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分别滴加石蕊溶液,观察溶液颜色

    B

    鉴别NaOH、NaCl、NH4NO3三种固体

    加水观察溶解时温度的变化情况

    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D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氯化钡

    加适量的稀硫酸,搅拌,过滤

    A、A   B、B   C、C   D、D

三、填空题

  • 16. 化学与生活、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1)、过氧乙酸是抗击“新冠肺炎”的主要消毒杀菌剂。过氧乙酸是一种有气味的无色液体,具有酸的通性,腐蚀性和不稳定性,贮存过程中会分解,见光、遇热或金属等杂质分解更快。

    ①根据过氯乙酸的性质,写出一条过氧乙酸在保存中的注意事项

    ②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乙酸溶液稀释成0.5%的溶液用于餐具消毒,需要加水g,配制过程中可以使用下列哪些器具(填字母序号)。

    A、铝桶      B、塑料桶     C、玻璃棒     D、铁棒

    (2)、请用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填空:稀盐酸、小苏打、硫酸铜、氢氧化铝

    ①可用于除铁锈的是

    ②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成分

    ③作发酵粉,常在做馒头、面包等发面食品中使用

  • 17. 学了碱的化学性质,某同学以碱为主题,绘制了“多彩碱世界”思维导图。请回答:

    (1)、据性质①,若实验中观察到碱溶液变红,则向碱溶液中滴加的指示剂是
    (2)、据性质②,硫酸厂常用石灰乳吸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反应原理与二氧化碳相似),化学方程式为
    (3)、若用氢氧化铜完成性质③,可以选用的酸为(写出一种即可),所得溶液的颜色为
    (4)、性质④中X代表的物质类别是。若选用Ba(OH)2溶液实现性质④,并观察到白色沉淀现象,请写出产生该实验现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18. 我们接触过的有些化学反应是无明显现象的。下图三组实验都是通过滴加其他试剂的方法,使之产生明显的现象,以证明反应确实发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甲中能证明反应发生的现象是溶液由色变为无色,结合图Ⅱ的微观图示,判断图Ⅲ中②代表(填离子符号)。
    (2)、实验乙中要证明反应的确发生了,应选用的酸碱指示剂是
    (3)、小明同学则选用甲反应后的溶液滴入两试管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既证明了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又推断出甲试管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4)、请写出丙试管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 19.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烟台市近几年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活用水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1)、现有四家化学制剂厂排放的废水的主要成分如下表1:

    厂名

    A厂

    B厂

    C厂

    D厂

    废水的主要成分

    CuCl2

    HCl

    Na2CO3

    NaOH

    为防止污染环境,四厂决定联合处理废水,其处理过程如下图。:

    ①请在括号内填上化学制剂厂的代号(自上而下顺序),乙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②若甲池获取沉淀物的质量为1.07t,则甲池中处理的碱性物质的质量为t。

    (2)、尿液在马桶内若不及时冲洗,会形成污垢,人们常用“洁厕灵”清除,为了证明“洁厕灵”呈酸性,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少量稀释液,加入锌粒

    方案二:取少量稀释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方案三:取少量稀释液,加入碳酸钠溶液

    ①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②下列对生活污水的处理,你认为合理的是(选填字母序号)。

    A.洗脸水、厨房用水等可以用来冲洗马桶

    B.用“洁厕灵”清洗洁具后的冲刷液不能用来直接灌溉农田

    C.水体有自净能力,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以任意排放

  • 20. 我省海水资源丰富。工业上利用海水可以获取多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氯化钠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烧干海水变银山”是郭沫若对海南莺歌海盐场的赞美诗作,海水“晒盐”是通过(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食盐。
    (2)、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著名制碱专家侯德榜打破西方国家对制碱技术的垄断,创立“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其生产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制碱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产物中可作氮肥的是

    ②产物中NaHCO3比NH4Cl先结晶析出。请结合生产原理及上图解释其原因

    (3)、海水资源丰富,工业以海水为原料提取镁的过程如图(假设每一步均恰好完全反应)

    ①上述反应I、ⅡⅢ、Ⅳ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种(填“一”“二”“三”或“四”)。

    ②操作①中所得滤渣的化学式为

    ③请写出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

  • 21. 科学探究和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A、B、C三个学习小组同学根据三个特殊的复分解反应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活动,并基于证据进行推理分析。

    (1)、(A组)探究中和反应,向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滴几滴酚酞溶液,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图A),最后溶液为无色。小金认为溶液显中性,小东认为不对。小东同学按以下方案进行了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有气泡产生

    稀盐酸过量

    (2)、(B组)探究两种显碱性的溶液是可以反应的。向试管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再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图B)后过滤。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小方认为溶质是们NaOH;小欢认为溶质是NaOH、Ca(OH)2

    小华认为还有一种可能是小华同学思考后用以下方案验证了他的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小华猜想正确

    (3)、(C组)探究两种盐溶液是可以反应的。小迎向试管中加入硫酸钠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钡溶液(图C)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小迎得出结论:两种盐溶液是可以反应的。

    从观察角度解释该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是

    (4)、(反思交流)

    下列物质之间能够发生复分解反应并生成气体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小苏打与稀盐酸 B、氯化钠与稀硫酸 C、氢氧化钙和稀盐酸
  • 22. 蚊子、蚂蚁等叮咬人体后,会向人体注射蚁酸,使皮肤红肿、瘙痒。某兴趣小组同学对蚁酸产生了兴趣,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①甲酸的俗名叫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式为HCOOH。在隔绝空气加热时会分解生成水和一种气体氧化物。

    ②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或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或铁)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1)、Ⅰ、小组先自制了一种紫汁,分别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试剂中,现象如下表所示:请分析紫薯汁(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试剂

    稀盐酸

    氢氧化钙溶液

    蒸馏水

    白醋

    肥皂水

    颜色

    红色

    绿色

    紫色

    红色

    绿色

    (2)、Ⅱ、进行实验。

    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薯汁,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3)、将镁条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填化学式)。
    (4)、(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生成的气体氧化物。

    (推断与猜想)根据蚁酸中的化学式,小组同学对气体氧化物提出两种猜想:猜想一该气体是二氧化碳;猜想二该气体是

    (5)、(进行实验)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下图所示的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①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一(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②装置B的作用是

    ③实验时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装置D中的现象是 , 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猜想二成立的结论。

    (6)、(拓展延伸)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肯定不会选择的物质是______。
    A、牙膏 B、食醋 C、肥皂水 D、烧碱
  • 23. 氢氧化钠是初中学习的一种重要物质,下面是有关氢氧化钠的实验。
    (1)、(实验项目1)利用图甲装置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仪器A是一种带有刻度的滴管,并用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乙和图丙。

    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3)、图乙中,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
    A、b点所示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会变红色 B、c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C、c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比d点多 D、一段时间后,溶液pH会变为0
    (4)、图丙中,V的数值最接近(填“6”“12”或“16”),中和反应是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5)、(实验项目Ⅱ)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变质程度如何?同学们进行了以下探究:

    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步骤一: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充分反应

    溶液中含有碳酸钠

    ②步骤二:将步骤一试管中的物质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酚酞

    溶液变红

四、计算题

  • 24. 制碱工业在实际生产的产品碳酸钠中会混有少量的氯化钠,现有纯碱样品26.5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得到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测得烧杯内溶液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

    试回答:

    (1)、生成CO2的质量为g。
    (2)、26.5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小?(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下同。)
    (3)、请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