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11-1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服晾干 B、打磨银手镯 C、木柴燃烧 D、水的过滤2. 如图1所示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倾倒液体
B、熄灭酒精灯
C、检查气密性
D、读取液体体积
3.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CaCO3 B、KMnO4 C、H2O D、KClO34.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植树造林、种草,可以保护空气 B、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78% C、氮气在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可制作电光源5.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红磷 B、铁丝 C、硫 D、碳6. 关于氧气的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供给呼吸 B、用于切割和焊接金属 C、液态氧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D、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作保护气7. 关于二氧化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可制碳酸饮料 B、干冰升华吸热,可用它进行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 D、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产生温室效应8.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B、地球表面的71%被水覆盖,所以水资源相当丰富,人类不缺淡水 C、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因为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所以城市生活污水可直接排放9. 为防止疾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的措施有:①加热煮沸;②用消毒剂杀菌消毒;③用过滤方法净水;④自然沉降。较为合适的处理顺序是( )A、③①②④ B、④①③② 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 C、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也能通过得失电子形成原子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不会发生改变11. 人体中的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下列人体所缺元素与引起的健康问题关系错误的是( )A、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 B、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C、缺铁会引起龋齿 D、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而导致发育不良12. 2020年3月26日,科技部长徐南平指出,我国已经筛选出磷酸氯喹、法匹拉韦、可利霉素等药物,在临床中显示这些药物治疗新冠肺炎有一定的疗效。其中磷酸氯喹的化学式为 ,下列有关磷酸氯喹的说法错误的是( )A、磷酸氯喹是一种化合物 B、一个磷酸氯喹分子含有64个原子 C、磷酸氯喹由碳、氢、氯、氮、氧、磷六种元素组成 D、磷酸氯喹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32:313.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碳原子:C2 B、两个氢分子:2H C、三氧化二铝的化学式:Al2O3 D、一个钙离子:Ca+214. 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知识有利于保护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旦发生火灾,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B、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森林发生火灾,可在大火蔓延的线路上砍掉一片树林设置隔离带来灭火 D、加油站、煤粉厂等场所应严禁烟火15.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二、填空题
-
16. 通过前面的化学学习,我们认识到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的一门自然科学。17. 如图所示向盛有点燃蜡烛的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会发现下方的蜡烛先熄灭,上方的蜡烛后熄灭。此现象说明二氧化碳的一条物理性质是 ,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它既不能 , 也不 , 因此可用二氧化碳来。18.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认识水、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1)、用图所示装置电解水,玻璃管a端连接电源的极,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实验能说明水是由组成。(2)、生活中常用区别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3)、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B、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C、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D、随意丢弃废旧电池(4)、我国淡水资源并不丰富,节约用水是爱护水资源的一种途径,请写出节约用水的一种具体做法。19. 过滤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过滤的方式多种多样,实验室中常用作过滤层,小明取少量浑浊的河水倒入烧杯中,先加入少量的明矾搅拌溶解,明矾的作用是;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过滤后得到的澄清液体(选填“是”或“不是”)纯水,理由是。20. 如图所示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中x=。该元素的名称是。该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是;该元素的单质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21.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该氧化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50t含杂质20%的赤铁矿中铁元素的质量是t。22. 已知化学反应A+B=C+D,A与B参加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2,若反应后生成C与D共10克,且C的质量是B的质量的2倍,则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克,生成的D的质量为克。23.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CO2实验装置。(1)、Ca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2)、检验装置气密性,按图连接装置,先 , 再从长颈漏斗加水至其下端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 , 说明气密性良好。(3)、加入药品。添加块状CaCO3固体时,为避免打破锥形瓶,应将锥形瓶横放,再放入固体。添加盐酸时,将稀盐酸从(填仪器A的名称)倒入锥形瓶至。(4)、向集满CO2的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综合题
-
24. 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前应先检查;然后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并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瓶塞,观察到的现象是 , 写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待红磷熄灭,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其原因是 , 通过实验可测定出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如果红磷的量不足,则测得的结果。25. 氧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小颖在试管中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再依次进行实验:①插入带有火星的木条;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③插入带有火星的木条。(1)、当出现带有火星的木条的现象时,说明试管中有大量氧气产生。(2)、实验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26. 可燃物燃烧条件的验证实验如图所示。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请你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三个实验中,白磷会燃烧的是(选填序号)。(2)、通过A、C实验对比,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3)、通过B、C实验对比,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27.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请结合图中的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 b的名称:。(2)、要制备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3)、该实验的主要步骤有:①将导气管移出水槽;②加热;③装药品、棉花;④收集;⑤熄灭酒精灯;⑥检查装置气密性。正确的操作顺序为。(4)、装置D收集的氧气要进行验满,其操作方法是 , 则收集满。(5)、验满时,发现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28.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实验甲:先称量镁条,然后在空气中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全部收回再称量
实验乙: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与锌粒接触,过一会再称量.(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丙: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中,并在锥形瓶口塞上橡皮塞,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触,过一会再称量。化学方程式是:
他们得到三次实验的数据见表:
编号
实验甲
实验乙
实验丙
反应前/g
4.8
112.6
118.4
反应后/g
8.0
112.4
118.4
(1)、在实验甲中反应后的质量比反应前明显增加了,请解释原因:。(2)、由上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实验甲中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g,实验乙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为g。(3)、在上述三个实验中都(填“遵循”或者“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但只有实验能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总质量关系,因此,用实验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总质量关系时,当有时,必须在进行。(4)、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原因:。四、计算题
-
29. 已知锌、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相同质量的锌和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之比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