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高一上学期 期末综合复习卷一

试卷更新日期:2021-11-1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究、积累和总结的过程。科学的研究也是如此,在第一章的学习过程我们也总结出一些科学研究方法,下面关于这些研究方法表达的是(   )
    A、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它忽略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研究任何物理问题时都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B、图像可以描述质点的运动, vt 图像可以反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像的斜率反映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C、a=ΔvΔt 这里用两个物理量( ΔvΔt )之比定义了一个新的物理量(a),这在物理学上叫比值定义法,这个式子说明加速度a与速度变化量 Δv 成正比 D、v¯=ΔxΔt 是平均速度公式,当 Δt0 时,其值可以用来作为该时刻的瞬时速度,这在物理学上应用了等效替代方法。在实际计算中 Δt 取的越小,得到的瞬时速度会越精确
  • 2. 斑马线礼让行人是尊重生命的体现,司机发现正前方30m处人行道上有行人过马路,马上开始刹车,刹车过程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位移 x 与时间 t 的数值关系为 x=10tt2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若取汽车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关于该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加速大小为 a=1m/s2 B、汽车在3s末的速度为 v=6m/s C、汽车在前6s内的位移为 x=25m D、前3秒内的平均速度 v¯=5m/s
  • 3. 壁虎等动物的脚上有很多小的类似吸盘的结构,这些动物在爬行的时候,“小吸盘”能够吸住接触面,使得它们能很好的“压在”接触面上。如图所示,壁虎在竖直玻璃面上斜向上匀速爬行,关于它在此平面内的受力分析,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4.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t=1s 时,甲、乙两物体相遇。关于两物体在 02s 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2.5m/s2 B、相遇前两物体间的最大距离为 3.5m C、01s 内和 1s2s 内,甲物体的位移之比为 13 D、t=2s 时,两物体间的距离为 2.5m
  • 5. 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在下列给出的几组力中,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F1=2N、F2=5N、F3=6N B、Fl=5N、F2=7N、F3=13N C、Fl=2N、F2=8N、F3=5N D、F1=20N、F2=10N、F3=1N
  • 6. 在水平面上有一木块受到两个推力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F1=16NF2=6N 。若撤去力 F1 ,则(   )

    A、木块受到合力大小为6N,方向向左 B、木块受到合力大小为16N,方向向左 C、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N,方向向右 D、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6N,方向向右
  • 7. 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所示。已知绳ac和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45°和60°,则绳ac和绳bc中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

    A、12mg32mg B、(326)2mg(31)mg C、34mg12mg D、(32+6)2mg(3+1)mg
  • 8. 如图所示,为某工厂车间的产品传送带简图。已知该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10m,运动的速率恒为 v=2m/s ,在其左端轻放上一可视为质点的工件,若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0.2 ,则工件从传送带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是(   )

    A、10s B、5s C、5.5s D、10s
  • 9. 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拉着绳的中点O使OA段绳缓缓偏离竖直方向,设绳OA段拉力的大小为 FT ,则(   )

    A、F先变大后变小, FT 逐渐变小 B、F逐渐变大, FT 逐渐变大 C、F逐渐变小, FT 逐渐变小 D、F先变小后变大, FT 逐渐变大
  • 10. 实现单人飞行,是许多人的梦想。一款由中国制造的飞行背包使现代钢铁侠的梦想成为现实。若某商业高楼发生火灾时,消防员利用飞行背包进行高楼火灾观测,其从地面开始竖直飞行的 vt 图像如图所示。则(  )

    A、消防员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150m B、消防员在 2.5~3.0min 加速度最大 C、消防员在 3.5~4.5min 处于失重状态 D、消防员在 2.5~4.5min 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3.75m/s

二、多选题

  • 11. 如图所示,轻质光滑小滑轮两侧用细绳连着两个物体A和B,物体B放在水平地面上,A、B均静止,已知A和B的质量分别为mA , mB。B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拉B的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θ=30 ,则(   )

    A、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可能为mBg B、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mAgcosθ C、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μ(mBg-mAgsinθ) D、天花板通过斜绳对小滑轮的拉力等于 3mAg
  • 12. 如图所示,A、B两球质量相等,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图甲中A、B两球用轻弹簧相连,图乙中A、B两球用轻质杆相连,系统静止时,挡板C与斜面垂直,轻弹簧、轻杆均与斜面平行,重力加速度为g。在突然撤去挡板的瞬间有(   )

    A、图甲中两球的加速度一定相等 B、图乙中轻杆的作用力不可能为零 C、图甲中B球的加速度为 2gsinθ D、图乙中A球的加速度为 gsinθ
  • 13.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2kg的滑块,t=0时,该滑块在恒定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1s时撤去拉力F,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如图所示,g=10 m/s2 , 则(   )

    A、拉力F的大小为18N B、拉力F的大小为15N C、滑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 D、滑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
  • 14. 如图所示,长木板左端固定一竖直挡板,轻质弹簧左端与挡板连接右端连接一小物块,在小物块上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 F ,整个系统一起向右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长木板(含挡板)的质量为 M ,小物块的质量为 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 ,形变量为 x(x0) ,则(   )

    A、小物块的加速度为 FM+m B、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kxMFM+m ,方向水平向左 C、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为 kx+MFM+m ,方向水平向左 D、小物块与长木板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三、实验探究题

  • 15.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①做好实验准备后,先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此时需要记录的是

    ②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③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 16. 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为实验装置简图,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每次改变拉小车的拉力后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钩码的总质量应当远大于小车的质量 D、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根据图乙中纸带上的计数点和相关数据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有三位同学通过测量,分别作出a-F图像如图丙中的A、B、C图线所示,试分析:

    ①A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②B图线上端明显偏离直线的原因是

    ③C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四、计算题

  • 17. 如图所示在光滑竖直墙壁上用网兜把足球挂在A点,已知足球的质量m=0.5kg,网兜的悬绳与墙壁的夹角α=37°,网兜的质量不计,g取10m/s2 , sin37°=0.6,cos37°=0.8。求:悬绳的拉力F1的大小;足球对墙的压力F2的大小。

  • 18.

    如图所示,置于水平面上的木箱的质量m=10kg,在与水平方向成37°的恒力F=20N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F持续作用了6秒,求:

    ①木箱的速度有多大?

    ②移动的距离是多少?(sin37°=0.6;cos37°=0.8)

  • 19.

    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车厢中,悬挂小球的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小球和车厢相对静止,小球的质量为1kg (sin 37°=0.6,cos 37°=0.8,取g=10m/s2).求:

    ⑴车厢运动的加速度并说明车厢的运动情况;

    ⑵悬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

  • 20. 如图,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倾角为37°的斜面和长水平面,斜面长11.25 m且固定,一小物块从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0沿斜面下滑,如果v0=3.6 m/s,则经过3.0 s后小物块停在斜面上,不考虑小物块到达斜面底端时因碰撞损失的能量,求:(已知sin 37°=0.6,cos 37°=0.8)

    (1)、小物块与该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少;
    (2)、若小物块的初速度为6 m/s,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下的时间t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