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生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六章 生物的进化 单元测试
试卷更新日期:2021-11-18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所有高等生物的胚胎发育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开始的,这可以说明( )A、古代脊椎动物共同的原始祖先生活在水中 B、凡是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C、最初的生物进行有性生殖 D、高等生物起源于单细胞生物2. 参观自然博物馆后,同学们对生物进化的历程有了更多的了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 B、地球上原核生物的出现早于真核生物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唯一证据 D、在进化过程中既有物种产生也有物种灭绝3. 如图甲、乙是不同进化类型示意图,a、b、c、d表示不同物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利用核酸分子杂交手段来判断物种间的亲缘关系 B、群体中近亲繁殖可降低纯合体的比例 C、捕食者的存在客观上起到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的作用 D、甲乙两图中a、b、c、d的进化方向是自然选择的结果4. 飞机草(又名香泽兰)原产于美洲,是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100种有害外来入侵物种之一。1934年,科学家在我国云南南部首次发现飞机草,目前飞机草已扩散至我国东南沿海多地。原产地飞机草有240种节肢动物天敌,其中很多对飞机草具有专一寄生性。在我国,仅有蜗牛、蚜虫等少数动物取食飞机草,且对飞机草的危害非常低。研究发现,与原产地飞机草种群相比,我国现存的飞机草种群遗传多样性极低,但植株明显更为高大。据此,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在入侵我国初期,飞机草种群数量可能呈“J”型增长 B、我国飞机草种群与美洲飞机草种群的基因库存在一定的差异 C、我国现存飞机草种群可能由少数的入侵飞机草发展而来 D、我国东南沿海与美洲的生存环境差异使飞机草种群产生了适应性突变5. 亚马孙地区有无毒和有毒两类蝴蝶,它们不仅食性相同,而且无毒蝴蝶会通过自然选择作用模仿有毒蝴蝶的体色和斑纹,从而具有相同的拟态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有毒蝴蝶和无毒蝴蝶之间存在共同进化 B、有毒蝴蝶和无毒蝴蝶之间也有竞争关系 C、有毒蝴蝶骤减将不利于具有相同拟态型的无毒蝴蝶生存 D、生态系统中的共同进化局限于相互作用的生物之间6. 研究表明,岛屿上的物种数取决于物种迁入和灭亡的平衡。此“平衡说”可用如图说明,这是一种动态平衡,不断的有物种灭亡,也不断的有同种或别种的迁入而替代补偿灭亡的物种。其中“远”“近”表示的是距离大陆的距离,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岛屿上各种生物可形成一个群落,对该群落研究时应包括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演替情况、空间结构等方面 B、随着留居种数加大,物种的迁入率就下降,灭亡率则相反,留居种数越多,灭亡率也越高 C、当灭亡和迁入的速率达到相等时,物种的数目就处于平衡稳定状态 D、达到平衡时的物种数,与岛屿大小和距大陆的距离有关,据图可知,距离较近的小岛可维持相对最大的种群数7. 科研人员对某森林里雌雄红眼绿鹃捕食时距地面的高度与活动时间进行了研究,绘制了下图所示的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的群落已演替到森林阶段,将不再发生演替 B、雌雄红眼绿鹃活动的高度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当红眼绿鹃迁入新的环境后种群数量将会呈“J”型增长 D、雌雄红眼绿鹃捕食时距地面高度的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8. 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 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无论是有利突变还是有害突变都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9. 滥用抗生素的第一危害是带来细菌耐药性问题,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现代遗传学认为细菌耐药基因主要来源于基因突变 B、滥用抗生素对细菌的定向选择作用属于人工选择 C、施用某种抗生素会导致细菌细胞中相应耐药基因频率上升 D、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定向变异、自然选择和遗传积累的结果10.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 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不变 D、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11. 鸟蛋的形状和颜色多种多样。例如在平地生活的鸵鸟蛋几乎呈正圆形,而崖海鸦的蛋往往一端十分尖锐。以洞穴为巢的猫头鹰或翠鸟通常生白色的蛋,在旷野做巢的鸟一般生花斑蛋。对以上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A、不同的生存环境对鸟蛋的颜色和形状进行选择的方向会不同 B、尖锐的蛋可以防止滚落峭壁,蛋上的花斑便于藏匿伪装 C、鸟蛋的颜色和形状可能因产卵地点及需要伪装的程度出现一定差异 D、鸟蛋的颜色和形状不同是鸟类所处环境长期诱导产生突变的结果12. 某科研小组用面粉甲虫研究人工选择的作用,他们称量甲虫蛹的体重,并选择部分个体作为下一代的亲本,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图推测每一代甲虫的基因频率与上一代都有所差异 B、科研小组在每个世代中应随机选择亲本 C、由图可知人工选择的方向与自然选择的方向是相同的 D、体重越大的个体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越强13. 下列关于进化和新物种形成,不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是适应进化的唯一因素 B、新物种的形成一定要经过生殖隔离 C、进化的前提是存在可遗传的变异 D、种群是生物繁殖、进化和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14. 市场上常见的虾有河虾、对虾、龙虾、皮皮虾等。2020年我国科学家宣布发现了填补节肢动物进化空白的章氏麒麟虾、它身体分节,有5只眼睛和坚硬的壳,与现在的虾相似(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如今世界上生活的各种虾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淡水中的河虾和海水中的龙虾存在生殖隔离 C、皮皮虾进化过程中、种群的基囚频率定向改变 D、虾的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隔离,共同进化15. 乐果是一种常用农药,在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乐果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使用乐果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B、乐果对害虫具有定向选择作用,使害虫的抗药基因频率增加 C、以上过程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对人类是有利的 D、害虫对乐果进行选择,产生了抗药性强的定向变异16. 选择系数是表征某基因型在特定环境中不利于生存程度的指标,即某基因型的个体在某环境中适应性越差,选择系数越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基因型的个体在不同环境中选择系数不同 B、若某基因型的选择系数不变,相关基因频率不变 C、某基因型的选择系数越大,相关基因频率变化越慢 D、随新冠疫苗的推广使用,新冠病毒的选择系数降低17. 某种甲虫的体色有红色和黑色,由常染色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A)对红色(a)为显性,杂合子在雌性中表现为隐性性状,在雄性中表现为显性性状。经测定发现,一个足够大的该甲虫种群的雌性和雄性个体中,基因型 AA、Aa、aa个体数之比均为3∶2∶1,该种群个体随机交配,得到F1 ,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 A 与 a 基因频率的比值为 2∶1 B、该种群黑色个体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1/5 C、F1中红色甲虫的基因型频率为1/3 D、该种群个体全部的 A 和 a 基因不能构成其基因库18. 某小岛上有两种蜥蜴,一种脚趾是分趾性状(游泳能力弱),由显性基因W控制;另一种脚趾是连趾性状(游泳能力强),由隐性基因w控制。如图显示了自然选择导致蜥蜴相关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对该过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B、当蜥蜴数量增加,超过小岛环境承受能力时,可能会发生图示基因库的改变 C、当基因库中w的基因频率下降到10%时,两种蜥蜴将会发生生殖隔离,形成两个新物种 D、蜥蜴中所有的基因W与基因w共同构成了蜥蜴的基因库19. 珠海横琴滨海湿地公园总面积约392公顷,公园建设主要围绕生态修复、鸟类招引等重点项目进行。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鸟类招引可增加湿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B、生态修复可使红树林恢复力稳定性逐渐增强 C、蓄洪防旱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湿地公园的稳定性越高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20. 阅读下列两则资料并作答。
资料一:遗传漂变是指小的群体中,由于不同基因型个体生育的子代个体数有所变动而导致基因频率的随机波动。
资料二: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约生活着200多头野生亚洲象,2020年3月,其中17头亚洲象进入普洱市并一路北上。政府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有效避免了人象冲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路北上的象群可能发生遗传漂变 B、遗传漂变没有产生新的可遗传变异 C、遗传漂变不是导致生物进化的因素 D、亚洲象是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二、实验探究题
-
21.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1)、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主要由两大学说组成:学说和学说,前者指出 , 它的直接证据来自于;后者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机制,解释了适应的形成和物种形成的原因。(2)、某地某一年生植物种群中的个体均开白花,基因型为aa,去年洪水冲来了许多开红花的种子,自由交配一代后使种群中各基因型的频率变为9%AA、42%Aa、49%aa。假设一年中该种群没有新的迁入和迁出、不同个体的生存和繁殖能力相同、没有突变、不发生自然选择,那么亲代群体的A和a基因频率分别为。(3)、科学家做过以下实验:将家蝇分成多组,每组再分为A、B两部分,用DDT处理每组的A部分,B部分不接触DDT。处理后选取A组死亡率最低的那一组的B部分继续饲养,再把其后代分成许多组,每组分成A、B两部分,并逐代增加DDT的浓度,重复上述实验。经过这样多代的重复,就可以从B部分获得强抗药性的家蝇。强抗药性家蝇的出现是(填“DDT诱变”或“DDT选择”)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家蝇种群发生了进化,原因是。(4)、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试解释其原因。22.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重度感染的一类药物。下表为2005~2008年该抗生素在某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人均使用量,以及从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住院患者该类抗生素的人均使用量/g
0.074
0.12
0.14
0.19
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
2.6
6.11
10.9
25.5
(1)、该细菌耐药率的变化与抗生素的使用量之间存在(填“正相关”或“负相关”)(2)、从进化的角度看,细菌耐药率升高的原因是抗生素对耐药性细菌具有作用,从而使耐药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增多,耐药基因在细菌种群中的频率增加。(3)、为硏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科研人员取大肠杆菌菌液均匀涂布在培养基平板上,并将平板划分为三个大小一致的区域,各放入一张经抗生素处理的相同圆纸片,在适宜条件下培养12h,测量并记录抑菌圈的直径,结果如下图。为达到研究目的,该方案需做以下两个方面的改进:①平板上需增加一个区域,在该区域放一张;
②从平板上(填“靠近抑菌圈”、“远离抑菌圈”或“任意位置”)的菌落上挑取细菌,制成菌液后重复上述实验,培养多代。
(4)、人类不断研发和使用新的抗生素,细菌对新药的耐药性也在不断提高,这为我们对抗生素的使用带来什么启示?三、综合题
-
23. 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材料一 原产某地的某种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图所示。
材料二 某地蝽蟓的喙长而锋利,可刺穿无患子科植物的坚硬果皮,获得食物,如下图1所示。1920年引入新种植物——平底金苏雨树,其果皮较薄,蝽蟓也喜食,如下图2所示。调查发现,当地蝽蟓喙的长度变化如下图3所示。
(1)、材料一,植物a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种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形成 , 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传粉,说明已产生了。(填“生殖隔离”、“地理隔离”)(2)、材料二中,蝽蟓的长喙与短喙为一对相对性状。分析图3可知,引人平底金苏雨树的60年间,该地区决定蝽蟓(填“短喙”、“长喙”)的基因频率增加,这是的结果。蝽蟓取食果实,对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种子的传播非常重要,引入平底金苏雨树后,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种群数量会。无患子科植物果实的果皮也存在变异,果皮较(填“薄”、“厚”)的植株更容易延续后代。(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进化的单位是 , 进化的实质是。(4)、进化过程中,材料二中的无患子科植物、平底金苏雨树和蝽蟓均得以生存繁衍,这是物种间的结果。经过漫长的过程,该区域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丰富多彩的基因库,形成了多种多样的。